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铁两用架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6420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公铁两用架桥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架桥机。
背景技术
由于架桥机的施工效率和安全可靠性高,所以在全球公路和铁路桥梁建设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在我国公路和鉄路建设处于高峰期,同时高速公路的梁型和鉄路客运专线(时速200公里以下)、鉄路运输专用线和普通铁路线的梁型极为相似,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设备,降低生产成本,就要求一种即能够满足鉄路T型梁的架设施工要求由能够满足高速公路T型梁架设施工的架桥机。对于铁路桥梁施工的架桥机来说,既要满足新线施工的要求,又要能够满足在既有线上的施工要求, 在鉄路既有线上施工,首先所有的施工和运输设备必须满足鉄路限界要求,这就要求架桥机要在既有线路上架梁和运输就必须把外形尺寸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值内。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ー种具有能够实现高速公路和铁路T型梁的架桥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公铁两用架桥机包括由双梁组成的架桥机的主梁机臂,由前至后依次设置在主梁机臂下方的一号支腿、二号支腿、三号支腿和四号支腿,设置在主梁机臂上面的轨道上的两台起升小车及吊具;所述一号支腿通过刚性连接的方式设置在主梁机臂前端下方,所述二号支腿和三号支腿分别通过设置在支腿顶部的托辊轮箱的滚轮支撑在主梁机臂下方轨道上,位于主梁机臂后端下方的四号支腿以横向移动的滑动连接方式与主梁机臂相结合;所述主梁机臂是由两条箱型主梁通过前后连系梁用螺栓固结在一起形成框架结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号支腿为伸缩式套腿结构,组成一号支腿的支腿上框架的上端通过可拆卸的螺栓连接与铰座、铰销连接共同构成的连接方式安装在主梁机臂的前连系梁下方。具体说一号支腿的支腿上框架与下铰座通过螺栓固定,上铰座与主梁机臂的前连系梁螺栓固定,上、下铰座通过销轴连接在一起,下铰座与一号支腿上框架之间同时还设置有铰销连结,施工作业时上框架与下铰座用螺栓固接,运输状态时拆掉螺栓,一号支腿绕铰销转动,把一号支腿翻上来,方便运输。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二号支腿为伸缩式套腿结构,组成二号支腿的支腿上套柱的上端通过可拆卸的螺栓连接与铰座、铰销连接共同构成的连接方式安装在支腿上横梁下方,托放在主梁机臂下方轨道上的托辊轮箱通过铰接方式安装在支腿上横梁上方。施工作业时支腿上套柱与支腿上横梁用螺栓固接,运输状态时拆掉螺栓,二号支腿绕铰销转动,把二号支腿翻上来,方便运输。本实用新型中组成三号支腿的支腿上套柱的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方式安装在支腿上横梁下方,托放在主梁机臂下方轨道上的托辊轮箱通过铰接方式安装在支腿上横梁上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四号支腿为门式结构,四号支腿的支腿上横梁通过导向限位机构以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主梁机臂后连系梁的下方,在支腿上横梁上中间部位通过油缸铰座铰接有一个可绕铰轴作180°旋转运动的用于推动支腿上横梁沿主梁机臂后连系梁作左右横向移动的横移油缸,在主梁机臂后连系梁的两端各设置有ー个可通过连接销轴分别与横移油缸活塞杆端部相结合或分离的油缸铰座。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起升小车包括坐放在主梁机臂上轨道上的纵移小车,坐放在纵 移小车的横移轨道上的横移小车(这ー结构可满足架桥机在架梁时起升系统的纵、横向移动),在横移小车的前后两端各安装有一台卷扬机,且所述的两台卷扬机以相对侧置的方式设置在横移小车的两端;其中位于横移小车后端的卷扬机上的钢丝绳通过位于横移小车前端的卷扬机旁边的导向滑轮组件再绕回到设置在位于横移小车中间部位的相应的定滑轮组件上,而位于横移小车前端的卷扬机上的钢丝绳通过位于横移小车后端的卷扬机旁边的导向滑轮组件再绕回到设置在位于横移小车中间部位的相应的定滑轮组件上的跨车穿绳的方法。