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两用全吸式扫路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0453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干湿两用全吸式扫路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道路清扫的扫路车,尤其是一种干湿两用全吸式扫路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干湿两用全吸式扫路车主要由车头、底盘、组合式吸嘴、垃圾箱、风机 和除尘器构成。车头设置在底盘前部,垃圾箱位于底盘的后部,垃圾箱的后端设有卸料口, 垃圾箱的后端设有与与卸料口相对应的卸料门。风机和除尘器位于车头与垃圾箱之间的底 盘上。组合式吸嘴装设在底盘的下方,它包括主吸嘴、左吸嘴和右吸嘴,左吸嘴和右吸嘴分 别铰接于主吸嘴的两侧,左吸嘴和右吸嘴与主吸嘴之间分别通过控制气缸相连。主吸嘴、左 吸嘴和右吸嘴上分别设有吸风口和吹风口,吹风口吹出的风对垃圾进行驱赶,被驱赶的垃 圾由吸风口吸入,从而实现路面的清洁。设置在主吸嘴、左吸嘴和右吸嘴上的吹风口吹出的 风虽然能够对垃圾进行驱赶,但对远离吹风口的垃圾其驱赶能力较弱,被驱赶的垃圾不能 向吸风口集聚,因此这影响了吸入效果。像石子这样的大颗粒垃圾,其吸入效果更差。当扫 路车收集到垃圾箱内的垃圾需要卸出时,使垃圾箱翻转一定角度,打开其后端的卸料门,垃 圾箱内的垃圾则从卸料口卸出。由于扫路车收集到垃圾箱内的垃圾从卸料口卸出时,产生 了暴发性扬尘,因此造成了二次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干湿两用全吸式扫路车,它不仅能够降 低卸料时的二次扬尘污染,而且对垃圾的吸入效果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干湿两用全吸式扫路车,它含有车头、底 盘、组合式吸嘴、垃圾箱、风机、除尘器、提升机构和翻倒机构,组合式吸嘴含有主吸嘴、左吸 嘴和右吸嘴,左吸嘴和右吸嘴分别铰接于主吸嘴的两侧,左吸嘴和右吸嘴与主吸嘴之间分 别通过控制气缸相连,垃圾箱的后端设有卸料口,垃圾箱的后端设有与与卸料口相对应的 卸料门,还含有喷雾抑尘装置,该装置含有喷管、前喷嘴、后喷嘴、侧喷嘴、抑尘罩、支撑杆、 弹簧组,前喷嘴和后喷嘴设置在喷管上且互成直角,侧喷嘴设置在喷管的两端部上且与前 喷嘴或后喷嘴互成45°角,喷管设置在所述卸料门的内上部,喷管的进水端通过软管与设 置在底盘上的高压供水系统相连,抑尘罩为扇形防水布,该抑尘罩的一边设置在所述卸料 口一侧的内边缘上,该抑尘罩的另一边设置在所述卸料门一侧的内边缘上,支撑杆沿径向 设置在该抑尘罩的中央,卸料口的另一侧的内边缘和卸料门另一侧的内边缘之间设有另外 一个抑尘罩,这个抑尘罩的中央径向设有另一个支撑杆,弹簧组由三根弹簧组成,这三根弹 簧连成Y形结构,其三端分别连接在两支撑杆和所述卸料口上端的内边缘上;所述组合式 吸嘴的左吸嘴和右吸嘴分别通过弹簧与主吸嘴相连,主吸嘴含有主回吹风腔体、主吸风左 管、主吸风右管、主回吹风左管、主回吹风右管,主回吹风腔体的底部左、右对称设有V形吹 风槽,主吸风左管和主吸风右管的一端分别穿过主回吹风腔体设置在它的底部上、且分别位于左、右对称的V形吹风槽的底部,V形吹风槽的后侧设有导流刮板,主回吹风左管和主 回吹风右管的一端分别固定在主回吹风腔体的顶部上且与其相通连;所述右吸嘴含有回吹 风腔体、右吸风管、右回吹风管,回吹风腔体的底部设有V形吹风槽,该V形吹风槽的后侧设 有导流刮板,右吸风管一端穿过回吹风腔体设置在它的底部上、且位于回吹风腔体底部设 有的V形吹风槽的底部,右回吹风管的一端固定在回吹风腔体的顶部上且与其相通连;所 述左吸嘴的结构形状与所述右吸嘴的结构形状相对称。