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垃圾的打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40111发布日期:2021-09-07 21:25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垃圾的打捞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打捞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河道垃圾的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工业不断生产,使以往干净的河流内往往会漂浮着大量的垃圾,而这些垃圾会造成航道的堵塞,并且对水质有一定的影响,导致人们在用水时造成不利影响。
3.但人们在人工清理河道时,一般会徒手使用打捞网来进行清除,而这种方法危险性较高,需要人们一直伸直手臂打捞,稍微不注意便有可能落水,且人们在岸边打捞垃圾范围有限,河道边打捞干净后,河道中间却堆积着垃圾,此方法治标不治本。
4.综合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需要设计一种自动打捞安全性高,且便于存放垃圾的河道垃圾的打捞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人工清理危险性高,且打捞范围有限的缺点,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自动打捞安全性高,且便于存放垃圾的河道垃圾的打捞装置。
6.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河道垃圾的打捞装置,包括有底座、双轴电机、驱动组件和打捞组件,底座上左部后侧设有双轴电机,底座上中部前侧设有驱动组件,底座左侧设有打捞组件。
7.此外,特别优选的是,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一转轴、船桨、第一支撑架、第二转轴、第一锥齿轮组、第三转轴、第二锥齿轮组和传动组件,双轴电机前侧的输出轴设有第一转轴,底座上右侧也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左侧的第一转轴前侧设有船桨,双轴电机后侧的输出轴也设有船桨,底座上前侧中部设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上部与打捞组件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三转轴,第一支撑架中部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部与第三转轴前侧之间设有第二锥齿轮组,第二转轴下部与第一转轴前侧之间设有第一锥齿轮组,右侧第一转轴与双轴电机的输出轴之间设有传动组件。
8.此外,特别优选的是,打捞组件包括有第二支撑架、传动轮、皮带和打捞板,底座上后侧设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位于双轴电机前侧,第二支撑架与第三转轴转动式连接,底座左侧转动式设有传动轮,第三转轴上设有传动轮,传动轮之间设有皮带,皮带上均匀间隔设有多个打捞板。
9.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推料组件,推料组件包括有滑槽、推料框、转轮和推杆,底座上中部前后对称设有滑槽,滑槽之间滑动式设有推料板,第三转轴后侧设有转轮,推料框后侧设有推杆,推杆与转轮后侧滑动式连接。
10.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卸料组件,卸料组件包括有第一支撑板、第一连接杆和卸料框,底座上前侧对称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上转动式设有卸料框。
11.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抬升组件,抬升组件包括有第二支撑板、导向槽、棘齿条、固定板、滑块、第一弹簧、压杆、棘齿轮、第二连接杆、卡杆和第二弹簧,底座上右后侧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部左侧转动式设有棘齿轮,棘齿轮后侧设有压杆,底座上右后侧设有支撑座,第二支撑板与支撑座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上设有卡杆,卡杆下部与底座之间设有第二弹簧,底座上右后侧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部左侧开有小槽,小槽内滑动式设有滑块,滑块右侧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前侧与固定板后侧之间设有第一弹簧,导向槽内滑动式设有棘齿条,棘齿轮与棘齿条啮合,卡杆与卸料框配合。
12.此外,特别优选的是,卸料框是通过螺栓连接的。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达到了自动打捞安全性高,且便于存放垃圾的效果。
14.2、本发明通过人们启动双轴电机,双轴电机带动驱动组件与打捞组件转动,打捞组件便会在转动中将垃圾带上船体上,便于人们再去手动清理,达到了自动打捞安全性高的效果。
15.3、本发明通过打捞组件将垃圾带上船体后,垃圾便会掉落至推料组件内,推料组件再将垃圾推送进抬升组件内,将船靠岸后,再将其一同倒出,防止垃圾在打捞过程中堆满船体,此达到了便于存放垃圾的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发明的另外一种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发明的第三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号:1_底座,2_双轴电机,3_驱动组件,301_第一转轴,302_船桨,303_第一支撑架,304_第二转轴,305_第一锥齿轮组,306_第三转轴,307_第二锥齿轮组,308_传动组件,4_打捞组件,401_第二支撑架,402_传动轮,403_皮带,404_打捞板,5_推料组件,501_滑槽,502_推料框,503_转轮,504_推杆,6_卸料组件,601_第一支撑板,602_第一连接杆,603_卸料框,7_抬升组件,701_第二支撑板,702_导向槽,703_棘齿条,704_固定板,705_滑块,706_第一弹簧,707_压杆,708_棘齿轮,709_第二连接杆,710_卡杆,711_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23.实施例1一种河道垃圾的打捞装置,如图1

