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模块化集成智慧管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97943发布日期:2023-03-08 14:36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MIC模块化集成智慧管廊的制作方法
mic模块化集成智慧管廊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mic模块化集成智慧管廊。


背景技术:

2.mic又称模块化集成建筑,具有"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一体化装修、便捷化施工和信息化管理"的特点,是一种装配式建筑更先进的形式,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3.mic模块化集成智慧管廊,它是一种集结构、内装、传感器、监控报警、照明、支架等全要素于一体、高度集成、新型高效的预制管廊形式,过往的装配式管廊只是在工厂完成主体结构,而模块化集成管廊可以将90%以上的施工作业在工厂完成,现场只需完成吊装、处理模块拼接处的管线接驳等少量工作,但是后续进行修补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mic模块化集成智慧管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装配式管廊装配后续修补工作不方便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供mic模块化集成智慧管廊,包括上端廊道和下端廊道,所述上端廊道与所述下端廊道之间相互拼接,且所述上端廊道上侧设有用以人员进出的分支廊道,所述下端廊道内部设有作为排水道的槽道,所述槽道内侧壁设置修补材料。
6.通过在工厂生产时,将所述上端廊道和所述下端廊道进行分别预制,随后再将所述上端廊道与所述下端廊道对接,即可有效减少后期的安装时间,以答复缩短工期,并减少施工难度,增设所述分支廊道,通过所述分支廊道满足人员的后期进入需求,在进行后期的修复时,将预设在所述排水道内的修补材料取出,即可满足后续的修复需求。
7.其中,所述上端廊道具有用以与所述下端廊道对接的对接槽、安排布线的线槽以及与所述分支廊道对接的出入槽,所述出入槽设置在所述上端廊道的上侧,所述线槽设置在所述上端廊道的内部,且通过所述线槽内部埋线连接监控、照明、管线、消防传感器以及燃气传感器。
8.所述对接槽用以使得所述上端廊道与所述下端廊道对接,在分别预制所述上端廊道和所述下端廊道后,利用所述对接槽即可将所述上端廊道和所述下端廊道进行对接,而所述线槽用以安排布线,通过所述线槽来将监控、照明、管线、消防传感器以及燃气传感器等设备进行预制化,从而满足模块化的建造需求,所述出入槽则满足后期人员进出的需求,通过所述出入槽使得后期的修复人员出入,也能满足在管廊内部的人员的逃生或救援需求。
9.其中,所述上端廊道还包括连接栓件,所述连接栓件包括上端连接架以及下端连接头,所述上端连接架设置在所述对接槽内,且与所述下端连接头对接配合,所述下端连接头嵌设在所述下端廊道的上侧。
10.所述连接栓件用以配合所述对接槽,使得所述上端廊道和所述下端廊道能进行对
接安装,从而在分别预制所述上端廊道和所述下端廊道后,能在工厂的生产环境中,将分别设有所述上端连接架的所述上端廊道和设有所述下端连接头的所述下端廊道对接固定,在进行现场安装时,现场只需完成吊装、处理模块拼接处的管线接驳等少量工作。
11.其中,所述下端连接头具有嵌入头、对接头及锁定螺栓,所述嵌入头埋设在所述下端廊道内,所述对接头与所述嵌入头固定连接,且通过所锁定螺栓与所述上端连接架固定。
12.所述嵌入头用以与所述下端廊道连接固定,而所述对接头与所述嵌入头连接固定,再利用所述锁定螺栓与所述上端连接架连接固定,从而即可完成所述上端廊道与所述下端廊道的对接固定,以满足整个管廊的设置。
13.其中,上端连接架包括锁定架和贯穿梁体,所述贯穿梁体贯穿所述对接槽,所述锁定架设置在所述贯穿梁体的两侧,且所述锁定架与所述锁定螺栓螺纹配合。
14.所述贯穿梁体将所述对接槽贯穿,并将所述锁定架连接,通过所述锁定架与所述锁定螺栓对接,从而使得所述上端连接架与所述下端连接连接架通过所述对接槽连接固定,进而满足整个管廊的安置需求。
15.其中,所述下端廊道还包括支架托臂和攀爬梯,所述支架托臂设置在所述下端廊道的内壁上,且与所述线槽连接,所述攀爬梯设置在所述下端廊道的底部,且对齐所述分支廊道。
16.所述支架托臂配合所述攀爬梯,所述支架托臂用以安置其他装置,所述攀爬梯嵌设在所述下端廊道的底部,且与所述下端廊道转动连接,当需要进行紧急逃生时,将所述攀爬梯竖直,与所述分支廊道的底部抵接,即可使得便于其他人员的进出需求,以满足后期的逃生等需求。
17.本发明的mic模块化集成智慧管廊,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改进管廊的结构,将管廊作为拼接式的所述上端廊道配合所述下端廊道,一方面显著提升分别对所述上端廊道和所述下端廊道的加工效率,另一方面还能将加工完成的管廊送至现场,快速完成安装,以提升现场的安装效率,再增设所述分支廊道,使得所述分支廊道满足后期的维护需求,进而提升管廊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是本发明mic模块化集成智慧管廊提供的正向轴测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发明mic模块化集成智慧管廊提供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发明mic模块化集成智慧管廊提供的正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发明mic模块化集成智慧管廊提供的正向剖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本发明mic模块化集成智慧管廊提供的反向轴测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本发明mic模块化集成智慧管廊提供的出入梯的结构示意图。
