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1477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的液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是工程施工中用于压实表层路面的重要设备,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浙青路面的好坏。一般情况下,双钢轮压路机的前后轮同时振动对路面进行振动压实或者同时都不振动对路面进行静碾压实。对于施工路段收尾处、路面结合段以及一些施工工艺要求,还要求双钢轮压路机前后轮能够实现独立振动。通过独立振动,还能节省能源。现有的双钢轮振动压路机通常通过液压控制系统来控制前轮和后轮的振动,该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前振马达(该前振马达用于驱动前轮振动)、后振马达(该后振马达用于驱动后轮振动)、振动泵、控制阀和两个单振阀,前振马达、后振马达和振动泵串联构成主回路,控制阀与振动泵串联,两个单振阀分别与前振马达和后振马达并联。在非振动模式中,控制阀和单振阀处于关闭状态,以使得前振马达和后振马达均不工作;在双振模式中,控制阀处于打开状态,单振阀处于关闭状态,以使得前振马达和后振马达均工作;在单振模式控制阀和单振阀处于打开状态,以使得前振马达或后振马达工作。在现有的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的控制方法和液压控制系统中,当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在三种模式之间切换时,尤其是在单振模式与非振动模式或双振模式之间切换时,系统会产生较大的冲击,从而使得双钢轮振动轮产生跳振;压路机容易损坏,而且影响压路机的压实质量。尤其是在液压控制系统中,通常通过连接溢流阀来防止前振马达和后振马达的压力过大,以减轻系统冲击。但是溢流阀会带来液压系统的溢流损失,从而增加能耗,而且连接溢流阀也增加了液压控制系统的连接管路和潜在的故障点,从而不仅降低了液压系统的可靠性、提高了成本,也增加了装配和维修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轻系统的冲击的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的液压控制系统,该液压控制系统无需溢流阀便能够减轻系统冲击。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的液压控制系统,该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前振马达、后振马达、振动泵、控制阀、单振阀和控制器,所述单振阀包括前轮单振阀和/或后轮单振阀,所述前振马达、后振马达和振动泵串联构成主回路,所述控制阀与所述振动泵的控制口连接,所述前轮单振阀与所述后振马达并联,所述后轮单振阀与所述前振马达并联,所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具有以下工作模式非振动模式所述控制阀和单振阀处于关闭状态,以使得所述前振马达和后振马达均不工作;双振模式所述控制阀处于打开状态,所述单振阀处于关闭状态,以使得所述前振马达和后振马达均工作;以及单振模式该单振模式包括前轮单振模式和/或后轮单振模式,在所述前轮单振模式中,所述控制阀和前轮单振阀打开,以使得前振马达工作;在所述后轮单振模式中,所述控制阀和后轮单振阀打开,以使得后振马达工作;所述控制器向所述控制阀和单振阀发送控制信号,以使得所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在不同工作模式之间切换,当使得所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在任一所述单振模式与其他工作模式之间切换时,所述控制器向所述控制阀发送控制信号的时刻和向所述单振阀发送控制信号的时刻之间具有预定时间间隔。优选地,当使所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从所述非振动模式切换到所述单振模式时,所述控制器先向所述单振阀发送代表打开单振阀的控制信号,延时预定时间之后,再向所述控制阀发送代表打开控制阀的控制信号。优选地,当使所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从所述单振模式切换到所述非振动模式时,所述控制器先向所述控制阀发送代表关闭控制阀的控制信号,延时预定时间之后,再向所述单振阀发送代表关闭单振阀的控制信号。优选地,当使所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在所述单振模式与所述双振模式之间切换 时,所述控制器先向所述控制阀发送代表关闭控制阀的控制信号,延时预定时间之后,再向所述单振阀发送代表切换单振阀状态的控制信号,再延时预定时间之后,再向所述控制阀发送代表打开控制阀的控制信号。优选地,所述单振阀包括所述前轮单振阀和所述后轮单振阀,所述单振模式包括所述前轮单振模式和所述后轮单振模式;当使所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在所述前轮单振模式与所述后轮单振模式之间切换时,所述控制器先向所述控制阀发送代表关闭控制阀的控制信号,延时预定时间之后,再向所述前轮单振阀和后轮单振阀发送代表切换状态的信号,再延时预定时间之后,再向所述控制阀发送代表打开控制阀的信号。