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地下水位区域排水管道回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25079发布日期:2023-02-14 14:25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地下水位区域排水管道回填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地下水位区域排水管道回填装置。


背景技术:

2.高地下水位指地下含水层中水面较高,根据钻探观测时间可分为初见水位、稳定水位、丰水期水位、枯水期水位、冻前水位等。在地下水位较高情况下进行排水管道回填时,会出现沟槽回填土成形困难、沟槽无法压实、管道防渗性能差等问题。
3.申请号cn202020510600.3公布了一种高地下水位区域排水管道回填结构。它包括原土层,管道基础,碎石垫层和水泥稳定土层;原土层、管道基础、碎石垫层和水泥稳定土层均位于排水管道沟槽内;其中,所述碎石垫层铺设在排水管道沟槽下端;所述管道基础设置在所述碎石垫层上端;管道嵌在所述管道基础上部;所述水泥稳定土层回填在所述碎石垫层、管道基础和管道上;所述原土层回填在所述水泥稳定土层上、且与地面齐平。本实用新型具有在地下水位较高情况时,沟槽回填易于压实、压实度满足要求、管道防渗性能好的优点。
4.现有的高地下水位区域排水管道回填结构的建设周期较长,建设成本较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地下水位区域排水管道回填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地下水位区域排水管道回填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高地下水位区域排水管道回填装置,包括夯实框,还包括偏心组件和防溢组件,所述夯实框的截面构造为u字形,且夯实框的底部构造为平面,所述夯实框的两侧均安装有防溢组件,所述夯实框的顶部安装有居中设置的偏心组件,所述夯实框的顶部安装有对称设置的提手。
8.进一步地,所述偏心组件包括支撑座、双轴电机、驱动轮盘、皮带、传动轮盘、支撑板、配重盘和偏心柱,所述支撑座安装在夯实框顶部的中心位置,且支撑座的顶部安装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均套接固定有驱动轮盘,所述驱动轮盘均通过皮带连接有传动轮盘,所述传动轮盘套接固定在配重盘转轴的端部,所述配重盘的转轴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关于支撑座呈对称分布安装在夯实框的顶部,所述配重盘的侧壁插接有偏心柱。
9.进一步地,所述防溢组件包括端块、防溢板和刮平板,所述端块通过焊接固定在夯实框的侧壁,所述端块的侧壁之间安装有与夯实框侧壁贴合的防溢板,所述端块的底部和防溢板的底部之间安装有刮平板,所述刮平板的底部与夯实框的底部齐平。
10.进一步地,所述把手的顶部安装有吊耳,且吊耳设置在把手顶部的中心位置。
11.进一步地,所述偏心柱的端部安装有插头,且偏心柱远离插头的一侧构造有与插头适配的圆槽,且偏心柱的外周和插头的外周均构造有螺纹孔。
12.进一步地,所述防溢板的侧壁安装有牵引环。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偏心组件,双轴电机的输出轴带动配重盘以及配重盘侧壁的偏心柱转动,产生离心力使夯实框夯实地面并带动夯实框向前移动,对高地下水位区域排水管道回填土进行夯实,无需建造其它土方结构,利于缩短建造周期,节约制造成本;通过设置的防溢组件,在进行土方夯实时,能够避免泥土迸溅至夯实框的表面弄脏双轴电机或溅起的泥水损伤双轴电机。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地下水位区域排水管道回填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地下水位区域排水管道回填装置的偏心柱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地下水位区域排水管道回填装置的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17.图中:1、夯实框;2、端块;3、防溢板;4、刮平板;5、牵引环;6、支撑座;7、双轴电机;8、驱动轮盘;9、皮带;10、传动轮盘;11、支撑板;12、配重盘;13、偏心柱;131、圆槽;132、螺纹孔;133、插头;14、提手;15、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9.如图1-3所示,一种高地下水位区域排水管道回填装置,包括夯实框1,还包括偏心组件和防溢组件,所述夯实框1的截面构造为u字形,且夯实框1的底部构造为平面,所述夯实框1的两侧均安装有防溢组件,所述夯实框1的顶部安装有居中设置的偏心组件,所述夯实框1的顶部安装有对称设置的提手14。
20.为了对高地下水位区域排水管道回填土进行夯实,保证排水管道受到稳定支撑,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偏心组件包括支撑座6、双轴电机7、驱动轮盘8、皮带9、传动轮盘10、支撑板11、配重盘12和偏心柱13,所述支撑座6安装在夯实框1顶部的中心位置,且支撑座6的顶部安装有双轴电机7,所述双轴电机7的输出轴端部均套接固定有驱动轮盘8,所述驱动轮盘8均通过皮带9连接有传动轮盘10,所述传动轮盘10套接固定在配重盘12转轴的端部,所述配重盘12的转轴与支撑板11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11关于支撑座6呈对称分布安装在夯实框1的顶部,所述配重盘12的侧壁插接有偏心柱13。
