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升降防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3791阅读:14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升降防护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栏,特别是指一种用于人行横道或十字路口上保护行人通行安全的自动升降的防护栏。
技术背景目前在一个城市中,为了确保行人的安全,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画斑马线、架设天桥或开设隧道;在多年运行过程中,发现这三种方法都存在着自身的不足,如斑马线,要求司机有良好交通意识,一旦有司机安全意识不强或在紧急情况下,都会对行人造成危险,而且在这些情况下发生的交通事故往往受害者都是行人,所以在道路上我们不能够单单靠司机的素质来确保行人通行的安全;再说架天桥和挖隧道,不仅成本很高,而且也影响一个城市的市容,对老年人老说,走过天桥和穿越隧道都不容易。另外一些与本实用新型功能类似的防护栏,如在铁路要道上设置一些推拉和升降的防护栏,但是我们把这些方式复制在城市的交通要道或者十字路口上,都是行不通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既不影响市容,也不影响道路的正常运行的且安装和实施都非常方便的新型的自动升降防护栏。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的一种自动升降防护栏,所述的防护栏上设置有使之上、下升降的升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各组防护栏上都各自独立的设置有壳体和升降装置,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有电机,与电机转动轴联动连接的转轴,该转轴套接于防护栏中,并与防护栏之间作螺旋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防护栏中都各自独立的设置有与之升降配合的转轴,每组防护栏中的转轴与相邻的防护栏转轴之间为齿轮传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升降装置为液压升降装置或气压升降装置。
有益效果通过采用在防护栏下端设置有升降装置这种方式,我们就可以把这种防护栏安装在十字路口和交通要道的斑马线两侧上,再把它与红绿灯配合,在红灯亮的情况下,防护栏升起,高于地面,这时行人就可以在防护栏中间的斑马线上通行,而车辆就停在防护栏的另一侧;当绿灯亮时,防护栏下降,与地面水平,这时车辆就可以通行,这样就可以很好的保障行人安全的穿越十字路口或交通要道,减轻了行人穿越十字路口的心理压力。又由于每根防护栏都是单独的,则在一组防护栏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不影响其它防护栏的正常工作,且维修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3;图4为图1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4所示,一种自动升降防护栏,所述的各组防护栏3上都各自独立的设置有壳体1和升降装置2,所述的升降装置2包括有电机21,与电机21转动轴联动连接的转轴22,该转轴22套接于防护栏3中,并与防护栏3之间作螺旋配合,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中,可以把电机21的转动与设置在路旁边的红绿灯结合,当绿灯亮时,设置在斑马线5的两侧防护栏3就上升高于地面,行人就可以安全的在斑马线5上通行,当红灯亮时,设置在斑马线5的两侧防护栏3下降并与路面4基本持平,这时车辆就可以通行。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护栏3中都各自独立的设置有与之升降配合的转轴22,每组防护栏3中的转轴22与相邻的防护栏3的转轴22之间为齿轮6传动配合,这中结构只要在防护栏的两端或一端设置有电机21即可。
如图3所示,所述的升降装置为液压升降装置或气压升降装置7。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升降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栏上设置有使之上、下升降的升降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升降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组防护栏上都独立设置有壳体和升降装置,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有电机,与电机转动轴联动连接的转轴,该转轴套接于防护栏中,并与防护栏之间作螺旋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升降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栏中都独立设置有与之升降配合的转轴,每组防护栏中的转轴与相邻的防护栏转轴之间为齿轮传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升降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装置为液压升降装置或气压升降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栏,特别是指一种用于人行横道或十字路口上保护行人通行安全的自动升降的防护栏。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的一种自动升降防护栏,所述的防护栏上设置有使之上、下升降的升降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既不影响市容,也不影响道路的正常运行的且安装和实施都非常方便的新型的自动升降防护栏。
文档编号E01F13/04GK2878487SQ200620070299
公开日2007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8日
发明者周光仲, 周光孟 申请人:周光仲, 周光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