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设置板底管廊区的地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84108发布日期:2021-07-30 13:35阅读:84来源:国知局
基于设置板底管廊区的地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车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设置板底管廊区的地库。



背景技术:

传统的地下车库将各种大尺寸管线(如排风管道)和小尺寸管线(如水管和电缆桥架)等设置于车库顶部结构最不利梁下方,且各种大尺寸管线、小尺寸管线等随意布置于车位上方或车辆经过区域,出现多管线交叉情况,造成设备管线占用高度空间偏大;为容纳必要的大尺寸管线、小尺寸管线等,并满足单层车库净高,传统车库层高计算公式为:结构高度+设备管线+车库净高,层高普遍较高。

地下车库的层高是影响其造价的核心因素,层高越高,车库体积越大,开挖土方量越大,受地下水的影响也越大,地库造价成本越高。因此控制地下车库的层高,就是在控制地下车库的造价,这已是行业内的共识。传统的地下车库通常一层为3.7~3.8m,二层为7.3~7.5m,甚至更高也不少见。大量的资金埋置于地下,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制约行业的节约、节能型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传统的地库层高较高,地库体积大,导致地库造价高的问题,基于降低单车位体积指标的考量,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设置板底管廊区的地库,在地库内合理规划布置大尺寸管线,在确保地库结构强度、满足地库净高的情况下,有效减小车库单层体的层高,压缩地库体积、节省地库造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设置板底管廊区的地库,包括若干层车库单层体,每层车库单层体均包括纵横交错的若干框架主梁和若干框架主梁之间铺设的车库顶板以及用于支撑框架主梁的若干立柱;

每层所述车库单层体的顶部均设有若干板底管廊通道,板底管廊通道内设有大尺寸管线,大尺寸管线包括但不限于排风管道;

所述大尺寸管线设置于间隔的两个所述框架主梁之间,且大尺寸管线的顶部贴合车库顶板的板底;

所述板底管廊通道顶部沿大尺寸管线的延伸方向连续或间隔设有多个短跨梁,每个所述短跨梁的两端均与立柱固定连接,具体地,短跨梁与框架主梁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为本领域常用技术手段;

所述短跨梁的梁底与车库顶板的板底齐平,确保大尺寸管线的顶部能贴合短跨梁的底部,有效减小车库单层体的层高,能加强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设置板底管廊区的地库,有益效果在于:该地库在车库顶板的板底设置板底管廊通道,安装在板底管廊通道内的大尺寸管线顶部贴合车库顶板,与大尺寸管线相交的短跨梁的底部与车库顶板的板底齐平,该种结构能有效减小车库单层体的层高,压缩地库体积、节省地库造价。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限定,每层所述车库单层体的底部均设有若干车道;所述车道介于间隔的两个所述框架主梁之间,且车道的顶部沿其延伸方向连续或间隔设有多个短跨梁,每个所述短跨梁的两端均与立柱固定连接;所述短跨梁的梁底与车库顶板的板底齐平。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车道顶部的该种车库顶板、框架主梁和短跨梁构造与板底管廊通道相同或相近,能确保车库的结构强度,增大车道净高,提高车库品质。

进一步限定,多个所述短跨梁为上翻梁、加腋上翻梁或加腋梁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短跨梁为加腋上翻梁和加腋梁时,梁底指非加腋部位的底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翻梁或加腋上翻梁时,梁底与板底齐平,能确保大尺寸管线顶部贴合梁底和板底,减小层高;加腋梁时,梁上非加腋部位的梁底与板底齐平,确保大尺寸管线顶部贴合梁底和板底,减小层高,且梁加腋能确保车库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限定,所述板底管廊通道顶部和车道顶部的若干所述车库顶板均分别为单向板、单向加腋板或双向板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板底管廊通道顶部和车道顶部的车库顶板采用单向板和/或单向加腋板和/或双向板,确保车库顶板结构强度的同时,便于大尺寸管线贴板底布设。