本实用新型所述主梁机臂的尾段主梁采用翘尾梁型,后连系梁在翘尾梁处通过螺栓固接。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如下由于架桥机需要在满足鉄路限界的要求下完成架梁、驮运运输的エ况,鉄路T梁的高度是一定的,所以就要求架桥机在施工时的高度和宽度不能超过铁路限界,要满足以上的要求,就必须尽量降低架桥机的作业高度,采用双梁的方式,用梁内喂梁的方法就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架桥机的作业高度。主梁机臂的构造为两个箱型梁并行,前后端用连系梁连接,前连系梁通过螺栓与主梁连接。最后一段主梁的尾部采用翘尾式箱梁,后连系梁与翘尾箱梁螺栓连接,以满足架桥机梁内喂梁的要求。四号支腿采用门式结构,支腿上横梁置于主梁机臂后连系梁的下方,通过两侧滑移箱压盖将上横梁在架桥机纵向上限位,滑移箱压盖与后连系梁螺栓固定,四号支腿上横梁在横移油缸的作用下可以作横向移动,可以实现架小曲线梁的エ况。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架桥机的施工高度,卷扬机的布置在此采用了挂接的方式,即卷扬机底座与起升系统横移小车的前后端面用螺栓连接固定。钢丝绳的穿绳方式采用了跨车穿绳的方法,即卷扬机钢丝绳出绳从后端卷扬机钢丝绳通过固定在前端卷扬机旁边的导向滑轮后再到定滑轮,同样前端卷扬机的钢丝绳通过固定在后端卷扬机旁边的导向滑轮后再到定滑轮。这样就有效的解决了卷扬机钢丝绳出绳偏角过大的问题。为了保证架桥机满足鉄路限界的要求,架桥机在ニ、三号支腿的托辊结构上把减速机和电动机放在主梁下面和两个托辊轮箱的中间,尽可能小的占用主梁两侧的空间。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解决了传统架桥机只能単一架设公路T型梁或鉄路T型梁的缺陷,能够适应各种铁路桥梁的施工和运输,又能够满足公路桥梁施工的各种エ况,扩大了架桥机的使用面,极大的降低了施工単位的生产成本,社会效益明显。。[0021]2)由于架桥机不但在施工阶段满足鉄路限界,在整体上平板车运输时也满足鉄路限界,极大的提高了鉄路施工效率,节约了建设成本。3) ニ、三号支腿的托辊传动装置及布置,使架桥机整体结构轻巧美观,四号支腿的门架式结构和主梁机臂后端翘尾使布局使得架桥机能够实现梁内喂梁的目标,这样就有效的降低了架桥机的有效施工高度,架桥机提高了安全系数。4)起升系统卷扬机的布置方式能够满足架桥机在施工过程中满足鉄路的限界,同时又满足架梁施工的各种要求。本实用新型的架桥机不仅可满足鉄路T型梁的架设任务,同时又可以满足各种公路桥梁的架设施工。
图I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I中序号1为主梁机臂,2为一号支腿,3 二号支腿,4三号支腿,5四号支腿,6起升小车。图2为图I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的主梁机臂主视图。图3中序号7为前连系梁,8为主梁节1,9为主梁节2,10为主梁节3,11为后连系梁。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号支腿装配图。图6是图5的侧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号支腿运输エ况示意图。图6中序号12为上铰座,13为下铰座,14为转动铰销,15为上框架。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二号支腿装配图。图9是图5的侧视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二号支腿运输エ况示意图。图8、9中序号1为主梁机臂,16托辊轮箱,17为上铰座,18支腿上横梁,19为支腿上套柱,20为转动铰销。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号支腿装配图。图12是图11的侧视图。图12中序号1为主梁机臂,21托辊轮箱,22为上铰座,23支腿上横梁,24为支腿
