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设于桥墩墩柱顶部的钢结构盖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927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设于桥墩墩柱顶部的钢结构盖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设于桥墩墩柱顶部的钢结构盖梁,在该钢结构盖梁的顶 面,能够按照设计要求将匝道桥主梁准确地顶升到所需要的高度,平移到所需要的位置。
背景技术
在大城市的城区,在互通式立交桥的主路之间,设有匝道桥相连。这些匝道桥的 弯度和坡度都较大,其路面设有双车道,桥宽在8000-9000mm之间。匝道桥的上部结构为 单箱单室的预应力连续箱形梁,3-4孔为一联。在每一联的两端,采用桥台或双柱式桥墩 支撑;在每一联的中部,采用钻孔桩基础的单柱式桥墩支撑。单柱式桥墩是一根直径为 1400-1600mm的钢筋混凝土圆柱,其顶面安装一个盆式支座。该支座处于压力集中部位,加 之施工质量较差,故其上方的主梁便产生较大沉降,并使其向外产生移动,同时其端部的内 侧发生翘曲。在以往,修复该匝道桥的方法缺陷较多,其具体作法是首先在匝道桥的主梁之下 搭设支撑架,用千斤顶将匝道桥的主梁顶起,消除其两端的翘曲;然后在桥墩与主梁之间焊 接钢构件,将二者进行固定连接;最后撤除千斤顶。在主梁作用下,钢构件及焊接部位产生 压缩变形,主梁出现回落,在其端部的内侧又重现翘曲。至于主梁所产生的水平偏移量,则 根本无法纠正。由于改变了受力结构,产生了较大的温度应力,致使桥体加速破损。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以往的这些问题而由本发明人精心研制的一种钢结构盖梁, 这种钢结构盖梁加设在经加固后的桥墩墩柱的顶部。在其顶面,通过模板定位法安装板式 橡胶支座,可以精确设定匝道桥主梁被支撑的高度,完全消除其主梁两端内侧的翘曲。利用 钢辊的滚动作用,可以准确调整匝道桥主梁的水平偏移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构造简单,造形美观,在保持匝道桥受 力状态不变的情况下,无需中断匝道桥桥面的交通,就能将其主梁调整到最为理想的位置, 从而明显提高行车质量,延长桥体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种加设于桥墩墩柱顶部的钢结构盖梁,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1块底板、2块翼 板、2块侧板、7道双悬臂板、数十个槽钢连接体、20根贯通抗拉主钢筋、2块装饰板、桥墩墩 柱顶部和所灌注的C30无收缩钢纤维混凝土 ;该钢结构盖梁座落在桥墩墩柱两侧加固体的 顶面,其顶面距匝道桥主梁的底面150mm,在其正中部位,是1170mm高的桥墩墩柱顶部;从 几何图形上看,整个钢结构盖梁沿竖向高1230mm,自上而下分为两部分;上部分是一个矩 形柱体,下部分是一个平卧的等腰梯形柱体;该矩形柱体沿竖向高630mm,沿横桥向的长度 等于匝道桥主梁的宽度加600mm,沿纵桥向的宽度等于桥墩墩柱的直径加320mm ;该等腰 梯形柱体沿竖向高600mm,其前后侧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等腰梯形的垂直面,其左右侧面 是两个相互对称的倾斜的矩形平面,其顶面及底面皆为矩形的水平面;顶面及底面沿纵桥向的宽度都等于桥墩墩柱的直径加160mm,顶面沿横桥向的长度等于匝道桥主梁的宽度加 600mm,底面沿横桥向长2400mm ;在桥墩墩柱两侧加固体的顶面,所述的底板水平放置并与 该桥墩墩柱及其两侧的加固体相固定;在该底板的左右两侧,从里向外依次为所述的翼板 和侧板;在该底板的前后边缘处,前后相互对称地安装两块所述的装饰板,这两块装饰板与 所述的底板及该底板左右两侧的所述的翼板和侧板通过焊接组装在一起,共同形成了该钢 结构盖梁的钢壳体;在该钢壳体内,在两块所述的装饰板之间,以相等的间距前后相互对称 地垂直设置了七道所述的双悬臂板;在相邻两道所述的双悬臂板之间,沿横桥向以300mm 为间距设所述的槽钢连接体;在每一道所述的双悬臂板顶部的前后两侧,各设一根所述的 贯通抗拉主钢筋;在相邻两道所述的双悬臂板顶部的中间,亦设一根所述的贯通抗拉主钢 筋;在上述所形成的钢结构内,所述的所灌注的C30无收缩钢纤维混凝土充满其全部空间。