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作法格构柱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86939发布日期:2023-12-26 04:3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逆作法格构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作法格构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定位柱(1)的下端设置有安装座(11),所述定位柱(1)的下端球铰接于安装座(11),所述调节装置设置于上端,所述格构柱(4)内设置有定位套(41),所述定位套(41)可滑移套设于定位柱(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作法格构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调节组件(2)包括连接套(21)、调整架(22)以及驱动件,所述连接套(21)套设于定位柱(1)的上端,所述调整架(22)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调整架(22)绕桩孔(3)的轴线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调整架(22)连接于连接套(21),所述驱动件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驱动件分别与若干个调整架(22)对应并驱动调整架(22)进行上下摆动,所述调整架(22)的上表面设置有水平仪(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作法格构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1)的上端设置有安装凸台(16),所述连接套(21)的下表面抵接于安装凸台(16)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作法格构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架(22)为矩形框,所述调整架(22)的侧壁连接于连接套(21),所述驱动件为液压缸(23),所述液压缸(23)的轴线呈竖直设置,所述液压缸(23)活塞杆抵接于调整架(22)的下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作法格构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1)的内部具有第一空腔(15),所述定位柱(1)内设置有搅拌杆(5),所述定位柱(1)设置有若干组第一通槽(12),若干组所述第一通槽(12)沿定位柱(1)的轴线方向分布,每组所述第一通槽(12)包括若干个第一通槽(12),若干个所述第一通槽(12)绕定位柱(1)的轴线方向分布,所述第一通槽(12)连通于第一空腔(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逆作法格构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5)内开设有第二空腔(54),所述搅拌杆(5)外侧壁贯穿开设有若干组第二通槽(51),若干组所述第二通槽(51)沿定位柱(1)的轴线方向分布,所述第二通槽(51)连通于第二空腔(54),所述第二空腔(54)的内壁设置有若干组搅拌件(52),所述若干组搅拌件(52)沿搅拌杆(5)的轴线方向分布,每组所述搅拌件(52)包括若干个搅拌件(52),若干个搅拌件(52)绕搅拌杆(5)的轴线方向呈圆周阵列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逆作法格构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1)设置有若干组连接杆(13),若干组所述连接杆(13)沿定位柱(1)的轴线方向分布,每组所述连接杆(13)包括若干个连接杆(13),若干个所述连接杆(13)绕定位柱(1)的轴线方向分布,所述定位套(41)设置有对连接杆(13)进行避让的避让缺口(4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逆作法格构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3)沿轴线方向滑移连接有限位杆(14),所述格构柱(4)的缀板上开设有供限位杆(14)进行卡设的限位孔(44),所述限位杆(14)的一端延伸至第一空腔(15)内,所述限位杆(14)位于第一空腔(15)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向面(141),所述搅拌杆(5)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导向面(53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逆作法格构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5)的下端设置有转动座(53),所述转动座(53)同轴转动连接于搅拌杆(5)的下端,所述第二导向面(531)设置于转动座(53)的下部。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逆作法格构柱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桩孔成型之前,对场地进行整平并安装调节组件;步骤2:打桩设备打出桩孔;步骤3:通过吊装设备将定位柱放入桩孔内,直至定位柱的下端抵接于桩孔的底部;步骤4:通过调节组件对定位桩进行调节,使得定位桩保持垂直状态,然后往桩孔的底部浇筑混凝土砂浆,可对定位桩进行固定,接着拆除调节组件;步骤5:将格构柱上的定位套依次套设于定位柱上,并将格构柱放入桩孔内,通过定位套可对格构柱进行定位,从而保证格构柱的垂直度。本申请具有保证格构柱的垂直度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耀,徐洪广,张恒春,江娜,黄霞,黄娟娟,黄阳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