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当使得所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在所述单振模式与所述非振动模式或双振模式之间切换时,控制器向所述控制阀发送控制信号的时刻和向所述单振阀发送控制信号的时刻之间具有预定时间间隔,因此能够避免压路机在工作状态下突然改变油路对系统造成的冲击,而且无需连接溢流阀,从而能够降低因溢流损失而造成的能耗,而且减少了液压控制系统的连接管路和潜在的故障点,从而不仅提高了液压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成本,也降低了装配和维修的难度。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I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原理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原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前振马达; 2后振马达;3振动泵;4控制阀;5前轮单振阀; 6控制器;[0020]7后轮单振阀; 8冲洗阀;9补油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独立振动液压系统包括前轮、后轮、控制阀和单振阀,该单振阀包括前轮单振阀和/或后轮单振阀,并且所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具有以下工作模式非振动模式所述控制阀和单振阀处于关闭状态,以使得所述前轮和后轮均不振动;双振模式所述控制阀处于打开状态,所述单振阀处于关闭状态,以使得所述前轮和后轮均振动;以及单振模式该单振模式包括前轮单振模式和/或后轮单振模式,在所述前轮单振模式中,所述控制阀和前轮单振阀打开,以使得所述前轮独立振动;在所述后轮单振模式中,所述控制 阀和后轮单振阀打开;以使得所述后轮独立振动。在单振模式中,如果前轮和后轮均设置有单振阀(即同时设置有上述前轮单振阀和后轮单振阀),则可以实现前轮单振和后轮单振两种单振模式。如果仅前轮或后轮设置有单振阀(即仅设置有上述前轮单振阀或后轮单振阀),则相应地仅可以实现前轮单振模式或后轮单振模式。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控制所述控制阀和单振阀,以使得所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在不同工作模式之间切换。优选地,当使得所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在任一所述单振模式与其他工作模式之间切换时(例如在任一单振模式与所述非振动模式或双振模式之间切换时,或者在前轮单振模式与后轮单振模式之间切换时),在控制所述控制阀的时刻和控制所述单振阀的时刻之间具有预定时间间隔(该时间间隔例如可以为3-10秒,例如6秒,下同)。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使得所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在所述单振模式与所述非振动模式或双振模式之间切换时,在控制所述控制阀的时刻和控制所述单振阀的时刻之间具有预定时间间隔,因此能够避免压路机在工作状态下突然改变油路对系统造成的冲击。优选地,当使所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从所述非振动模式切换到所述单振模式时,先控制所述单振阀处于打开状态,延时预定时间之后,再控制所述控制阀处于打开状态。优选地,当使所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从所述单振模式切换到所述非振动模式时,先控制所述控制阀处于关闭状态,延时预定时间之后,再控制所述单振阀处于关闭状态。优选地,当使所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在所述单振模式与所述双振模式之间切换时,先控制所述控制阀处于关闭状态,延时预定时间之后,再切换所述单振阀,再延时预定时间之后,再控制所述控制阀处于打开状态。优选地,所述单振阀包括前轮单振阀和后轮单振阀,所述单振模式包括所述前轮单振模式和所述后轮单振模式;当使所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在所述前轮单振模式与所述后轮单振模式之间切换时,先控制所述控制阀处于关闭状态,延时预定时间之后,再切换所述前轮单振阀和后轮单振阀,再延时预定时间之后,再控制所述控制阀处于打开状态。在以上各种控制方式中,在进行模式切换时,先控制控制阀以使压路机停止振动(如果之前为非振动模式,则本身已经停止振动,因此无需控制控制阀),然后改变单振阀的状态,然后再次控制控制阀以启动进入另一工作模式,这相当于给了压路机一个过渡过程,从而能够避免压路机在工作状态下突然改变油路对系统造成的冲击。