所述的底板用一块20mm厚的矩形钢板制做,其沿横桥向的长边为2400mm,沿纵桥 向的短边的长度等于桥墩墩柱的直径加160mm ;在该矩形钢板的正中部位设一个圆孔,该 圆孔的直径等于桥墩墩柱钢筋笼的外径。所述的翼板为一块6mm厚的矩形钢板,在所述的底板的左右两侧各安装一块该翼 板;该翼板前后横边的水平投影沿横桥向,其内纵边和外纵边沿顺桥向且长度都等于桥墩 墩柱的直径加160mm ;该翼板的内纵边与该底板的短边相拼接,二者通过拼缝处的满焊结 为一体;该翼板的外纵边高于其内纵边600mm,并位于匝道桥主梁侧面以外的297mm处。所述的侧板为一块6mm厚的矩形钢板,在所述的翼板的外纵边之上,该侧板沿顺 桥向垂直设置;其前后两个竖直边高630mm ;其顶纵边和底纵边皆沿顺桥向,长度等于桥墩 墩柱的直径加320mm ;该侧板的底纵边与该翼板的外纵边相拼接,二者通过拼缝处的满焊 结为一体;该侧板的顶纵边低于匝道桥主梁的底面150mm,其前后两个竖直边分别位于该 翼板前后两个横边以外的80mm处。所述的双悬臂板用6mm厚的钢板制做,该双悬臂板由左右相互对称的两部分构 成;这两部分分别位于所述的桥墩墩柱顶部的左右两侧,其每一部分的内侧边都与该桥墩 墩柱顶部的钢护筒相焊接,外侧边都与所述的侧板相焊接,顶边均高于桥墩墩柱顶面30mm、 低于该侧板的顶纵边30mm,底边皆与所述的底板相焊接,斜边皆与所述的翼板相焊接。所述的槽钢连接体用槽钢裁制而成,其宽度等于相邻两道所述的双悬臂板的净 距;在相邻两道该双悬臂板之间,所述的槽钢连接体沿横桥向以300mm为间距垂直设置,其 顶边低于该双悬臂板的顶边30mm,其底边与所述的底板或翼板相焊接;在该槽钢连接体与 该双悬臂板之间,通过自上而下的一列螺栓相连接,该螺栓的直径为12mm,间距为150mm, 其顶端螺栓低于该双悬臂板的顶边50mm。所述的贯通抗拉主钢筋用直径为22mm的螺纹钢筋裁制而成,其长度等于匝道桥 主梁的宽度加588mm ;在每一道所述的双悬臂板顶部的前后两侧,各焊接一根沿横桥向的 贯通抗拉主钢筋;在相邻两道所述的双悬臂板的中间,在所述的槽钢连接体的顶面,亦焊接 一根沿横桥向的贯通抗拉主钢筋。所述的装饰板包括有上竖板、下竖板、上横板和下横板,它们都用6mm厚的钢板 制做,并通过焊接组装在一起;上竖板为矩形,其长度等于匝道桥主梁的宽度加588mm,高 624mm ;下竖板为等腰梯形,其顶边的长度等于匝道桥主梁的宽度加588mm,底边长2400mm, 高580mm;上横板和下横板均为矩形,其长度都等于匝道桥主梁的宽度加588mm,上横板宽154mm,下横板宽160mm。所述的装饰板其上竖板和下竖板沿垂直方向,其上横板和下横板沿水平方向;上 竖板和下竖板与边部双悬臂板的净距分别为154mm和74mm ;上横板与下横板相距294mm,上 横板的顶面距上竖板的顶边30mm,并与所述的双悬臂板的顶边处于同一个平面中。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造形美观,施工方法简便,它的所有构件均可在车间内制 做,因而其精度高,质量好。在施工现场,通过螺栓固定和焊接,即可进行组装。