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木工程施工基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77024发布日期:2021-07-06 21:34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木工程施工基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基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木工程施工基桩。


背景技术:

2.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常需要在基坑底部插入基桩以作为建筑的基础,传统的基桩有浇筑式、预制式等不同样式,在使用预制式基桩时,其多为一体式的构造,在顶部与建筑物底部连接时,常需要选用不同型号的连接头,其接头与柱身连接多采用焊接,容易产生缺陷导致破裂等不良后果,且其型号难以替换,如遇到选择错误,更替较难,容易影响工期,结构不够合理。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一种土木工程施工基桩。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5.一种土木工程施工基桩,包括预制基桩、连接支座、螺栓,所述预制基桩中部具有柱身,柱身外部具有螺旋刀片,螺旋刀片下部具有锥形螺纹头,柱身上部具有连接座,连接座内部对称分布台阶孔,台阶孔内侧具有装配槽,装配槽内部均匀分布内卡齿,装配槽底部对称分布弧形卡槽,所述连接支座顶部具有连接顶板,连接顶板内部均匀分布连接孔,连接顶板底部具有固定插柱,固定插柱内部对称分布内通孔,固定插柱外部均匀分布内卡齿滑槽,固定插柱底部对称分布弧形凸台,固定插柱置入装配槽内,内卡齿置入内卡齿滑槽内滑动,弧形凸台置入弧形卡槽内卡接,台阶孔与内通孔配合形成固定腔。
6.所述螺栓插入固定腔内,螺栓端部与螺母扭紧,连接支座与预制基桩连接,锥形螺纹头与螺旋刀片旋入基坑底部,预制基桩与地面连接。
7.有益效果:
8.预制基桩与连接支座采用分体设计,使需要不同形状连接孔与上部建筑连接时便于替换与装配,更加便于施工,内卡齿滑槽与内卡齿的配合以及弧形卡槽与弧形凸台的配合在机械结构上的固定与受力可以更好的承受周向载荷,相较焊接等方式不容易因加工缺陷而产生焊缝处的损坏,延长使用时间,且因受力均匀不容易发生点蚀与局部破坏,结构合理。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施工基桩安装剖面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施工基桩结构示意图。
11.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施工基桩预制基桩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2.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施工基桩预制基桩仰视结构示意图。
13.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施工基桩连接支座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5.一种土木工程施工基桩,包括预制基桩01、连接支座02、螺栓03,所述预制基桩01中部具有柱身11,柱身11外部具有螺旋刀片12,螺旋刀片12下部具有锥形螺纹头13,柱身11上部具有连接座14,连接座14内部对称分布台阶孔15,台阶孔15内侧具有装配槽16,装配槽16内部均匀分布内卡齿17,装配槽16底部对称分布弧形卡槽18,所述连接支座02顶部具有连接顶板25,连接顶板25内部均匀分布连接孔26,连接顶板25底部具有固定插柱21,固定插柱21内部对称分布内通孔23,固定插柱21外部均匀分布内卡齿滑槽22,固定插柱21底部对称分布弧形凸台24,固定插柱21置入装配槽16内,内卡齿17置入内卡齿滑槽22内滑动,弧形凸台24置入弧形卡槽18内卡接,台阶孔15与内通孔23配合形成固定腔。
16.所述螺栓03插入固定腔内,螺栓03端部与螺母31扭紧,连接支座02与预制基桩01连接,锥形螺纹头13与螺旋刀片12旋入基坑底部,预制基桩01与地面连接,预制基桩01与连接支座02采用分体设计,使需要不同形状连接孔26与上部建筑连接时便于替换与装配,更加便于施工,内卡齿滑槽22与内卡齿17的配合以及弧形卡槽18与弧形凸台24的配合在机械结构上的固定与受力可以更好的承受周向载荷,相较焊接等方式不容易因加工缺陷而产生焊缝处的损坏,延长使用时间,且因受力均匀不容易发生点蚀与局部破坏,结构合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