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交桥布道方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9343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交桥布道方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立交桥布道方式。
造型奇特、多姿多彩、错落别致的立交桥,在旅途中、影视里、书刊内到处可见,它巧妙地完成着道间跨越。但是,顺道右侧驾车前行的国家和地区的立交桥,通常是左行需先右转的布道方式,如“JTJ011-9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

图11.2.1的“f)苜蓿叶形”和“i)定向涡轮形”等“互通式立体交叉基本形式”图及“成都市人民南路立交桥”,导致东奔南、西走北、南来西、北往东,寻道难、碍畅行。有些立交桥布道较繁,导致占地宽,如“济南绕城高速公路小许家立交桥”、“成都市三环路大观立交桥”。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交桥布道方式,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使立交桥的布道简明、通畅。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立交桥布道方式,其行车道分为两层,构成S形或涡轮形或ry形或双pd形;其中,S形为上层由两条左转弯道(A3)、(A6)和两条右转弯道(A4)、(A5)构成S形,S形中间有两条横道(A1)、(A2),下层由四条直弯道(A7)、(A8)、(A9)、(A10)和四条右转弯道(A11)、(A12)、(A13)、(A14)构成;横道(A1)的入口和出口、横道(A2)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a1、a2两个路口,右转弯道(A4)、(A5)的入口在S形中心分别与横道(A1)、(A2)接通,右转弯道(A4)、(A5)的出口分别引到下层,与直弯道(A7)、(A9)的入口相连,左转弯道(A3)、(A6)的出口分别引到下层,与横道(A1)、(A2)的出口段接通,直弯道(A7)、(A9)的出口和直弯道(A8)、(A10)的入口分别是a3、a4两个路口,直弯道(A8)、(A10)的出口均分为两条,一条分别引到上层与左转弯道(A3)、(A6)的入口相连,另一条分别是a4、a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A11)、(A13)的入口分别与横道(A1)、(A2)入口段接通,右转弯道(A11)、(A13)的出口分别与直弯道(A8)、(A10)的出口段接通,右转弯道(A12)、(A14)的入口分别与直弯道(A8)、(A10)的入口段接通,右转弯道(A12)、(A14)的出口分别与弯道(A6)、(A3)的出口段接通。
上述方案中,S形为上层由两条左转弯道(B3)、(B6)和右转弯道(B4)、(B5)构成S形,S形中间有两条横道(B1)、(B2),下层由四条直弯道(B7)、(B8)、(B9)、(B10)和四条右转弯道(B11)、(B12)、(B13)、(B14)构成;横道(B1)的入口和出口、横道(B2)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b1、b2两个路口,右转弯道(B4)、(B5)的入口在S形中心分别与横道(B1)、(B2)接通,右转弯道(B4)、(B5)的出口引到下层,分别与直弯道(B7)、(B9)的入口相连,左转弯道(B3)、(B6)的出口分别引到下层,与横道(B1)、(B2)出口段接通,直弯道(B7)、(B9)的出口和直弯道(B8)、(B10)的入口分别是b3、b4两个路口,直弯道(B8)、(B10)的出口均分为两条,一条分别引到上层与左转弯道(B3)、(B6)的入口相连,另一条分别是b4、b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B11)、(B13)的入口分别是b1、b2两个路口,右转弯道(B11)、(B13)的出口分别与直弯道(B8)、(B10)的出口段接通;右转弯道(B12)、(B14)的入口分别与直弯道(B8)、(B10)的入口段接通,右转弯道(B12)、(B14)的出口分别是b1、b2两个路口。
上述方案中,涡轮形为上层由两条直道(C1)、(C2)和两条左转弯道(C3)、(C4)构成,下层由两条直道(C5)、(C6)、两条左转弯道(C7)、(C8)和四条右转弯道(C9)、(C10)、(C11)、(C12)构成;直道(C1)的入口和出口、直道(C2)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c1、c2两个路口,左转弯道(C3)、(C4)的入口分别与直道(C1)、(C2)的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C3)、(C4)的出口分别引到下层,与右转弯道(C11)、(C9)的出口段接通,直道(C5)的入口和出口、直道(C6)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c3、c4两个路口,左转弯道(C7)、(C8)的入口分别与直道(C5)、(C6)的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C7)、(C8)的出口分别与右转弯道(C10)、(C12)的出口段接通,右转弯道(C9)、(C11)的入口分别是c1、c2两个路口,右转弯道(C9)、(C11)的出口分别是c4、c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C10)、(C12)的入口分别是c4、c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C10)、(C12)的出口分别是c2、c1两个路口。