在该钢结构 盖梁之上,匝道桥主梁消除了所有缺陷,并使整个桥体焕然一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座落的桥墩墩柱的正面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座落的桥墩墩柱的侧面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座落的桥墩墩柱的平面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就位的正面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就位的侧面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钢构件沿横桥向的竖向剖面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钢构件沿纵桥向的竖向剖面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钢构件顶部的平面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顶面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位于加固体上方沿纵桥向的竖向剖面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双悬臂板的平面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底板的平面示意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翼板的平面示意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侧板的平面示意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装饰板的侧面示意图。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板,2翼板,3侧板,4双悬臂板,5槽钢连接体,6贯通抗拉主钢筋,7装饰板,8 桥墩墩柱顶部,9桥墩墩柱两侧的加固体,10所灌注的C30无收缩钢纤维混凝土,11匝道桥 主梁,1-1长边,1-2短边,2-1横边,2-2内纵边,2-3外纵边,3-1竖直边,3-2顶纵边,3-3底 纵边,4-1内侧边,4-2外侧边,4-3顶边,4-4底边,4-5斜边,7-1上竖板,7-2下竖板,7-3上 横板,7-4下横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16所示本实用新型由1块底板1,2块翼板2,2块侧板3,7道双悬臂板 4、数十个槽钢连接体5,20根贯通抗拉主钢筋6,2块装饰板7,桥墩墩柱顶部8和所灌注的 C30无收缩钢纤维混凝土 10组成。底板1用一块20mm厚的矩形钢板制做,其沿横桥向的长边1_1为2400mm,沿纵桥 向的短边1-2等于桥墩墩柱的直径加160mm。在这块矩形钢板的正中部位设一个圆孔,该圆孔的直径等于桥墩墩柱钢筋笼的外径。将底板1平分成左右相互对称的两块,并分别铺 设在桥墩墩柱左右两侧加固体9的顶面。被分开的底板1从左右两侧夹住桥墩墩柱的钢筋 笼,在其拚接缝处进行焊接,使之重新形成一个整体。调整底板1,使之处于水平状态。底板 1的上表面与桥墩墩柱顶部10钢护筒的底边相焊接,其底面与加固体9新钢护筒的顶边相 焊接。翼板2为一块6mm厚的矩形钢板,在底板1的左右两侧各安装一块该翼板2 ;该翼 板2前后横边2-1的水平投影沿横桥向,其内纵边2-2和外纵边2-3沿顺桥向且长度都等 于桥墩墩柱的直径加160mm ;该翼板2的内纵边2_2与该底板1的短边1_2相拼接,二者通 过拼缝处的满焊结为一体;该翼板2的外纵边2-3比其内纵边2-2高600mm,并位于匝道桥 主梁11侧面以外的297mm处。侧板3为一块6mm厚的矩形钢板,在翼板2的外纵边2-3之上,该侧板3沿顺桥向 垂直设置;其前后两个竖直边3-1高630mm ;其顶纵边3_2和底纵边3_3皆沿顺桥向,长度 等于桥墩墩柱的直径加320mm ;该侧板3的底纵边3_3与该翼板2的外纵边2_3相拼接,二 者通过拼缝处的满焊结为一体;该侧板3的顶纵边3-2低于匝道桥主梁11的底面150mm, 其前后两个竖直边3-1分别位于该翼板2前后两个横边2-1以外的80mm处。