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埋深岩石裂隙加固防渗灌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26216发布日期:2020-12-08 15:10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大埋深岩石裂隙加固防渗灌浆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深基坑工程中,基坑底部强风化、中风化及微风化岩层的垂直截水帷幕灌浆施工工艺;同时也可在环境修复工程中,实现对污染土四周分隔防渗的目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增多、城市寸土寸金;为解决人口增多与可利用土地资源稀缺的矛盾,办公、住宅楼房设计高度逐渐增大,基坑也越来越深。对于部分超深基坑,地连墙、咬合桩进入中风化岩,未深入微风化岩隔水层,为避免因地连墙、咬合桩等支护防渗结构下部发生地下水绕流导致基坑外侧地表沉降、基坑底部隆起等事故发生,部分工况需对支护结构下部的中风化及微风化岩层进行帷幕注浆。

同时,随着人们对土壤保护、治理逐渐重视,污染土区域四周需设置阻隔以避免因雨水、地下水渗流导致二次污染。对于污染土厚度较小的工况,采用塑料膜进行垂直阻隔即可满足要求;但对于污染土厚度较深的工况,上部填土层采用塑料膜可实现四周垂直阻隔,下部中风化微风化岩层需通过注浆工艺实现四周垂直阻隔。

针对大埋深岩石裂隙灌浆工况,采用通常的跟管灌浆工艺浆液易通过孔壁渗出,孔内难以维持稳定的压力。目前通常做法是在基坑开挖到基坑底部后进行分段注浆,这严重影响了工期,也不利于现场施工安排。

因此需有一种可以在地面进行大埋深岩石裂隙灌浆的工艺,使得基坑地连墙、咬合桩下部形成完整的止水帷幕,隔绝基坑内外动水联系,达到截水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埋深岩石裂隙灌浆的工艺,以提高基坑四周防渗效果,解决采用跟管灌浆不易憋压且防渗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埋深岩石裂隙加固防渗灌浆工艺,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①场地平整:钻孔施工前,平整场地以提高钻孔垂直度,保证套管及注浆管下放、上提顺利。

②非灌浆区段钻孔:采用地质钻机进行钻孔,边钻孔边下套管,钻孔位置达到灌浆区段顶部时停止钻进。

③第一灌浆段钻孔及洗孔:减小钻头直径,进行第一灌浆段钻孔,钻孔位置达到第一灌浆段底部后停止钻进,采用风水联合冲洗方法对第一灌浆孔段进行冲洗。

④第一灌浆段灌浆:第一灌浆孔段冲洗结束后,下放注浆管,出浆口位置到达第一灌浆段上部时停止下放;在套管底部0.5m范围内安装气囊塞并充气,使之可有效分隔注浆段和非注浆段;气囊塞安装完成后,采用灌浆设备进行多比级浆液灌浆,灌浆结束后降低气囊压力并取出气囊塞及注浆管。

⑤第二段灌浆段钻孔并洗孔:第一段灌浆结束5-7天后进行再次钻孔,钻孔位置达到第二灌浆段底部停止钻进;采用风水联合冲洗方法对第二灌浆孔段进行冲洗。

⑥第二灌浆段灌浆:第二灌浆孔段冲洗结束后,下放注浆管,出浆口位置到达第二灌浆段上部时停止下放;在第二灌浆段顶部以上0.5m范围内安装气囊塞并充气,使之可有效分隔两注浆段;气囊塞安装完成后,采用灌浆设备进行多比级浆液灌浆,灌浆结束后降低气囊压力并取出气囊及注浆管。

⑦下一段灌浆:第二段灌浆结束5-7天后,重复步骤⑤、⑥进行下一段灌浆,如此往复直至完成全孔段灌浆。

⑧封孔:灌浆结束后取出气囊塞及注浆管,采用掺有微膨胀水泥的浓浆进行全孔灌浆封孔,封孔压力不小于0.5mpa。

进一步所述步骤②、③、⑤钻孔应成完整圆形,钻孔偏斜小于1%;洗孔从孔底向孔外冲洗,冲洗时间至回水淸净时止且不大于20min。

进一步所述步骤④、⑥气囊塞充气压力需保证灌浆全过程中气囊塞不被浆液顶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①灌浆区段钻孔直径较非灌浆区段钻孔直径减小,不仅可以控制套管下放深度,而且可以很好的通过气囊塞隔断浆液向上回流路径,保证灌浆过程中孔内浆液压力稳定,提高灌浆效果。

②通过减小灌浆区段钻孔直径,控制下放套管深度,可以降低浆液上流导致套管同土层粘结无法拔出造成损失的机率。

③采用自上而下灌浆,下部灌浆段压力较上部灌浆段压力增大,提高了灌浆防渗效果,且不会导致地表隆起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大埋深岩石裂隙加固防渗灌浆工艺流程图

图2为灌浆孔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名称:

1-注浆管,2-套管,3-孔壁,4-非灌浆孔段,5-灌浆孔段,6-第一灌浆段,7-下部灌浆段,8-气囊塞,9-注浆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工艺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大埋深岩石裂隙防渗灌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基坑支护完成后,对支护内侧场地地表进行整平,便于测量。