上述方案中,涡轮形为上层由直道(D1)、(D2)、(D5)、(D6)的出口段和四条左转弯道(D3)、(D4)、(D7)、(D8)构成,下层由直道(D1)、(D2)、(D5)、(D6)的入口段和四条右转弯道(D9)、(D10)、(D11)、(D12)构成;直道(D1)的入口和出口、直道(D2)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d1、d2两个路口,直道(D5)的入口和出口、直道(D6)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d3、d4两个路口,左转弯道(D3)、(D4)的入口分别与直道(D1)、(D2)的上层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D3)、(D4)的出口分别引到下层,与右转弯道(D11)、(D9)的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D7)、(D8)的入口分别与直道(D5)、(D6)的上层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D7)、(D8)的出口分别引到下层,与右转弯道(D10)、(D12)的出口段接通,右转弯道(D9)、(D11)的入口分别是d1、d2两个路口,右转弯道(D9)、(D11)的出口分别是d4、d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D10)、(D12)的入口分别是d4、d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D10)、(D12)的出口分别是d2、d1两个路口。
上述方案中,涡轮形为上层由直道(E1)、(E2)、(E5)、(E6)的入口段构成,下层由直道(E1)、(E2)、(E5)、(E6)的出口段和四条左转弯道(E3)、(E4)、(E7)、(E8)、四条右转弯道(E9)、(E10)、(E11)、(E12)构成,直道(E1)的入口和出口、直道(E2)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e1、e2两个路口,直道(E5)的入口和出口、直道(E6)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e3、e4两个路口,左转弯道(E3)、(E4)的入口分别与直道(E1)、(E2)的下层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E3)、(E4)的出口分别与右转弯道(E11)、(E9)的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E7)、(E8)的入口分别与直道(E5)、(E6)的下层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E7)、(E8)的出口分别与右转弯道(E10)、(E12)的出口段接通,右转弯道(E9)、(E11)的入口分别是e1、e2两个路口,右转弯道(E9)、(E11)的出口分别是e4、e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E10)、(E12)的入口分别是e4、e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E10)、(E12)的出口分别是e2、e1两个路口。
上述方案中,ry形为上层由弯道(F1)、(F2)、(F3)、(F4)的入口段构成,下层由弯道(F1)、(F2)、(F3)、(F4)的出口段和四条左转弯道(F5)、(F6)、(F7)、(F8)、四条右转弯道(F9)、(F10)、(F11)、(F12)构成;弯道(F1)的入口和出口、弯道(F2)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f1、f2两个路口,弯道(F3)的入口和出口、弯道(F4)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f3、f4两个路口,左转弯道(F5)、(F6)的入口分别与弯道(F1)、(F2)的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F5)、(F6)的出口分别与右转弯道(F11)、(F9)的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F7)、(F8)的入口分别与弯道(F3)、(F4)的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F7)、(F8)的出口分别与右转弯道(F10)、(F12)的出口段接通,右转弯道(F9)、(F11)的入口分别是f1、f2两个路口,右转弯道(F9)、(F11)的出口分别是f4、f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F10)、(F12)的入口分别是f4、f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F10)、(F12)的出口分别是f2、f1两个路口。
上述方案中,ry形为上层由弯道(G1)、(G2)、(G3)、(G4)的出口段和四条左转弯道(G5)、(G6)、(G7)、(G8)、四条右转弯道(G9)、(G10)、(G11)、(G12)构成,下层由弯道(G1)、(G2)、(G3)、(G4)的入口段构成;弯道(G1)的入口和出口、弯道(G2)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g1、g2两个路口,弯道(G3)的入口和出口、弯道(G4)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g3、g4两个路口,左转弯道(G5)、(G6)的入口分别与弯道(G1)、(G2)的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G5)、(G6)的出口分别与右转弯道(G11)、(G9)的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G7)、(G8)的入口分别与弯道(G3)、(G4)的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G7)、(G8)的出口分别与右转弯道(G10)、(G12)的出口段接通,右转弯道(G9)、(G11)的入口分别是g1、g2两个路口,右转弯道(G9)、(G11)的出口分别是g4、g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G10)、(G12)的入口分别是g4、g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G10)、(G12)的出口分别是g2、g1两个路口。
