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结构可调式地下管廊组合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782440阅读:来源:国知局
在托底定位梁41的两侧面设置有定位垫板42,在所述的功能连接箱2的下部设置有排水孔30、体外吸水管31。
[0049]如附图5所示,在功能连接箱2的侧部设置有和便道地面35上、下相连接的功能房17,在所述的功能连接箱2和功能房17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16,在功能房17的下部设置有体外吸水管31,体外吸水管31设置为纵向、横向或网状,能吸进绿地和边道的渗水,以及管廊主体I两侧面的地表水。
[0050]如附图6所示,在管廊主体I的内壁设置有预埋铁43,在管廊主体I内设置有支撑架44,在支撑架44上设置有供水管45、再生水管46、热力管47、电力管48、通讯管49、光缆管50、广电管51,在管廊主体I的上部设置有光控装置52,管廊主体还可设置其它的专用管线。
[0051]预应力结构可调式地下管廊组合系统,采用新工艺、新技术,采用纵向预应力的新工艺、新技术,用于拼装管廊节的安装,能达到平面度和直线度的高标准要求,利用托底定位梁进行整个管廊体的横向定位,能提高管廊体抗位移、抗扭曲、抗沉陷、抗地震的能力。采用小管并连、大管排水的模式,属“功能创新”,可以根据三十年一遇或五十年一遇的标准进行优化、调整排雨水管沟和排雨水管的规格大小,为了提高雨水的利用价值,可利用有泥沙的雨水通过调疏装置冲刷排污水管,能保证排污水管的畅通,能达到清、污分流、自清、自流的高标准要求。
[0052]预应力结构可调式地下管廊组合系统,采用体外吸水的新模式,属于“结构创新”和“功能创新”,能把通过积存、渗透、净化的雨水和浅层的地表水通过体外吸水管用体外排水装置进入管廊内的再生水管,供城市保洁和环保用水,也可进入排污水管,也可送到地上用于绿化用水,还可以吸进地表水,延长管廊和干线路面的使用寿命,能体现“水资源开发、综合利用”的深远意义,能达到“节能、节资、低碳、环保”的目标要求。
[0053]预应力结构可调式地下管廊组合系统,采用以功能房为主导的配套方式,在功能房的两侧部设置维保中心和监管中心,能承担整个管廊工程的维护与保养,能保证所有的专用管线永远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设置人防地下厅和救助中心以及地下车库,能提高城市的战备功能和防突救安的服务功能,能合理的开发地下空间,能和社区连通,还能把地下管廊的“实用价值”和“行业价值”提高到一个新境界。
【主权项】
1.一种预应力结构可调式地下管廊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管廊主体(I)、排雨水体系、排污体系、燃气体系、通风体系和功能体系; 所述管廊主体(I)内设置有钢筋骨架(5),在钢筋骨架(5)内设置有纵向筒管(6),在纵向筒管(6)内设置有经张拉产生预应力用锚具(8)固定的钢绞线(7),管廊主体(I)上按需设置有若干个功能连接箱(2),其与管廊主体(I)之间通过对接口(3)相连接,管廊主体(I)外设置有与其连通的体外吸水管(31); 所述排雨水体系包括雨水进口(9)、与雨水进口(9)连通的排雨水管(10)以及与排雨水管(10)连通的排雨水管沟(11),在排雨水管(10)和排雨水管沟(11)之间的连接通道上还设置有雨水分流装置(12); 所述排污体系包括排污水管(20)以及设置在排污水管(20)上的调疏装置(21),所述调疏装置(21)与排雨水管沟(11)相连接,或者通过所述雨水分流装置(12)与排雨水管(10)相连接; 所述燃气体系包括与功能连接箱(2)连接的燃气自控装置(14)、与所述燃气自控装置(14)连接的燃气管沟(15)以及与所述燃气管沟(15)连通的燃气管(13); 所述通风体系包括位于地面上的通风地口(22)以及通过通风管(23)与其连接的通风装置(24),所述通风地口(22)与所述管廊主体(I)上的功能连接箱(2)连通; 所述功能体系包括通过连接通道(16)与所述管廊主体(I)连接的具有管理维修、吊装搬运功能的功能房(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结构可调式地下管廊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廊主体(I)外形和内孔分别设置为方形、拱形、圆形、椭圆形、异形以及方拱形、平拱形或高拱形,所述的纵向筒管(6)设置在管廊主体(I)的四角部、上部、下部或侧部,所述的钢绞线(7)设置为一根以上,管廊主体(I)的两端面与纵向筒管(6)对应处设置有对接面凹孔(37),管廊主体(I)对接面的内孔外围设置有对接面凹槽(36);纵向筒管(6)内的钢绞线(7)经张拉产生预应力后用锚具(8)固定在所述对接面凹孔(37)内,在对接面凹槽(36)内设置有遇水膨胀胶圈(38),在对接面凹孔(37)内设置有水泥填料(40),所述的管廊主体(O的底部设置有托底定位梁(41),在托底定位梁(41)的两侧面设置有定位垫板(4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结构可调式地下管廊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连接箱(2)根据路口的平面分布情况设置为三角形、方形、长方形、五角形或六角形,在所述对接口(3)和管廊主体(I)之间设置有伸缩变形缝(4),在伸缩变形缝(4)内设置有和对接口(3)、管廊主体(I)相连接的橡胶止水带(29)。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结构可调式地下管廊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系统还包括与功能房(17)相连接的监管中心(18)、维保中心(19)、人防地下厅(26)、地下车库(28)和救助中心(27)。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结构可调式地下管廊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管廊主体(I)内设置有支撑架(44),在支撑架(44)上分别设置有供水管(45)、再生水管(46)、热力管(47)、电力管(48)、通讯管(49)、光缆管(50)和广电管(5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结构可调式地下管廊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功能连接箱(2)的下部设置有排水孔(30),在功能连接箱(2)下部的两侧面设置有与排水孔(30)连通的体外吸水管(31),体外吸水管(31)设置在便道地面(35)下部,体外吸水管(31)上设置有体外排水装置(32),所述体外排水装置(32)通过连接通道(16)和管廊主体(I)内的再生水管(46 )相连接,或者通过调疏装置(21)和排污水管(20 )相连通,或者通向地面上的绿化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应力结构可调式地下管廊组合系统,其包括混凝土管廊主体、排雨水体系、排污体系、燃气体系、通风体系和功能体系;其中所述排雨水体系包括雨水进口、与雨水进口连通的排雨水管以及与排雨水管连通的排雨水管沟,在排雨水管和排雨水管沟之间的连接通道上还设置有雨水分流装置。本实用新型能从根本上解决“管线混乱、马路拉链、城市内涝、环境污染”等“不良现象”。采用新技术进行“结构创新”,能达到“提高标准、降低造价”的目标,采用新理念进行“功能创新”,能达到“优化布局、配置齐全”的要求,采用新模式进行“系统创新”,能达到“互连互通、开源增效”的水平。
【IPC分类】E02D29-045, E03F5-00, E03F1-00
【公开号】CN204491664
【申请号】CN201520075023
【发明人】张楸长
【申请人】张楸长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2月3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