进一步限定,所述加腋上翻梁、加腋梁、单向加腋板和其他梁或板的加腋形式不作具体限定,其加腋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矩形加腋或三角形加腋或异型加腋;采用矩形加腋或三角形加腋时便于施工。

进一步限定,所述板底管廊通道顶部和车道顶部的若干所述车库顶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暗梁,所述暗梁沿短跨方向延伸,暗梁的两端均与立柱固定连接,且暗梁与车库顶板一体浇筑成型;暗梁的顶底面与车库顶板的顶底面齐平。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车库顶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暗梁,能加强车库顶板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嵌固层水平传力的有效性。

进一步限定,所述板底管廊通道与塔楼之间设有连接通道,连接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板底管廊通道和塔楼,连接通道内设有大尺寸管线,连接通道内的大尺寸管线与板底管廊通道内的大尺寸管线连通,当大尺寸管线为排风管道时,能将风引至塔楼。具体地,连接通道在车库顶板的板底的做法与板底管廊通道的做法一致,连接通道内的大尺寸管线与板底管廊通道内的大尺寸管线平稳过渡,能在层高一定情况下提升车库单层体的净高。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连接通道用于将大尺寸管线或排风管道引至塔楼,可以避免景观中庭出现进出风设施,能提高车库品质。

进一步限定,所述连接通道与板底管廊通道相交处的框架主梁为上翻梁或加腋上翻梁,确保连接通道与板底管廊通道之间的大尺寸管线平稳过渡,有效控制车库单层体的层高。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结构能确保连接通道与板底管廊通道之间的大尺寸管线平稳过渡,有效控制车库单层体的层高。

进一步限定,每层所述车库单层体的顶部均设有若干小尺寸管线,小尺寸管线包括水管和电缆桥架。具体地,小尺寸管线可沿板底管廊通道布设,也可沿车道顶部的车库顶板的板底布设,也可沿其他车库顶板的板底布设,也可沿框架主梁的短跨梁梁底布设;小尺寸管线主要通过长短跨梁高差或板底走管。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走大尺寸管线的板底管廊通道也可能走小尺寸管线,但走小尺寸管线的车道顶部不会走大尺寸管线。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板底管廊通道内铺设的大尺寸管线如排风管道,小尺寸管线如水管和电缆桥架的尺寸较小,水管和/或电缆桥架沿车库顶板的板底或框架主梁的短跨梁梁底布设对车库单层体的净高影响较小。

进一步限定,所述连接通道与板底管廊通道相交,所述小尺寸管线与连接通道内大尺寸管线相交,且小尺寸管线位于连接通道内大尺寸管线下方。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连接通道内铺设的大尺寸管线如排风管道,小尺寸管线如水管和电缆桥架的尺寸较小,水管和电缆桥架与连接通道内大尺寸管线相交,能便于管线铺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库单层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方向局部剖视图。

图4为图2中c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d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e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短跨梁的多种结构组合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车库顶板的多种结构组合示意图。

