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防渗墙内帷幕灌浆管的定位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1404发布日期:2021-08-03 13:17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防渗墙内帷幕灌浆管的定位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防渗墙内帷幕灌浆管的定位梁。



背景技术:

帷幕灌浆是指将浆液灌入岩体或土层的裂隙、孔隙中,形成连续的阻水帷幕,以减小渗流量和降低渗透压力的灌浆工程,帷幕灌浆一直是水工建筑物地基防渗处理的主要手段,对保证水工建筑物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作用。地下防渗墙是在软基中造孔或挖槽,灌注混凝土建成的地下连续式防渗墙体,对保证松散透水地基的渗透稳定和闸坝安全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取得良好的防渗效果,在工程中采用了墙幕结合的方式,即混凝土防渗墙在上部,灌浆帷幕在混凝土防渗墙下部的防渗方法,该方法可充分发挥造墙与灌浆各自的优势,较好解决土石坝施工中垂直防渗的问题,而墙幕结合的防渗施工技术的关键在于地下防渗墙与防渗帷幕墙的上、下搭接问题,保证混凝土防渗墙和灌浆帷幕的轴线一致。

目前多是采用格构钢桁架来固定地下防渗墙中预埋的帷幕灌浆管,这种方法存在施工成本高、施工难度大的缺点;另一种方法是将帷幕灌浆管的底端和上端进行固定,即使用抱箍梁将帷幕灌浆管夹紧,并将抱箍梁固定在防渗墙中,相对来说该方法的施工难度较低,但是对于帷幕灌浆管的上端定位锁紧的拆卸繁琐、效率较低,且不可对帷幕灌浆管的垂直度进行灵活微调,存在使用不便的问题。因此,研制开发一种施工难度小,装卸方便,调节灵活的地下防渗墙内帷幕灌浆管的定位梁是客观需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难度小,装卸方便,调节灵活的地下防渗墙内帷幕灌浆管的定位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地下防渗墙和设置在地下防渗墙内的槽孔,槽孔的竖心线上设置有帷幕灌浆管,槽孔内的底部设置有混凝土定位座,帷幕灌浆管的下端与混凝土定位座连接,槽孔上端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定位机构,每个定位机构均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定位柱,两个定位机构的四根定位柱呈矩形阵列布置,每根定位柱的下端均连接有预埋板,预埋板浇筑在地下防渗墙内,每个定位机构的两根定位柱上均活动套装有一块定位块,定位块的外侧面上平行间隔加工有两个燕尾槽,燕尾槽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一侧的定位块外侧面上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螺接有第一紧固螺栓,第一紧固螺栓的螺纹端转动连接在滑块上,两个燕尾槽之间的定位块上加工有条形孔,条形孔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燕尾槽的长度方向,定位块的内侧面加工有与条形孔连通的定位孔,定位孔内设置有抱紧块,滑块上螺接有第二紧固螺栓,第二紧固螺栓的螺纹端依次穿过滑块和条形孔后与抱紧块转动连接,抱紧块的端部加工有与帷幕灌浆管的外壁相匹配的弧形缺口。

进一步的,两块定位块之间的两侧各设置有一块连接板,连接板位于定位块的上方,且连接板的两端分别活动套装在相应的定位柱上,定位柱的上端加工有外螺纹,定位柱的螺纹端拧入有紧固螺母。