所述左吸嘴和右吸嘴的前部分别设有导轮。所述除尘器为旋风除尘器。由于在垃圾箱的卸料口和卸料门之间设有喷雾抑尘装置,当扫路车收集到垃圾箱 内的垃圾从卸料口卸出时,喷雾抑尘装置的前喷嘴、后喷嘴和侧喷嘴喷射出来的水雾,能够 有效降低卸料时的二次扬尘污染;喷雾抑尘装置的抑尘罩能够有效阻挡卸料时扬尘从两侧 向外的飞散。因此上述扫路车能够降低卸料时的二次扬尘污染。由于主吸嘴设有主回吹风 腔体,在其底部左、右对称设有V形的吹风槽,V形吹风槽的后侧设有导流刮板,因此V形吹 风槽吹出的风不仅能够对垃圾进行全面的驱赶,而且在其后侧设有的导流刮板的配合下, 随着干湿两用全吸式扫路车向前移动,垃圾不断向位于两个V形吹风槽底部的主吸风左管 和主吸风右管聚集,这大大提高了吸入的效果。由于V形吹风槽吹出的风与地面之间产生 了气帘,提高了主吸嘴的密封性,因此这有利于提高吸入效果。像石子这样的大颗粒垃圾, 在V形吹风槽后侧设有的导流刮板的作用下,被强制移向主吸风左管或主吸风右管,因此 对大颗粒垃圾的吸入效果也比较好。同样,由于左吸嘴和右吸嘴与主吸嘴的结构形状相似, 因此够能提高对垃圾的吸入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干湿两用全吸式扫路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干湿两用全吸式扫路车在卸料时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的A向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的B向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干湿两用全吸式扫路车的组合式吸嘴的俯视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5的C-C剖面放大示意图图7是图5的B-B剖面放大示意图。图8是图5的A-A剖面放大示意图。图中1.车头,2.底盘,3.高压供水系统,4.风机,5.回吹风道,6.提升机构,7.左 侧轮,8.主回吹风左管,9.连杆,10.组合式吸嘴,11.左回吹风管,12.左吸风管,13.主吸 风左管,14.吸风左接管,15.垃圾箱,16.支撑杆I,17.抑尘罩I,18.卸料口,19.卸料门, 20.后喷嘴,21.喷管,22.前喷嘴,23.侧喷嘴I,24.滤网,25.风道,26.储灰斗,27.除尘 器,28.风机进口,29.风机出口,30.弹簧组,31.支撑杆II,32.抑尘罩II,33.侧喷嘴II, 34.左弹簧,35.左吸嘴,36.主吸嘴,37.左V形吹风槽,38.右V形吹风槽,39.导流刮板, 40.主回吹风右管,41.主吸风右管,42.右控制气缸,43.右侧轮,44.推杆,45.右弹簧, 46.右吸嘴,47.路牙,48.右导轮,49.导流刮板,50. V形吹风槽,51.后端,52.右吸风管, 53.后侧橡胶板,54.前侧橡胶板,55.右回吹风管,56.后轮,57.后端,58.底部,59.前端,60.主回吹风腔体,61.左控制气缸,62.顶部,63.前端,64.路面,65.前侧橡胶板,66.后侧 橡胶板,67.回吹风腔体,68.底部,69.顶部。
