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交叉路口的立交方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9738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城市交叉路口的立交方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交道中交叉路口的立体交叉通过方案,特别是城市中小交叉
路口的立交桥。
技术背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特别是轿车的数量飞速增加, 这给交通,特别是城市交通造成了拥挤,尤其是城市中心的交叉路口的拥堵更是突出。这些 地方由于受城市发展的限制和人们活动需要的影响,无法修筑大型立交桥来解决交通拥挤 的问题。因此需要采用一种既不过大占用城市用地和空间,又能有效地将行人与机动车分 隔开来,同时能最大限度地方便人们活动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城市中心的交叉路口修筑一种既不过大占用城市用地和 空间位置,又能有效地将行人与机动车隔开的立交桥,解决城市中心交通拥挤的问题。 本本实用新型方案的实施办法是本方案是修筑一座单层立交桥于交叉路口 (无 论是十字路口还是三叉路口 ),桥上行车桥下行人。车辆在桥上分道和汇流,避免交会带来 的拥堵。车辆驶向交叉路口时,沿引桥坡道驶上桥面,坡道引桥随桥体道路的升高向右侧地 面为非机动车和人行道的方向展宽,使车辆在坡道桥上分出直行、左转弯、右转弯三个导向
车道(三叉路口只要左转弯和右转弯二个导向车道)。当机动车在桥上走过交叉路口时, 驶离立交桥有两条通道,一条路是靠近交叉路口中心的供直行和左转弯车辆汇流后穿行桥 体驶下地面的内侧坡道桥,下桥后沿地面道路驶离交叉路口 ;另一条路是靠路边的从立交 桥上供右转弯车辆驶离交叉路口时下桥去行的外侧坡道桥,两条道(桥)路在离交叉路口 远处汇流。除供直行和左转弯车辆汇流后驶离交叉路口的地面道路外,剩下的地面道路和 交叉路口中心的地面部分,均为行人和非机动车交会并向各方向疏散的中间通道和中心活 动区域。两条机动车驶离立交桥的道(桥)路中,靠路边从立交桥上供右转弯车辆下桥去 行的外侧坡道桥,对前一条驶离立交桥的通道还具有补充作用,当靠近交叉路口中心的供 直行和左转弯车辆汇流后穿行桥体驶下地面的内侧坡道桥或前行地面道路发生交通事故 或遇交通堵塞时,可利用供右转弯车辆驶离交叉路口的外侧坡道桥进行疏散。在供右转弯 车辆驶离交叉路口的外侧坡道桥下,供直行和左转弯车辆汇流后驶离交叉路口的地面道路 旁设立公交站,能更有效地提高交叉路口的效率,方便人们的交通和活动。在正常情况下, 机动车沿引桥坡道驶上立交桥时,根据各自的去向分别按照直行、左转弯、右转弯的合理分 道,直行车辆与左转弯车辆先在立交桥上汇流,沿内侧坡道桥下立交桥,顺地面道路前行, 在远处与外侧坡道桥下来的右转弯车辆汇流后驶离交叉路口 ;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过地面的 中间通道和中心活动区实现交叉路口的换道。
本方案具有以下特点 1、行人与机动车完全分离行驶,消除人车交通事故隐患,有效地防止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本立交方案以机动车行驶桥面,行人和非机动车走桥下路面为主的方式,将行人 与机动车完全分隔开来,使行人的无序不影响机动车的正常行驶,这样既提高了行车速度, 又避免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2、机动车的提前分道和无交错汇流,极大地提高车辆的通过能力。本立交方案在 引桥上就提前将驶向交叉路口的车辆分成三个去行方向,合理地安排车辆沿着不同去行方 向的分道行驶;在通过交叉路口中,以两次互不影响其他车辆行驶的汇流,巧取车辆的交 会,使机动车在通过交叉路口时,能保持一定的行驶速度,縮短了车辆通过交叉路口的时 间,提高了交叉路口的车辆通过能力。 3、极大地方便了行人,人性化更强。本立交方案让行人和非机动车走桥下路面,使 行人免去了拾阶爬坡的辛劳和不便,一方面方便了过路的行人,另一方面打消了人们图便 利翻越穿行机动车道的念头。同时机动车道的桥体,还能为路面的行人遮阳挡雨。不仅从 源头上消除交通事故隐患,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理念。 4、占地面积小,易于实施。