双悬臂板4用6mm厚的钢板制做,该双悬臂板4由左右相互对称的两部分构成;这 两部分分别位于桥墩墩柱顶部8的左右两侧,其每一部分的内侧边4-1都与该桥墩墩柱顶 部8的钢护筒相焊接,外侧边4-2都与侧板3相焊接,顶边4-3均高于桥墩墩柱顶面30mm、 但比该侧板3的顶纵边3-2低30mm,底边4_4皆与底板1相焊接,斜边4_5皆与翼板2相焊 接。槽钢连接体5用槽钢裁制而成,其宽度等于相邻两道双悬臂板4的净距。在相邻两 道双悬臂板4之间,槽钢连接体5沿横桥向以300mm为间距垂直设置,其顶边比双悬臂板4 的顶边4-3低30mm,其底边与底板1或翼板2相焊接。在槽钢连接体5与双悬臂板4之间, 通过自上而下的一列螺栓相连接,该螺栓的直径为12mm,间距为150mm,其顶端螺栓位于双 悬臂板4顶边4-3之下的50mm处。在该钢结构盖梁内并排设制七道双悬臂板4。从中间到前后两侧,七道双悬臂板4 逐道安装,逐道焊接。当中间的双悬臂板4焊接完毕后,在其前后两侧同时安装槽钢连接体 5。槽钢连接体5通过螺栓与该双悬臂板4相固定。在槽钢连接体5与底板1或翼板2的 相交处,二者通过焊接相固定。接下来向前后两侧顺次安装并焊接双悬臂板4及槽钢连接 体5,直至七道双悬臂板4和六排槽钢连接体5全部安装并焊接完毕。贯通抗拉主钢筋6用直径为22mm的螺纹钢筋裁制而成,其长度等于匝道桥主梁11 的宽度加588mm。在每道双悬臂板4顶部的前后两侧,各焊接一根沿横桥向的贯通抗拉主钢 筋6。在相邻两道双悬臂板4的中间,在槽钢连接体5的顶面,亦焊接一根沿横桥向的贯通 抗拉主钢筋6。装饰板7包括有上竖板7-1、下竖板7-2、上横板7_3和下横板7_4,它们都用6mm 厚的钢板制做,并通过焊接组装在一起。上竖板7-1为矩形,其长度等于匝道桥主梁11的 宽度加588mm,高624mm。下竖板7_2为等腰梯形,其顶边的长度等于匝道桥主梁11的宽度 加588mm,底边长2400mm,高580mm。上横板7_3和下横板7_4均为矩形,其长度都等于匝道 桥主梁11的宽度加588mm,上横板7_3宽154mm,下横板7_4宽160mm。[0045]下竖板7-2的底边与底板1相焊接,两腰分别与左右两块翼板2相焊接。下竖板 7-2的外侧面与底板1的长边1-1和左右两块翼板2的横边2-1都处于同一个平面中。下 横板7-4的底面与下竖板7-2的顶边相焊接,其内侧长边与边部的双悬臂板4相焊接,其两 端分别与左右两块侧板3相焊接,其底面与侧板3的底纵边3-3处于同一个平面中。上竖 板7-1的底边与下横板7-4相焊接,其左右两个竖边分别与左右两块侧板3相焊接,其顶边 低于匝道桥主梁11的底面150mm,上竖板7-1的外侧面、下横板7_4的外长边及左右侧板3 的竖直边3-1都处于同一个平面中。上横板7-3的外长边与上竖板7-1的内侧面相焊接, 其内长边与边部的双悬臂板4相焊接,其顶面与双悬臂板4的顶边4-3处于同一个平面中。当上述的钢结构全部焊接完毕后,用C30无收缩钢纤维混凝土 10对其进行灌注, 所灌注的C30无收缩钢纤维混凝土 10的顶面低于匝道桥主梁11的底面150mm。在通常情 况下,当钢结构盖梁制做完毕并通过板式橡胶支座支撑匝道桥主梁11以后,在该钢结构盖 梁顶面的左右两端,宜各安装一个钢侧挡墙。
权利要求一种加设于桥墩墩柱顶部的钢结构盖梁,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1块底板〔1〕、2块翼板〔2〕、2块侧板〔3〕、7道双悬臂板〔4〕、数十个槽钢连接体〔5〕、20根贯通抗拉主钢筋〔6〕、2块装饰板〔7〕、桥墩墩柱顶部〔8〕和所灌注的C30无收缩钢纤维混凝土〔10〕;该钢结构盖梁座落在桥墩墩柱两侧加固体〔9〕的顶面,其顶面距匝道桥主梁〔11〕的底面150mm,在其正中部位,是1170mm高的桥墩墩柱顶部〔8〕;从几何图形上看,整个钢结构盖梁沿竖向高1230mm,自上而下分为两部分;上部分是一个矩形柱体,下部分是一个平卧的等腰梯形柱体;该矩形柱体沿竖向高630mm,沿横桥向的长度等于匝道桥主梁〔11〕的宽度加600mm,沿纵桥向的宽度等于桥墩墩柱的直径加320mm;该等腰梯形柱体沿竖向高600mm,其前后侧