进一步的,弧形缺口上设置有弧形板。

进一步的,弧形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橡胶垫。

进一步的,抱紧块上方和下方的定位块内侧面上均设置有挡板。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帷幕灌浆管与混凝土定位座连接固定住,将其吊起后竖直放入地下防渗墙的槽孔内,将两块定位块分别套在相应的定位柱上,固定住定位块的位置后,转动第二紧固螺栓,带动抱紧块向帷幕灌浆管的方向移动,直到抱紧块的弧形缺口抵在帷幕灌浆管上,这样两个定位机构的抱紧块不断的相向移动即可将帷幕灌浆管固定住,且在两个定位机构的抱紧块相向移动的过程中,分别控制两块抱紧块的移动量,即可在x轴的方向上对帷幕灌浆管的垂直度进行监测和微调,其次,通过转动第一紧固螺栓,可驱动滑块沿燕尾槽来回移动,同时滑块带动第二紧固螺栓和抱紧块来回移动,即可在y轴的方向上对帷幕灌浆管的垂直度进行监测和微调,通过在x轴和y轴方向上的配合调节,确保帷幕灌浆管的垂直度符合要求,最后,灌浆结束后可松开第二紧固螺栓,使得抱紧块远离帷幕灌浆管,将定位块从定位柱上抽出,即可将整个定位机构拆卸,操作较为便捷。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简单,施工难度小,装卸方便,调节灵活,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下防渗墙,2-槽孔,3-帷幕灌浆管,4-混凝土定位座,5-定位柱,6-预埋板,7-定位块,8-燕尾槽,9-滑块,10-固定板,11-第一紧固螺栓,12-条形孔,13-定位孔,14-抱紧块,15-第二紧固螺栓,16-连接板,17-紧固螺母,18-弧形板,19-橡胶垫,20-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地下防渗墙1和设置在地下防渗墙1内的槽孔2,槽孔2的竖心线上设置有帷幕灌浆管3,槽孔2内的底部设置有混凝土定位座4,帷幕灌浆管3的下端与混凝土定位座4连接,地下防渗墙1、槽孔2、帷幕灌浆管3和混凝土定位座4均为现有结构,槽孔2上端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定位机构,每个定位机构均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定位柱5,两个定位机构的四根定位柱5呈矩形阵列布置,每根定位柱5的下端均连接有预埋板6,预埋板6浇筑在地下防渗墙1内,每个定位机构的两根定位柱5上均活动套装有一块定位块7,定位块7的外侧面上平行间隔加工有两个燕尾槽8,燕尾槽8上滑动连接有滑块9,滑块9一侧的定位块7外侧面上设置有固定板10,固定板10上螺接有第一紧固螺栓11,第一紧固螺栓11的螺纹端转动连接在滑块9上,两个燕尾槽8之间的定位块7上加工有条形孔12,条形孔1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燕尾槽9的长度方向,定位块7的内侧面加工有与条形孔12连通的定位孔13,定位孔13内设置有抱紧块14,滑块9上螺接有第二紧固螺栓15,第二紧固螺栓15的螺纹端依次穿过滑块9和条形孔12后与抱紧块14转动连接,抱紧块14的端部加工有与帷幕灌浆管3的外壁相匹配的弧形缺口。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帷幕灌浆管3与混凝土定位座4连接固定住,将其吊起后竖直放入地下防渗墙1的槽孔2内,将两块定位块7分别套在相应的定位柱5上,固定住定位块7的位置后,转动第二紧固螺栓15,带动抱紧块14向帷幕灌浆管3的方向移动,直到抱紧块14的弧形缺口抵在帷幕灌浆管3上,这样两个定位机构的抱紧块14不断的相向移动即可将帷幕灌浆管3固定住,且在两个定位机构的抱紧块14相向移动的过程中,分别控制两块抱紧块14的移动量,即可在x轴的方向上对帷幕灌浆管3的垂直度进行监测和微调,其次,通过转动第一紧固螺栓11,可驱动滑块9沿燕尾槽8来回移动,同时滑块9带动第二紧固螺栓15和抱紧块14来回移动,即可在y轴的方向上对帷幕灌浆管3的垂直度进行监测和微调,通过在x轴和y轴方向上的配合调节,确保帷幕灌浆管3的垂直度符合要求,最后,灌浆结束后可松开第二紧固螺栓15,使得抱紧块14远离帷幕灌浆管3,将定位块7从定位柱5上抽出,即可将整个定位机构拆卸,操作较为便捷。

两块定位块7之间的两侧各设置有一块连接板16,连接板16位于定位块7的上方,且连接板16的两端分别活动套装在相应的定位柱5上,定位柱5的上端加工有外螺纹,定位柱5的螺纹端拧入有紧固螺母17,连接板16将两块定位块7连接起来,从而将两个定位机构连为一体,防止两个定位机构之间产生错位、相对位移等情况,提高定位梁的整体刚度和强度,保证帷幕灌浆管3在灌浆时的稳定性,其次,连接板16在安装和拆卸时只需对紧固螺母17进行拧紧和松开即可,具有结构简单、装卸方便的优点。

弧形缺口上设置有弧形板18,相对于弧形缺口来说,弧形板18与帷幕灌浆管3的接触面积更大,能够更加牢靠的将帷幕灌浆管3固定住。

弧形板18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橡胶垫19,橡胶垫19可避免弧形板18与帷幕灌浆管3之间的硬性接触,防止帷幕灌浆管3受到损伤,同时橡胶垫19与帷幕灌浆管3之间具有更大的摩擦力,可防止帷幕灌浆管3在灌浆时产生滑动,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能。

抱紧块14上方和下方的定位块7内侧面上均设置有挡板20,当转动第二紧固螺栓15时,驱动抱紧块14移动,当抱紧块14伸出定位孔13时,可能会产生晃动,而挡板20的作用就是对抱紧块14形成阻挡,防止其晃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