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移动式再生沥青混合料冷搅拌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路面基层摊铺的再生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特别涉及一
种可移动作业的、不用通过加热废沥青碎料就能混合冷搅拌的设备,属于路面施工机械技 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是用于处理旧路面铣铯出的废沥青碎料使之能再次使用的 设备,现有的再生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通常是通过将废沥青碎料加热到160°C 200°C,以 一般不超过50%的比例掺入到新料中,通过加热搅拌使这种沥青混合料能再次摊铺到路面 上使用。这种设备解决了沥青路面维修中铣铯出的废沥青碎料再次回收利用问题,有利于 环保。但是,这种沥青废碎料再生方法的成本太高,其中包括增设废沥青碎料加热设备的成 本和设备的使用成本,且废沥青碎料需加热一定的时间融化后才能再次使用,生产效率较 低。 申请日为2005年3月24日,授权公告号为CN2778869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 了 "一种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该设备包括设于可移动拖挂或固定式底盘上的燃烧装置、 矿料烘干装置、矿料提升装置、搅拌装置、沥青称量输送装置及矿料称量输送装置。虽然该 设备燃烧装置热效率高,炉膛使用寿命长,但是,由于该设备的燃烧装置采用火焰燃烧器烘 干矿料和加热沥青混合料,设备成本和使用成本均高,加热后的沥青混合料排放的烟气对 环境造成污染。 申请日为2008年10月15日,公开号为CN101284218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 明书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强制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包括冷料粗级配装置、烘干筛分装置、 存料计量装置、搅拌装置和成品料存储装置,烘干筛分装置包括烘干器和筛分器,烘干器的 前后端设有燃烧器。该装置虽然结构较为简单,质量稳定,维修量小,但是同样存在着设备 成本和使用成本均高以及加热后的沥青混合料排放的烟气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再生沥青 料冷搅拌设备,该设备的主要单元集中在半挂车上,结构紧凑,移动方便;该设备将无需进 行加热的废沥青碎料和乳化沥青、水泥、矿粉等原材料,在连续式搅拌设备上经过充分搅拌 后用于摊铺路面的基层,该设备成本远远低于现有的沥青搅拌设备。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种移动式再生沥青混合料冷搅拌设备,包括移动式半挂单元、固定式外挂单元, 所述移动式半挂单元包括半挂车底架,安装在半挂车底架顶部的粉斗、单骨料斗和双骨料 斗,装在粉斗下方的叶轮给料机,设置在叶轮给料机出口处的螺旋输送机,分别设置在单骨 料斗、双骨料斗下方的三台骨料给料输送机,安装在底架下部的搅拌缸,设置在移动式半挂 单元的前下部的供水系统,装在搅拌缸上部的乳化沥青喷洒管;所述固定式外挂单元包括卸料输送机、小料斗、上料螺旋输送机、粉仓、沥青供给系统、控制室;所述粉仓设置在移动 式半挂单元的前侧,粉仓下端的出料口正对斜置的上料螺旋输送机的输入端,上料螺旋输 送机输出端的下方为粉斗的入料口 ;所述卸料输送机斜置在移动式半挂单元的后侧,其低 输入端延伸在搅拌缸出料口的下方,其高输出端的下方设有小料斗,所述控制室和沥青供 给系统分别设置在移动式半挂单元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移动式再生沥青混合料冷搅拌设备,其中所述乳化沥青喷洒系统包括沥青 罐、保温二通阀、沥青泵;所述沥青罐的输出管路顺次连接保温二通阀、沥青计量泵、沥青喷 管,所述沥青喷管位于搅拌缸的上方。 前述的移动式再生沥青混合料冷搅拌设备,其中所述供水系统包括水箱、水计量
泵;所述水箱的输出主管路与水计量泵连接后分成两路,一路主管路通向搅拌缸上侧的水
槽,另一路侧管路与设置在单骨料斗、双骨料斗出料口处导料槽上侧的喷水管连接。 前述的移动式再生沥青混合料冷搅拌设备,其中所述三台骨料给料输送机包括设
置在单骨料斗下方的一台、平行设置在双骨料斗下方的两台,所述两台骨料给料输送机和
一台骨料给料输送机的输出端相对地设置在搅拌缸入口处的上方。所述粉仓包括直立在移 动式半挂单元前侧的数个仓筒,所述数个仓筒1分别储存不同的粉料。 与现有的移动式再生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外挂单元的设备较少,拆装简单、方便,便于公 路施工单位移动作业。 2、本实用新型无需对铣铯出的废沥青碎料进行加热,而是通过加入乳化沥青、水 泥、矿粉等原材料,在本实用新型上经过充分搅拌后用于摊铺路面的基层,本实用新型的制 造成本和使用成本远远低于现有的沥青搅拌设备。 3、本实用新型的搅拌缸能确保铣铯出的废沥青碎料与乳化沥青能得到充分、迅速 均匀的搅拌,获得理想的搅拌质量。 4、本实用新型的叶轮给料机可提供非常均匀的粉料流,确保计量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