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等腰梯形的垂直面,其左右侧面是两个相互对称的倾斜的矩形平面,其顶面及底面皆为矩形的水平面;顶面及底面沿纵桥向的宽度都等于桥墩墩柱的直径加160mm,顶面沿横桥向的长度等于匝道桥主梁〔11〕的宽度加600mm,底面沿横桥向长2400mm;在桥墩墩柱两侧加固体〔9〕的顶面,所述的底板〔1〕水平放置并与该桥墩墩柱及其两侧的加固体〔9〕相固定;在该底板〔1〕的左右两侧,从里向外依次为所述的翼板〔2〕和侧板〔3〕;在该底板〔1〕的前后边缘处,前后相互对称地安装两块所述的装饰板〔7〕,这两块装饰板〔7〕与所述的底板〔1〕及该底板〔1〕左右两侧的所述的翼板〔2〕和侧板〔3〕通过焊接组装在一起,共同形成了该钢结构盖梁的钢壳体;在该钢壳体内,在两块所述的装饰板〔7〕之间,以相等的间距前后相互对称地垂直设置了七道所述的双悬臂板〔4〕;在相邻两道所述的双悬臂板〔4〕之间,沿横桥向以300mm为间距设所述的槽钢连接体〔5〕;在每一道所述的双悬臂板〔4〕顶部的前后两侧,各设一根所述的贯通抗拉主钢筋〔6〕;在相邻两道所述的双悬臂板〔4〕顶部的中间,亦设一根所述的贯通抗拉主钢筋〔6〕;在上述所形成的钢结构内,所述的所灌注的C30无收缩钢纤维混凝土〔10〕充满其全部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设于桥墩墩柱顶部的钢结构盖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 板〔1〕用一块20mm厚的矩形钢板制做,其沿横桥向的长边〔1-1〕为2400mm,沿纵桥向的短 边〔1-2〕的长度等于桥墩墩柱的直径加160mm;在该矩形钢板的正中部位设一个圆孔,该圆 孔的直径等于桥墩墩柱钢筋笼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设于桥墩墩柱顶部的钢结构盖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翼 板〔2〕为一块6mm厚的矩形钢板,在所述的底板〔1〕的左右两侧各安装一块该翼板〔2〕;该 翼板〔2〕前后横边〔2-1〕的水平投影沿横桥向,其内纵边〔2-2〕和外纵边〔2-3〕沿顺桥向 且长度都等于桥墩墩柱的直径加160mm ;该翼板〔2〕的内纵边〔2_2〕与该底板〔1〕的短边 〔1-2〕相拼接,二者通过拼缝处的满焊结为一体;该翼板〔2〕的外纵边〔2-3〕高于其内纵边 〔2-2〕600mm,并位于匝道桥主梁〔11〕侧面以外的297mm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设于桥墩墩柱顶部的钢结构盖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 板〔3〕为一块6mm厚的矩形钢板,在所述的翼板〔2〕的外纵边〔2_3〕之上,该侧板〔3〕沿顺 桥向垂直设置;其前后两个竖直边〔3-1〕高630mm ;其顶纵边〔3_2〕和底纵边〔3_3〕皆沿顺 桥向,长度等于桥墩墩柱的直径加320mm ;该侧板〔3〕的底纵边〔3_3〕与该翼板〔2〕的外纵 边〔2-3〕相拼接,二者通过拼缝处的满焊结为一体;该侧板〔3〕的顶纵边〔3-2〕低于匝道 桥主梁〔11〕的底面150mm,其前后两个竖直边〔3-1〕分别位于该翼板〔2〕前后两个横边〔 2-1〕以外的80mm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设于桥墩墩柱顶部的钢结构盖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悬臂板〔4〕用6mm厚的钢板制做,该双悬臂板〔4〕由左右相互对称的两部分构成;这两部分 分别位于所述的桥墩墩柱顶部〔8〕的左右两侧,其每一部分的内侧边〔4-1〕都与该桥墩墩 柱顶部〔8〕的钢护筒相焊接,外侧边〔4-2〕都与所述的侧板〔3〕相焊接,顶边〔4-3〕均高于 桥墩墩柱顶面30mm、低于该侧板〔3〕的顶纵边〔3_2〕30mm,底边〔4_4〕皆与所述的底板〔1〕 