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洞地区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172561发布日期:2021-05-25 14:43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溶洞地区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溶洞地区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针对于存在溶洞地区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现有技术中在溶洞地区的施工方面,主要是采用钢护筒进行隔离或者采用回填土进行封堵,在后续的钻孔过程中,填补溶洞的回填土需要一定的时间凝固,造成钻孔的成本升高,影响旋挖孔的钻孔。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溶洞地区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通过在钻孔灌注的过程中增加旋孔工序,密实填补溶洞的泥土,实现对溶洞内的回填土快速密实的作用。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溶洞地区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包括处理溶洞的旋挖钻头,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施工地点进行勘察,核对工程勘察报告,了解溶洞的深度和大小;

步骤2:平整场地后进行测量定位,合格后将钻机运送至指定位置;

步骤3:通过打拔机埋设钢护筒;

步骤4:采用旋挖机携带普通钻头进行钻进取土至溶洞位置;

步骤5:采用挖掘机把旋挖机取出的土进行回填,回填至溶洞顶部以上2m的位置;

步骤6:旋挖机将普通钻头更换为处理溶洞的旋挖钻头,旋挖钻头向下挤密桩孔中的土体;

步骤7:重复步骤5与步骤6至少一次,然后将旋挖机的钻杆带动处理溶洞的旋挖钻头由溶洞顶部自上而下不断挤密溶洞内的土体;

步骤8:当挤密至溶洞底后取钻再次回填至溶洞顶,然后再次将旋挖机的钻杆带动处理溶洞的旋挖钻头挤密溶洞内的土体;

步骤9:溶洞处理完毕后,旋挖机更换取土钻头进行正常钻进,直至达到桩顶标高,下放钢筋笼并进行混凝土灌注;

步骤10:混凝土灌注至溶洞顶以上2m时,导管口留置溶洞中部进行灌注,并保持埋管深度达到6m,通过混凝土侧压力进一步压密溶洞回填土;

步骤11:混凝土灌注完毕后,采用打拔机把钢护筒拔出,并密切灌注孔口混凝土的标高情况,如有下沉及时进行补充以保证桩身混凝土完整。

优选地,处理溶洞的旋挖钻头包括筒体,钻杆转动带动所述筒体进行旋转;钻尖,所述钻尖安装于所述筒体底部,所述钻尖的轴线与所述筒体的轴线重合;楔条,所述楔条的数量至少为四个,多个所述楔条以所述筒体轴线为轴,周向设置于所述筒体底部。

优选地,所述楔条通过焊接固定于所述筒体底部。

优选地,所述楔条远离所述筒体的侧面距离所述楔条贴合所述筒体的侧面之间的距离为4-6cm;所述楔条纵向的长度为25-35cm。

优选地,所述筒体顶部通过锁扣装置与钻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筒体顶面到所述锁扣装置顶部之间设置有翼板,所述翼板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多个所述翼板以所述筒体的轴线为轴周向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在旋挖钻头筒体外侧设置楔条,在筒体旋转的过程中,楔条跟随筒体旋转,将钻进过程中的泥土甩至溶洞,实现对填补溶洞的泥土进行填实,由于填补溶洞的回填土需要一定的时间凝固,造成钻孔的成本升高,影响旋挖孔的钻孔,因此通过在传统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中增加对填补溶洞泥土的密实工序,保证后续钻孔灌注桩施工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处理溶洞的旋挖钻头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处理溶洞的旋挖钻头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溶洞地区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的施工示意图。

图中:

1、锁扣装置;2、翼板;3、筒体;4、楔条;5、钻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溶洞地区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包括处理溶洞的旋挖钻头,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施工地点进行勘察,核对工程勘察报告,了解溶洞的深度和大小,探测溶洞的仪器属于现有技术,在

本技术:
中能起到对溶洞的深度和大小的数据进行探测的仪器均可使用;

步骤2:平整场地后进行测量定位,合格后将钻机运送至指定位置;

步骤3:通过打拔机埋设钢护筒,钢护筒用于保护孔壁并隔绝表层地下水,此处钢护筒的设置时为了保证在后续步骤中的作业方式,因此需要保证隔绝表层地下水;

步骤4:采用旋挖机携带普通钻头采用干作业方式进行钻进取土至溶洞位置;

步骤5:采用挖掘机把旋挖机取出的土(以粘性土为主)进行回填,回填至溶洞顶部以上2m的位置;

步骤6:旋挖机将普通钻头更换为处理溶洞的旋挖钻头,旋挖钻头向下挤密桩孔中的土体;

步骤7:重复步骤5与步骤6至少一次,然后将旋挖机的钻杆带动处理溶洞的旋挖钻头由溶洞顶部自上而下不断挤密溶洞内的土体;

步骤8:当挤密至溶洞底后取钻再次回填至溶洞顶,然后再次将旋挖机的钻杆带动处理溶洞的旋挖钻头挤密溶洞内的土体;