(2)根据设计间距,进行测量定位,确定钻孔位置。钻孔位置在基坑支护结构内侧,通常采用2-3排孔,分2-3序灌浆。

(3)采用潜孔锤进行钻孔,边钻进边下套管2,保证钻孔完整,非灌浆段4钻孔孔径为130mm。

(4)非灌浆区段4共32m,该段钻孔结束后,钻头直径改为90mm,进行第一灌浆区段6钻孔。

(5)第一灌浆段6共4m,钻孔结束后,采用风水联合冲洗方法对第一灌浆孔段6进行冲洗,冲洗压力为1mpa。

(6)冲洗结束后,下灌浆管1并通过气囊塞8分隔灌浆段与非灌浆段,然后采用五比级的浆液进行第一段灌浆,五比级浆液水灰比分别为:3:1、2:1、1:1、0.8:1、0.5:1,结束灌浆后憋压0.5h。

(7)第一灌浆段6灌注结束后,待凝5天,进行第二灌浆段7钻孔、清洗、灌浆,第二灌浆段灌浆压力较第一灌浆段灌浆压力增加20%,以提高防渗效果。

(8)灌浆结束后,采用微膨胀水泥进行封孔,封孔压力为0.5mpa。

(9)灌浆结束7天后,在灌浆区域内进行钻孔取芯,通过观察岩芯完整程度及压水试验确定灌浆防渗效果。



技术特征:

1.大埋深岩石裂隙加固防渗灌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场地平整:钻孔施工前,需平整场地以提高钻孔垂直度,保证套管及注浆管下放、上提顺利;②非灌浆区段钻孔:采用钻机进行钻孔,边钻孔边下套管,钻孔位置达到灌浆区段顶部时停止钻进;③第一灌浆段钻孔及洗孔:减小钻头直径,进行第一灌浆段钻孔,钻孔位置达到第一灌浆段底部后停止钻进,采用风水联合冲洗方法对第一灌浆段进行冲洗;④第一灌浆段灌浆:第一灌浆段冲洗结束后下放注浆管,出浆口位置到达第一灌浆段上部时停止下放,在套管底部0.5m范围内安装气囊塞并充气使之有效分隔注浆段和非注浆段,气囊塞安装完成后采用灌浆设备进行多比级浆液灌浆,灌浆结束后降低气囊压力并取出气囊塞及注浆管;⑤第二灌浆段钻孔及洗孔:第一段灌浆结束5-7天后进行再次钻孔,钻孔位置达到第二灌浆段底部停止钻进,采用风水联合冲洗方法对第二灌浆段进行冲洗;⑥第二灌浆段灌浆:第二灌浆孔段冲洗结束后,下放注浆管,出浆口位置到达第二灌浆段上部时停止下放,在上段灌浆体底部0.5m范围内安装气囊塞并充气,使之有效分隔两注浆段,气囊塞安装完成后,采用灌浆设备进行多比级浆液灌浆,灌浆结束后降低气囊压力并取出气囊塞及注浆管;⑦下一段灌浆:第二段灌浆结束5-7天后,重复步骤⑤、⑥进行下一段灌浆,如此往复直至灌浆孔段全部完成灌浆;⑧封孔:灌浆全部结束并取出气囊塞及注浆管后,采用掺有微膨胀水泥的浓浆进行全孔灌浆封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埋深岩石裂隙加固防渗灌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②中的套管外径同钻孔直径相等;第一段灌浆过程中,气囊塞安装在套管底部,下部段灌浆过程中气囊塞安装在上部灌浆体底部;各灌浆段长度不大于5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埋深岩石裂隙加固防渗灌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④或⑥中的多比级浆液灌浆,灌浆压力随流量变化而变化,两者关系如下表1

表1灌浆压力与注入率控制关系表

初始设定压力为流量大于10l/min的压力,当流量发生变化后,灌浆压力按照表1对应关系进行调整;其中p1为全灌浆孔段长度的水柱压力,p2为结束灌浆压力并由现场试验确定;当灌浆流量小于1l/min后持续15-30min结束灌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埋深岩石裂隙加固防渗灌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⑦中的微膨胀水泥为掺膨胀剂的水泥,膨胀剂包括铝粉、氧化钙。

5.当灌浆段范围内不存在易坍塌的破碎岩石、砂土、黏土地层,本工艺能变换为自下而上分段灌浆,即灌浆段一次全部完成钻孔,然后先进行最下部孔段灌浆,下部孔段灌浆结束后提管并进行上一孔段灌浆,如此往复直至灌浆孔段全部完成灌浆。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大埋深岩石裂隙加固防渗灌浆工艺,具体步骤包括:1、场地平整;2、非灌浆区段钻孔,边钻孔边下套管;3、减小钻头直径进行第一灌浆段钻孔并洗孔;4、下注浆管,采用气囊塞分隔第一灌浆段与非灌浆段,后通过灌浆设备对第一灌浆段进行多比级浆液灌浆;5、第一段灌浆结束5~7天后进行第一段、第二段钻孔并洗孔;6、下注浆管,采用气囊塞分隔第一灌浆段与第二灌浆段,后通过灌浆设备对第二灌浆段进行多比级浆液灌浆;7、第二段灌浆结束5~7天后,重复步骤5及步骤6进行下一段灌浆,如此往复直至灌浆孔段全部完成灌浆;8、封孔。本发明通过变化钻头直径,减小灌浆区域孔段直径,使套管稳定停留在非灌浆区域保护成孔完整,进而使得基坑底部以下防渗灌浆施工可在地面完成,加快工程进度。

技术研发人员:李凯;姬贺飞;刘光磊;武思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14
技术公布日:2020.12.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