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填方地质条件下旋挖灌注桩干成孔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649235发布日期:2021-04-13 16:54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在高填方地质条件下旋挖灌注桩干成孔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领域,具体的说是在高填方地质条件下旋挖灌注桩干成孔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和国家大力提倡的西部大开发,在西部修建的建筑物越来越多的同时也越修越高,而西部以山区地势居多,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桩基础成为了设计师们的首选。对于山区施工旋挖灌注桩时,沟壑位置基本采用回填的方式处理,回填深度高达十几米甚至二十多米,然后再进行旋挖灌注桩的施工,由于回填土不够密实,其中杂物较多,随着地下水的浸泡,旋挖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无法有效成孔。目前市场上针对此种情况一般采用钢护筒跟进施工工艺。
3.对于这种施工工艺其存在以下缺陷:1、钢护筒制作成本较高,制作时间较长,既影响工期也增加成本。
4.2、施工过程工序较多,进度较慢。
5.3、基于上述两项原因,目前针对此地质情况还无更好的施工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在高填方地质条件下旋挖灌注桩干成孔施工方法,解决在高填方地质条件下,旋挖灌注桩干成孔塌孔、无法成桩的问题。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在高填方地质条件下旋挖灌注桩干成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测量定位:根据施工图纸定位坐标,对灌注桩位置进行精确定位;步骤2、埋设护筒:根据桩径大小,采用挖机埋设相应大小的孔口护筒,护筒长度一般在1.5米~2.0米,护筒上口标高距地面约300mm;步骤3、旋挖机就位,开始钻孔;步骤4、钻进过程中,遇到塌孔或缩径时,采用比桩径大400mm的钻头进行扩孔,扩至由于塌孔再无法钻进时,立即回填c20毛石混凝土,如地下水较为丰富时,采用c30水下混凝土进行回填,回填至塌孔顶标高以上2米位置时,使用旋挖机平底斗进行挤压,直至密实;步骤5、待混凝土终凝后,再次进行钻进;步骤6、使用回填的混凝土进行护壁,再次进行钻进过程中,如遇塌孔及缩径,再次重复步骤4,直至钻至设计标高;步骤7、钻至设计标高后进行清孔,通知相关单位进行验孔;步骤8、验孔合格后下放钢筋笼;步骤9、浇筑混凝土,此桩施工完成。
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节约成本。回填材料可以就地取材,价格便宜,经济效益
明显。
9.2、节约工期。在钻进过程中遇此情况再进行钢护筒采购、加工、运输、施工时间较长,采用本发明可立即进行处理。
10.3、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钻进过程中,如不进行处理一直钻进,容易造成下部形成较大空洞,旋挖机自重较大,造成垮塌埋掉钻杆,严重时旋挖机被埋,采用本发明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11.4、成桩质量大大提高。成桩过程中如不进行处理,后期下放钢筋笼及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都极易产生塌孔造成断桩和夹杂的质量隐患。采用本发明有效的避免了塌孔的风险。
附图说明
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申请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如图1所示:一种在高填方地质条件下旋挖灌注桩干成孔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测量定位:根据施工图纸定位坐标,对灌注桩位置进行精确定位;步骤2、埋设护筒:根据桩径大小,采用挖机埋设相应大小的孔口护筒,护筒长度一般在1.5米~2.0米,护筒上口标高距地面约300mm;步骤3、旋挖机就位,开始钻孔;步骤4、钻进过程中,遇到塌孔或缩径时,采用比桩径大400mm的钻头进行扩孔,扩至由于塌孔再无法钻进时,立即回填c20毛石混凝土,如地下水较为丰富时,采用c30水下混凝土进行回填,回填至塌孔顶标高以上2米位置时,使用旋挖机平底斗进行挤压,直至密实;步骤5、待混凝土终凝后,再次进行钻进;步骤6、使用回填的混凝土进行护壁,再次进行钻进过程中,如遇塌孔及缩径,再次重复步骤4,直至钻至设计标高;步骤7、钻至设计标高后进行清孔,通知相关单位进行验孔;步骤8、验孔合格后下放钢筋笼;步骤9、浇筑混凝土,此桩施工完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