上述方案中,ry形为上层由弯道(H1)、(H2)、四条左转弯道(H5)、(H6)、(H7)、(H8)、两条右转弯道(H10)、(H12)构成,下层由弯道(H3)、(H4)、两条右转弯道(H9)、(H11)构成;弯道(H1)的入口和出口、弯道(H2)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h1、h2两个路口,弯道(H3)的入口和出口、弯道(H4)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h3、h4两个路口,左转弯道(H5)、(H6)的入口分别与弯道(H1)、(H2)的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H5)、(H6)的出口分别引到下层,与右转弯道(H11)、(H9)的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H7)、(H8)的入口分别与弯道(H3)、(H4)的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H7)、(H8)的出口分别引到上层,与右转弯道(H10)、(H12)的出口段接通,右转弯道(H9)、(H11)的入口分别是h1、h2两个路口,右转弯道(H9)、(H11)的出口分别是h4、h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H10)、(H12)的入口分别是h4、h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H10)、(H12)的出口分别是h2、h1两个路口。
上述方案中,双pd形为上层由直弯道(K3)、(K4)、d形道(K5)的弯道部分、p形道(K6)的弯道部分、横p形道(K7)的直道部分、横d形道(K8)的直道部分和四条右转弯道(K9)、(K10)、(K11)、(K12)构成,下层由直弯道(K1)、(K2)、d形道(K5)的直道部分、p形道(K6)的直道部分、横p形道(K7)的弯道部分、横d形道(K8)的弯道部分构成;直弯道(K1)的入口和出口、直弯道(K2)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k1、k2两个路口,直弯道(K3)的入口和出口、直弯道(K4)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k3、k4两个路口,d形道(K5)、p形道(K6)的直道入口分别是k1、k2两个路口,d形道(K5)、p形道(K6)的弯道出口分别与直弯道(K4)、(K3)的出口段相连,横p形道(K7)、横d形道(K8)的直道入口分别是k3、k4两个路口,横p形道(K7)、横d形道(K8)的弯道出口分别与直弯道(K1)、(K2)的出口段相连,右转弯道(K9)、(K11)的入口分别是k1、k2两个路口,右转弯道(K9)、(K11)的出口分别与直弯道(K3)、(K4)的出口段相连,右转弯道(K10)、(K12)的入口分别是k4、k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K10)、(K12)的出口分别与直弯道(K1)、(K2)的出口段相连。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使立交桥的布道简明、通畅。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述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S形布道方式之一。
图2是本发明S形布道方式之二。
图3是本发明涡轮形布道方式之一。
图4是本发明涡轮形布道方式之二。
图5是本发明涡轮形布道方式之三。
图6是本发明ry形布道方式之一。
图7是本发明ry形布道方式之二。
图8是本发明ry形布道方式之三。
图9是本发明双pd形布道方式。
图10是“JTJ011-9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图11.2.1的“i)定向涡轮形”图11是成都市人民南路立交桥。
图12是济南绕城高速公路小许家立交桥。
图13是成都市三环路大观立交桥。
图1和图2为分别以两个方向直接左转达到左行和以两个方向先右转达到左行的方式布道,图3~图9均为按直接左转达到左行的方式布道。
图1为S形,其行车道分为两层,上层由两条左转弯道A3、A6和两条右转弯道A4、A5构成S形,S形中间有两条横道A1、A2,下层由四条直弯道A7、A8、A9、A10和四条右转弯道A11、A12、A13、A14构成;横道A1的入口和出口、横道A2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a1、a2两个路口,右转弯道A4、A5的入口在S形中心分别与横道A1、A2接通,右转弯道A4、A5的出口分别引到下层,与直弯道A7、A9的入口相连,左转弯道A3、A6的出口分别引到下层,与横道A1、A2的出口段接通,直弯道A7、A9的出口和直弯道A8、A10的入口分别是a3、a4两个路口,直弯道A8、A10的出口均分为两条,一条分别引到上层与左转弯道A3、A6的入口相连,另一条分别是a4、a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A11、A13的入口分别与横道A1、A2入口段接通,右转弯道A11、A13的出口分别与直弯道A8、A10的出口段接通,右转弯道A12、A14的入口分别与直弯道A8、A10的入口段接通,右转弯道A12、A14的出口分别与弯道A6、A3的出口段接通。
a1路口的直行车通过横道A1到达a2路口,右转车通过右转弯道A11到达a4路口,左转车通过横道A1进入右转弯道A4,再进入直弯道A7到达a3路口。
a2路口的直行车通过横道A2到达a1路口,右转车通过右转弯道A13到达a3路口,左转车通过横道A2进入右转弯道A5,再进入直弯道A9到达a4路口。
a3路口的直行车通过直弯道A8到达a4路口,右转车通过右转弯道A12到达a1路口,左转车通过直弯道A8进入左转弯道A3,再进入横道A1到达a2路口。
a4路口的直行车通过直弯道A10到达a3路口,右转车通过右转弯道A14到达a2路口,左转车通过直弯道A10进入左转弯道A6,再进入横道A2到达a1路口。
图2为S形,其行车道分为两层,上层由两条左转弯道B3、B6和右转弯道B4、B5构成S形,S形中间有两条横道B1、B2,下层由四条直弯道B7、B8、B9、B10和四条右转弯道B11、B12、B13、B14构成;横道B1的入口和出口、横道B2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b1、b2两个路口,右转弯道B4、B5的入口在S形中心分别与横道B1、B2接通,右转弯道B4、B5的出口引到下层,分别与直弯道B7、B9的入口相连,左转弯道B3、B6的出口分别引到下层,与横道B1、B2出口段接通,直弯道B7、B9的出口和直弯道B8、B10的入口分别是b3、b4两个路口,直弯道B8、B10的出口均分为两条,一条分别引到上层与左转弯道B3、B6的入口相连,另一条分别是b4、b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B11、B13的入口分别是b1、b2两个路口,右转弯道B11、B13的出口分别与直弯道B8、B10的出口段接通;右转弯道B12、B14的入口分别与直弯道B8、B10的入口段接通,右转弯道B12、B14的出口分别是b1、b2两个路口。