本立交方案中的立交桥的桥面仅供机动车行驶,桥体通 过对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空中扩张延伸,达到桥面的车辆分道要求。因此对原有地面道 路的宽度要求不高,一般只要有四车道以上即可,这是大部分城市繁忙道路的状况。这些交 叉路口的地面资源紧缺,无法修筑大型立交桥,本方案可弥补此间不足,有利于实施。 5、公交站点设在交叉路口,有利于行人的方便和城市中心的繁荣。本立交方案在 交叉路口的每个转角预留的公交车站设置点,能给市民和过路的游客带来很大的方便。交 叉路口原本就是人们的交通集散地,让人们在这里上下转乘公交车,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人 们的行程效率,这样的方便必然受到大家的欢迎,是该交叉路口繁华升级的潜在力量。 6、留有交通堵塞预案,确保道路畅通。本立交方案中两条机动车驶离立交桥的道 (桥)路中,靠路边从立交桥上供右转弯车辆下行的外侧坡道桥,对另一条驶离立交桥的通 道还具有补充作用,当靠近交叉路口中心供的直行和左转弯车辆汇流后穿行桥体驶下地面 的内侧坡道桥或前行地面道路发生交通事故或遇交通堵塞时,可利用供右转弯车辆驶离交 叉路口的外侧坡道桥进行疏散。很好地保证了道路的畅通。

图1是本立交方案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立交方案俯视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立交方案机动车桥上分道、汇流和行驶方向示意图。 图4是本立交方案行人和非机动车中间通道和中心活动区域示意图。 图中所标1为靠近交叉路口中心的供车辆穿行桥体驶下地面的内侧坡道桥;2为
车辆上桥直行导向车道;3为车辆上桥左转弯导向车道;4为车辆上桥右转弯导向车道;5
为车辆右转弯后下桥去行的外侧坡道桥;6为立交桥下车辆过渡到地面的道路;7为车辆驶
离交叉路口的地面去行道路;8为公交车站设置处;9为路边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10为行
人和非机动车汇入交叉路口中心活动区的中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的立体示意图显示了桥面的各条行车道和靠近中心供车辆穿过桥体到达地面道路的内侧坡道桥与右转弯车辆下桥去行的外侧坡道桥。开往交叉路口的车辆在到达立 交桥顶前,分别驶入直行2、左转弯3、右转弯4三个方向的导向车道,车道2的直行车辆与 车道3的左转弯车辆汇流后,沿内侧坡道桥车道1经车道1和车道6穿过桥体到达地面,沿 车道7开往去行方向;右转弯车辆在进入导向车道4后,右转弯沿外侧坡道桥车道5开往去 行方向,并在远处与车道7开来的车辆汇流驶离交叉路口。 行人和非机动车在交叉路口路边拐角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9行走,经由中间通 道IO汇入中心活动区,在中心活动区内根据自己的去行方向,选择相应的中间通道10离 去。在8相应位置设置公交车站,能极大地方便行人。
权利要求一种城市交叉路口的立交方案中,其特征是在立交桥上有在到达桥顶前供车辆上桥的分成三个车道的坡道桥、供左转弯车辆行驶的弯道桥、供直行和左转弯车辆汇流后穿行桥体驶下地面的靠近交叉路口中心的内侧坡道桥和供右转弯车辆驶离交叉路口的靠路边的外侧坡道桥;在地面上把供直行和左转弯车辆汇流后驶离交叉路口的桥下地面道路部分与供行人和非机动车在交叉路口行走的中间交汇通道和中心活动区部分隔开。
专利摘要一种城市交叉路口的立交方案是一种不过大占用城市用地和空间位置的人车分行的立交桥。它通过对上桥车辆按照直行2、左转3、右转4的合理分道,使车辆根据各自的去向互不干扰地进入各自的车道;分道后的车辆,经过直行车辆与左转弯车辆的汇流,在靠近交叉路口中心处走过穿行桥体驶下地面的内侧坡道桥1,沿地面道路驶离立交桥,并在远处与外侧坡道桥5下来的右转弯车辆汇流离开交叉路口。利用地面剩下的大部分空间,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过中间通道和中心活动区实现交叉路口的换道。这样人车分道确保了交通安全,同时合理的车辆汇流缩短了机动车通过交叉路口的时间。
文档编号E01C1/04GK201525995SQ20092013689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3日
发明者朱立新 申请人:朱立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