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I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输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旋转90°后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乳化沥青喷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 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 包括移动式半挂单元1、固定式外挂单元2。移动式半挂单元包括半挂车底架110,安装在半挂车底架110顶部的粉斗12、单骨料斗14和双 骨料斗15,装在粉斗12底部的叶轮给料机17,设置在叶轮给料机17出口处的螺旋输送机 13,分别设置在单骨料斗14、双骨料斗15底部下方的三台骨料给料输送机19,设置在移动 式半挂单元1的前下部的供水系统ll,安装在半挂车底架110下部的搅拌缸16,装在搅拌 缸16上部沥青喷管254。单骨料斗14和双骨料斗15分别存放三种骨料,包括小废沥青碎 料、大废沥青碎料和新碎石骨料,其中小废沥青碎料的直径《①10mm,大废沥青碎料的直径 在①10mm ①30mm之间。单骨料斗14存放一种骨料,双骨料斗15分别存放两种骨料。 位于粉斗12底部输出口下的叶轮给料机17可提供非常均匀的粉料流,确保计量精度。三 台骨料给料输送机19包括设置在单骨料斗14下方的一台、平行设置在双骨料斗15下方的 两台,双骨料斗15 —隔为二,其下分别设置两台骨料给料输送机19,所述两台骨料给料输 送机19和一台骨料给料输送机19的输出端相对地设置在搅拌缸16入口处的上方,分别用 于将单骨料斗14、双骨料斗15储存的三种骨料和叶轮给料机17输送的粉料送入搅拌缸16 搅拌。本实用新型的搅拌缸16采用独特的刀片排列,确保废沥青碎料与乳化沥青能得到充 分、均匀的搅拌,搅拌缸16的容量大、磨损小。刀片采用高耐磨镍、铬合金,搅拌缸16采用 多刀片搅拌,能获得理想的搅拌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式外挂单元2包括卸料输送机21、小料斗22、上料螺旋输送机 23、粉仓24、沥青供给系统25、、控制室26。粉仓24设置在移动式半挂单元的前侧,粉仓24 下端的出料口正对斜置的上料螺旋输送机23的输入端,上料螺旋输送机23输出端的下方 为粉斗12的入料口 ;卸料输送机21斜置在移动式半挂单元1的后侧,其低输入端延伸在搅 拌缸16出料口的下方,其高输出端的下方设有小料斗22。粉仓24包括直立在移动式半挂 单元1前侧的2个仓筒241,其中一个仓筒241储存水泥粉料,另一个仓筒241储存矿粉粉 料。 如图3及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沥青供给系统25和控制室26分别设置在移动 式半挂单元1的外侧。本实用新型的沥青供给系统25包括沥青罐251、保温二通阀252、沥 青泵253 ;沥青罐251的输出管路顺次连接保温二通阀252、沥青计量泵253、位于搅拌缸16 的上方沥青喷管254。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室26设有PLC工业控制器,可采用手动和自动程 序操作,工作可靠。配料比例的设定、调整精确、方便,并配有安全报警紧急停车系统。 如图4 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供水系统11分别设置在移动式半挂单元1的前 下部。包括水箱111、水计量泵H2,水箱111的输出主管路113与水计量泵112连接后分 成两路,一路主管路113通向搅拌缸16上侧的水槽,另一路侧管路114与设置在单骨料斗 14、双骨料斗15导料槽上侧的喷水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水泥粉料和矿粉粉料分别从2个仓筒241的底部输出, 经过上料螺旋输送机23的输送进入粉斗12内,然后从粉斗12的下口进入叶轮给料机17 的进行容积计量,再经位于叶轮给料机17出口处的螺旋输送机13的输送,将粉料输入到搅 拌缸16内。同时直径和材料不同的三种骨料分别从单骨料斗14和双骨料斗15输出,经位 于其下部的三台骨料给料输送机19进行容积计量后,将三种骨料输入到搅拌缸16内,将三 种骨料和粉料进行充分的搅拌。 水从水箱111的输出端输送到水计量泵112,由水计量泵112对水进行容积计量, 然后分两路输出。 一路通过主管路113到搅拌缸16的水槽,由围绕搅拌缸16四周的水槽将水均匀的喷到搅拌缸16里。另一路侧管路114将水输送到单骨料斗14和双骨料斗15 出料口处的导料槽上侧的喷水管,喷湿单骨料斗14和双骨料斗15内的骨料,以利于骨料和 粉料的搅拌。 