上套柱。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四号支腿主视图。图14是图13的侧视图(正常工作状态)。图15是四号支腿最大横移状态图。图16是四号支腿平车运输エ况示意图。图中序号11为主梁机臂后连系梁,25支腿上横梁,26为导向限位机构,27横移油缸。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起升系统装配图。[0048]图18是图17的侧视图。图19是图17的俯视图。图中序号28为横移小车,29为卷扬机,30为纵移小车,31钢丝绳,32为导向滑轮,33为定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实施例(附图)作进ー步描述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公铁两用架桥机包括由双梁组成的架桥机的主梁机臂1,由前至后依次设置在主梁机臂下方的一号支腿2、二号支腿3、三号支腿4和四号支腿5,设置在主梁机臂上面的轨道上的两台起升小车6及吊具;所述一号支腿2通过刚性连接的方式设置在主梁机臂I前端下方,所述二号支腿3和三号支腿4分别通过设置在支腿顶部的托辊轮箱的滚轮支撑在主梁机臂下方轨道上,位于主梁机臂后端下方的四号支腿5以横向移动的滑动连接方式与主梁机臂相结合;所述主梁机臂是由两条箱型主梁通过前、后连系梁7、11用螺栓固结在一起形成框架结构。更具体说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主梁机臂是由前连系梁7,前主梁节8,主梁节9,后主梁节10和后连系梁组成,所有主梁节和连系梁均为箱型梁,连系梁与主梁节之间用螺栓连接紧固,主梁节之间采用连接板和销轴连接,每段梁的端面间用螺栓连接。主梁上面有供起升小车6纵移的轨道,下面有托辊轨道和吊挂轨道,以满足架桥机的过孔纵移和ニ、三号支腿的纵移。如图5、6、7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号支腿2为伸缩式套腿结构,组成一号支腿的支腿上框架15的上端通过可拆卸的螺栓连接与铰座、铰销连接共同构成的连接方式安装在主梁机臂的前连系梁7下方。具体说一号支腿2的支腿上框架15与下铰座13通过螺栓固定,上铰座12与主梁机臂的前连系梁7螺栓固定,上、下铰座通过销轴连接在一起,下铰座13与一号支腿上框架15之间同时还设置有铰销连结,施工作业时上框架与下铰座用螺栓固接,运输状态时拆掉螺栓,一号支腿绕铰销转动,把一号支腿翻上来,方便运输。如图8、9、10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二号支腿为伸缩式套腿结构,组成二号支腿的支腿上套柱19的上端通过可拆卸的螺栓连接与铰座、铰销连接共同构成的连接方式安装在支腿上横梁18下方,托放在主梁机臂下方轨道上的托辊轮箱16通过上铰座17以铰接 方式安装在支腿上横梁18上方。施工作业时支腿上套柱与支腿上横梁用螺栓固接,运输状态时拆掉螺栓,二号支腿绕转动铰销20转动,把二号支腿翻上来,方便运输。如图11、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组成三号支腿的支腿上套柱24的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方式安装在支腿上横梁23下方,托放在主梁机臂下方轨道上的托辊轮箱21通过上铰座22以铰接方式安装在支腿上横梁23上方。如图13、14、15、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四号支腿为门式结构,四号支腿的支腿上横梁25通过导向限位机构以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主梁机臂的后连系梁11的下方,在支腿上横梁上中间部位通过油缸铰座铰接有一个可绕铰轴作180°旋转运动的用于推动支腿上横梁25沿主梁机臂后连系梁作左右横向移动的横移油缸27,在主梁机臂的后连系梁11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可通过连接销轴分别与横移油缸活塞杆端部相结合或分离的油缸铰座;所述主梁机臂的尾段主梁采用翘尾梁型,后连系梁11在翘尾梁处通过螺栓固接。[0058]更具体说所述四号支腿的支腿上横梁25设置在后连系梁11下面,两侧有滑移箱压盖26与后连系梁11螺栓固定,支腿上横梁25在滑移箱压盖26内在横移油缸27的推动下沿着后连系梁11横向移动。如图17、18、19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起升小车6包括坐放在主梁机臂上轨道上的纵移小车30,坐放在纵移小车的横移轨道上的横移小车28 (这ー结构可满足架桥机在架梁时起升系统的纵、横向移动),在横移小车的前后两端各安装有一台卷扬机29,且所述的两台卷扬机以相对侧置的方式设置在横移小车的两端;钢丝绳31为避免绳偏角的过大,采用了跨车穿绳的方法,其中位于横移小车后端的卷扬机上的钢丝绳31通过位于横移小车前端的卷扬机旁边的导向滑轮32再绕回到设置在位于横移小车中间部位的相应的定滑轮33上,而位于横移小车前端的卷扬机上的钢丝绳通过位于横移小车后端的卷扬机旁边的导向滑轮再绕回到设置在位于横移小车中间部位的相应的定滑轮上的跨车穿绳的方法;由于 所述横移小车28坐在纵移小车30上,纵移小车30在主梁机臂I的上轨道面上移动,可以满足架桥机在架梁时起升系统的纵、横向移动。