b1路口的直行车通过横道B1到达b2路口,右转车通过右转弯道B11到达b4路口,左转车通过横道B1进入右转弯道B4,再进入直弯道B7到达b3路口。
b2路口的直行车通过横道B2到达b1路口,右转车通过右转弯道B13到达b3路口,左转车通过横道B2进入右转弯道B5,再进入直弯道B9到达b4路口。
b3路口的直行车通过直弯道B8到达b4路口,右转车通过右转弯道B12到达b1路口,左转车通过直弯道B8进入左转弯道B3,再进入横道B1到达b2路口。
b4路口的直行车通过直弯道B10到达b3路口,右转车通过右转弯道B14到达b2路口,左转车通过直弯道B10进入左转弯道B6,再进入横道B2到达b1路口。
图3为涡轮形,其行车道分为两层,上层由两条直道C1、C2和两条左转弯道C3、C4构成,下层由两条直道C5、C6、两条左转弯道C7、C8和四条右转弯道C9、C10、C11、C12构成;直道C1的入口和出口、直道C2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c1、c2两个路口,左转弯道C3、C4的入口分别与直道C1、C2的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C3、C4的出口分别引到下层,与右转弯道C11、C9的出口段接通,直道C5的入口和出口、直道C6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c3、c4两个路口,左转弯道C7、C8的入口分别与直道C5、C6的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C7、C8的出口分别与右转弯道C10、C12的出口段接通,右转弯道C9、C11的入口分别是c1、c2两个路口,右转弯道C9、C11的出口分别是c4、c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C10、C12的入口分别是c4、c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C10、C12的出口分别是c2、c1两个路口。
c1路口的直行车通过直道C1到达c2路口,右转车通过右转弯道C9到达c4路口,左转车通过直道C1进入左转弯道C3,再进入右转弯道C11到达c3路口。
c2路口的直行车通过直道C2到达c1路口,右转车通过右转弯道C11到达c3路口,左转车通过直道C2进入左转弯道C4,再进入右转弯道C9到达c4路口。
c3路口的直行车通过直道C5到达c4路口,右转车通过右转弯道C12到达c1路口,左转车通过直道C5进入左转弯道C7,再进入右转弯道C10到达c2路口。
c4路口的直行车通过直道C6到达c3路口,右转车通过右转弯道C10到达c2路口,左转车通过直道C6进入左转弯道C8,再进入右转弯道C12到达c1路口。
图4为涡轮形,其行车道分为两层,上层由直道D1、D2、D5、D6的出口段和四条左转弯道D3、D4、D7、D8构成,下层由直道D1、D2、D5、D6的入口段和四条右转弯道D9、D10、D11、D12构成;直道D1的入口和出口、直道D2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d1、d2两个路口,直道D5的入口和出口、直道D6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d3、d4两个路口,左转弯道D3、D4的入口分别与直道D1、D2的上层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D3、D4的出口分别引到下层,与右转弯道D11、D9的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D7、D8的入口分别与直道D5、D6的上层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D7、D8的出口分别引到下层,与右转弯道D10、D12的出口段接通,右转弯道D9、D11的入口分别是d1、d2两个路口,右转弯道D9、D11的出口分别是d4、d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D10、D12的入口分别是d4、d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D10、D12的出口分别是d2、d1两个路口。
d1路口的直行车通过直道D1到达d2路口,右转车通过右转弯道D9到达d4路口,左转车通过直道D1进入左转弯道D3,再进入右转弯道D11到达d3路口。
d2路口的直行车通过直道D2到达d1路口,右转车通过右转弯道D11到达d3路口,左转车通过直道D2进入左转弯道D4,再进入右转弯道D9到达d4路口。
d3路口的直行车通过直道D5到达d4路口,右转车通过右转弯道D12到达d1路口,左转车通过直道D5进入左转弯道D7,再进入右转弯道D10到达d2路口。
d4路口的直行车通过直道D6到达d3路口,右转车通过右转弯道D10到达d2路口,左转车通过直道D6进入左转弯道D8,再进入右转弯道D12到达d1路口。
图5为涡轮形,其行车道分为两层,上层由直道E1、E2、E5、E6的入口段构成,下层由直道E1、E2、E5、E6的出口段和四条左转弯道E3、E4、E7、E8、四条右转弯道E9、E10、E11、E12构成,直道E1的入口和出口、直道E2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e1、e2两个路口,直道E5的入口和出口、直道E6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e3、e4两个路口,左转弯道E3、E4的入口分别与直道E1、E2的下层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E3、E4的出口分别与右转弯道E11、E9的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E7、E8的入口分别与直道E5、E6的下层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E7、E8的出口分别与右转弯道E10、E12的出口段接通,右转弯道E9、E11的入口分别是e1、e2两个路口,右转弯道E9、E11的出口分别是e4、e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E10、E12的入口分别是e4、e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E10、E12的出口分别是e2、e1两个路口。
