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主副止回阀的新型下水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57808发布日期:2020-05-15 17:37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主副止回阀的新型下水管道的制作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下水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主副止回阀的新型下水管道。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下水装置,例如下水器、地漏、下水管,是厨房、卫生间灯场所常用的一种下水部件,其除了具有下水功能,一般还具有防臭防虫功能。目前,现有结束的这些下水装置主要采用水封方式实现其防臭、防虫功能。然而,这种采用水封实现防臭功能的下水装置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当下水装置一段时间不用后,用于实现水封的水会干掉,导致下水道中的臭味溢出;用于实现水封的水若为脏水,则一段时间后容易发臭、发黑,滋长细菌,不利于环境卫生。

2.大多数的下水管只实现了水池下水口处的防臭,却忽略了地面管道由于密封措施不到位也可能散发出的臭味。

现有的下水管是用来连接下水器和地面管道的管路,为了避免污水反流及臭气上升到屋内,人们一般会选择在下水管道上接一个防臭装置来防臭以及防止污水回流,目前市场上较为常见的是浮球防臭装置或止回阀装置。目前市面上有防回流功能的下水管道,大多防倒灌装置会设计在核心管上,如主管道堵塞,在相对高度更高的主管的污水会倒灌入低相对较底的副管或侧管,从而造成水回流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主管道、副管道污水回流的带有主副止回阀的新型下水管道。

本发明提出一种带有主副止回阀的新型下水管道,包括主管道和连接在主管道上的多个副管道(104),所述主管道包括上主管道(1)和下主管道(4),上主管道(1)和下主管道(4)一体连接,上主管道(1)和下主管道(4)之间设置有中间进水口(2),副管道(104)设置在上主管道(1)的侧边,侧管(103)设置在副管道(104)上侧,并与副管道(104)连通;

在副管道(104)内设置有防臭芯回流装置(5),且防臭芯回流装置(5)位于侧管(103)的下方部位;

浮球(3)设置在上主管道(1)、中间进水口(2)和下主管道(4)之间;在上主管道(1)上设置有上进水口(102),所述浮球(3)设置在上主管道(1)、中间进水口(2)和下主管道(4)之间;在上主管道(1)上设置有上进水口(102),在上主管道(1)的上进水口(102)、副管道(104)和侧管(103)上的进水口用于连接水槽或其它设备排水管;

中间进水口(2)置于上主管道(1)和下主管道(4)之间,下主管道(4)内壁沿周有若干导流板(401),各个导流板(401)相对于进水方向呈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相同;

导流板(401)固定在中间进水口(2)下面,主管道肋位101位于中间进水口(2)上面并压住中间进水口(2)防止窜动,中间进水口(2)开口呈喇叭状,用于接收流入的进水并进行汇集;

浮球(3)设置于下主管道(4)内,导流板(401)对浮球(3)起支撑导向作用,浮球(3)直径大于中间进水口(2)直径,当浮球(3)上浮时能够将中间进水口(2)的出水口堵住;

浮球(3)抵靠在多个导流板(401)的内侧,浮球(3)与其相邻导流板(401)之间形成水流通道(6);使用时本专利下水管道连接在水槽的底部并使上主管道、副管道或侧管道上的进水口与水槽底部的出水口相连通。正常状态下,浮球(3)抵靠在各导流板(401)的内侧。当水槽放水时,水槽内的污水经进水口进入到主管道内,然后从各相邻两导流板(401)之间的水流通道(6)流过,最后从主管道向外流出。当污水经主管道下端的出水口反流入主管道内时,浮球在回流入主管道内的污水浮力下上浮将主管道的进水口堵住,从而起到防臭作用。

下主管道(4)的底部设置为存水弯管(403);当水从上主管道(1)上或者副管道(104)上的进水口流入上主管道(1)腔体内,经过中间进水口(2),再在水的重力和冲击力作用下浮球(3)会向下做旋转运动,导流板(401)用于对流经的水起导向和支撑作用,污水经水流通道(6)流向底部的存水弯管(403),经出水口(402)排出。

