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筋网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2128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筋网格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加筋领域,尤其是网格状加强筋。
二)背景技术目前,在土木工程中,普遍应用一些网格状加强筋,网格状加强筋有两类,一类为平面型加筋网格,如图1所示,如单向土工格栅、双向土工格栅、玻纤格栅等,这些格栅具有较大的孔眼和高的强度和刚度,可使土、石粒嵌入,与土或石粒产生咬合力,从而可以扩散土或石粒中的应力,限制土或石粒的位移,传递应力,增强材料抗拉强度和隔离的作用。举例如铺设在边坡上稳固边坡并可绿化,铺设在软基垫层上形成施工平台和隔离抗拉层,铺设在桥头填土增强填土抗拉力防止不均匀沉降,铺设在公路路面的任一结构层中可增强抗拉力防止反射裂缝,以及加筋土挡墙等方面。
以上平面型格栅虽可起到以上作用,但存在如下一些缺点1、作用范围非常有限由于以上仅为平面型格栅,与土或石粒仅在平面内产生咬合力,以至于使扩散土或石粒中的应力,限制土或石粒的位移等作用均主要限制在平面的上下有限空间内,并且作用力小;甚至当颗粒材料没有嵌入平面网格时,在平面内产生的咬合力更加有限;2、制造工艺烦琐复杂土工格栅通常是在塑料片才上冲孔,再在加热状态下拉伸定向而成;玻纤格栅常须把纤维束经编成网,这些复杂的制造工艺均大大提高了平面型格栅的成本;3、结点不牢固特别是玻纤格栅,靠丝线编结在纵横纤维束结点,在土木工程施工及变形等复杂受力条件下,结点易脱落,从而使加筋作用大大减弱。
另一类为立体型加筋网格,如土工格室,如图2所示。土工格室的缺点是把所要加强的材料隔离在了每一小格室内,彼此互不连接,每一格室与另一格室内的材料的粘连嵌锁作用得到破坏,并且土工格室须耗费大量材料,价格昂贵。
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用范围大,制造工艺简单,造价低,结点结合牢固的加筋网格。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用于土木工程中的加筋网格,其特征是由丝线纵横连接间隔离散水泥混凝土块体成网格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形式,所述水泥混凝土块体可以为纤维混凝土或聚合物混凝上或高强混凝上等各种水泥混凝土块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形式,所述丝线可以为纵横交叉状,该纵横交叉丝线的交叉处位于所述间隔离散水泥混凝土块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形式,所述丝线可以为平面网格。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形式,所述平面网格可以为玻璃纤维丝束网格。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形式,所述平面网格可以为钢丝网格。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形式,所述水泥混凝土块体可以间隔离散设置于该网格的结点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形式,所述水泥混凝土块体可以间隔离散设置于该网格的格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形式,所述水泥混凝土块上可以设置有线环,丝线穿过线环来纵横连接间隔离散水泥混凝上块体成网格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形式,所述丝线为网格状,该网格可以覆所述间隔离散水泥混凝土块体,并在间隔离散水泥混凝土块体之间打有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形式,所述丝线为网格状,所述水泥混凝土块体可以间隔离散分布于一层薄膜上,所述网格状丝线覆盖在间隔离散水泥混凝土块体上,并在水泥混凝土块体之间有网格与薄膜结合的结;所述的薄膜既可以为柔性薄膜,也可以为刚性薄膜。
由于采用上述加筋网格,当加筋网格设置在颗粒材料或非颗粒材料中时,在受到拉应力或剪应力时,网格上的力可以传递到水泥混凝土块体上,由于间隔离散水泥混凝土块体之间充满了被加强的颗粒材料或非颗粒材料,从而水泥混凝土块体上的力又可以立体的传递到被加强的材料上,这样不但克服了平面网格嵌锁和传递应力仅在平面范围的有限空间及传力效果小的缺陷,而且也克服了土工格室导致的被加强材料的粘连嵌锁作用得不到发挥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加筋网格中的水泥混凝土块体可以与被加筋材料产生更好的粘结力和嵌锁作用,从而使本加筋网格嵌锁颗粒或传递应力的能力大大增强,也使作用范围在加筋网格的上下空间内大大增大,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加筋网格制造工艺简单,价格低廉,加筋网格上的水泥混凝土块体若位于平面网格的结点上时,不但可以增强传递应力和嵌锁能力,而且使丝线在结点处的结合更为牢固。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加筋网格做进一步的说明。
四)