乳化沥青由沥青罐251输出,经保温二通阀252到沥青泵253,由沥青泵253进行 容积计量,再输送到沥青喷管254,由沥青喷管254均匀地喷洒到搅拌缸16的物料上。经 过充分、均匀搅拌的半流体物料从搅拌缸16的输出口通过卸料输送机21输送到小料斗22 内,最后输送到路面施工的自卸车车斗中。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 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移动式再生沥青混合料冷搅拌设备,包括移动式半挂单元(1)、固定式外挂单元(2),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半挂单元包括半挂车底架(110),安装在半挂车底架(110)顶部的粉斗(12)、单骨料斗(14)和双骨料斗(15),装在粉斗(12)下方的叶轮给料机(17),设置在叶轮给料机(17)出口处的螺旋输送机(13),分别设置在单骨料斗(14)、双骨料斗(15)下方的三台骨料给料输送机(19),安装在底架(1)下部的搅拌缸(16),设置在移动式半挂单元(1)前下部的供水系统(11),装在搅拌缸上部的沥青喷管(254);所述固定式外挂单元(2)包括卸料输送机(21)、小料斗(22)、上料螺旋输送机(23)、粉仓(24)、沥青供给系统(25)、控制室(26);所述粉仓(24)设置在移动式半挂单元(1)的前侧,粉仓(24)下端的出料口正对斜置的上料螺旋输送机(23)的输入端,上料螺旋输送机(23)输出端的下方为粉斗(12)的入料口;所述卸料输送机(21)斜置在移动式半挂单元(1)的后侧,其低输入端延伸在搅拌缸(16)出料口的下方,其高输出端的下方设有小料斗(22);所述控制室(26)和沥青供给系统(25)分别设置在移动式半挂单元(1)的外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再生沥青混合料冷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 沥青喷洒系统(25)包括沥青罐(251)、保温二通阀(252)、沥青泵(253);所述沥青罐(251) 的输出管路顺次连接保温二通阀(252)、沥青计量泵(253)、沥青喷管(254),所述沥青喷管 (254)位于搅拌缸(16)的上方。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再生沥青混合料冷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 系统(11)包括水箱(111)、水计量泵(112);所述水箱(111)的输出管路与水计量泵(112) 连接后分成两路,一路主管路(113)通向搅拌缸(16)上侧的水槽,另一路侧管路(114)与 设置在单骨料斗(14)、双骨料斗(15)出料口处导料槽上侧的喷水管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再生沥青混合料冷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台 骨料给料输送机(19)包括设置在单骨料斗(14)下方的一台、平行设置在双骨料斗(15)下 方的两台,所述两台骨料给料输送机和一台骨料给料输送机的输出端相对地设置在搅拌缸(16) 入口处的上方。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再生沥青混合料冷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粉仓 (24)包括直立在移动式半挂单元(1)的前侧的数个仓筒(241),所述数个仓筒(241)分别 储存不同的粉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再生沥青混合料冷搅拌设备,包括移动式半挂单元、固定式外挂单元,半挂单元包括半挂车底架,安装在底架顶部的粉斗、单骨料斗和双骨料斗、叶轮给料机,螺旋输送机,骨料给料输送机,安装在底架下部的搅拌缸,乳化沥青喷洒系统,供水系统;固定式外挂单元包括卸料输送机、小料斗、上料螺旋输送机、粉仓、沥青供给系统、控制室;所述控制室和沥青供给系统分别设置在移动式半挂单元的外侧。本实用新型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外挂单元的设备较少,拆装简单、方便,便于公路施工单位移动作业。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入乳化沥青、水泥、矿粉等原材料,经过充分搅拌后用于摊铺路面的基层,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远远低于现有的沥青搅拌设备。
文档编号E01C19/10GK201525998SQ20092023217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1日
发明者于怀义, 伍锋, 刘耀光, 华斌, 张飞, 汤文龙 申请人:中外合资江苏华通动力重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