作为优选地,所述浮球(3)直径大于中间进水口(2)直径,当浮球(3)上浮时能够将中间进水口(2)的出水口堵住。

作为优选地,所述出水口(402)高于存水弯管(403)的进口。主管道底部形成了存水弯结构,这样水就可以部分存在存水弯管及下主管道内,从而使浮球(3)保持上浮状态达到将进水口堵住的目的。

在水槽放水结束后会有一部分污水会残留在存水弯管(403)及下主管道(4)内,位于存水弯管(403)内的污水能够形成密封而隔绝下水管道内的臭气,同时位于主管道4内的污水会使浮球(3)上浮从而将中间进水口(2)的进水口堵住,这样污水、臭气、虫子均不会进入到屋内,即实现主道管道防回流、防臭、防虫。

作为优选地,所述防臭芯回流装置(5)包括转轴(501)、防臭盖(502)、配重钢球(503)、防臭芯本体(504);防臭芯回流装置(5)设置在副管道(104)、侧管(103)的下部,防臭芯本体(504)的出水口为增加排水量而设计呈多边形,防臭盖(502)通过转轴(501)连接在防臭芯本体(504)上并与防臭芯本体(504)出口贴合密封,防臭盖(502)上置有配重钢球(503),配重钢球(503)保证防臭盖(502)打开后顺利返回并与防臭芯本体(504)密封,起到副管道防回流目的。

当污水从副管道(104)、侧管(103)的进水口流入,在污水重利和冲击力下,防臭盖(502)绕转轴(501)顺时针旋转,防臭盖(502)打开污水从防臭芯本体(504)多边形排水口排入上主管道(1)内。当污水排完后防臭盖(502)在配重钢球(503)和自身重力下绕转轴(501)逆时针旋转,直到与防臭芯本体(504)贴合密封。防臭盖(502)工作时与重力夹角范围为6~52度之间,6度是防臭盖(502)和防臭芯本体(504)密封最小角度,防臭盖(502)打开52度是与副管道(104)接触的极限位置且让防臭盖(502)完全打开。当主下水管道堵塞污水在主下水管积留,防臭芯回流装置(5)处于关闭密封状态,阻止主管道内的污水从副管道(104)回流溢出。

作为优选地,下主管道(4)内壁上的各个导流板(401)相对于进水方向呈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相同。水槽放水过程中,由于各导流板(401)均相对于进水方向呈倾斜设置,且各导流板(401)的倾斜方向相同,当污水经各相邻两导流板(401)之间的过水通道流过时会形成同方向的涡流。通过在各导流板(401)的内侧下部设置内凹的圆弧面接触,圆弧面对浮球(3)进行支撑。排水结束后,有水溢至本体内使浮球(3)上浮并将进水口堵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整体结构实现简单,不仅能够有效防止主管道、副管道污水回流,而且起到防臭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带有主、副防回流的新型下水管道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主管道上浮球防回流装置局部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中副管道上防臭芯防回流装置局部剖视图;