步骤9:溶洞处理完毕后,旋挖机更换取土钻头进行正常钻进,直至达到桩顶标高,下放钢筋笼并进行混凝土灌注;

步骤10:混凝土灌注至溶洞顶以上2m时,导管口留置溶洞中部进行灌注,并保持埋管深度达到6m,通过混凝土侧压力进一步压密溶洞回填土;

步骤11:混凝土灌注完毕后,采用打拔机把钢护筒拔出,并密切灌注孔口混凝土的标高情况,如有下沉及时进行补充以保证桩身混凝土完整。

进一步地,处理溶洞的旋挖钻头包括筒体3,钻杆转动带动筒体3进行旋转;钻尖5,钻尖安装于筒体3底部,钻尖5的轴线与筒体3的轴线重合;楔条4,楔条4的数量至少为四个,多个楔条4以筒体3轴线为轴,周向设置于筒体3底部。

进一步地,楔条4远离筒体3的侧面距离楔条4贴合筒体3的侧面之间的距离为4-6cm,在本实施例中取5cm;楔条4纵向的长度为25-35cm,在本实施例中取30cm,楔条4的宽度过短则无法起到将泥土甩进溶洞的效果,太长则造成筒体3底部过重,使得筒体3转动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偏差。

进一步地,筒体3顶部通过锁扣装置1与钻杆连接,锁扣装置1与筒体3固定。

进一步地,筒体3顶面到锁扣装置1顶部之间设置有翼板2,翼板2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多个翼板2以筒体3的轴线为轴周向设置。

本发明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溶洞地区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包括处理溶洞的旋挖钻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施工地点进行勘察,核对工程勘察报告,了解溶洞的深度和大小;

步骤2:平整场地后进行测量定位,合格后将钻机运送至指定位置;

步骤3:通过打拔机埋设钢护筒;

步骤4:采用旋挖机携带普通钻头进行钻进取土至溶洞位置;

步骤5:采用挖掘机把旋挖机取出的土进行回填,回填至溶洞顶部以上2m的位置;

步骤6:旋挖机将普通钻头更换为处理溶洞的旋挖钻头,旋挖钻头向下挤密桩孔中的土体;

步骤7:重复步骤5与步骤6至少一次,然后将旋挖机的钻杆带动处理溶洞的旋挖钻头由溶洞顶部自上而下不断挤密溶洞内的土体;

步骤8:当挤密至溶洞底后取钻再次回填至溶洞顶,然后再次将旋挖机的钻杆带动处理溶洞的旋挖钻头挤密溶洞内的土体;

步骤9:溶洞处理完毕后,旋挖机更换取土钻头进行正常钻进,直至达到桩顶标高,下放钢筋笼并进行混凝土灌注;

步骤10:混凝土灌注至溶洞顶以上2m时,导管口留置溶洞中部进行灌注,并保持埋管深度达到6m,通过混凝土侧压力进一步压密溶洞回填土;

步骤11:混凝土灌注完毕后,采用打拔机把钢护筒拔出,并密切灌注孔口混凝土的标高情况,如有下沉及时进行补充以保证桩身混凝土完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洞地区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溶洞的旋挖钻头包括:

筒体(3),钻杆转动带动所述筒体(3)进行旋转;

钻尖(5),所述钻尖安装于所述筒体(3)底部,所述钻尖(5)的轴线与所述筒体(3)的轴线重合;

楔条(4),所述楔条(4)的数量至少为四个,多个所述楔条(4)以所述筒体(3)轴线为轴,周向设置于所述筒体(3)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溶洞地区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楔条(4)远离所述筒体(3)的侧面距离所述楔条(4)贴合所述筒体(3)的侧面之间的距离为4-6cm;

所述楔条(4)纵向的长度为25-35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溶洞地区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3)顶部通过锁扣装置(1)与钻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溶洞地区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3)顶面到所述锁扣装置(1)顶部之间设置有翼板(2),所述翼板(2)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多个所述翼板(2)以所述筒体(3)的轴线为轴周向设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溶洞的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处理溶洞的施工方法包括处理溶洞的旋挖钻头,还包括如下步骤:对施工地点进行勘察,埋设钢护筒;携带普通钻头进行钻进取土至溶洞位置;旋挖机取出的土进行回填;旋挖机将普通钻头更换为处理溶洞的旋挖钻头,旋挖钻头向下挤密桩孔中的土体;将旋挖机的钻杆带动处理溶洞的旋挖钻头由溶洞顶部自上而下不断挤密溶洞内的土体;回填至溶洞顶,再次挤密溶洞内的土体;溶洞处理后,下放钢筋笼并进行混凝土灌注;混凝土灌注完毕后,采用打拔机把钢护筒拔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处理溶洞的施工方法,增加旋孔工序,密实填补溶洞的泥土,保证后续钻孔灌注工序的进行。

技术研发人员:刘剑;胡培强;敖小平;刘洲;杨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05
技术公布日:2021.0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