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防渗漏地下室底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50823发布日期:2020-11-19 19:39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防水防渗漏地下室底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室防水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水防渗漏地下室底板。



背景技术:

地下室的防水施工是建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地下室的防水设计原则是“以防为主”,即依靠混凝土底板结构自防水及附加防水层,地下室混凝土底板绝大多数已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升降变化极易造成底板结构出现裂缝,使得混凝土底板刚性自防水存有渗水的隐患,同时在遇到建筑材料收缩量大、沉降等原因也会导致渗漏现象,如果遇到缝隙较大的情况,渗水更为严重。

公告号为cn20734810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水防渗漏地下室结构,包括地下室结构本体,地下室结构本体具有混凝土底面和侧墙,在混凝土底面上设置有导流槽,导流槽坡向室内地漏、下水井或采光井设置,导流槽底内还设置有半开口的pvc管,pvc管下面开口,导流槽内pvc管上面用密封胶封堵后,密封胶层上部再用防水堵漏宝抹平,混凝土底面和侧墙具有交接部位的下角,导流槽靠近并平行于下角处设置,混凝土底面和侧墙上具有一层聚合物防水灰浆层,混凝土底面和侧墙上具有一层渗透结晶防水层,这样的地下室结构具有防水防渗漏的效果。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导流槽设置在混凝土底面和侧墙的连接处,因此当混凝土底面远离侧墙的位置发生渗漏时,渗入到地下室内的水不容易汇集到导流槽内,因此上述现有技术的防水防渗漏的能力较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防渗漏地下室底板,具有防水防渗漏的能力强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水防渗漏地下室底板,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贴合设置的水泥砂浆层、钢筋混凝土层和混凝土垫层,所述水泥砂浆层、钢筋混凝土层和混凝土垫层均水平设置,所述钢筋混凝土层内插设有水平设置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吸水组件,所述吸水组件包括设置在排水管上的引流槽、设置在引流槽内的吸水材料层,所述引流槽顶端的开口竖直向上设置,所述引流槽的底端与排水管连通,所述吸水材料层与引流槽的内壁贴合,所述排水管设有多根,所述多根排水管互相平行且间隔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设置了排水管与吸水组件,当地下水穿过混凝土垫层渗入到钢筋混凝土层内时,水分会与引流槽内的吸水材料层接触,吸水材料层会将水分吸入到自身内部,当吸水材料层内存有较多水分时,在重力的作用下,水分会滴落到排水管内并从排水管排出,通过上述过程,钢筋混凝土层内的水分能够被吸收并排出,从而能够防止底板内的水分渗透到地面上;另外,由于排水管设有多根,无论底板的哪个位置渗水,吸水组件都能够对水分进行有效吸收,因此具有防水防渗漏的能力强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引流槽设置为喇叭口状,所述引流槽顶端的开口面积大于底端的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了吸水材料层与钢筋混凝土层的接触面积,具有提高吸水组件的吸水效率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引流槽的内壁设有疏水涂料层,所述疏水涂料层与吸水材料层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减少水分挂在引流槽内壁上的情况的发生,具有方便水分流入到排水管中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引流槽的顶端设有土工布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减少泥土砂子进入到引流槽内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钢筋混凝土层与混凝土垫层之间设有防水卷材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卷材层能够减少从土壤进入到钢筋混凝土层内的水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水卷材层与钢筋混凝土层之间设有第一油毡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油毡层能够减少从防水卷材层进入到钢筋混凝土层内的水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钢筋混凝土层与水泥砂浆层之间设有第二油毡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油毡层能够减少从钢筋混凝土层进入到水泥砂浆层内的水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水泥砂浆层的上表面设有防水涂料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涂料层能够减少从水泥砂浆层渗出到底板表面的水的数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若干排水管与吸水组件,吸水组件能够对钢筋混凝土层内多个位置的水进行吸收并将水送入到排水管内排出,具有防水防渗漏的能力强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油毡层和第二油毡层,第一油毡层能减少从防水卷材层进入到钢筋混凝土层内的水的数量,第二油毡层能减少从钢筋混凝土层进入到水泥砂浆层内的水的数量,综上所述,具有提高钢筋混凝土层的防水防渗透能力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水涂料层,具有减少从水泥砂浆层渗出到底板表面的水的数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体现防水防渗漏地下室底板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用于体现防水防渗漏地下室底板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水泥砂浆层;2、钢筋混凝土层;3、混凝土垫层;4、排水管;5、吸水组件;51、引流槽;52、吸水材料层;6、疏水涂料层;7、土工布层;8、防水卷材层;9、第一油毡层;10、第二油毡层;11、防水涂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参照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防水防渗漏地下室底板,包括水泥砂浆层1、钢筋混凝土层2和混凝土垫层3,水泥砂浆层1、钢筋混凝土层2和混凝土垫层3由上至下依次贴合设置,且三者均水平设置,混凝土垫层3与地下土壤直接接触。钢筋混凝土层2内插设有多根水平设置的排水管4,多根排水管4互相平行且间隔均匀的分布,每根排水管4上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吸水组件5,吸水组件5能够对渗入钢筋混凝土层2内的水分进行吸收,并将吸收的水分送入到排水管4排出。

