一种一体化通信基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57637发布日期:2020-05-15 17:35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化通信基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通信基站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一体化通信基站。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通信基站作为通信信号发射、接收和传输设备的主要载体,其在适应着自然环境因素中不断的更替、完善。

因通信基站在较为空旷的室外,其生物较多易遭受到攻击从而导致该基站箱体外部被损坏,从而将电缆裸露外部。

与此同时,通信基站在设于空旷的室外时,其通过将下部埋设在土壤内,故而在自然环境因素下,当土壤温度升高时,通信基站内部则随其由下而上逐步的升温,从而使得其内部气体中含有的水汽加重,导致设备被潮化,产生漏电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化通信基站,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因通信基站在较为空旷的室外,其生物较多易遭受到攻击从而导致该基站箱体外部被损坏,从而将电缆裸露外部,与此同时,通信基站在设于空旷的室外时,其通过将下部埋设在土壤内,故而在自然环境因素下,当土壤温度升高时,通信基站内部则随其由下而上逐步的升温,从而使得其内部气体中含有的水汽加重,导致设备被潮化,产生漏电现象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一体化通信基站,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防护装置、检修门、散热窗、挡雨棚,所述防护装置设于设备主体下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检修门设于设备主体前表面并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散热窗设于设备主体右侧表面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挡雨棚设于设备主体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套、加重板、潮护结构、新风机构,所述加重板安装于防护套内下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潮护结构设于防护套内中上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新风机构设于潮护结构左右两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防护套外表面设有若干根三角锥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三角锥其长短不一,有利于防止生物的靠近。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潮护结构包括扣环、换气组件,所述换气组件设于扣环下表面中部并通过扣合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扣环包括滑槽、限位弹簧、滑板、扣合板,所述滑槽共设有八个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扣环上表面,所述滑板共设有八个且分别通过限位弹簧与滑槽相连接,所述扣合板共设有八个且分别设于滑板左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扣合板与换气组件通过扣合相连接,有利于实现换气组件的活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换气组件包括扣圈、通风拉环、气囊,所述扣圈与扣合板通过扣合相连接,所述通风拉环呈非封闭式圆形结构并设于扣圈内侧壁,所述气囊设于通风拉环内侧壁中部并通过胶合相连接,有利于实现在高温作用下,对设备主体底部实现有效的降温处理,避免其导致内部出现雾化现象。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新风机构包括镂空柱、流通管、导气管,所述镂空柱与通风拉环通过套合相连接,所述流通管共设有两根且分别呈对称状安装于镂空柱左右两侧,所述导气管呈四四一组分别设于流通管外侧壁且位于防护套外部,有利于实现新气的流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导气管外表面设有折叠套并通过胶合相连接,所述导气管内部安装有金属铃并通过电焊悬空相连接,有利于实现对管道做防护且利用声响防止部分生物的靠近。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折叠套呈锯齿状且为铝材质,有利于实现对管道的防护。

发明有益效果

相对比较于传统的一种一体化通信基站,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防护套外表面设有的三角锥以及导气管内部设有的金属铃的相互配合,通过物理伤害以及声响警示,可有效的防止地下生物的靠近,从而避免通信基站因设于室外而遭到外物的破坏,影响其正常使用。

本发明利用设有的潮护结构与新风机构的相互配合,对通信基站与土壤相连接处提供了循环风的流通,进而可有效的防止在土壤温度较高时且设备处于封闭空间下,导致其内部湿度增加,形成雾化以及水珠,从而使得通信基站内部的电力设备受潮,产生漏电的现象。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种一体化通信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防护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防护套的表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潮护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扣环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换气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新风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导气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设备主体-1、防护装置-2、检修门-3、散热窗-4、挡雨棚-5、防护套-2a、加重板-2b、潮护结构-2c、新风机构-2d、三角锥-g、扣环-2c1、换气组件-2c2、滑槽-2c11、限位弹簧-2c12、滑板-2c13、扣合板-2c14、扣圈-2c21、通风拉环-2c22、气囊-2c23、镂空柱-2d1、流通管-2d2、导气管-2d3、折叠套-2d31、金属铃-2d3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第一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图8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一体化通信基站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一体化通信基站,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1、防护装置2、检修门3、散热窗4、挡雨棚5,所述防护装置2设于设备主体1下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检修门3设于设备主体1前表面并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散热窗4设于设备主体1右侧表面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挡雨棚5设于设备主体1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防护装置2包括防护套2a、加重板2b、潮护结构2c、新风机构2d,所述加重板2b安装于防护套2a内下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潮护结构2c设于防护套2a内中上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新风机构2d设于潮护结构2c左右两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

如图3所示,所述防护套2a外表面设有若干根三角锥g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三角锥g其长短不一,有利于防止生物的靠近。

如图8所示,所述导气管2d3外表面设有折叠套2d31并通过胶合相连接,所述导气管2d3内部安装有金属铃2d32并通过电焊悬空相连接,有利于实现对管道做防护且利用声响防止部分生物的靠近。