相焊接,斜边〔4-5〕皆与所述的翼板〔2〕相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设于桥墩墩柱顶部的钢结构盖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 钢连接体〔5〕用槽钢裁制而成,其宽度等于相邻两道所述的双悬臂板〔4〕的净距;在相邻两 道该双悬臂板〔4〕之间,所述的槽钢连接体〔5〕沿横桥向以300mm为间距垂直设置,其顶边 低于该双悬臂板〔4〕的顶边〔4-3〕30mm,其底边与所述的底板〔1〕或翼板〔2〕相焊接;在该 槽钢连接体〔5〕与该双悬臂板〔4〕之间,通过自上而下的一列螺栓相连接,该螺栓的直径为 12mm,间距为150mm,其顶端螺栓低于该双悬臂板〔4〕的顶边〔4-3〕5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设于桥墩墩柱顶部的钢结构盖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贯 通抗拉主钢筋〔6〕用直径为22mm的螺纹钢筋裁制而成,其长度等于匝道桥主梁〔11〕的宽 度加588mm ;在每一道所述的双悬臂板〔4〕顶部的前后两侧,各焊接一根沿横桥向的贯通抗 拉主钢筋〔6〕;在相邻两道所述的双悬臂板〔4〕的中间,在所述的槽钢连接体〔5〕的顶面, 亦焊接一根沿横桥向的贯通抗拉主钢筋〔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设于桥墩墩柱顶部的钢结构盖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 饰板〔7〕包括有上竖板〔7-1〕、下竖板〔7-2〕、上横板〔7-3〕和下横板〔7-4〕,它们都用6mm 厚的钢板制做,并通过焊接组装在一起;上竖板〔7-1〕为矩形,其长度等于匝道桥主梁〔11〕 的宽度加588mm,高624mm;下竖板〔7_2〕为等腰梯形,其顶边的长度等于匝道桥主梁〔11〕 的宽度加588mm,底边长2400mm,高580mm ;上横板〔7_3〕和下横板〔7_4〕均为矩形,其长度 都等于匝道桥主梁〔11〕的宽度加588mm,上横板〔7_3〕宽154mm,下横板〔7_4〕宽16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设于桥墩墩柱顶部的钢结构盖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 饰板〔7〕其上竖板〔7-1〕和下竖板〔7-2〕沿垂直方向,其上横板〔7-3〕和下横板〔7-4〕沿水 平方向;上竖板〔7-1〕和下竖板〔7-2〕与边部双悬臂板〔4〕的净距分别为154mm和74mm ;上 横板〔7-3〕与下横板〔7-4〕相距294mm,上横板〔7_3〕的顶面距上竖板〔7_1〕的顶边30mm, 并与所述的双悬臂板〔4〕的顶边〔4-3〕处于同一个平面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设于桥墩墩柱顶部的钢结构盖梁,该钢结构盖梁高1230mm,它座落在桥墩墩柱两侧加固体的顶面,其顶面距匝道桥主梁的底面150mm。整个钢结构盖梁由1块底板,2块翼板,2块侧板,7道双悬臂板,数十个槽钢连接体,20根贯通抗拉主钢筋,2块装饰板,桥墩墩柱顶部以及所灌注的C30无收缩钢纤维混凝土构成。该钢结构盖梁构造简单,造形美观,施工方法简便,它的所有构件均可在车间内制做,因而其精度高,质量好。无需中断匝道桥桥面的交通,通过螺栓固定和焊接,即可在桥墩墩柱两侧加固体的顶面进行组装。在钢结构盖梁的顶面,采用简捷方法,就能将匝道桥主梁顶升到所设定的高度,平移到所设定的位置。
文档编号E01D19/02GK201605527SQ20102012222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3日
发明者杨宏量 申请人:杨宏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