权利要求1.ー种公铁两用架桥机,它包括由双梁组成的架桥机的主梁机臂,由前至后依次设置在主梁机臂下方的一号支腿、二号支腿、三号支腿和四号支腿,设置在主梁机臂上面的轨道上的两台起升小车及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支腿通过刚性连接的方式设置在主梁机臂前端下方,所述二号支腿和三号支腿分别通过设置在支腿顶部的托辊轮箱的滚轮支撑在主梁机臂下方的轨道上,位于主梁机臂后端下方的四号支腿以横向移动的滑动连接方式与主梁机臂相结合;所述主梁机臂是由两条箱型主梁通过前后连系梁用螺栓固结在一起形成框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公铁两用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支腿为伸缩式套腿结构,组成一号支腿的支腿上框架的上端通过可拆卸的螺栓连接与铰座、铰销连接共同构成的连接方式安装在主梁机臂的前连系梁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公铁两用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支腿为伸缩式套腿 结构,组成二号支腿的支腿上套柱的上端通过可拆卸的螺栓连接与铰座、铰销连接共同构成的连接方式安装在支腿上横梁下方,托放在主梁机臂下方轨道上的托辊轮箱通过铰接方式安装在支腿上横梁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公铁两用架桥机,其特征在于组成三号支腿的支腿上套柱的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方式安装在支腿上横梁下方,托放在主梁机臂下方轨道上的托辊轮箱通过铰接方式安装在支腿上横梁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公铁两用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号支腿为门式结构,四号支腿的支腿上横梁通过导向限位机构以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主梁机臂后连系梁的下方,在支腿上横梁上中间部位通过油缸铰座铰接有一个可绕铰轴作180°旋转运动的用于推动支腿上横梁沿主梁机臂后连系梁作左右横向移动的横移油缸,在主梁机臂后连系梁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可通过连接销轴分别与横移油缸活塞杆端部相结合或分离的油缸铰座。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公铁两用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升小车包括坐放在主梁机臂上轨道上的纵移小车,坐放在纵移小车的横移轨道上的横移小车,在横移小车的前后两端各安装有一台卷扬机,且所述的两台卷扬机以相对侧置的方式设置在横移小车的两端;其中位于横移小车后端的卷扬机上的钢丝绳通过位于横移小车前端的卷扬机旁边的导向滑轮组件再绕回到设置在位于横移小车中间部位的相应的定滑轮组件上,而位于横移小车前端的卷扬机上的钢丝绳通过位于横移小车后端的卷扬机旁边的导向滑轮组件再绕回到设置在位于横移小车中间部位的相应的定滑轮组件上的跨车穿绳的方法。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公铁两用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机臂的尾段主梁采用翘尾梁型,后连系梁在翘尾梁处通过螺栓固接。
专利摘要一种公铁两用架桥机,它包括由双梁组成的架桥机主梁机臂,由前至后依次设置在主梁机臂下方的一号支腿、二号支腿、三号支腿和四号支腿,设置在主梁机臂上面的轨道上的两台起升小车及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支腿通过刚性连接的方式设置在主梁机臂前端下方,所述二号支腿和三号支腿分别通过设置在支腿顶部的托辊轮箱的滚轮支撑在主梁机臂下方,位于主梁机臂后端下方的四号支腿以横向移动的滑动连接方式与主梁机臂相结合;所述主梁机臂是由两条箱型主梁通过前后连系梁用螺栓固结在一起形成框架结构。
文档编号E01D21/00GK202390765SQ201120557918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8日
发明者代宇, 周治国, 张艳丽, 苏春霞, 陈德利, 韩权立 申请人: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