图9为图1中f-f方向局部剖视图。

图10为图2中h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框架主梁,2-车库顶板,21-单向板,22-单向加腋板,23-双向板,24-暗梁,3-立柱,41-板底管廊通道,42-车道,5-大尺寸管线,51-排风管道,6-短跨梁,61-上翻梁,62-加腋上翻梁,63-加腋梁,7-塔楼,8-连接通道,9-小尺寸管线,91-水管,92-电缆桥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基于设置板底管廊区的地库,包括若干层车库单层体,每层车库单层体均包括纵横交错的若干框架主梁1和若干框架主梁1之间铺设的车库顶板2以及用于支撑框架主梁1的若干立柱3;每层所述车库单层体的顶部均设有若干板底管廊通道41,板底管廊通道41内设有大尺寸管线5,大尺寸管线5包括但不限于排风管道51;所述大尺寸管线5设置于间隔的两个所述框架主梁1之间,且大尺寸管线5的顶部贴合车库顶板2的板底;所述板底管廊通道41顶部沿大尺寸管线5的延伸方向连续或间隔设有多个短跨梁6,每个所述短跨梁6的两端均与立柱3固定连接,具体地,短跨梁6与框架主梁1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为本领域常用技术手段;所述短跨梁6的梁底与车库顶板2的板底齐平,确保大尺寸管线5的顶部能贴合短跨梁6的底部,有效减小车库单层体的层高,能加强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每层车库单层体的顶部,不管如何布局板底管廊通道41、不管大尺寸管线5的走向如何,始终确保大尺寸管线5的顶部贴合车库顶板2的板底和短跨梁6的梁底,以此减小层高;短跨梁6实际也属于一种框架主梁1,其是一种与大尺寸管线5的延伸方向垂直或相交的框架主梁1。该地库在车库顶板2的板底设置板底管廊通道41,安装在板底管廊通道41内的大尺寸管线5顶部贴合车库顶板2,与大尺寸管线5相交的短跨梁6的底部与车库顶板2的板底齐平,该种结构能有效减小车库单层体的层高,压缩地库体积、减小单位体积指标、节省地库造价。

实施例2,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基于设置板底管廊区的地库,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6所示,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每层所述车库单层体的底部均设有若干车道42;所述车道42介于间隔的两个所述框架主梁1之间,且车道42的顶部沿其延伸方向连续或间隔设有多个短跨梁6,每个所述短跨梁6的两端均与立柱3固定连接;所述短跨梁6的梁底与车库顶板2的板底齐平;该种结构能确保车库的结构强度,增大车道42净高,提高车库品质。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实质上,每层车库单层体内,车道42顶部的车库顶板2、框架主梁1和短跨梁6构造与板底管廊通道41处的构造相同或相近,也即是车道42顶部的车库顶板2的板底与短跨梁6的梁底齐平,能确保车库的结构强度的同时,增大车道42净高,提高车库品质。

实施例3,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基于设置板底管廊区的地库,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7所示,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板底管廊通道41顶部和所述车道42顶部的所述短跨梁6均可分别设置为上翻梁61、加腋上翻梁62或加腋梁63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短跨梁6设置为上翻梁61和/或加腋上翻梁62时,梁底与板底齐平,能确保大尺寸管线5顶部贴合梁底和板底,减小层高;上翻梁61是指未加腋的普通框架主梁1;短跨梁6设置为加腋梁63时,加腋梁63上非加腋部位可供大尺寸管线5通过,加腋梁63上非加腋部位的梁底与板底齐平,能确保大尺寸管线5顶部贴合梁底和板底,能减小层高、确保车道42净高,且梁加腋能确保车库的结构强度;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短跨梁6为加腋上翻梁62和加腋梁63时,梁底指非加腋部位的底部。

如图8所示,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板底管廊通道41顶部和车道42顶部的所述车库顶板2均可分别设置为单向板21、单向加腋板22或双向板23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板底管廊通道41顶部和车道42顶部的车库顶板2采用单向板21和/或单向加腋板22和/或双向板23,能确保车库顶板2结构强度的同时,便于大尺寸管线5贴板底布设,能确保车库顶板2的板底与短跨梁6的梁底齐平,能减小层高、确保车道42净高。此外,所述板底管廊通道41顶部和车道42顶部以外的若干所述车库顶板2均分别为单向板21、单向加腋板22、双向板23或双向加腋板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加腋上翻梁62、加腋梁63、单向加腋板22和其他梁或板的加腋形式不作具体限定,其加腋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矩形加腋或三角形加腋或异型加腋;采用矩形加腋或三角形加腋时便于施工。