5所示,包括有底座1、双轴电机2、驱动组件3和打捞组件4,底座1上左部后侧设有双轴电机2,底座1上中部前侧设有驱动组件3,底座1左侧设有打捞组件4。
24.当人们需要给河道打捞垃圾时,可以使用本装置,首先将装置安装在船体适合位置,启动双轴电机2,双轴电机2的输出轴带动驱动组件3逆时针转动,当驱动组件3逆时针转动则带动打捞组件4顺时针转动,便可以将河道里的垃圾便会被挂在打捞组件4上,当垃圾
打捞组件4上掉落至底座1上,人们只需将双轴电机2关闭,驱动组件3不再转动,将垃圾进行清理即可。
25.驱动组件3包括有第一转轴301、船桨302、第一支撑架303、第二转轴304、第一锥齿轮组305、第三转轴306、第二锥齿轮组307和传动组件308,双轴电机2前侧的输出轴设有第一转轴301,底座1上右侧也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301,左侧的第一转轴301前侧设有船桨302,双轴电机2后侧的输出轴也设有船桨302,底座1上前侧中部设有第一支撑架303,第一支撑架303上部与打捞组件4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三转轴306,第一支撑架303中部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304,第二转轴304上部与第三转轴306前侧之间设有第二锥齿轮组307,第二转轴304下部与第一转轴301前侧之间设有第一锥齿轮组305,右侧第一转轴301与双轴电机2的输出轴之间设有传动组件308。
26.人们将装置放置在船体上后,启动双轴电机2,双轴电机2的输出轴同时带动左侧的第一转轴301与传动组件308转动,当传动组件308逆时针转动则带动前后两侧的船桨302和右侧的第一转轴301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船体前进,进而第一转轴301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组305、第二转轴304与第二锥齿轮组307转动,从而使其带动第三转轴306转动,进而带动打捞组件4转动,使其在船体向前进的过程中将垃圾打捞上来。
27.打捞组件4包括有第二支撑架401、传动轮402、皮带403和打捞板404,底座1上后侧设有第二支撑架401,第二支撑架401位于双轴电机2前侧,第二支撑架401与第三转轴306转动式连接,底座1左侧转动式设有传动轮402,第三转轴306上设有传动轮402,传动轮402之间设有皮带403,皮带403上均匀间隔设有多个打捞板404。
28.当第三转轴306转动时,则通过传动轮402带动皮带403转动,在皮带403转动的过程中,河道内的垃圾便会随着打捞板404转动被卷上来,打捞起来的垃圾便会掉落至底座1上,人们手动将其进行清理即可。
29.还包括有推料组件5,推料组件5包括有滑槽501、推料框502、转轮503和推杆504,底座1上中部前后对称设有滑槽501,滑槽501之间滑动式设有推料板,第三转轴306后侧设有转轮503,推料框502后侧设有推杆504,推杆504与转轮503后侧滑动式连接。
30.在第三转轴306带动皮带403转动的过程中,打捞上来的垃圾便会掉落在推料框502内,第三转轴306同时带动转轮503转动,转轮503则带动推杆504左右移动,推杆504便会推动推料框502在滑槽501内左右移动,使推料框502内的垃圾被推至底座1上,防止打捞板404下堆满垃圾,影响其运作。
31.还包括有卸料组件6,卸料组件6包括有第一支撑板601、第一连接杆602和卸料框603,底座1上前侧对称设有第一支撑板601,第一支撑板601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602,第一连接杆602上转动式设有卸料框603。
32.当垃圾掉落至推料框502内时,在推杆504的推动下,将垃圾推进卸料框603内,在推料框502左右移动的作用下,垃圾便不会堆积在一起,卸料框603便不会瞬间被垃圾堆满,便可以存放下更多垃圾,避免了人们一来一回频繁的倒垃圾。
33.还包括有抬升组件7,抬升组件7包括有第二支撑板701、导向槽702、棘齿条703、固定板704、滑块705、第一弹簧706、压杆707、棘齿轮708、第二连接杆709、卡杆710和第二弹簧711,底座1上右后侧设有第二支撑板701,第二支撑板701上部左侧转动式设有棘齿轮708,棘齿轮708后侧设有压杆707,底座1上右后侧设有支撑座,第二支撑板701与支撑座之间转
动式设有第二连接杆709,第二连接杆709上设有卡杆710,卡杆710下部与底座1之间设有第二弹簧711,底座1上右后侧设有固定板704,固定板704上部左侧开有小槽,小槽内滑动式设有滑块705,滑块705右侧设有导向槽702,导向槽702前侧与固定板704后侧之间设有第一弹簧706,导向槽702内滑动式设有棘齿条703,棘齿轮708与棘齿条703啮合,棘齿条703与卸料框603配合。
34.当人们把船停至岸边后关闭双轴电机2,卸料框603内被装满垃圾时,防止垃圾太多抬起时,再次将垃圾打翻,手动逆时针转动压杆707,压杆707带动棘齿轮708逆时针转动,棘齿轮708则与棘齿条703啮合,带动其向上移动,在第二弹簧711的作用下,棘齿条703便会使卡杆710逆时针转动一定距离后复位,如此反复,棘齿条703则会一直向上移动,当棘齿条703移动到一定程度时,卡杆710便会将棘齿条703卡住,当垃圾被清理完毕后,人们用脚踩住卡杆710时,卡杆710便会逆时针转动不再卡住棘齿条703,第二弹簧711被压缩,此时棘齿轮708转动至不与棘齿条703啮合,棘齿条703便会向下移动,在第二弹簧711的复位作用下带动卡杆710复位。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