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基础多弧连拱咬合桩基坑支护结构及支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667368发布日期:2022-09-28 00:13阅读:52来源:国知局
条形基础多弧连拱咬合桩基坑支护结构及支护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桩基坑支护领域,具体来讲涉及的是一种条形基础多弧连拱咬合桩基坑支护结构及支护方法。


背景技术:

2.双幅超宽双肢薄壁墩承台基础及房建条形基础具有长宽比大等特点。目前常用的基坑支护方法包括:一是采用矩形钢板桩围堰结构,二是采用封闭式拱形咬合桩支护。
3.矩形钢板桩围堰结构是在基坑四周打入钢板、内部通过型钢支撑,但对于长宽比大的条形基础存在无法布置斜向内支撑、钢材用量大等问题。
4.封闭式拱形咬合桩支护,在基坑四周均设置拱形咬合桩形成封闭结构进行基坑支护,拱形咬合桩的拱效应将桩后土压力转化为沿拱方向传递的压力,并将压力传递至拱脚,通过封闭结构自身和拱脚抗力桩进行平衡。但由于条形基础长宽比大,造成各面轴力不同导致咬合桩受力不均,需设置很大直径的角桩平衡不均匀荷载。同时,在矢跨比一定的情况下,单个拱形结构存在失高值大、施工占地面积、开挖方量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发明在此提供一种条形基础多弧连拱咬合桩基坑支护结构及支护方法。本专利主要构造一种条形基础多弧连拱咬合桩基坑支护结构,提出了一种能够适应双幅超宽双肢薄壁墩承台基础及房建条形基础的围护结构形式,解决了超宽条形基础基坑施工占地面积大、内支撑布置困难等问题。本专利采用多弧连拱咬合桩基坑支护结构适应条形基础长宽比大的结构特点。多弧连拱咬合桩基坑支护结构受力明确,弧形坦拱结构使其即具有拱效应,又具有梁效应。同时,连拱结构使各弧形坦拱之间轴力荷载进行平衡。在矢跨比一定的情况上,多弧结构减少了矢高值,减少了施工占地面积、开挖工程量,经济合理。
6.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条形基础多弧连拱咬合桩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本支护结构的组成包括:咬合桩、角桩、支撑钢管;咬合桩沿弧线设置,且桩底嵌入对应的基础一定深度;在咬合桩各弧线交界处设置角桩,弧线端部设置角桩嵌入基岩,相对咬合桩直径加大;角桩之间通过支撑钢管连接,用于平衡角桩沿基坑短边方向上的荷载。
7.根据本发明所述条形基础多弧连拱咬合桩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桩底嵌入对应的基础的深度为总长的30%。
8.一种条形基础多弧连拱咬合桩基坑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支护操作方法为:步骤1:测量放样拱轴线,施工导墙;步骤2:沿拱轴线素混凝土咬合桩位旋挖成孔;步骤3:浇筑素混凝土桩;步骤4:旋挖钢筋混凝土咬合桩孔;步骤5:绑扎下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咬合桩;
步骤6:安装钢管内支撑。
9.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在此提供一种条形基础多弧连拱咬合桩基坑支护结构及支护方法。本专利主要构造一种条形基础多弧连拱咬合桩基坑支护结构,提出了一种能够适应双幅超宽双肢薄壁墩承台基础及房建条形基础的围护结构形式,解决了超宽条形基础基坑施工占地面积大、内支撑布置困难等问题。本专利采用多弧连拱咬合桩基坑支护结构适应条形基础长宽比大的结构特点。多弧连拱咬合桩基坑支护结构受力明确,弧形坦拱结构使其即具有拱效应,又具有梁效应。同时,连拱结构使各弧形坦拱之间轴力荷载进行平衡。在矢跨比一定的情况上,多弧结构减少了矢高值,减少了施工占地面积、开挖工程量,经济合理。