如图8所示,所述折叠套2d31呈锯齿状且为铝材质,有利于实现对管道的防护。

综上所述,通过设有的三角锥g以及折叠套2d31、金属铃2d32的相互配合,在物理伤害以及声响警示的作用下,可有效的防止生物的靠近,避免在其影响下出现损坏现象。

其具体实现原理如下:当土壤内部有生物靠近时,其最先接触到防护套2a表面设有的三角锥g,在其结构呈三角形状的作用下以及呈密集分布,可有效的阻碍生物对设备主体1的靠近,从而有效的保护设备主体1不受到外物的侵害,与此同时在导气管2d3内部设有金属铃2d32,其在流经有气流时,则会发出有脆耳的声响,利用其声响可对生物造成人为的恐惧,同时折叠套2d31呈锯齿状的折叠可保护导气管2d3不受破坏。

本实施例为了解决因通信基站在较为空旷的室外,其生物较多易遭受到攻击从而导致该基站箱体外部被损坏,从而将电缆裸露外部,故而利用防护套外表面设有的三角锥以及导气管内部设有的金属铃的相互配合,通过物理伤害以及声响警示,可有效的防止地下生物的靠近,从而避免通信基站因设于室外而遭到外物的破坏,影响其正常使用。

第二实施例:

如图1、图2、图4、图5、图6、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一体化通信基站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一体化通信基站,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1、防护装置2、检修门3、散热窗4、挡雨棚5,所述防护装置2设于设备主体1下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检修门3设于设备主体1前表面并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散热窗4设于设备主体1右侧表面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挡雨棚5设于设备主体1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防护装置2包括防护套2a、加重板2b、潮护结构2c、新风机构2d,所述加重板2b安装于防护套2a内下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潮护结构2c设于防护套2a内中上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新风机构2d设于潮护结构2c左右两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潮护结构2c包括扣环2c1、换气组件2c2,所述换气组件2c2设于扣环2c1下表面中部并通过扣合相连接。

如图5所示,所述扣环2c1包括滑槽2c11、限位弹簧2c12、滑板2c13、扣合板2c14,所述滑槽2c11共设有八个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扣环2c1上表面,所述滑板2c13共设有八个且分别通过限位弹簧2c12与滑槽2c11相连接,所述扣合板2c14共设有八个且分别设于滑板2c13左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扣合板2c14与换气组件2c2通过扣合相连接,有利于实现换气组件2c2的活动。

如图6所示,所述换气组件2c2包括扣圈2c21、通风拉环2c22、气囊2c23,所述扣圈2c21与扣合板2c14通过扣合相连接,所述通风拉环2c22呈非封闭式圆形结构并设于扣圈2c21内侧壁,所述气囊2c23设于通风拉环2c22内侧壁中部并通过胶合相连接,有利于实现在高温作用下,对设备主体1底部实现有效的降温处理,避免其导致内部出现雾化现象。

如图7所示,所述新风机构2d包括镂空柱2d1、流通管2d2、导气管2d3,所述镂空柱2d1与通风拉环2c22通过套合相连接,所述流通管2d2共设有两根且分别呈对称状安装于镂空柱2d1左右两侧,所述导气管2d3呈四四一组分别设于流通管2d2外侧壁且位于防护套2a外部,有利于实现新气的流通。

综上所述,通过设有的潮护结构2c与新风机构2d的相互配合,实现对设备主体1下端埋入土壤内部分的降温通风处理,避免其在封闭以及土壤高温作用下,导致设备主体1内部产生汽化。

其具体实现原理如下:在进行使用时当土壤温度较高时,气囊2c23则在热胀冷缩的原理作用下,向上鼓起,从而带动与其相连接的通风拉环2c22向上移动,因通风拉环2c22为非封闭式的,其上部在拉动作用下,则呈条状的非封闭状,与此同时镂空柱2d1与潮护结构2c的连接处则在通风拉环2c22呈非封闭状态的作用下,通过导气管2d3将外部的气流输送至内部,进而利用外部气流的灌流对防护套2a内部气流做换气疏通作用,从而有效的对设备主体1下底部与土壤连接处的降温处理,避免设备主体1内部因底部产热而使得内部空间湿度增加,导致内部电力设备受潮,产生漏电的现象。

本实施例为了解决通信基站在设于空旷的室外时,其通过将下部埋设在土壤内,故而在自然环境因素下,当土壤温度升高时,通信基站内部则随其由下而上逐步的升温,从而使得其内部气体中含有的水汽加重,导致设备被潮化,产生漏电现象,故而利用设有的潮护结构与新风机构的相互配合,对通信基站与土壤相连接处提供了循环风的流通,进而可有效的防止在土壤温度较高时且设备处于封闭空间下,导致其内部湿度增加,形成雾化以及水珠,从而使得通信基站内部的电力设备受潮,产生漏电的现象。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