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水循环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57821发布日期:2020-05-15 17:37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水循环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微水领域、水循环领域、坐便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微水循环坐便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坐便器为了使内壳壁清洁多数利用喷水或大水量冲洗污物。在飞机、高铁等特殊场合上虽然改进用负压抽空技术减少用水量,坐便器内由于内壳壁不够光滑或干燥使污物与壳体很容易粘黏,也不得不用少量水冲刷坐便器内壳,甚至也冲刷不干净,需要用大量水与马桶刷进行清洁,造成多余水浪费;如不能及时清理,会给在后使用坐便器的人带来诸多不便,而在前使用坐便器的人,一般按下冲水按钮就离开了,并不会用水和马桶刷进行清洁,且负责清洁的工作人员是定时进行厕所清洁的,并不会随时去清洁,所以能否方便、节水、高效地清洁坐便器是现有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水循环坐便器,以解决坐便器内由于内壳壁不够光滑或干燥使污物容易与其粘黏,污物掉落在内壳壁后不得不用喷水冲洗坐便器,从而浪费用水的问题,且解决不能方便、节水、高效地清洁坐便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水循环坐便器,包括坐便器壳体、储水箱和微水循环装置,所述壳体包括内壳与外壳,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形成运水层,所述运水层顶部向内一侧均匀布置有微孔,所述运水层底部向内一侧设置有缺口,所述运水层在底部缺口向顶部方向内设有单向阀,所述运水层底部的缺口设有过滤装置与阀门,所述储水箱与所述运水层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运水层的进水口位于所述单向阀沿所述运水层向顶部方向的上方,所述微水循环装置与所述运水层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运水层的最底部设有回水管路,所述回水管路与所述微水循环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储水箱内设有香皂盒,所述储水箱的进水口正对着所述香皂盒,所述香皂盒的盒体结构为镂空结构。

优选地,所述香皂盒的位置比所述储水箱的最高水位高。

优选地,所述储水箱的出水口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与所述运水层的进水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设置有真空抽吸排污阀,所述真空抽吸排污阀用于将污物排出壳体外。

优选地,所述储水箱的箱盖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微水循环装置、所述储水箱、所述阀门和所述真空抽吸排污阀连接。

优选地,所述阀门为开关电磁阀。

优选地,所述运水层内设置有运水管,所述运水管一端与所述运水层顶部的微孔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运水层的进水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运水层顶部的全部微孔组成环形微孔结构。

优选地,所述运水层底部缺口为环形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开始使用坐便器前按下控制器,内壳壁上就会形成一层循环微水流,当污物掉落,循环微水流就会把污物与内壳壁隔开,使得污物不会掉落在内壳壁上,也就不会粘黏在内壳壁上,而且循环微水流会带动污物向下滑动,使得污物顺利落到排污口,当使用坐便器后,按下控制器,微水流停止循环,并流到排污口,把污物排出壳体外,从而达到方便、节水、高效的清洁效果,而且因为是微水流,污物掉落时,只会有极其轻微的水花,并不会导致水高高溅起而引起不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微水循环坐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微水循环坐便器中运水层底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微水循环坐便器中运水层顶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为内壳,2为外壳,3为运水层,4为微孔,5为控制器,6为储水箱的进水口,7为香皂盒,8为储水箱,9为微水循环装置,10为真空抽吸排污阀,11为排污口,12为单向阀,13为过滤装置,14为缺口,15为回水管路,16为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图中所示者为本发明所选用的实施例结构,此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

优选实施例一: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水循环坐便器,包括坐便器壳体、储水箱8和微水循环装置9,所述壳体包括内壳1与外壳2,所述内壳1与所述外壳2形成运水层3,所述运水层3顶部向内一侧均匀布置有微孔4,所述运水层3底部向内一侧设置有缺口14,所述运水层3在底部缺口14向顶部方向内设有单向阀12,所述运水层3底部的缺口14设有过滤装置13与阀门16,所述储水箱8与所述运水层3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运水层3的进水口位于所述单向阀12沿所述运水层3向顶部方向的上方,所述微水循环装置9与所述运水层3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运水层3的最底部设有回水管路15,所述回水管路15与所述微水循环装置9连接。

