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臭下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19626发布日期:2022-12-28 03:16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臭下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卫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臭下水装置。


背景技术:

2.面盆、洗菜池等水槽的底部通常与下水管道连接,以便将水槽内的积水排出,但下水道内的臭气、虫蚁等容易从下水道进入水槽,从而影响水槽附近的环境健康。
3.目前,公告号为cn20906655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防臭功能的下水器。下水器包括本体,本体内嵌有一个过滤篮,本体下端可拆卸连接有一个排水管,本体与排水管的连接处可拆卸连接有防臭结构,防臭结构位于过滤篮的下方,本体的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一个盖子。该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水槽,水槽包括槽体,槽体下凹形成洗涤槽,本体嵌装于洗涤槽的槽底。
4.上述方案通过防臭结构阻挡水流倒流和臭气上浮,从而实现防臭,保证了水槽附近的环境健康;将盖子密封住本体的开口时,洗涤槽内便可正常蓄水,盖子从本体开口取走后,洗涤槽与排水管连通,洗涤槽内的积水便可通过排水管排出;盖子将本体的开口密封后,由于防臭结构与盖子之间的密闭空间内的气压保持不变,在取出盖子时,相当于瞬时增加了该密闭空间的容积,以致盖子内侧的气压会瞬间低于盖子外侧的气压,盖子取出时较为费力;此外,在外界的环境温度升高时,该密闭空间内也容易产生负压,即该密封空间内相较于外界环境形成负压,最终导致盖子难以手动取出,或取出时较为费力,并不便于使用者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臭下水装置,解决了封水盖在负压条件下,如何便捷取出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臭下水装置,所述下水装置包括本体、封水盖、防臭机构以及气压平衡机构,所述本体与水槽连接,所述本体内开设有连通所述水槽的下水流道,所述下水流道具有进水口、出水口,所述封水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进水口并能够将所述进水口密封;所述防臭机构设置于所述下水流道内,所述防臭机构关闭时,所述防臭机构将所述下水流道分隔为内腔一、内腔二,所述内腔一中的积水将所述防臭机构开启时,所述内腔一与所述内腔二连通;所述气压平衡机构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且所述气压平衡机构能够将所述内腔一连通外界。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水槽不需要蓄水时,将封水盖取出,使得水槽与下水流道的进水口连通,水槽内的水则通过进水口进入内腔一中,内腔一中的积水重量足够时,积水会将防臭机构开启,此时内腔一连通内腔二,积水便可以从下水流道顺利排出;封水盖将进水口密封后,下水流道的进水口与水槽内部隔断,水槽便可正常蓄水;如果外界气压上升,气压平衡机构始终保持内腔一的气压值与外界环境的气压值处于接近或相等状态,避免封水盖在气压差的影响下难以取出,便于用户使用。
8.优选的,所述本体外侧开设有连通所述内腔一的补偿气道,所述气压平衡机构与所述补偿气道连接,且所述气压平衡机构能够将所述内腔一内的气压与外界气压平衡。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气压平衡机构通过补偿气道将内腔一的气压与外界气压平衡,从而避免封水盖受自身两侧的压力差影响;而且内腔二被防臭机构密封后,内腔二中的气体也不能通过补偿气道进入室内,防臭效果较佳。