参照图2和图3,吸水组件5包括引流槽51和吸水材料层52,引流槽51的低端焊接在排水管4上且与排水管4连通,引流槽51的顶端开口竖直向上设置,吸水材料层52粘接在引流槽51的内壁且与引流槽51的内壁贴合。当地下土壤中的水分向上渗透,经过混凝土垫层3进入到钢筋混凝土层2内时,水分与吸水材料层52接触,水分被吸水材料层52吸收,当吸水材料层52内汇集较多的水分时,在重力的作用下,水分会滴落至排水管4内,并从排水管4排出至外界。通过设置吸水组件5和排水管4,能够对钢筋混凝土层2内的水分进行吸收和排放,从而减少水分继续向底板的上层渗漏的情况,起到对地下室的防水防渗漏作用;另外,由于设置多根排水管4与多个吸水组件5,因此底板的任意位置发生渗漏时,渗漏进钢筋混凝土层2的水分都能被有效的吸收与排放,综上所述,具有防水防渗漏的能力强的效果。

参照图2和图3,引流槽51设置为喇叭口状,引流槽51顶端的开口面积大于其自身底端的面积。通过上述设置,增大了引流槽51开口的面积,从而增大了吸水材料层52与钢筋混凝土层2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吸水组件5的吸水效率得到提高,进而提高底板的防水防渗透能力。

参照图2和图3,当水分从吸水材料层52滴入排水管4内时,水滴可能会附着在导流槽的内壁,从而不利于水分进入到排水管4中,为了缓解上述问题,在导流槽的内壁涂有疏水涂料层6。疏水涂料层6能减少水滴沿导流槽内壁滑落时受到的阻力,具有方便吸水材料层52内的水分汇集到排水管4内的作用。

参照图2和图3,引流槽51的顶端粘接有土工布层7,土工布层7将引流槽51的顶端开口完全覆盖。土工布层7能对被吸水材料层52吸收的水分起到过滤作用,阻止了钢筋混凝土层2内的细小泥沙随水分进入到引流槽51内而影响吸水组件5的工作效率。

参照图1和图2,钢筋混凝土层2与混凝土垫层3之间铺设有防水卷材层8,防水卷材层8的材料为沥青防水卷材,当水分从地下土壤渗入混凝土垫层3,然后从混凝土垫层3渗入钢筋混凝土层2时,防水卷材层8能起到较好的阻挡作用,从而减少从混凝土垫层3渗入到钢筋混凝土层2内的水分的数量,起到防水防渗漏的作用。

参照图1和图2,防水卷材层8与钢筋混凝土层2之间铺设有第一油毡层9,第一油毡层9能对防水卷材层8内的水起到较好的阻挡作用,从而减少从防水卷材层8渗入到钢筋混凝土层2内的水的数量,起到防水防渗漏的作用。

参照图1和图2,钢筋混凝土层2与水泥砂浆层1之间铺设有第二油毡层10,第二油毡层10能对钢筋混凝土层2内的水起到较好的阻挡作用,从而减少从钢筋混凝土层2渗入到水泥砂浆层1内的水的数量,起到防水防渗漏的作用。

参照图1和图2,水泥砂浆层1的上表面涂有防水涂料层11,防水涂料层11的材料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防水涂料层11能对水泥砂浆层1内的水分起到较好的阻挡作用,从而减少从水泥砂浆层1渗出到底板上表面的水的数量,起到防水防渗漏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地下土壤中的水位上升时,水分首先通过混凝土垫层3的缝隙渗入到混凝土垫层3内,由于混凝土垫层3上设有防水卷材层8和第一油毡层9,防水卷材层8和第一油毡层9均能阻挡水分继续向上渗出,从而减少进入到钢筋混凝土层2内的水分的数量;水分进入钢筋混凝土层2后与吸水材料层52接触,吸水材料层52将水分吸入自身,水分进入到吸水材料层52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滴落至排水管4内并排出底板,且由于排水管4设有多根,因此底板的任意位置发生渗漏时,对应渗水位置的吸水组件5都能发挥有效作用,减少底板内含有的水,从而缓解底板渗水问题;倘若钢筋混凝土层2内的水分未被吸水组件5完全吸收,未被吸收的水分继续向上渗出,会被第二油毡层10和防水涂料层11阻挡,从而进一步提高底板的防水防渗漏能力。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水防渗漏能力强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