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坡加固结构

文档序号:24765357发布日期:2021-04-21 04:14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边坡加固结构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防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边坡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2.在公路、铁路、水库大坝等的建设以及维修管理工程中,对于边坡的防护是保证工程得以安全运营的基础工作。一些中小型边坡特别是松散边坡,在地下水或雨水的作用下极易产生滑坡等现象,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有关松散边坡的防治工程一直为世人所关注。
3.为了增强边坡稳定性,传统方式常采用抗滑桩对边坡进行加固,但是某些地质条件下会出现桩间土体从桩间挤出的问题,基于此,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桩与桩间墙的组合方式,如桩间土钉墙、桩板墙等工程技术措施,来减少边坡对抗滑桩的侧向压力作用,并避免土体从桩间流失。然而,当大量雨水渗入桩间墙后填土中,会使得桩间墙后填土内摩擦角减小,重度加大,强度降低,对墙体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排离土体水分的边坡加固结构,达到稳固坡体的目的。
5.一种边坡加固结构,包括竖直设置并横向间隔排列的若干个抗滑桩,抗滑桩包括高于地面的悬臂部和深入地下硬质土层的固定部;于相邻抗滑桩的悬臂部之间设置有石笼墙。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石笼墙包括若干个紧密排列的石笼,石笼横向成排且竖向成层设置。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石笼之间通过压弯钢筋相互钩挂连接;于若干个石笼之间的连接处以及石笼墙与抗滑桩之间的连接处注有混凝土。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于悬臂部上设有第一横梁和/或第二横梁,第一横梁抵靠在悬臂部两边的石笼墙的背阴面;第二横梁抵靠在悬臂部两边的石笼墙的向阳面。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于边坡的坡底横向开设有限位坑,石笼墙的底部嵌设在限位坑中。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边坡的坡面还设有喷锚支护层,喷锚支护层的底部分别与石笼墙和悬臂部的上部抵接。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于喷锚支护层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排水管,排水管的一端伸出喷锚支护层,另一端向边坡内部延伸。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石笼沿边坡的坡面呈阶梯状排列。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于悬臂部上设有预应力锚索,预应力锚索穿过悬臂部并向边坡的内部延伸。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于固定部远离边坡方向的一侧设有斜撑,斜撑沿边坡的倾
斜方向延伸。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抗滑桩和石笼墙间隔设置的组合方案,通过抗滑桩稳固地层并平衡边坡推力,再通过石笼墙克服传统重力式挡墙固有的局限性,达到减少边坡对抗滑桩的侧向压力的目的,并能有效地排离边坡土体内的水分,提高坡体稳定性。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边坡加固结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边坡加固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石笼墙的结构示意图。
20.其中:1