10.优选的,所述气压平衡机构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支座、活塞以及预紧件,所述支座设置于所述补偿气道内,所述支座内具有连通所述补偿气道的连接气道,所述连接气道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限位部;所述活塞的内端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与所述支座滑移连接,所述预紧件设置于所述连接气道内并对所述活塞施加以预紧力,使得所述活塞抵紧于所述限位部并将所述连接气道密封。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外界气压与内腔一中的气压值接近时,单向阀在预紧件的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如果内腔一中的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外界的高压会从外侧将活塞开启,使得内腔一、补偿气道与外界连通,预紧件则被活塞压缩,此时单向阀处于开启状态,直至内腔一中的气压与外界气压接近时,预紧件对活塞施加的预紧力会推动活塞滑移,使得活塞重新抵紧于限位部,从而将连接气道堵塞,此时的单向阀处于关闭状态,封水盖则能够较为轻松的开启;而且,内腔一中的积水不能将单向阀开启,防水、防臭效果较佳。
12.优选的,所述水槽内开设有溢水孔,所述气压平衡机构包括溢水管,所述溢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溢水孔连接,所述溢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补偿气道连接。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溢水管一直将溢水孔、补偿气道连通,使得内腔一中的气压数值与水槽中的气压数值之差最小,以便封水盖的正常拿取。同时,水槽内的积水高度高于溢水孔的高度时,水流可以从溢水孔直接进入下水流道内,避免积水从水槽的槽口溢出。
14.优选的,所述防臭机构包括导向座、导流套、封堵盖以及复位件,所述导向座设置于所述下水流道内,所述导向座上具有导向孔,所述导流套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下水流道内并位于所述导向座上方,所述封堵盖的下端设置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滑移连接于所述导向孔内,所述导向管与所述导向孔之间具有可供气体穿过的通气槽,所述复位件能够驱动所述封堵盖抵紧于所述导流套。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复位件对封堵盖施加以向上的作用力,迫使封堵盖抵紧于导流套,即封堵盖、导流套配合将下水流道分隔为独立的内腔一、内腔二,此时的防臭机构处于关闭状态;内腔一中的积水重量足够克服复位件的作用力时,封堵盖下移并脱离导流套,使得内腔一、内腔二连通,此时防臭机构处于开启状态,积水可穿过导流套并从内腔二正常排出;由于防臭机构仅能单向开启,防臭、防反溢效果较佳,通气槽的设置可以有效避免导向管与导向孔发生粘连,确保封堵盖始终处于可移动状态。
16.优选的,所述导流套的内圈设置有导流筋,所述封堵盖的上端周向分布有若干凸起,两相邻所述导流筋之间的形成的导流槽能够对水流的流动方向导向,使得积水能够冲击所述凸起,迫使所述封堵盖旋转。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流筋对内腔一中的积水导向,并为积水附加动能,使得积水可以冲击封堵盖上的凸起,从而使得封堵盖在下移的同时做旋转运动,加速内腔一中积水的排出效率。
18.优选的,所述复位件包括磁棒以及磁环,所述磁棒设置于所述导向管内,所述磁环
设置于所述导向座内,所述磁环与所述磁棒之间产生的作用力能够驱动所述封堵盖向所述导流套移动。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磁环与磁棒之间产生的作用力使得封堵盖向上滑移并抵紧于导流套,从而使得封堵盖将导流套的下端密封,即防臭机构关闭;封堵盖上方的积水以及封堵盖自身重力的合力大于该作用力时,封堵盖则向下滑移并远离导流套,实现防臭机构的开启,封堵盖的开启、关闭方便。
20.优选的,所述下水装置还包括排水管、密封机构,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密封机构连接,所述排水管的内部与所述内腔二连通;所述密封机构将所述排水管与下水管道连接,且所述密封机构能够将所述排水管与所述下水管道之间的间隙密封。
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排水管将本体与下水管道连接,内腔二中的积水便可通过排水管进入下水管道内,而密封机构则将排水管与下水管道之间的间隙密封,确保下水管道与排水管之间的气密性,避免下水管道内的臭气反溢至室内。
22.优选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连接管、形变件一、上锁套、形变件二以及下锁套,所述连接管的上端与所述排水管连接,所述连接管的下端插入所述下水管道内,且所述连接管将所述排水管连通所述下水管道;所述形变件一设置于所述连接管的上端,所述排水管能够插入所述形变件一内,所述上锁套连接于所述连接管的上端,且所述上锁套能够将所述形变件一压紧于所述排水管的外壁;所述形变件二设置于所述连接管下端,所述下锁套连接于所述连接管的下端,所述下锁套能够将所述形变件二压紧于所述下水管道的内壁。