具体实施方式图1和图2中,干湿两用全吸式扫路车,它含有车头1、底盘2、组合式吸嘴10、垃圾箱15、风机4、除尘器27、提升机构6和翻倒机构。车头1设置在底盘2前部,垃圾箱15位 于底盘2的后部,垃圾箱15的后端设有卸料口 18,垃圾箱15的后端设有与与卸料口 18相 对应的卸料门19。风机4和除尘器27位于车头1与垃圾箱15之间的底盘1上。垃圾箱 15的底部的左、右侧分设有吸风左接管14和吸风右接管。垃圾箱15内上部的出风口处设 有滤网24,该出风口与风机进口 28之间设有风道25。风机出口 29通过风管与除尘器27 相连。为提高干、湿除尘效果,除尘器27可选用旋风除尘器。除尘器27与储灰斗26相连, 储灰斗26的侧面设有出灰门。风机出口 29与回吹风道5相连。组合式吸嘴10通过连杆 9与底盘2相连。提升机构6设置在底盘2上,且与组合式吸嘴10相连。翻倒机构设置在 底盘2上且与垃圾箱15相连。干湿两用全吸式扫路车还含有喷雾抑尘装置,如图2、图3和 图4所示,该装置含有喷管21、前喷嘴22、后喷嘴20、侧喷嘴I 23、侧喷嘴II 33、抑尘罩I 17、抑尘罩II 32,支撑杆I 16、支撑杆II 31、弹簧组30,前喷嘴22和后喷嘴20设置在喷 管21上且互成直角,这样的前喷嘴22和后喷嘴20可在喷管21上设置多组。侧喷嘴I 23 和侧喷嘴II 33设置在喷管21的两端部上且与前喷嘴22和后喷嘴20互成45°角。喷管 21设置在卸料门19的内上部,喷管21的进水端通过软管与设置在底盘2上的高压供水系 统3相连。抑尘罩I 17和抑尘罩II 32的形状结构相同,都为扇形防水布。抑尘罩I 17 的一边设置在卸料口 18—侧的内边缘上、另一边设置在卸料门19 一侧的内边缘上,支撑杆 I 16沿径向设置在抑尘罩I 17的中央。同样,在卸料口 18的另一侧的内边缘和卸料门19 另一侧的内边缘之间设有抑尘罩II 32,这个抑尘罩II 32的中央径向设有支撑杆II 31。 弹簧组30由三根弹簧组成,这三根弹簧连成Y形结构,其三端分别连接支撑杆I 16、支撑 杆II 31和卸料口 18上端的内边缘上。当卸料门19关闭时,抑尘罩I 17和抑尘罩II 32 在弹簧组30的拉力作用下,抑尘罩I 17和抑尘罩II 32折叠在卸料口 18的的两侧,如图 3所示。当扫路车需要卸料时,翻倒机构使垃圾箱15翻转一定角度,卸料门19打开,如图2 所示,抑尘罩I 17和抑尘罩II 32展开在卸料口 18和卸料门19的两侧,这样能够有效阻 挡扬尘从两侧向外的飞散;喷雾抑尘装置的前喷嘴22、后喷嘴20、侧喷嘴I 23、侧喷嘴II 33喷射出来的水雾,能够有效降低卸料时的二次扬尘污染。如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 组合式吸嘴10含有主吸嘴36、左吸嘴35、右吸嘴46、左控制气缸61和右控制气缸42。左 吸嘴35和右吸嘴46分别铰接于主吸嘴36的左、右两侧。左控制气缸61和右控制气缸42 分别设置在主吸嘴36的左、右两侧。左控制气缸61的活塞杆与左吸嘴35铰接,右控制气 缸42的活塞杆与右吸嘴46铰接,在本实施例中,右吸嘴46在与主吸嘴36的铰链连接处设 有推杆44,该推杆44与右控制气缸42的活塞杆之间以铰链连接方式连接;同样左吸嘴35 在与主吸嘴36的铰链连接处设有推杆,该推杆与左控制气缸61的活塞杆之间以铰链连接 方式连接。