25.101-上端廊道、102-下端廊道、103-分支廊道、104-槽道、105-对接槽、106-线槽、107-出入槽、108-连接栓件、109-上端连接架、110-下端连接头、111-嵌入头、112-对接头、
113-锁定螺栓、114-锁定架、115-贯穿梁体、116-支架托臂、117-攀爬梯、118-廊管、119-出入梯。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8.请参阅图1至图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mic模块化集成智慧管廊,包括上端廊道101和下端廊道102,所述上端廊道101与所述下端廊道102之间相互拼接,且所述上端廊道101上侧设有用以人员进出的分支廊道103,所述下端廊道102内部设有作为排水道的槽道104,所述槽道104内侧壁设置修补材料。
29.通过在工厂生产时,将所述上端廊道101和所述下端廊道102进行分别预制,随后再将所述上端廊道101与所述下端廊道102对接,即可有效减少后期的安装时间,以答复缩短工期,并减少施工难度,增设所述分支廊道103,通过所述分支廊道103满足人员的后期进入需求,在进行后期的修复时,将预设在所述排水道内的修补材料取出,即可满足后续的修复需求。
30.进一步的,所述上端廊道101具有用以与所述下端廊道102对接的对接槽105、安排布线的线槽106以及与所述分支廊道103对接的出入槽107,所述出入槽107设置在所述上端廊道101的上侧,所述线槽106设置在所述上端廊道101的内部,且通过所述线槽106内部埋线连接监控、照明、管线、消防传感器以及燃气传感器。
31.所述对接槽105用以使得所述上端廊道101与所述下端廊道102对接,在分别预制所述上端廊道101和所述下端廊道102后,利用所述对接槽105即可将所述上端廊道101和所述下端廊道102进行对接,而所述线槽106用以安排布线,通过所述线槽106来将监控、照明、管线、消防传感器以及燃气传感器等设备进行预制化,从而满足模块化的建造需求,所述出入槽107则满足后期人员进出的需求,通过所述出入槽107使得后期的修复人员出入,也能满足在管廊内部的人员的逃生或救援需求。
32.进一步的,所述上端廊道101还包括连接栓件108,所述连接栓件108包括上端连接架109以及下端连接头110,所述上端连接架109设置在所述对接槽105内,且与所述下端连接头110对接配合,所述下端连接头110嵌设在所述下端廊道102的上侧。
33.所述连接栓件108用以配合所述对接槽105,使得所述上端廊道101和所述下端廊道102能进行对接安装,从而在分别预制所述上端廊道101和所述下端廊道102后,能在工厂的生产环境中,将分别设有所述上端连接架109的所述上端廊道101和设有所述下端连接头110的所述下端廊道102对接固定,在进行现场安装时,现场只需完成吊装、处理模块拼接处的管线接驳等少量工作。
34.进一步的,所述下端连接头110具有嵌入头111、对接头112及锁定螺栓113,所述嵌入头111埋设在所述下端廊道102内,所述对接头112与所述嵌入头111固定连接,且通过所锁定螺栓113与所述上端连接架109固定。
35.所述嵌入头111用以与所述下端廊道102连接固定,而所述对接头112与所述嵌入头111连接固定,再利用所述锁定螺栓113与所述上端连接架109连接固定,从而即可完成所述上端廊道101与所述下端廊道102的对接固定,以满足整个管廊的设置。
36.进一步的,上端连接架109包括锁定架114和贯穿梁体115,所述贯穿梁体115贯穿所述对接槽105,所述锁定架114设置在所述贯穿梁体115的两侧,且所述锁定架114与所述锁定螺栓113螺纹配合。
37.所述贯穿梁体115将所述对接槽105贯穿,并将所述锁定架114连接,通过所述锁定架114与所述锁定螺栓113对接,从而使得所述上端连接架109与所述下端连接连接架通过所述对接槽105连接固定,进而满足整个管廊的安置需求。
38.进一步的,所述下端廊道102还包括支架托臂116和攀爬梯117,所述支架托臂116设置在所述下端廊道102的内壁上,且与所述线槽106连接,所述攀爬梯117设置在所述下端廊道102的底部,且对齐所述分支廊道103。
39.所述支架托臂116配合所述攀爬梯117,所述支架托臂116用以安置其他装置,所述攀爬梯117嵌设在所述下端廊道102的底部,且与所述下端廊道102转动连接,当需要进行紧急逃生时,将所述攀爬梯117竖直,与所述分支廊道103的底部抵接,即可使得便于其他人员的进出需求,以满足后期的逃生等需求。
40.进一步的,所述分支廊道103包括廊管118和设置在所述廊管118内部的出入梯119,所述廊管118与所述出入槽107对接,且设置在所述出入槽107的上侧,所述出入梯119架设在所述廊管118内。
41.所述廊管118供后期维护人员进出,而所述出入梯119则配合所述廊管118,便于维护人员的出入,而所述出入梯119与所述攀爬梯117对接,即可满足其他人员的逃生需求。
42.本发明的mic模块化集成智慧管廊,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改进管廊的结构,将管廊作为拼接式的所述上端廊道101配合所述下端廊道102,一方面显著提升分别对所述上端廊道101和所述下端廊道102的加工效率,另一方面还能将加工完成的管廊送至现场,快速完成安装,以提升现场的安装效率,再增设所述分支廊道103,使得所述分支廊道103满足后期的维护需求,进而提升管廊的实用性。
43.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