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锁套将形变件一压紧于排水管的外壁,实现连接管与排水管之间间隙的密封,下锁套、形变件二随连接管插入下水管道内,通过下锁套将形变件二压紧于下水管道的内壁,实现连接管与下水管道之间间隙的密封,从而确保排水管与下水管道之间的气密性。
24.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上端的管口内壁开设有限位槽一,所述限位槽一的槽口具有引导面一,所述形变件一设置于所述限位槽一内,且所述形变件一的外壁与所述引导面一贴靠,所述上锁套能够将所述形变件一压紧于所述限位槽一内,并使得所述形变件一沿所述引导面一收缩;所述下锁套的下端开设有引导面二,所述连接管的下端具有供所述形变件二容纳的限位槽二,所述形变件二内开设有引导面三,所述引导面三与所述引导面二贴靠,且下锁套能够将所述形变件二压紧于所述限位槽二内,并使得所述形变件二沿所述引导面二扩张。
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锁套将形变件一压紧于限位槽一内,并使得形变件一沿引导面一收缩,从而使得形变件一压紧于排水管的外壁;下锁套将形变件二压紧于限位槽二内,使得形变件二沿引导面二扩张并抵紧于下水管道的内壁。
2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7.1.外界气压改变时,气压平衡机构始终保持内腔一的气压值与外界的气压值处于接近或相等状态,避免封水盖在气压差的影响下难以取出;
28.2.补偿气道的结构设置合理,既能平衡内腔一与外界的气压,也不会导致内腔二中的臭气反溢;
29.3.防臭机构仅能单向开启,防臭、防反溢效果较佳;
30.4.排水管与下水管道之间的间隙通过密封机构密封,能够有效提升排水管与下水管道之间的气密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31.图1为实施例一中本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实施例一中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33.图3为实施例一中,本体与防臭机构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34.图4为图3的剖视示意图;
35.图5为实施例一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36.图6为实施例一中,导流套的结构示意图;
37.图7为实施例一中,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38.图8为图7的剖视示意图;
39.图9为实施例一的其中一个应用示例;
40.图10为实施例一中,密封机构与排水管、下水管道配合的剖视示意图;
41.图11为实施例一中,密封机构爆炸后的剖视示意图;
42.图12为实施例一的另一应用示例;
43.图13为图12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44.图14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45.图15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箭头方向为水流运动方向)。
46.附图标记:1、水槽;11、通孔;12、连接环;13、溢水孔;2、下水管道;
47.100、本体;110、下水流道;111、进水口;1111、过滤篮;112、出水口;113、内腔一;114、内腔二;115、连接部;1151、避让孔;1152、平衡气道;120、补偿气道;
48.200、封水盖;
49.300、防臭机构;310、导向座;311、导向孔;320、导流套;321、中心孔;322、导流筋;323、导流槽;330、封堵盖;331、导向管;332、凸起;340、复位件;341、磁棒;342、磁环;350、通气槽;360、密封圈;
50.400、气压平衡机构;410、单向阀;411、支座;4111、连接气道;4112、限位部;412、活塞;4121、滑杆;413、预紧件;420、溢水管;
51.500、排水管;
52.600、密封机构;610、连接管;611、限位槽一;6111、引导面一;612、限位槽二;613、三通接头;620、形变件一;630、上锁套;631、防滑槽一;640、形变件二;641、引导面三;650、下锁套;651、防滑槽二;652、引导面二;660、限位管;670、地漏芯。
具体实施方式
5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55.实施例一:
56.一种防臭下水装置,如图1至图13所示,本下水装置包括本体100、封水盖200、防臭机构300以及气压平衡机构400,本体100与水槽1连接,本体100内开设有连通水槽1的下水流道110,下水流道110具有进水口111、出水口112,封水盖200可拆卸连接于进水口111并能够将进水口111密封;防臭机构300设置于下水流道110内,防臭机构300关闭时,防臭机构300将下水流道110分隔为内腔一113、内腔二114,内腔一113中的积水将防臭机构300开启时,内腔一113与内腔二114连通;气压平衡机构400设置于本体100上,且气压平衡机构400能够将内腔一113连通外界。
57.水槽1的底部开设有通孔11,通孔11内设置有连接环12,连接环12与本体100可拆卸连接,即本体100通过连接环12与水槽1连接,封水盖200可插拔连接于连接环12内,进水口111内设置有过滤篮1111。
58.本体100外侧开设有连通内腔一113的补偿气道120,气压平衡机构400与补偿气道120连接,且气压平衡机构400用于将内腔一113中的气压与外界环境的气压平衡。本实施例中,气压平衡机构400优选为单向阀410,单向阀410包括支座411、活塞412以及预紧件413,支座411设置于补偿气道120内,支座411内具有连通补偿气道120的连接气道4111,连接气道4111远离本体100的一侧具有限位部4112;活塞412的内端设置有滑杆4121,滑杆4121与支座411滑移连接,预紧件413设置于连接气道4111内,且预紧件413对活塞412施加以指向限位部4112方向的预紧力,使得活塞412抵紧于限位部4112并将连接气道4111密封;预紧件413可以是常规的压缩弹簧,也可以采用下述复位件340的磁铁形式。
59.防臭机构300包括导向座310、导流套320、封堵盖330以及复位件340,导向座310设置于下水流道110内,导向座310的外部优选为半球状,防止导向座310钩挂杂物,导向座310上具有导向孔311,导流套320可拆卸连接于下水流道110内并位于导向座310上方,导流套320内具有连通下水流道110的中心孔321,封堵盖330的下端设置有导向管331,导向管331滑移连接于导向孔311内,使得封堵盖330可滑移于导向座310、导流套320之间,导向管331与导向孔311之间具有可供气体穿过的通气槽350,复位件340能够驱动封堵盖330抵紧于导流套320,也就是说,此时防臭机构300处于关闭状态;导流套320与封堵盖330之间通过密封圈360接触,密封圈360可以设置于导流套320的下端,也可以设置于封堵盖330的上端面。
60.通气槽350可以竖向开设于导向孔311的孔壁上,也可以开设于导向管331的外壁,亦或者增加导向孔311的直径,使得导向管331能够自由滑移于导向孔311内且不会与导向孔311的内壁粘连,即将大孔径的导向孔311作为通气槽350使用。
61.进一步的,下水流道110内设置有连接部115,连接部115与导向座310可拆卸连接,连接部115上开设有避让孔1151、平衡气道1152,避让孔1151连通导向孔311,平衡气道1152连通避让孔1151,且平衡气道1152的开口朝向出水口112,使得平衡气道1152将导向孔311连通出水口112,确保封堵盖330下移并将导向孔311上端遮盖时,导向孔311内的气压值与下水流道110内的气压值近似,避免导向孔311内的气压低于下水流道110内的气压,而导致封堵盖330不能正常复位,同时也避免内腔一113中的积水误入平衡气道1152内。
62.中心孔321的孔壁上设置有导流筋322,封堵盖330的上端周向分布有若干凸起332,两相邻导流筋322之间的形成的导流槽323能够对水流的流动方向导向,使得积水能够冲击凸起332,迫使封堵盖330旋转;作为其他方案,封堵盖330上的凸起332也可以省略,仅
保留导流套320内的导流筋322。
63.复位件340优选为磁棒341以及磁环342,磁棒341设置于导向管331内,磁环342设置于导向座310内,磁环342与磁棒341下端之间的磁力为斥力,该磁斥力对封堵盖330施加以向上的作用力,并最终使得封堵盖330抵紧于导流套320,本实施例中,磁棒341、磁环342均采用永磁铁。作为其他方案,可以适当延长磁棒341的长度,使得磁环342与磁棒341下端之间的磁力为吸力,只要确保该磁吸力能够为封堵盖330提供指向导流套320一侧的作用力即可,封堵盖330依然能够抵紧于导流套320下端;或者,复位件340也可以采用常规的压缩弹簧,只要使得压缩弹簧能够对封堵盖330施加以指向导流套320方向的作用力即可。
64.本下水装置还包括排水管500以及密封机构600,排水管500的一端与本体100卡接或螺纹连接,排水管500的另一端与密封机构600连接,且排水管500的内部与内腔二114连通;密封机构600将排水管500与下水管道2连接,且密封机构600能够将排水管500与下水管道2之间的间隙密封。
