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体道路交通标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2731阅读:7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圆柱体道路交通标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安全设施,尤其涉及一种发光的圆柱体道路交通标志。
背景技术
圆柱体道路交通标志是一种交通安全设施,现有的圆柱体道路交通标志只是在灯光照射时,利用圆柱体道路交通标志上反光材料的反光作用被动反射光线来起到警示作用的,本身不自带光源,在光线不足及大雾天气的情况下,其反光距离十分有限,可视距离较小,因此就起不到应有的警示作用,因此上述的圆柱体道路交通标志只能对带有灯光的机动车辆,才能起到上述的警示作用。对没有灯光设施的车辆和行人,上述的圆柱体道路交通标志基本不起作用,留下了交通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发光的省电节能、可视距离较远的圆柱体道路交通标志。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圆柱体道路交通标志的圆柱体外表面设有多个发光二极管沿道路交通标志图样排列,为了进一步提高警示效果,优选每一个发光二极管发光端均正对放置于一个反光凹面镜前,所述圆柱体道路交通标志内还设有控制电路,所述圆柱体道路交通标志的上端面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发光二极管与太阳能电池板、控制电路连接,形成回路。
反光凹面镜的凹面优选为球面或抛物面,也可以是其它曲面。
圆柱体道路交通标志的外表面还可以设有反光材料制成的道路交通标志,此时发光二极管可沿道路交通标志轮廓或中心排列。
为了封闭以防尘防水,发光二极管及反光凹面镜前还可设有一透明材料制成的透光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圆柱体道路交通标志上采用了发光二极管,并一步增加反光凹面镜后,使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束经过反光凹面镜反光后再射出,这样散射角变小,照射面积变小,照射得更远,可视距离和可视范围大大增加,显著提高了圆柱体道路交通标志的指示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的单个发光二极管及反光凹面镜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在此以标志桶为例进行说明。

图1、图2所示,圆柱体道路交通标志为一标志桶,包括由内灌泥沙的废轮胎做成的底座1、上盖2、下盖3、桶身4,桶身4外表面设有道路交通标志,桶身4上还设有多个发光二极管5沿道路交通标志排列,为了进一步提高警示效果,每一个发光二极管5发光端均正对放置于一个反光凹面镜6前,为了封闭以防尘防水,发光二极管5及反光凹面镜6前还可设有一透明材料制成的透光罩9,如图2所示,将发光二极管5、反光凹面镜6及透光罩9做成了一体,当然,实际制造时也可做成分离式的结构,标志桶内还设有控制电路7,上盖2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8,发光二极管5与太阳能电池板8、控制电路7连接,形成回路。
当夜间或光线较暗时,控制电路7控制发光二极管5发光以形成各种警示或导向信息,发光二极管5发出的光束经反光凹面镜6反射聚焦经透光罩9再照向前方,这样散射角变小,照射面积变小,可以照射得很远,因此可视距离大大增加,显著提高了标志桶的警示或导向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圆柱体道路交通标志,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外表面设有多个发光二极管,所述圆柱形道路交通标志内还设有控制电路,所述圆柱体道路交通标志的上端面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发光二极管与太阳能电池板、控制电路连接,形成回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体道路交通标志,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个发光二极管发光端均正对放置于一个反光凹面镜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柱体道路交通标志,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凹面镜的凹面为球面或抛物面。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圆柱体道路交通标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及反光凹面镜前还设有一透明材料制成的透光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柱体道路交通标志,圆柱体外表面设有多个发光二极管沿道路交通标志图样排列,为了进一步提高警示效果,优选每一个发光二极管发光端均正对放置于一个反光凹面镜前,所述圆柱体道路交通标志内还设有控制电路,所述圆柱体道路交通标志的上端面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发光二极管与太阳能电池板、控制电路连接,形成回路。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圆柱体道路交通标志上采用了发光二极管,并一步增加反光凹面镜后,使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束经过反光凹面镜反光后再射出,这样散射角变小,照射面积变小,照射得更远,可视距离和范围大大增加,显著提高了圆柱体道路交通标志的指示效果。
文档编号E01F9/011GK2841760SQ200520066239
公开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0日
发明者朱文津, 周芝兰 申请人:朱文津, 周芝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