附图数字标注:1上主管道,101主管道肋位,102上进水口,103侧管,104副管道,2中间进水口,3.浮球,4下主管道,401导流板,402出水口,403存水弯管,5防臭芯回流装置,501转轴,502防臭盖,503配重钢球,504防臭芯本体,6水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并结合附图,对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5所示,本发明提出一种带有主副止回阀的新型下水管道的具体实施例,包括主管道和连接在主管道上的多个副管道104,所述主管道包括上主管道1和下主管道4,上主管道1和下主管道4一体连接,上主管道1和下主管道4之间设置有中间进水口2,副管道104设置在上主管道1的侧边,侧管103设置在副管道104上侧,并与副管道104连通;在副管道104内设置有防臭芯回流装置5,且防臭芯回流装置5位于侧管103的下方部位;浮球3设置在上主管道1、中间进水口2和下主管道4之间;在上主管道1上设置有上进水口102,所述浮球3设置在上主管道1、中间进水口2和下主管道4之间;在上主管道1上设置有上进水口102,在上主管道1的上进水口102、副管道104和侧管103上的进水口用于连接水槽或其它设备排水管;中间进水口2置于上主管道1和下主管道4之间,下主管道4内壁沿周有若干导流板401,各个导流板401相对于进水方向呈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相同;导流板401固定在中间进水口2下面,主管道肋位101位于中间进水口2上面并压住中间进水口2防止窜动,中间进水口2开口呈喇叭状,用于接收流入的进水并进行汇集;浮球3设置于下主管道4内,导流板401对浮球3起支撑导向作用,浮球3直径大于中间进水口2直径,当浮球3上浮时能够将中间进水口2的出水口堵住;浮球3抵靠在多个导流板401的内侧,浮球3与其相邻导流板401之间形成水流通道6;使用时本专利下水管道连接在水槽的底部并使上主管道、副管道或侧管道上的进水口与水槽底部的出水口相连通。正常状态下,浮球3抵靠在各导流板401的内侧。当水槽放水时,水槽内的污水经进水口进入到主管道内,然后从各相邻两导流板401之间的水流通道6流过,最后从主管道向外流出。当污水经主管道下端的出水口反流入主管道内时,浮球在回流入主管道内的污水浮力下上浮将主管道的进水口堵住,从而起到防臭作用。

下主管道4的底部设置为存水弯管403;当水从上主管道1上或者副管道104上的进水口流入上主管道1腔体内,经过中间进水口2,再在水的重力和冲击力作用下浮球3会向下做旋转运动,导流板401用于对流经的水起导向和支撑作用,污水经水流通道6流向底部的存水弯管403,经出水口402排出。

其中,所述浮球3直径大于中间进水口2直径,当浮球3上浮时能够将中间进水口2的出水口堵住。所述出水口402高于存水弯管403的进口。主管道底部形成了存水弯结构,这样水就可以部分存在存水弯管及下主管道内,从而使浮球3保持上浮状态达到将进水口堵住的目的。在水槽放水结束后会有一部分污水会残留在存水弯管403及下主管道4内,位于存水弯管403内的污水能够形成密封而隔绝下水管道内的臭气,同时位于主管道4内的污水会使浮球3上浮从而将中间进水口2的进水口堵住,这样污水、臭气、虫子均不会进入到屋内,即实现主道管道防回流、防臭、防虫。

如图4~5所示,所述防臭芯回流装置5包括转轴501、防臭盖502、配重钢球503、防臭芯本体504;防臭芯回流装置5设置在副管道104、侧管103的下部,防臭芯本体504的出水口为增加排水量而设计呈多边形,防臭盖502通过转轴501连接在防臭芯本体504上并与防臭芯本体504出口贴合密封,防臭盖502上置有配重钢球503,配重钢球503保证防臭盖502打开后顺利返回并与防臭芯本体504密封,起到副管道防回流目的。

当污水从副管道104、侧管103的进水口流入,在污水重利和冲击力下,防臭盖502绕转轴501顺时针旋转,防臭盖502打开污水从防臭芯本体504多边形排水口排入上主管道1内。当污水排完后防臭盖502在配重钢球503和自身重力下绕转轴501逆时针旋转,直到与防臭芯本体504贴合密封。防臭盖502工作时与重力夹角范围为6~52度之间,6度是防臭盖502和防臭芯本体504密封最小角度,防臭盖502打开52度是与副管道104接触的极限位置且让防臭盖502完全打开。当主下水管道堵塞污水在主下水管积留,防臭芯回流装置5处于关闭密封状态,阻止主管道内的污水从副管道104回流溢出。

如图3~4所示,下主管道4内壁上的各个导流板401相对于进水方向呈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相同。水槽放水过程中,由于各导流板401均相对于进水方向呈倾斜设置,且各导流板401的倾斜方向相同,当污水经各相邻两导流板401之间的过水通道流过时会形成同方向的涡流。通过在各导流板401的内侧下部设置内凹的圆弧面接触,圆弧面对浮球3进行支撑。排水结束后,有水溢至本体内使浮球3上浮并将进水口堵住。

本文中所描述的实施仅仅是对本发明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