21.为了防止夯实高地下水位区域排水管道回填土时溅起的泥水对双轴电机7造成损伤,如图1所示,所述防溢组件包括端块2、防溢板3和刮平板4,所述端块2通过焊接固定在夯实框1的侧壁,所述端块2的侧壁之间安装有与夯实框1侧壁贴合的防溢板3,所述端块2的底部和防溢板3的底部之间安装有刮平板4,所述刮平板4的底部与夯实框1的底部齐平。
22.为了方便吊起夯实框1,如图1所示,所述把手的顶部安装有吊耳15,且吊耳15设置在把手顶部的中心位置。
23.为了方便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离心力的大小,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偏心柱13的端部安装有插头133,且偏心柱13远离插头133的一侧构造有与插头133适配的圆槽131,且偏心柱13的外周和插头133的外周均构造有螺纹孔132。
24.为了在夯实高地下水位区域排水管道回填土时拉动夯实框1移动,如图1所示,所述防溢板3的侧壁安装有牵引环5。
2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地下水位区域排水管道回填装置,使用时,将牵引绳穿过牵引环5拉动夯实框1移动,随后双轴电机7的输出轴带动驱动轮盘8转动,驱动轮盘8通过皮带9带动传动轮盘10转动,与传动轮盘10同轴的配重盘12转动,配重盘12侧壁的偏心柱13随之转动产生离心力,产生的离心力使夯实框1夯实地面并带动夯实框1向前移动,对高地下水位区域排水管道回填土进行夯实。
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地下水位区域排水管道回填装置,包括夯实框(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偏心组件和防溢组件,所述夯实框(1)的截面构造为u字形,且夯实框(1)的底部构造为平面,所述夯实框(1)的两侧均安装有防溢组件,所述夯实框(1)的顶部安装有居中设置的偏心组件,所述夯实框(1)的顶部安装有对称设置的提手(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地下水位区域排水管道回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组件包括支撑座(6)、双轴电机(7)、驱动轮盘(8)、皮带(9)、传动轮盘(10)、支撑板(11)、配重盘(12)和偏心柱(13),所述支撑座(6)安装在夯实框(1)顶部的中心位置,且支撑座(6)的顶部安装有双轴电机(7),所述双轴电机(7)的输出轴端部均套接固定有驱动轮盘(8),所述驱动轮盘(8)均通过皮带(9)连接有传动轮盘(10),所述传动轮盘(10)套接固定在配重盘(12)转轴的端部,所述配重盘(12)的转轴与支撑板(11)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11)关于支撑座(6)呈对称分布安装在夯实框(1)的顶部,所述配重盘(12)的侧壁插接有偏心柱(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地下水位区域排水管道回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组件包括端块(2)、防溢板(3)和刮平板(4),所述端块(2)通过焊接固定在夯实框(1)的侧壁,所述端块(2)的侧壁之间安装有与夯实框(1)侧壁贴合的防溢板(3),所述端块(2)的底部和防溢板(3)的底部之间安装有刮平板(4),所述刮平板(4)的底部与夯实框(1)的底部齐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地下水位区域排水管道回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的顶部安装有吊耳(15),且吊耳(15)设置在提手顶部的中心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地下水位区域排水管道回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柱(13)的端部安装有插头(133),且偏心柱(13)远离插头(133)的一侧构造有与插头(133)适配的圆槽(131),且偏心柱(13)的外周和插头(133)的外周均构造有螺纹孔(132)。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地下水位区域排水管道回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板(3)的侧壁安装有牵引环(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地下水位区域排水管道回填装置,包括夯实框,还包括偏心组件和防溢组件,所述夯实框的截面构造为U字形,且夯实框的底部构造为平面,所述夯实框的两侧均安装有防溢组件,所述夯实框的顶部安装有居中设置的偏心组件,所述夯实框的顶部安装有对称设置的提手,所述偏心组件包括支撑座、双轴电机、驱动轮盘、皮带、传动轮盘、支撑板、配重盘和偏心柱,所述支撑座安装在夯实框顶部的中心位置,且支撑座的顶部安装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均套接固定有驱动轮盘。方便对高地下水位区域排水管道回填土进行夯实,无需建造其它土方结构,利于缩短建造周期,节约制造成本。制造成本。制造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李田元 段延军 胡江虎 梁传德 朱振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2
技术公布日:2023/2/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