e1路口的直行车通过直道E1到达e2路口,右转车通过右转弯道E9到达e4路口,左转车通过直道E1进入左转弯道E3,再进入右转弯道E11到达e3路口。
e2路口的直行车通过直道E2到达e1路口,右转车通过右转弯道E11到达e3路口,左转车通过直道E2进入左转弯道E4,再进入右转弯道E9到达e4路口。
e3路口的直行车通过直道E5到达e4路口,右转车通过右转弯道E12到达e1路口,左转车通过直道E5进入左转弯道E7,再进入右转弯道E10到达e2路口。
e4路口的直行车通过直道E6到达e3路口,右转车通过右转弯道E10到达e2路口,左转车通过直道E6进入左转弯道E8,再进入右转弯道E12到达e1路口。
图6为ry形,其行车道分为两层,上层由弯道F1、F2、F3、F4的入口段构成,下层由弯道F1、F2、F3、F4的出口段和四条左转弯道F5、F6、F7、F8、四条右转弯道F9、F10、F11、F12构成;弯道F1的入口和出口、弯道F2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f1、f2两个路口,弯道F3的入口和出口、弯道F4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f3、f4两个路口,左转弯道F5、F6的入口分别与弯道F1、F2的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F5、F6的出口分别与右转弯道F11、F9的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F7、F8的入口分别与弯道F3、F4的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F7、F8的出口分别与右转弯道F10、F12的出口段接通,右转弯道F9、F11的入口分别是f1、f2两个路口,右转弯道F9、F11的出口分别是f4、f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F10、F12的入口分别是f4、f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F10、F12的出口分别是f2、f1两个路口。
f1路口的直行车通过弯道F1到达f2路口,右转车通过右转弯道F9到达f4路口,左转车通过弯道F1进入左转弯道F5,再进入右转弯道F11到达f3路口。
f2路口的直行车通过弯道F2到达f1路口,右转车通过右转弯道F11到达f3路口,左转车通过弯道F2进入左转弯道F6,再进入右转弯道F9到达f4路口。
f3路口的直行车通过弯道F3到达f4路口,右转车通过右转弯道F12到达f1路口,左转车通过弯道F3进入左转弯道F7,再进入右转弯道F10到达f2路口。
f4路口的直行车通过弯道F4到达f3路口,右转车通过右转弯道F10到达f2路口,左转车通过弯道F4进入左转弯道F8,再进入右转弯道F12到达f1路口。
图7为ry形,其行车道分为两层,上层由弯道G1、G2、G3、G4的出口段和四条左转弯道G5、G6、G7、G8、四条右转弯道G9、G10、G11、G12构成,下层由弯道G1、G2、G3、G4的入口段构成;弯道G1的入口和出口、弯道G2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g1、g2两个路口,弯道G3的入口和出口、弯道G4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g3、g4两个路口,左转弯道G5、G6的入口分别与弯道G1、G2的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G5、G6的出口分别与右转弯道G11、G9的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G7、G8的入口分别与弯道G3、G4的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G7、G8的出口分别与右转弯道G10、G12的出口段接通,右转弯道G9、G11的入口分别是g1、g2两个路口,右转弯道G9、G11的出口分别是g4、g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G10、G12的入口分别是g4、g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G10、G12的出口分别是g2、g1两个路口。
g1路口的直行车通过弯道G1到达g2路口,右转车通过右转弯道G9到达g4路口,左转车通过弯道G1进入左转弯道G5,再进入右转弯道G11到达g3路口。
g2路口的直行车通过弯道G2到达g1路口,右转车通过右转弯道G11到达g3路口,左转车通过弯道G2进入左转弯道G6,再进入右转弯道G9到达g4路口。
g3路口的直行车通过弯道G3到达g4路口,右转车通过右转弯道G12到达g1路口,左转车通过弯道G3进入左转弯道G7,再进入右转弯道G10到达g2路口。
g4路口的直行车通过弯道G4到达g3路口,右转车通过右转弯道G10到达g2路口,左转车通过弯道G4进入左转弯道G8,再进入右转弯道G12到达g1路口。
图8为ry形,其行车道分为两层,上层由弯道H1、H2、四条左转弯道H5、H6、H7、H8、两条右转弯道H10、H12构成,下层由弯道H3、H4、两条右转弯道H9、H11构成;弯道H1的入口和出口、弯道H2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h1、h2两个路口,弯道H3的入口和出口、弯道H4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h3、h4两个路口,左转弯道H5、H6的入口分别与弯道H1、H2的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H5、H6的出口分别引到下层,与右转弯道H11、H9的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H7、H8的入口分别与弯道H3、H4的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H7、H8的出口分别引到上层,与右转弯道H10、H12的出口段接通,右转弯道H9、H11的入口分别是h1、h2两个路口,右转弯道H9、H11的出口分别是h4、h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H10、H12的入口分别是h4、h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H10、H12的出口分别是h2、h1两个路口。