10.本专利结构包括咬合桩、角桩、支撑钢管;实施时所述咬合桩:沿弧线设置钢筋混凝土与素混凝土咬合桩,桩底嵌入基础一定深度。实施时所述角桩:各弧线交界处,弧线端部设置角桩嵌入基岩,相对咬合桩直径加大。实施时所述支撑钢管:角桩之间钢管连接,平衡角桩沿基坑短边方向上的荷载。本专利结构的操作方法为:步骤1:测量放样拱轴线,施工导墙;步骤2:沿拱轴线素混凝土咬合桩位旋挖成孔;步骤3:浇筑素混凝土桩;步骤4:旋挖钢筋混凝土咬合桩孔;步骤5:绑扎下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咬合桩;步骤6:安装钢管内支撑。本专利的优点及有益效果为:(1)多弧连拱咬合桩基坑支护结构受力合理,弧形坦拱结构使其即具有拱效应,又具有梁效应。连拱结构使各弧形坦拱之间轴力平衡,受力合理。(2)对于条形基础,在矢跨比一定的情况上,多弧结构减少了矢高值,减少了施工占地面积、开挖工程量,经济合理。(3)拱形结构形式可采用更大跨径,从而减少内支撑钢管数量,,为基坑开挖提供更大作业空间。
附图说明
11.图1是条形基础多弧连拱咬合桩基坑支护结构平面图;图2条形基础多弧连拱咬合桩基坑支护结构立面图。
12.其中:咬合桩1,角桩2,支撑钢管3,基础4。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2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4.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条形基础多弧连拱咬合桩基坑支护结构,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实施;本支护结构的组成包括:咬合桩1、角桩2、支撑钢管3;咬合桩1沿弧线设置,且桩底嵌入对应的基础4一定深度(深度为总长的30%);在咬合桩1各弧线交界处设置角桩2,弧线端部设置角桩2嵌入基岩,相对咬合桩直径加大;角桩2之间通过支撑钢管3连接,用于平衡角桩沿基坑短边方向上的荷载。
15.一种条形基础多弧连拱咬合桩基坑支护方法,支护操作方法为:步骤1:测量放样拱轴线,施工导墙;步骤2:沿拱轴线素混凝土咬合桩位旋挖成孔;
步骤3:浇筑素混凝土桩;步骤4:旋挖钢筋混凝土咬合桩孔;步骤5:绑扎下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咬合桩;步骤6:安装钢管内支撑。
16.综上所述,本发明在此提供一种条形基础多弧连拱咬合桩基坑支护结构及支护方法。本专利主要构造一种条形基础多弧连拱咬合桩基坑支护结构,提出了一种能够适应双幅超宽双肢薄壁墩承台基础及房建条形基础的围护结构形式,解决了超宽条形基础基坑施工占地面积大、内支撑布置困难等问题。本专利采用多弧连拱咬合桩基坑支护结构适应条形基础长宽比大的结构特点。多弧连拱咬合桩基坑支护结构受力明确,弧形坦拱结构使其即具有拱效应,又具有梁效应。同时,连拱结构使各弧形坦拱之间轴力荷载进行平衡。在矢跨比一定的情况上,多弧结构减少了矢高值,减少了施工占地面积、开挖工程量,经济合理。
17.本专利结构包括咬合桩、角桩、支撑钢管;实施时所述咬合桩:沿弧线设置钢筋混凝土与素混凝土咬合桩,桩底嵌入基础一定深度。实施时所述角桩:各弧线交界处,弧线端部设置角桩嵌入基岩,相对咬合桩直径加大。实施时所述支撑钢管:角桩之间钢管连接,平衡角桩沿基坑短边方向上的荷载。本专利结构的操作方法为:步骤1:测量放样拱轴线,施工导墙;步骤2:沿拱轴线素混凝土咬合桩位旋挖成孔;步骤3:浇筑素混凝土桩;步骤4:旋挖钢筋混凝土咬合桩孔;步骤5:绑扎下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咬合桩;步骤6:安装钢管内支撑。本专利的优点及有益效果为:(1)多弧连拱咬合桩基坑支护结构受力合理,弧形坦拱结构使其即具有拱效应,又具有梁效应。连拱结构使各弧形坦拱之间轴力平衡,受力合理。(2)对于条形基础,在矢跨比一定的情况上,多弧结构减少了矢高值,减少了施工占地面积、开挖工程量,经济合理。(3)拱形结构形式可采用更大跨径,从而减少内支撑钢管数量,,为基坑开挖提供更大作业空间。
18.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