然后,所述储水箱8内设有香皂盒7,所述储水箱8的进水口6正对着所述香皂盒7,所述香皂盒7的盒体结构为镂空结构。

更优地,所述香皂盒7的位置比所述储水箱8的最高水位高。

而且,所述储水箱8的出水口设有单向阀12,所述单向阀12与所述运水层3的进水口连接。

其中,所述壳体还包括排污口11,所述排污口11设置有真空抽吸排污阀10,所述真空抽吸排污阀10用于将污物排出壳体外。

还有,所述储水箱8的箱盖上设置有控制器5,所述控制器5分别与所述微水循环装置9、所述储水箱8、所述阀门16和所述真空抽吸排污阀10连接。

优选地,所述阀门16为开关电磁阀。

并且,所述运水层3内设置有运水管,所述运水管一端与所述运水层3顶部的微孔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运水层3的进水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运水层3顶部的全部微孔4组成环形微孔结构。

较佳地,所述运水层3底部缺口14为环形缺口。

优选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当储水箱8开始储水时,水从储水箱8的进水口6进入,水流自然冲击香皂盒7,由于香皂盒7盒体为镂空,水流撞击香皂,产生香皂水,即储水箱8开始储蓄香皂水以备用。其中,坐便器储水箱8的储水原理为现有技术,在此就不再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使用坐便器前,在储水箱8箱盖上的控制器5上选择微水循环模式,储水箱8和微水循环装置9开始工作,运水层3底部缺口14的阀门16打开,储水箱8开始向运水层3送水,水流通过储水箱8出水口的单向阀12后,经管道到达运水层3,由于运水层3底部设有单向阀12,水流不会向回水管路15流动,而是向运水层3顶部运动;当水流到达运水层3顶部,然后从微孔4流出,且因为是从微孔4流出,所以水流会变成微水流,且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微水流会沿着内壳1壁向下流动;当微水流到达运水层3底部,微水流依次通过过滤装置13和阀门16进入回水管路15,然后,微水循环装置9会不断抽吸回水管路15里的微水流,微水流进入微水循环装置9后,微水循环装置9将微水流转为高压水流并不断向运水层3输送,且因为储水箱8出水口设有单向阀12,所以高压水流并不会进入储水箱8;高压水流经管道到达运水层3后,高压水流运动模式如上述水流一样,即形成水流—微水流—高压水流—微水流的微水循环模式,即能在内壳1壁上形成一层循环微水流。

其中,过滤装置13用于过滤掉污物,只允许微水流通过,防止污物进入回水管路15。

其中,微水循环装置9优选为循环水泵,即其进水口抽水,其出水口供水。

其中,储水箱8在形成循环微水流时停止工作,储水箱8的工作时间需要提前设定好,优选地增设定时器,定时器控制储水箱8的工作时间,以保证储水箱8供水量能够使得微水循环装置9将水流形成循环微水流。

当有污物掉落,循环微水流就会把污物与内壳1壁隔开,使得污物不会掉落在内壳1壁上,也就不会粘黏在内壳1壁上,而且循环微水流会带动污物向下滑动,使得污物顺利落到排污口11。

当使用坐便器后,在控制器5上选择微水循环停止模式,阀门16关闭,微水流不能通过阀门16进入回水管路15,随后流到排污口11;微水循环装置9停止工作,储水箱8又开始供水,水流不断把管道和运水层3里的之前的循环的水流推出,使之前的循环的水流全部从微孔4流出,即把之前的循环的水流排到排污口11,随后,水流就会将排污口11的水和污物排出壳体外。

其中,因为是微水流,所以污物掉落时,只会有极其轻微的水花,并不会导致水高高溅起而引起不适。

其中,可优选地用定时器设定储水箱8的第二次供水时间,保证水流将污物排出壳体外。

其中,可在控制器5上选择真空模式,真空抽吸排污阀10工作,污物和污水在负压抽吸瞬时被抽出坐便器外,即不需要储水箱8第二次供水,从而达到节水、省水的效果;也可以在控制器5上选择加强模式,微水循环停止模式和真空模式先后工作,加强模式能够保证将污物和污水完全排出壳体外,效果为最好。

其中,为了保证储水箱8第二次供水先于真空抽吸排污阀10工作,可在真空抽吸排污阀10上设置延时继电器,确保储水箱8第二次供水,水流能把之前的循环的水流排到排污口11后,真空抽吸排污阀10再工作。

其中,因为微水流为香皂水,所以微水流流过内壳1壁后,利用香皂的特性,香皂水会使得内壳1壁变得非常光滑,进一步降低了污物粘黏内壳1壁的可能性,会使污物更加顺利地滑落至排污口11,而且香皂水还能去除臭味,使得空气清新,带有香皂的淡淡香味,加强了清洁的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是用以说明本发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所以举例数值的变更或等效元件的置换仍应隶属本发明的范畴。

由以上详细说明,可使熟知本项技艺者明了本发明的确可达成前述目的,实已符合专利法的规定,现提出专利申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