主吸嘴36的前端59设有前侧橡胶板65、其后端57设有后侧橡胶板66、其左端 设有左侧橡胶板、其右端设有右侧橡胶板。主吸嘴36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侧轮7和右 侧轮43,其后端57设有两个后轮56。左吸嘴35的前端和右吸嘴46的前端63分别设有前侧橡胶板和前侧橡胶板54,左吸嘴35的后端和右吸嘴46的后端51分别设有后侧橡胶板和 后侧橡胶板53、其左端各设有左侧橡胶板、其右端各设有右侧橡胶板。左吸嘴35和右吸嘴 46分别通过左弹簧34和右弹簧45与主吸嘴36相连。主吸嘴36含有主回吹风腔体60、主 吸风左管13、主吸风右管41、主回吹风左管8、主回吹风右管40,主回吹风腔体60的底部58 左、右对称设有左V形吹风槽37和右V形吹风槽38。主吸风左管13和主吸风右管41的 一端分别穿过主回吹风腔体60设置在它的底部58上、且分别位于左、右对称的左V形吹风 槽37和右V形吹风槽38的底部,左V形吹风槽37和右V形吹风槽38的后侧设有导流刮 板39。主回吹风左管8和主回吹风右管40的一端分别固定在主回吹风腔体60的顶部62 上且与其相通连。右吸嘴46含有回吹风腔体67、右吸风管52、右回吹风管55,回吹风腔体 67的底部68设有V形吹风槽50,右吸风管52 —端穿过回吹风腔体67设置在它的底部68 上、且位于回吹风腔体67的底部68设有的V形吹风槽50的底部,该V形吹风槽50的后侧 设有导流刮板49。右回吹风管55的一端固定在回吹风腔体67的顶部69上且与其相通连。 左吸嘴35的结构形状与右吸嘴46的结构形状相对称。左吸嘴35的前部和右吸嘴46的前 部分别设有导轮和导轮48。主吸嘴36上的主回吹风左管8和主回吹风右管40、左吸嘴35 上的左回吹风管11及右吸嘴46上的右回吹风管55均与回吹风道5相通连。主吸嘴36上 的主吸风左管13和左吸嘴35上的左吸风管12均与吸风左接管14相通连。主吸嘴36上 的主吸风右管41和右吸嘴46上的右吸风管52均与吸风右接管相通连。由于主吸嘴36设 有主回吹风腔体60,在其底部58左、右对称设有V形的吹风槽37、38,V形吹风槽37、38的 后侧设有导流刮板39,因此V形吹风槽37、38吹出的风不仅对垃圾进行全面的驱赶,而且在 其后侧设有的导流刮板39的配合下,随着干湿两用全吸式扫路车向前的移动,垃圾不断向 位于V形吹风槽37、38底部的主吸风左管16和主吸风右管41聚集,这大大提高了吸入的 效果。由于V形吹风槽37、38吹出的风与路面64之间形成了气帘,这提高了主吸嘴36的 密封性,从而提高了吸入效果。像石子这样的大颗粒垃圾,在V形吹风槽37、38后侧设有的 导流刮板39的作用下,被强制移向主吸风左管13或主吸风右管41,因此对大颗粒垃圾的吸 入效果也比较好。由于左吸嘴35和右吸嘴46与主吸嘴36的结构形状相似,因此其吸入效 果相同。由于左吸嘴35和右吸嘴46分别通过左弹簧34和右弹簧45与主吸嘴36相连,以 右吸嘴46为例,当右吸嘴46碰到路牙47时,右吸嘴46的外边缘右导轮48受到与车辆行 驶方向相反的力,当这个力大于右弹簧45的弹力时,右吸嘴46便绕铰点向后转动,避免碰坏。当需要右吸嘴46收拢时,只需将右控制气缸42的活塞杆往外伸,这样活塞杆带动推杆 44使右吸嘴46顺时针绕铰点转回原始位置;对左吸嘴35的情形,同样如此。