图1为现有技术平面型加筋网格土工格栅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立体型加筋网格土工格室示意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设置水泥混凝土块体前的丝线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截面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截面视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截面视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刚性薄膜立体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1由丝线2和水泥混凝土块1构成,丝线2为纵横成网格状的玻璃纤维丝束,该玻璃纤维丝束经过浸渍PVC而成,在网格状的玻璃纤维丝束纵横结点3处没有连接,仅为搭在一起,在每一结点3处设置水泥混凝土块体1,即构成本实施例1的加筋网格,水泥混凝土块体1的设置方法可以是在纵横丝线2的每一结点3处设立与水泥混凝土块体1有相同形状的空腔的模板室,结点3可以在模板室的中间,这样在模板室的空腔内浇注水泥混凝土,即把结点3埋设在水泥混凝土块体1内,到混凝土龄期后再脱模即成为本实施例1的加筋网格。本实施例中,由于玻璃纤维丝束的结点被浇注在水泥混凝土块体内,这样不但使结点结合牢固,不易脱落,而且由于水泥混凝土块体1具有足够的硬度和立体高度,使实际使用中本加筋网格的传递应力和嵌锁颗粒的能力大大加强。
当然,本实施例1中,丝线2也可以是结点3处粘结或焊接或编结或绑扎固定成平面网格状,如以玻璃纤维为原料,在经编机上编成格栅状,再浸渍PVC成玻璃纤维格栅平面网格,然后在该网格的结点处浇注水泥混凝土块体而成的加筋网格。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水泥混凝土块1嵌入在平面网格2的格孔4内,平面网格2为覆有PVC的钢丝焊接网格。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3由带有线环5的水泥混凝土块体1和水泥混凝土块体1之间的连接丝线2构成,连接丝线2为防锈钢丝绕成的环型连接线,每个水泥混凝土块体1均单独预制,预制时在水泥混凝土块体1内事先埋入玻璃纤维线环5,待水泥混凝土块体1强度形成时再由连接丝线2穿过玻璃纤维线环5纵横连接起来即成为本实施例3的加筋网格。
如图7、图8所示,本实施例4由丝线2和水泥混凝土块体1构成,丝线2为上下两层平面网格2,水泥混凝土块体1间隔离散分布在一层平面网格2上,另一层平面网格2覆盖在离散分布的水泥混凝土块体1上,并在水泥混凝土块体1和块体1之间的两层平面网格2打有结6,该结6由尼龙线穿过两层平面网格2所形成,在边部把两层平面网格缝合连接,这样形成每一水泥混凝土块体1被结6隔开并相对固定的加筋网格。本实施例的平面网格2为玻纤格栅网格,实际应用本实施例的加筋网格时,把该加筋网格埋入颗粒材料中,使网格和块体的立体增强效果更加显著。
如图9、图10所示,本实施例5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一层平面网格2被一层柔性薄膜7所代替,水泥混凝土块体1间隔离散分布在一层柔性薄膜7上,一层平面网格2覆盖在离散分布的水泥混凝土块体1上,并在水泥混凝土块体1和块体1之间打有结6,该结6由尼龙线穿过柔性薄膜7和平面网格2所形成,这样形成每一水泥混凝土块体1被结6隔开并相对限制了水泥混凝土块体移动的加筋网格。本实施例的平面网格2为玻纤格栅网格,柔性薄膜7为氯丁橡胶土工膜。
如图11、图12所示,本实施例6与实施例5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柔性薄膜7换成了刚性薄膜7,该刚性薄膜7为厚度1毫米的薄钢板,在薄钢板上焊接分布有钢丝立环8,水泥混凝土块体1间隔离散分布在钢丝立环8之间,一层平面网格玻璃纤维格栅2覆盖在离散分布的水泥混凝土块体1上,并在水泥混凝土块体1和块体1之间打有结6,结6通过尼龙线穿过钢丝立环8与平面网格2形成,这样形成每一水泥混凝土块体1被结6隔开并相对固定的加筋网格。
权利要求1.用于土木工程中的加筋网格,其特征是由丝线纵横连接间隔离散水泥混凝土块体成网格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筋网格,其特征是所述丝线为纵横交叉网格状,该纵横交叉丝线的交叉处位于所述间隔离散水泥混凝土块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筋网格,其特征是所述丝线为平面网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筋网格,其特征是所述平面网格为玻璃纤维丝束网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筋网格,其特征是所述平面网格为钢丝网格。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所述的任一一种加筋网格,其特征是所述水泥混凝土块体间隔离散设置于该网格的结点上。
7.根据权利要求3至5所述的任一一种加筋网格,其特征是所述水泥混凝土块体间隔离散设置于该网格的格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筋网格,其特征是所述水泥混凝土块体上设置有线环,丝线穿过线环来纵横连接间隔离散水泥混凝土块体成网格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筋网格,其特征是所述丝线为网格状,该网格覆盖所述间隔离散水泥混凝土块体,并在间隔离散水泥混凝土块体之间打有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筋网格,其特征是所述丝线为网格状,所述水泥混凝土块体间隔离散分布于一层薄膜上,所述网格状丝线覆盖在间隔离散水泥混凝土块体上,并在水泥混凝土块体之间有网格与薄膜结合的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土木工程中的加筋网格,其特征是由丝线纵横连接间隔离散水泥混凝土块体成网格状;本实用新型不但克服了平面网格嵌锁和传递应力仅在平面范围的有限空间的缺陷,而且也克服了土工格室导致的被加筋材料的粘连嵌锁作用得不到发挥的缺陷,并使本加筋网格嵌锁颗粒或传递应力的能力大大增强,广泛应用于软基垫层、桥头填土加筋,公路路面的任一结构层中及结构层与结构层之间,加筋土挡墙等各种土木工程加筋的场合。
文档编号E01C11/00GK2565874SQ02272239
公开日2003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5日
发明者李兰英 申请人:李兰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