65.密封机构600包括连接管610、形变件一620、上锁套630、形变件二640以及下锁套650,连接管610的上端与排水管500插接,连接管610的下端插入下水管道2内,且连接管610将排水管500连通下水管道2;形变件一620设置于连接管610的上端,排水管500能够插入形变件一620内,上锁套630外侧设置有防滑槽一631,上锁套630螺纹连接于连接管610的上端,且上锁套630能够将形变件一620压紧于排水管500的外壁;形变件二640设置于连接管610下端,下锁套650外侧设置有防滑槽二651,下锁套650螺纹连接于连接管610的下端且下锁套650的端部位于下水管道2外,以便用户转动下锁套650,使得下锁套650能够将形变件二640压紧于下水管道2的内壁。
66.需要说明的是,如图9、图12、图14所示,排水管500可以是单进单出的波纹管,也可以是两进一出的y形、t形结构。
67.进一步的,连接管610上端的管口内壁开设有限位槽一611,限位槽一611的槽口处具有引导面一6111,形变件一620设置于限位槽一611内,且形变件一620的外壁与引导面一6111贴靠,上锁套630下移时能够将形变件一620压紧于限位槽一611内,并使得形变件一620沿引导面一6111向内收缩,最终将形变件一620压紧于排水管500的外壁;下锁套650的下端开设有引导面二652,连接管610的下端具有供形变件二640放置的限位槽二612,形变件二640内开设有引导面三641,引导面三641与引导面二652贴靠,且下锁套650下移时能够将形变件二640压紧于限位槽二612内,并使得形变件二640沿引导面二652向外扩张,最终将形变件二640压紧于下水管道2的内壁。本实施例中,形变件一620、形变件二640的材质为可弹性形变的橡胶或硅胶材质。
68.作为其他方案,也可以在连接管610的下端可拆卸连接一根限位管660,限位槽二612则开设于该限位管660的外壁,以便形变件二640的安装或拆卸。或者,如图10、图12、图13所示,将限位管660替换为地漏芯670,以进一步提升防臭效果;连接管610的外侧可连接三通接头613或多通接头,三通接头613或多通接头用于连接其他用水设备的排水管道,从而提升下水管道2的利用率。
69.工作原理:
70.水槽1不需要蓄水时,将封水盖200取出,使得水槽1与下水流道110的进水口111连通,水槽1内的水则通过进水口111进入内腔一113中,内腔一113中的积水重量积累到足够
多时,积水会将封堵盖330下压,使得中心孔321将内腔一113、内腔二114连通,积水便可以从内腔二114、出水口112、排水管500、连接管610顺利排入下水管道2内;内腔一113中的积水则被导流筋322导向,使得积水旋转并沿倾斜方向冲击凸起332,封堵盖330则随积水的流向旋转,封堵盖330上方的积水受封堵盖330的离心作用而加速排出;积水排出后,磁环342与磁棒341之间的斥力大于封堵盖330的重力,封堵盖330则上移并复位,使得封堵盖330重新抵紧于导流套320下方,内腔一113、内腔二114则重新被导流套320、封堵盖330隔断,实现防臭机构300的防臭、防反溢目的。
71.封水盖200将进水口111密封后,进水口111与水槽1内部隔断,水槽1便可正常蓄水;外界气压与内腔一113中的气压值接近时,单向阀410在预紧件413的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如果内腔一113中的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外界的高压会将活塞412开启,使得内腔一113、补偿气道120与外界连通,预紧件413则被活塞412压缩,此时单向阀410处于开启状态,内腔一113中的气压与外界气压接近时,外界气压对活塞412外侧的作用力消失,预紧件413对活塞412施加的预紧力会推动活塞412滑移,使得活塞412重新抵紧于限位部4112,从而将连接气道4111堵塞,此时的单向阀410处于关闭状态,封水盖200便可以轻松开启;而且,内腔一113中的积水不能将单向阀410开启,防水、防臭效果较佳;也就是说,如果外界气压上升,气压平衡机构400会始终保持内腔一113的气压值与外界的气压值处于接近或相等状态,避免封水盖200在气压差的影响下难以取出。
72.实施例二:
73.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结合图2、图5、图12、图14所示,水槽1的侧壁开设有溢水孔13,气压平衡机构400优选为溢水管420,溢水管420的一端与溢水孔13连接,溢水管420的另一端与补偿气道120连接。溢水管420将溢水孔13、补偿气道120连通,使得内腔一113中的气压数值与水槽1中的气压数值之差最小,以便封水盖200可以正常取出。水槽1内的积水高度高于溢水孔13时,水槽1内的积水可以从溢水孔13、溢水管420直接进入下水流道110内,避免积水从水槽1的槽口溢出。
74.实施例三:
75.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如图12、图15所示,单向阀410、溢水管420同时作为气压平衡机构400使用。即单向阀410设置于补偿气道120内,溢水管420的一端连接于补偿气道120外侧,溢水管420的另一端连接于溢水孔13。
7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