抗滑桩,11

悬臂部,12

固定部,13

预应力锚索,14

斜撑,2

石笼墙,21

石笼,22

压弯钢筋,23

混凝土,3

第一横梁,4

第二横梁,5

限位坑,6

喷锚支护层,61

排水管,100

坡顶,200

坡底。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一种边坡加固结构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边坡加固结构的首选实施例。但是,边坡加固结构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边坡加固结构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安装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通”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通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边坡加固结构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4.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边坡加固结构,包括竖直设置并横向间隔排列的若干个抗滑桩1,抗滑桩1包括高于地面的悬臂部11和深入地下硬质土层的固定部12;于相邻抗滑桩1的悬臂部11之间设置有石笼墙2。通过抗滑桩1稳固地层并平衡边坡推力,再通过抗滑桩1的悬臂部11配合石笼墙2克服传统重力式挡墙固有的局限性,达到减少边坡对抗滑桩1的侧向压力的目的,并能有效地排离边坡土体内的水分,提高坡体稳定性。
25.具体地,所述竖直是指垂直于水平面的竖直方向;该抗滑桩1可在垂直于水平面的竖直方向竖向插入地下的硬质土层或岩层,起到抗滑作用。所述横向是指以边坡坡面位基准面,垂直于边坡滑动倾向的方向;横向间隔排列若干抗滑桩1,并在相邻两个抗滑桩1的悬
臂部11之间设置石笼墙2,可在边坡坡面以下形成一级加固,在边坡坡面及以上形成二级加固,并利用石笼墙2的通透性排出坡体水分,达到稳固坡体的目的。
26.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3所示,石笼墙2包括若干个紧密排列的石笼21,石笼21横向成排且竖向成层排列设置,可对多种倾斜角度的坡体以及抗滑桩1间距进行适应组合,起到因地制宜的作用。
27.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若干个石笼21之间通过压弯钢筋22相互钩挂连接;于若干个石笼21之间的连接处以及石笼墙2与抗滑桩1之间的连接处注有混凝土23。具体地,石笼21可采用优质的高强度耐腐蚀钢筋构成笼体,并在笼体内填充石块制成。笼体一般为长方体状,通过压弯钢筋22对笼体的棱边进行钩挂,并在笼体的棱边处浇注混凝土23,对压弯钢筋22和笼体棱边进行包覆防锈,并实现石笼21之间以及石笼墙2与抗滑桩1之间的固定连接。
28.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于悬臂部11上设有第一横梁3和/或第二横梁4,第一横梁3抵靠在悬臂部11两边的石笼墙2的背阴面;第二横梁4抵靠在悬臂部11两边的石笼墙2的向阳面,通过第一横梁3和第二横梁4使抗滑桩1和石笼墙2之间相互配合作用,增强抗滑桩1和石笼墙2连接处抵抗横向应力的能力。
29.具体地,所述背阴面是指靠近边坡并与边坡土体接触的一面,第一横梁3可设置在悬臂部11的背阴面或悬臂部11两边,两端延伸至抵靠在悬臂部11两边的石笼墙2背阴面上,在抗滑桩1受到较大应力时通过第一横梁3传递到石笼墙2上,共同承担坡体的压力。所述向阳面指远离边坡并与背阴面相对的一面,第二横梁4可设置在悬臂部11的向阳面或悬臂部11两边,两端延伸至抵靠在悬臂部11两边的石笼墙2向阳面上,在石笼墙2受到较大应力时通过第二横梁4传递到抗滑桩1上,共同承担坡体的压力。更进一步的,第一横梁3可设置在石笼墙2的竖向分层连接处,同时作用两层石笼21,压力分担效果更好。
30.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一般而言,边坡加固结构可设置在边坡的抗滑段,也可设置在待建道路两侧边坡的坡底200处,当边坡加固结构设置在边坡的坡底200处时,在边坡的坡底200横向开设有限位坑5,并将石笼墙2的底部嵌设在限位坑5中,利用限位坑5对石笼墙2进一步固定,使结构更稳固。具体地,限位坑5的深度一般不高于最底层石笼21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坑5的深度设置为单层石笼21高度的一半,起到受力均匀且稳固的作用。
31.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在表面松散的陡边坡设置边坡加固结构时,在边坡的坡面还可设置喷锚支护层6,喷锚支护层6的底部分别与石笼墙2和悬臂部11的上部抵接,喷锚支护层6的顶部可超出边坡坡顶100。通过设置喷锚支护层6,对边坡表层土体或松散岩体进行起到防护作用,防止边坡表面风化和水土流失,并在边坡表面形成三级加固,提高坡体稳定性。
32.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于喷锚支护层6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排水管61,排水管61的一端伸出喷锚支护层6,另一端向边坡内部延伸,利用排水管61使水沿喷锚支护层6表面流下,并从石笼墙2的石块缝隙中流出,有效减少坡体内积存的水分,缓释坡体重度。
33.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3所示,石笼21沿边坡的坡面呈阶梯状排列,以提高石笼墙2的抗倾覆稳定性。更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将相邻的上下层石笼21错缝排列,以提高石笼墙2的稳定性。
34.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于悬臂部11上还设有预应力锚索13,预应力锚索13穿过悬
臂部11并向边坡的内部延伸,通过设置预应力锚索13与抗滑桩1配合,可显著提高抗滑桩1的承载能力;预应力锚索13设置在抗滑桩1的悬臂部11部分,可使得边坡加固结构受力合理,避免边坡加固结构上层失稳。
35.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于固定部12远离边坡方向的一侧设有斜撑14,斜撑14沿边坡的倾斜方向延伸,通过斜撑14对边坡坡体起到反压的作用,提高抗滑桩1抵抗变形的能力。
3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