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结构可调式地下管廊组合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82440阅读:来源:国知局
配套方式,在功能房的两侧部设置维保中心和监管中心,能承担整个管廊工程的维护与保养,能保证所有的专用管线永远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在所述的连接通道的侧部设置人防地下厅和救助中心以及地下车库,能提高城市的战备功能和服务功能,还能合理的开发地下空间,增加地下管廊的实用价值和行业价值,本实用新型可用于中、小城市的管廊工程,也可用于大城市的支线工程。
【附图说明】
[0025]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组合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组合断面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管体连接示意图;
[0028]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管体和连接箱连接侧立面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箱、功能房组合示意图;
[0030]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管线布置示意图;
[0031]在附图中:1、管廊主体2、功能连接箱3、对接口 4、伸缩变形缝5、钢筋骨架6、纵向筒管7、钢绞线8、锚具9、雨水进口 10、排雨水管11、排雨水沟12、雨水分流装置13、燃气管14、燃气自控装置15、燃气管沟16、连接通道17、功能房18、监管中心19、维保中心20、排污水管21、调疏装置22、通风地口 23、通风管24、通风装置25、行车通道26、人防地下厅27、救助中心28、地下车库29、橡胶止水带30、排水孔31、体外吸水管32、体外排水装置33、主干线路面34、分隔带35、便道地面36、对接面凹槽37、对接面凹孔38、遇水膨胀胶圈39、灌浆孔40、水泥填料41、托底定位梁42、定位垫板43、预埋铁44、支撑架45、供水管46、再生水管
47、热力管48、电力管49、通讯管50、光缆管51、广电管52、光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混凝土管廊主体1、排雨水体系、排污体系、燃气体系、通风体系和功能体系;
[0033]所述管廊主体I内设置有钢筋骨架5,在钢筋骨架5内设置有纵向筒管6,在纵向筒管6内设置有经张拉产生预应力用锚具8固定的钢绞线7,管廊主体I上按需设置有若干个功能连接箱2,其与管廊主体I之间通过对接口 3相连接,管廊主体I外设置有与其连通的体外吸水管31 ;
[0034]所述排雨水体系包括雨水进口 9、与雨水进口 9连通的排雨水管10以及与排雨水管10连通的排雨水管沟11,在排雨水管10和排雨水管沟11之间的连接通道上还设置有雨水分流装置12 ;
[0035]所述排污体系包括排污水管20以及设置在排污水管20上的调疏装置21,所述调疏装置21与排雨水管沟11相连接,或者通过所述雨水分流装置12与排雨水管10相连接;
[0036]所述燃气体系包括与功能连接箱2连接的燃气自控装置14、与所述燃气自控装置14连接的燃气管沟15以及与所述燃气管沟15连通的燃气管13 ;
[0037]所述通风体系包括位于地面上的通风地口 22以及通过通风管23与其连接的通风装置24,所述通风地口 22与所述管廊主体I上的功能连接箱2连通;
[0038]所述功能体系包括通过连接通道16与所述管廊主体I连接的具有管理维修、吊装搬运功能的功能房17。
[0039]所述的管廊主体I外形和内孔分别设置为方形、拱形、圆形、椭圆形、异形以及方拱形、平拱形或高拱形,所述的纵向筒管6设置在管廊主体I的四角部、上部、下部或侧部,所述的钢绞线7设置为一根以上,管廊主体I的两端面与纵向筒管6对应处设置有对接面凹孔37,管廊主体I对接面的内孔外围设置有对接面凹槽36 ;纵向筒管6内的钢绞线7经张拉产生预应力后用锚具8固定在所述对接面凹孔37内,在对接面凹槽36内设置有遇水膨胀胶圈38,在对接面凹孔37内设置有水泥填料40,所述的管廊主体I的底部设置有托底定位梁41,在托底定位梁41的两侧面设置有定位垫板42。
[0040]所述功能连接箱2根据路口的平面分布情况设置为三角形、方形、长方形、五角形或六角形,在所述对接口 3和管廊主体I之间设置有伸缩变形缝4,在伸缩变形缝4内设置有和对接口 3、管廊主体I相连接的橡胶止水带29。
[0041]所述功能系统还包括与功能房17相连接的监管中心18、维保中心19、人防地下厅26、地下车库28和救助中心27。
[0042]在管廊主体I内设置有支撑架44,在支撑架44上分别设置有供水管45、再生水管46、热力管47、电力管48、通讯管49、光缆管50和广电管51。
[0043]在所述的功能连接箱2的下部设置有排水孔30,在功能连接箱2下部的两侧面设置有与排水孔30连通的体外吸水管31,体外吸水管31设置在便道地面35下部,体外吸水管31上设置有体外排水装置32,所述体外排水装置32通过连接通道16和管廊主体I内的再生水管46相连接,或者通过调疏装置21和排污水管20相连通,或者通向地面上的绿化带。
[0044]下面结合附图将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论述:
[0045]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混凝土管廊主体I和设置在管廊主体I中部或端部多种形状的功能连接箱2和对接口 3,在对接口 3和管廊主体I之间设置有伸缩变形缝4,在所述的管廊体I内设置有钢筋骨架5,在钢筋骨架5内设置有纵向筒管6,在纵向筒管6内设置有经张拉产生预应力用锚具8在管廊主体I端部固定的钢绞线7,在管廊主体I的左侧或右侧面的上部或中部设置有呈均等分布的雨水进口 9、排雨水管10、排雨水管沟11,在排雨水管沟11的对应面设置有雨水分流装置12,能达到雨水互通、分流利用的目标,在管廊主体I外侧面的上部或中部设置有燃气管沟15,在燃气管沟15内设置有上下相连通的复合式的燃气管13,所述的燃气自控装置14和燃气管13通过管廊主体I相连接,在功能连接箱2的两侧面设置有连接通道16,所述的连接通道16和燃气自控装置14相连接,燃气管13可通过管廊主体I设置在相对应的另一面,在所述的管廊主体I的左侧面或右侧面设置有功能房17,在功能房17的边侧部设置有监管中心18、维保中心19,在所述的管廊主体I侧面上部或中部设置有排污水管20,在排污水管20的中部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调疏装置21,在所述的管廊主体I的两侧上部设置有通风地口 22,所述的通风地口 22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通风地口 22通过通风管23和通风装置24相连接,所述的行车通道25和通风管23、人防地下厅26、救助中心27、地下车库28相连通,行车通道25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
[0046]如附图2所示,在管廊主体I和对接口 3之间设置有伸缩变形缝4,在伸缩变形缝4内设置有橡胶止水带29,在所述的功能连接箱2的下部设置有排水孔30,在功能连接箱2下部的两侧面设置有体外吸水管31,体外吸水管31的中部设置有体外排水装置32,体外吸水管31设置在便道地面35的中部或下部,在所述的管廊主体I和功能连接箱2的上部设置有主干线路面33、分隔带34、便道地面35。
[0047]如附图3所示,所述的管廊主体I的连接面设置有对接凹槽36和对接凹孔37,在对接凹槽36内设置有遇水膨胀胶圈38,在对接凹孔37内设置有灌浆孔39、水泥填料40。
[0048]如附图4所示,在所述的管廊主体I的底部设置有托底定位梁41,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