h1路口的直行车通过弯道H1到达h2路口,右转车通过右转弯道H9到达h4路口,左转车通过弯道H1进入左转弯道H5,再进入右转弯道H11到达h3路口。
h2路口的直行车通过弯道H2到达h1路口,右转车通过右转弯道H11到达h3路口,左转车通过弯道H2进入左转弯道H6,再进入右转弯道H9到达h4路口。
h3路口的直行车通过弯道H3到达h4路口,右转车通过右转弯道H12到达h1路口,左转车通过弯道H3进入左转弯道H7,再进入右转弯道H10到达h2路口。
h4路口的直行车通过弯道H4到达h3路口,右转车通过右转弯道H10到达h2路口,左转车通过弯道H4进入左转弯道H8,再进入右转弯道H12到达h1路口。
图9为双pd形,其行车道分为两层,上层由直弯道K3、K4、d形道K5的弯道部分、p形道K6的弯道部分、横p形道K7的直道部分、横d形道K8的直道部分和四条右转弯道K9、K10、K11、K12构成,下层由直弯道K1、K2、d形道K5的直道部分、p形道K6的直道部分、横p形道K7的弯道部分、横d形道K8的弯道部分构成;直弯道K1的入口和出口、直弯道K2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k1、k2两个路口,直弯道K3的入口和出口、直弯道K4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k3、k4两个路口,d形道K5、p形道K6的直道入口分别是k1、k2两个路口,d形道K5、p形道K6的弯道出口分别与直弯道K4、K3的出口段相连,横p形道K7、横d形道K8的直道入口分别是k3、k4两个路口,横p形道K7、横d形道K8的弯道出口分别与直弯道K1、K2的出口段相连,右转弯道K9、K11的入口分别是k1、k2两个路口,右转弯道K9、K11的出口分别与直弯道K3、K4的出口段相连,右转弯道K10、K12的入口分别是k4、k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K10、K12的出口分别与直弯道K1、K2的出口段相连。
k1路口的直行车通过直弯道K1到达k2路口,右转车通过右转弯道K9进入直弯道K3到达k4路口,左转车通过d形道K5进入直弯道K4到达k3路口。
k2路口的直行车通过直弯道K2到达k1路口,右转车通过右转弯道K11进入直弯道K4到达k3路口,左转车通过p形道K6进入直弯道K3到达k4路口。
k3路口的直行车通过直弯道K3到达k4路口,右转车通过右转弯道K12进入直弯道K2到达k1路口,左转车通过横p形道K7进入直弯道K1到达k2路口。
k4路口的直行车通过直弯道K4到达k3路口,右转车通过右转弯道K10进入直弯道K1到达k2路口,左转车通过横d形道K8进入直弯道K2到达k1路口。
图1~图9系列立交桥布道方式,针对多种建筑环境进行了个性化构思,能因地之宜直接选用或变通灵活运用。
若场地狭窄可以选用图1、图2;若场地较阔可以选用图3~图7;场地介于阔窄间选用图8;若场地较窄可以选用图9。
权利要求
1.一种立交桥布道方式,其特征在于其行车道分为两层,构成S形或涡轮形或ry形或双pd形;其中,S形为上层由两条左转弯道(A3)、(A6)和两条右转弯道(A4)、(A5)构成S形,S形中间有两条横道(A1)、(A2),下层由四条直弯道(A7)、(A8)、(A9)、(A10)和四条右转弯道(A11)、(A12)、(A13)、(A14)构成;横道(A1)的入口和出口、横道(A2)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a1、a2两个路口,右转弯道(A4)、(A5)的入口在S形中心分别与横道(A1)、(A2)接通,右转弯道(A4)、(A5)的出口分别引到下层,与直弯道(A7)、(A9)的入口相连,左转弯道(A3)、(A6)的出口分别引到下层,与横道(A1)、(A2)的出口段接通,直弯道(A7)、(A9)的出口和直弯道(A8)、(A10)的入口分别是a3、a4两个路口,直弯道(A8)、(A10)的出口均分为两条,一条分别引到上层与左转弯道(A3)、(A6)的入口相连,另一条分别是a4、a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A11)、(A13)的入口分别与横道(A1)、(A2)入口段接通,右转弯道(A11)、(A13)的出口分别与直弯道(A8)、(A10)的出口段接通,右转弯道(A12)、(A14)的入口分别与直弯道(A8)、(A10)的入口段接通,右转弯道(A12)、(A14)的出口分别与弯道(A6)、(A3)的出口段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交桥布道方式,其特征在于S形为上层由两条左转弯道(B3)、(B6)和右转弯道(B4)、(B5)构成S形,S形中间有两条横道(B1)、(B2),下层由四条直弯道(B7)、(B8)、(B9)、(B10)和四条右转弯道(B11)、(B12)、(B13)、(B14)构成;横道(B1)的入口和出口、横道(B2)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b1、b2两个路口,右转弯道(B4)、(B5)的入口在S形中心分别与横道(B1)、(B2)接通,右转弯道(B4)、(B5)的出口引到下层,分别与直弯道(B7)、(B9)的入口相连,左转弯道(B3)、(B6)的出口分别引到下层,与横道(B1)、(B2)出口段接通,直弯道(B7)、(B9)的出口和直弯道(B8)、(B10)的入口分别是b3、b4两个路口,直弯道(B8)、(B10)的出口均分为两条,一条分别引到上层与左转弯道(B3)、(B6)的入口相连,另一条分别是b4、b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B11)、(B13)的入口分别是b1、b2两个路口,右转弯道(B11)、(B13)的出口分别与直弯道(B8)、(B10)的出口段接通;右转弯道(B12)、(B14)的入口分别与直弯道(B8)、(B10)的入口段接通,右转弯道(B12)、(B14)的出口分别是b1、b2两个路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交桥布道方式,