权利要求一种干湿两用全吸式扫路车,它含有车头、底盘、组合式吸嘴、垃圾箱、风机、除尘器、提升机构和翻倒机构,组合式吸嘴含有主吸嘴、左吸嘴和右吸嘴,左吸嘴和右吸嘴分别铰接于主吸嘴的两侧,左吸嘴和右吸嘴与主吸嘴之间分别通过控制气缸相连,垃圾箱的后端设有卸料口,垃圾箱的后端设有与与卸料口相对应的卸料门,其特征在于还含有喷雾抑尘装置,该装置含有喷管、前喷嘴、后喷嘴、侧喷嘴、抑尘罩、支撑杆、弹簧组,前喷嘴和后喷嘴设置在喷管上且互成直角,侧喷嘴设置在喷管的两端部上且与前喷嘴或后喷嘴互成45°角,喷管设置在所述卸料门的内上部,喷管的进水端通过软管与设置在底盘上的高压供水系统相连,抑尘罩为扇形防水布,该抑尘罩的一边设置在所述卸料口一侧的内边缘上,该抑尘罩的另一边设置在所述卸料门一侧的内边缘上,支撑杆沿径向设置在该抑尘罩的中央,卸料口的另一侧的内边缘和卸料门另一侧的内边缘之间设有另外一个抑尘罩,这个抑尘罩的中央径向设有另一个支撑杆,弹簧组由三根弹簧组成,这三根弹簧连成Y形结构,其三端分别连接在两支撑杆和所述卸料口上端的内边缘上;所述组合式吸嘴的左吸嘴和右吸嘴分别通过弹簧与主吸嘴相连,主吸嘴含有主回吹风腔体、主吸风左管、主吸风右管、主回吹风左管、主回吹风右管,主回吹风腔体的底部左、右对称设有V形吹风槽,主吸风左管和主吸风右管的一端分别穿过主回吹风腔体设置在它的底部上、且分别位于左、右对称的V形吹风槽的底部,V形吹风槽的后侧设有导流刮板,主回吹风左管和主回吹风右管的一端分别固定在主回吹风腔体的顶部上且与其相通连;所述右吸嘴含有回吹风腔体、右吸风管、右回吹风管,回吹风腔体的底部设有V形吹风槽,该V形吹风槽的后侧设有导流刮板,右吸风管一端穿过回吹风腔体设置在它的底部上、且位于回吹风腔体底部设有的V形吹风槽的底部,右回吹风管的一端固定在回吹风腔体的顶部上且与其相通连;所述左吸嘴的结构形状与所述右吸嘴的结构形状相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湿两用全吸式扫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吸嘴和右吸嘴 的前部分别设有导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湿两用全吸式扫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为旋风除 尘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湿两用全吸式扫路车,它含有喷雾抑尘装置和组合式吸嘴,喷雾抑尘装置的前喷嘴和后喷嘴设置在喷管上,侧喷嘴设置在喷管的两端部上,抑尘罩设置在卸料口和卸料门之间的两侧,支撑杆沿径向设置在该抑尘罩的中央,弹簧组为Y形结构其三端分别连接在两支撑杆和卸料口上端的内边缘上,组合式吸嘴的左吸嘴和右吸嘴分别通过弹簧与主吸嘴相连,主吸嘴的主回吹风腔体的底部左、右对称设有V形吹风槽其后侧设有导流刮板,右吸嘴与主吸嘴结构相似,左吸嘴的结构形状与右吸嘴的结构形状相对称。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降低卸料时的二次扬尘污染,而且对垃圾的吸入效果好。
文档编号E01H1/08GK201574370SQ20092025648
公开日2010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3日
发明者季明烨, 王涤成, 邱雪峰 申请人:江苏悦达专用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