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水生生物生息驿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94484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河道水生生物生息驿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河道水生生物生息驿站。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河道治理,往往只单独考虑河道自身的功能,忽略了生态环境保护功能。近年来,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已初步得到体现,河道治理工程中已经涉及到一些生态方法,如构建水生生物种群、种植水生花卉和机械除藻等。因为生态水利刚刚起步,构建水生生物种群方法还不完善。特别是河床比降大于1/300的河段,枯水期,水量小、水流流速慢,适合水生生物繁衍、生长。丰水期水量大、水流流速快,水生生物没有可以庇护的场所,被洪水冲蚀殆尽,遇干旱年份,河道断流,也会出现同样问题,只能等到下一个枯水期,残存的鱼卵、虾卵和其他极少量底栖动物才能得到孵化、生长,不利于形成稳定且多样性的水生生物群体,不能满足生态河道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道水生生物生息驿站,由外围挡墙、通道、内隔梁、格子板、鱼巢组成,所述外围挡墙由混凝土浇筑,浇筑在开挖的人造“深潭”底面四周,基底可以是河卵石,顶面比河床高出30cm左右,保障急流不会把卵石带入。
[0004]进一步的,所述外围挡墙的水平截面形状、深度按地形确定,底面不浇筑,通道开设在外围挡墙河床以下范围,内隔梁、格子板架设在外围挡墙(“深潭”)内,鱼巢铺设在格子板上。
【附图说明】
[0005]图1是河道水生生物生息驿站示意图;
[0006]图2是该驿站沿大比降河道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08]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河道水生生物生息驿站由由外围挡墙1、通道2、内隔梁3、格子板4、鱼巢5组成,所述外围挡墙I浇筑在开挖的人造“深潭”底面四周(基底可以是河卵石),顶面比河床高出30cm左右,保障急流不会把卵石带入;所述外围挡墙I的形状、大小、深度按地形确定,底面不浇筑,通道2开设在外围挡墙I河床以下范围,内隔梁3、格子板4架设在外围挡墙“深潭”内,鱼巢5铺设在格子板4上。
[0009]本实用新型的河道水生生物生息驿站使用时,是沿大比降河道每隔一段距离,在弯道凸岸设置(弯道凸岸水流速度小),河道正常流态时,鱼、好和其他底栖动物可以在河道及“深潭”内产子、生长;丰水期急流通过、干旱年份,河道断流时,“深潭”变成鱼类及底栖动物的庇护场所。洪水、干旱过后,河道恢复正常流态时,短时间内鱼类及底栖动物便可恢复正常繁衍、生息。大比降河道的河底,大部分都是卵石层,河道水生生物生息驿站建造在卵石之上,并且外围挡墙下部开设有大量通道,“深潭”内的水与河道内的水互通,既能保障河道水生生物生息驿站水质,又便于水生生物出入。
【主权项】
1.河道水生生物生息驿站是由外围挡墙(1)、通道(2)、内隔梁(3)、格子板(4)、鱼巢(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挡墙(I)由混凝土浇筑在开挖的人造“深潭”底部河卵石上,顶面比河床高出0.3米,所述外围挡墙(I)的面积大于10平方米、深度大于1.8米,底面不浇筑混凝土,通道(2)开设在外围挡墙(I)河床以下范围,内隔梁(3)、格子板(4)架设在外围挡墙内,鱼巢(5)铺设在格子板(4)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水生生物生息驿站,由外围挡墙、通道、内隔梁、格子板、鱼巢组成,外围挡墙浇筑在开挖的人造“深潭”河卵石上,顶面比河床高出30cm左右,底面不浇筑,通道开设在外围挡墙河床以下范围,内隔梁、格子板架设在外围挡墙内,鱼巢铺设在格子板上,本实用新型的河道水生生物生息驿站沿大比降河道每隔一段距离,在弯道凸岸设置人造“深潭”,深潭内营造出鱼类及底栖动物喜欢的栖息环境,丰水期急流通过、干旱年份,河道断流时,“深潭”变成鱼类及底栖动物的庇护场所。洪水、干旱过后,河道恢复正常流态时,鱼类及底栖动物短时间内便可正常繁衍、生息,形成完善的水生生物种群。
【IPC分类】E02B1/00
【公开号】CN205205771
【申请号】CN201520761192
【发明人】秦鹏, 秦植海, 欧剑, 杨一凡, 钟好青, 江宇烨
【申请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