其特征在于涡轮形为上层由两条直道(C1)、(C2)和两条左转弯道(C3)、(C4)构成,下层由两条直道(C5)、(C6)、两条左转弯道(C7)、(C8)和四条右转弯道(C9)、(C10)、(C11)、(C12)构成;直道(C1)的入口和出口、直道(C2)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c1、c2两个路口,左转弯道(C3)、(C4)的入口分别与直道(C1)、(C2)的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C3)、(C4)的出口分别引到下层,与右转弯道(C11)、(C9)的出口段接通,直道(C5)的入口和出口、直道(C6)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c3、c4两个路口,左转弯道(C7)、(C8)的入口分别与直道(C5)、(C6)的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C7)、(C8)的出口分别与右转弯道(C10)、(C12)的出口段接通,右转弯道(C9)、(C11)的入口分别是c1、c2两个路口,右转弯道(C9)、(C11)的出口分别是c4、c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C10)、(C12)的入口分别是c4、c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C10)、(C12)的出口分别是c2、c1两个路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交桥布道方式,其特征在于涡轮形为上层由直道(D1)、(D2)、(D5)、(D6)的出口段和四条左转弯道(D3)、(D4)、(D7)、(D8)构成,下层由直道(D1)、(D2)、(D5)、(D6)的入口段和四条右转弯道(D9)、(D10)、(D11)、(D12)构成;直道(D1)的入口和出口、直道(D2)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d1、d2两个路口,直道(D5)的入口和出口、直道(D6)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d3、d4两个路口,左转弯道(D3)、(D4)的入口分别与直道(D1)、(D2)的上层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D3)、(D4)的出口分别引到下层,与右转弯道(D11)、(D9)的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D7)、(D8)的入口分别与直道(D5)、(D6)的上层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D7)、(D8)的出口分别引到下层,与右转弯道(D10)、(D12)的出口段接通,右转弯道(D9)、(D11)的入口分别是d1、d2两个路口,右转弯道(D9)、(D11)的出口分别是d4、d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D10)、(D12)的入口分别是d4、d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D10)、(D12)的出口分别是d2、d1两个路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交桥布道方式,其特征在于涡轮形为上层由直道(E1)、(E2)、(E5)、(E6)的入口段构成,下层由直道(E1)、(E2)、(E5)、(E6)的出口段和四条左转弯道(E3)、(E4)、(E7)、(E8)、四条右转弯道(E9)、(E10)、(E11)、(E12)构成,直道(E1)的入口和出口、直道(E2)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e1、e2两个路口,直道(E5)的入口和出口、直道(E6)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e3、e4两个路口,左转弯道(E3)、(E4)的入口分别与直道(E1)、(E2)的下层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E3)、(E4)的出口分别与右转弯道(E11)、(E9)的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E7)、(E8)的入口分别与直道(E5)、(E6)的下层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E7)、(E8)的出口分别与右转弯道(E10)、(E12)的出口段接通,右转弯道(E9)、(E11)的入口分别是e1、e2两个路口,右转弯道(E9)、(E11)的出口分别是e4、e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E10)、(E12)的入口分别是e4、e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E10)、(E12)的出口分别是e2、e1两个路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交桥布道方式,其特征在于ry形为上层由弯道(F1)、(F2)、(F3)、(F4)的入口段构成,下层由弯道(F1)、(F2)、(F3)、(F4)的出口段和四条左转弯道(F5)、(F6)、(F7)、(F8)、四条右转弯道(F9)、(F10)、(F11)、(F12)构成;弯道(F1)的入口和出口、弯道(F2)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f1、f2两个路口,弯道(F3)的入口和出口、弯道(F4)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f3、f4两个路口,左转弯道(F5)、(F6)的入口分别与弯道(F1)、(F2)的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F5)、(F6)的出口分别与右转弯道(F11)、(F9)的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F7)、(F8)的入口分别与弯道(F3)、(F4)的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