如图9所示,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板底管廊通道41顶部和车道42顶部的若干所述车库顶板2上设有至少一个暗梁24,所述暗梁24沿短跨方向延伸,或暗梁24与短跨梁6平行,暗梁24的两端均与立柱3固定连接,且暗梁24与车库顶板2一体浇筑成型;暗梁24的顶底面与车库顶板2的顶底面齐平。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车库顶板2上设置暗梁24,实际可以是在制作车库顶板2和框架主梁1时,在车库顶板2内间隔设置钢筋且钢筋的两端与框架主梁1或立柱3连接,暗梁24与车库顶板2一体浇筑成型,该种暗梁24和车库顶板2构造能加强车库顶板2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嵌固层水平传力的有效性。

实施例4,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基于设置板底管廊区的地库,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1和10所示,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板底管廊通道41与塔楼7之间设有连接通道8,连接通道8的两端分别连接板底管廊通道41和塔楼7,连接通道8内设有大尺寸管线5,连接通道8内的大尺寸管线5与板底管廊通道41内的大尺寸管线5连通,当大尺寸管线5为排风管道51时,能将风机出风通道引至塔楼7。具体地,连接通道8在车库顶板2的板底的做法与板底管廊通道41的做法一致,也即连接通道8顶部的车库顶板2的板底与连接通道8延伸方向的框架主梁1(可制作为短跨梁6)的梁底齐平,连接通道8内的大尺寸管线5与板底管廊通道41内的大尺寸管线5平稳过渡,且大尺寸管线5均贴合板底布设,能在层高一定情况下提升车库单层体的净高。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通道8用于将大尺寸管线5如排风管道51引至塔楼7,能避免在中庭景观范围出现进出风设施,能提高车库品质。

如图10所示,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通道8与板底管廊通道41相交处的框架主梁1为上翻梁61或加腋上翻梁62。该种结构能确保连接通道8与板底管廊通道41之间的大尺寸管线5平稳过渡,大尺寸管线5能从上翻梁61的底部或加腋上翻梁62非加腋部位之间通过,有效控制车库单层体的层高。

实施例5,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基于设置板底管廊区的地库,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1至3所示,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每层所述车库单层体的顶部均设有若干小尺寸管线9,小尺寸管线9包括水管91和电缆桥架92。具体地,小尺寸管线9可沿板底管廊通道41布设,也可沿车道42顶部的车库顶板2的板底布设,也可沿其他车库顶板2的板底布设,也可沿框架主梁1的短跨梁梁底布设。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相较于板底管廊通道41内铺设的大尺寸管线5如排风管道51,小尺寸管线9如水管91和电缆桥架92的尺寸较小,水管91和/或电缆桥架92沿车库顶板2的板底或框架主梁1的短跨梁梁底布设对车库单层体的净高影响较小。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走大尺寸管线5的板底管廊通道41也可能走小尺寸管线9,但走小尺寸管线9的车道42顶部不会走大尺寸管线5。

如图1和10所示,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通道8与板底管廊通道41相交;所述小尺寸管线9与连接通道8内大尺寸管线5相交,且小尺寸管线9位于连接通道8内大尺寸管线5下方;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通道下方只能铺设小尺寸管线,若再铺设一层大尺寸管线则会影响层高。

实施例6,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基于设置板底管廊区的地库,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该地库的最上层车库单层体的上部为覆土时,该最上层车库单层体的框架主梁1和/或短跨梁6为上翻梁61和/或上翻加腋梁63时,梁的上翻部分能被覆土覆盖,不影响结构外观,该种结构能确保车库单层体的结构强度,同时确保车库品质。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该地库中除最上层车库单层体以外的其他车库单层体的框架主梁1和/或短跨梁6为上翻梁61和/或上翻加腋梁63时,且该框架主梁1处于非隔墙处时,通过该车库单层体的建筑面层能抹平梁的上翻部分,该种结构能确保车库单层体的结构强度,同时确保车库品质;该框架梁处于隔墙处或不影响停车体验时,梁的上翻部分延伸至隔墙内或不影响停车位置,该种结构能加强车库单层体的结构强度,对人或车通行无影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