F7)、(F8)的出口分别与右转弯道(F10)、(F12)的出口段接通,右转弯道(F9)、(F11)的入口分别是f1、f2两个路口,右转弯道(F9)、(F11)的出口分别是f4、f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F10)、(F12)的入口分别是f4、f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F10)、(F12)的出口分别是f2、f1两个路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交桥布道方式,其特征在于ry形为上层由弯道(G1)、(G2)、(G3)、(G4)的出口段和四条左转弯道(G5)、(G6)、(G7)、(G8)、四条右转弯道(G9)、(G10)、(G11)、(G12)构成,下层由弯道(G1)、(G2)、(G3)、(G4)的入口段构成;弯道(G1)的入口和出口、弯道(G2)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g1、g2两个路口,弯道(G3)的入口和出口、弯道(G4)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g3、g4两个路口,左转弯道(G5)、(G6)的入口分别与弯道(G1)、(G2)的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G5)、(G6)的出口分别与右转弯道(G11)、(G9)的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G7)、(G8)的入口分别与弯道(G3)、(G4)的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G7)、(G8)的出口分别与右转弯道(G10)、(G12)的出口段接通,右转弯道(G9)、(G11)的入口分别是g1、g2两个路口,右转弯道(G9)、(G11)的出口分别是g4、g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G10)、(G12)的入口分别是g4、g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G10)、(G1 2)的出口分别是g2、g1两个路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交桥布道方式,其特征在于ry形为上层由弯道(H1)、(H2)、四条左转弯道(H5)、(H6)、(H7)、(H8)、两条右转弯道(H10)、(H12)构成,下层由弯道(H3)、(H4)、两条右转弯道(H9)、(H11)构成;弯道(H1)的入口和出口、弯道(H2)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h1、h2两个路口,弯道(H3)的入口和出口、弯道(H4)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h3、h4两个路口,左转弯道(H5)、(H6)的入口分别与弯道(H1)、(H2)的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H5)、(H6)的出口分别引到下层,与右转弯道(H11)、(H9)的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H7)、(H8)的入口分别与弯道(H3)、(H4)的出口段接通,左转弯道(H7)、(H8)的出口分别引到上层,与右转弯道(H10)、(H12)的出口段接通,右转弯道(H9)、(H11)的入口分别是h1、h2两个路口,右转弯道(H9)、(H11)的出口分别是h4、h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H10)、(H12)的入口分别是h4、h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H10)、(H12)的出口分别是h2、h1两个路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交桥布道方式,其特征在于双pd形为上层由直弯道(K3)、(K4)、d形道(K5)的弯道部分、p形道(K6)的弯道部分、横p形道(K7)的直道部分、横d形道(K8)的直道部分和四条右转弯道(K9)、(K10)、(K11)、(K12)构成,下层由直弯道(K1)、(K2)、d形道(K5)的直道部分、p形道(K6)的直道部分、横p形道(K7)的弯道部分、横d形道(K8)的弯道部分构成;直弯道(K1)的入口和出口、直弯道(K2)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k1、k2两个路口,直弯道(K3)的入口和出口、直弯道(K4)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是k3、k4两个路口,d形道(K5)、p形道(K6)的直道入口分别是k1、k2两个路口,d形道(K5)、p形道(K6)的弯道出口分别与直弯道(K4)、(K3)的出口段相连,横p形道(K7)、横d形道(K8)的直道入口分别是k3、k4两个路口,横p形道(K7)、横d形道(K8)的弯道出口分别与直弯道(K1)、(K2)的出口段相连,右转弯道(K9)、(K11)的入口分别是k1、k2两个路口,右转弯道(K9)、(K11)的出口分别与直弯道(K3)、(K4)的出口段相连,右转弯道(K10)、(K12)的入口分别是k4、k3两个路口,右转弯道(K10)、(K12)的出口分别与直弯道(K1)、(K2)的出口段相连。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立交桥布道方式,其行车道分为两层,构成S形或涡轮形或ry形或双pd形;其中,S形为上层由两条左转弯道A3、A6和两条右转弯道A4、A5构成S形,S形中间有两条横道A1、A2,下层由四条直弯道A7、A8、A9、A10和四条右转弯道A11、A12、A13、A14构成。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使立交桥的布道简明、通畅。
文档编号E01C1/00GK1499013SQ02134000
公开日2004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4日
发明者朱向成 申请人:朱向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