另一方面,如图I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的液压控制系统,该液压系统包括前振马达I (用于驱动前轮振动)、后振马达2 (用于驱动后轮振动)、振动泵3、控制阀4、单振阀和控制器6,所述单振阀包括前轮单振阀5和/或后轮单振阀7,所述前振马达I、后振马达2和振动泵3串联构成主回路,所述控制阀4与所述振动泵3的控制口连接,所述前轮单振阀5与所述后振马达2并联,所述后轮单振阀7与所述前振马达I并联,所述单振阀与所述前振马达I或所述后振马达2并联,所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具有以下工作模式非振动模式所述控制阀4和单振阀处于关闭状态,以使得所述前振马达I和后振马达2均不工作;双振模式所述控制阀4处于打开状态,所述单振阀处于关闭状态,以使得所述前振马达I和后振马达2均工作;以及单振模式该单振模式包括前轮单振模式和/或后轮单振模式,在所述前轮单振模式中,所述控制阀4和前轮单振阀5打开,以使得前振马达I工作;在所述后轮单振模式中,所述控制阀4和后轮单振阀7打开,以使得后振马达2工作;所述控制器6向所述控制阀4和单振阀发送控制信号,以使得所述双钢 轮振动压路机在不同模式之间切换。优选地,当使得所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在任一所述单振模式与其他工作模式之间切换时(例如在任一单振模式与所述非振动模式或双振模式之间切换时,或者在前轮单振模式与后轮单振模式之间切换时),所述控制器6向所述控制阀4发送控制信号的时刻和向所述单振阀发送控制信号的时刻之间具有预定时间间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当使得所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在所述单振模式与所述非振动模式或双振模式之间切换时,控制器6向所述控制阀4发送控制信号的时刻和向所述单振阀发送控制信号的时刻之间具有预定时间间隔,因此能够避免压路机在工作状态下突然改变油路对系统造成的冲击,而且无需连接溢流阀,从而能够降低因溢流损失而造成的能耗,而且减少了液压控制系统的连接管路和潜在的故障点,从而不仅提高了液压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成本,也降低了装配和维修的难度。优选地,当使所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从所述非振动模式切换到所述单振模式时,所述控制器6先向所述单振阀发送代表打开单振阀的控制信号,延时预定时间之后,再向所述控制阀4发送代表打开控制阀4的控制信号。优选地,当使所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从所述单振模式切换到所述非振动模式时,所述控制器6先向所述控制阀4发送代表关闭控制阀4的控制信号,延时预定时间之后,再向所述单振阀5发送代表关闭单振阀5的控制信号。优选地,当使所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在所述单振模式与所述双振模式之间切换时,所述控制器6先向所述控制阀4发送代表关闭控制阀4的控制信号,延时预定时间之后,再向所述单振阀5发送代表切换单振阀5状态的控制信号,再延时预定时间之后,再向所述控制阀4发送代表打开控制阀4的控制信号。优选地,所述单振阀包括前轮单振阀5和后轮单振阀7,所述单振模式包括所述前轮单振模式和所述后轮单振模式;当使所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在所述前轮单振模式与所述后轮单振模式之间切换时,所述控制器6先向所述控制阀4发送代表关闭控制阀4的控制信号,延时预定时间之后,再向所述前轮单振阀5和后轮单振阀7发送代表切换状态的信号,再延时预定时间之后,再向所述控制阀4发送代表打开控制阀4的信号。在以上各种控制方式中,在进行模式切换时,先控制控制阀4以使压路机停止振动(如果之前为非振动模式,则本身已经停止振动,因此无需控制控制阀4),然后改变单振阀(前轮单振阀5和/或后轮单振阀7)的状态,然后再次控制控制阀4以启动进入另一工作模式,这相当于给了压路机一个过渡过程,从而能够避免压路机在工作状态下突然改变油路对系统造成的冲击。所述控制阀4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阀门来实现,例如在图I和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该控制阀4为三位四通换向阀,更具体地,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该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两个工作油口与所述振动泵3的控制口连通,以控制振动泵3的斜盘的位置,所述控制器6与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两个控制口电连接。如果控制阀4不得电(处于中位),则振动泵3的斜盘处于中位,振动泵3无压力油输出。如果控制阀4的任意一侧电磁铁得电(处于左位或右位),则振动泵3输出压力油,用于驱动前振马达I、后振马达2工作。当然,该控制阀4也可以为二位四通换向阀等其他适当的控制阀,也可以采用除了电磁换向阀以外的其他控制方式的换向阀,例如可以为液控换向阀。 单振阀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阀门形式,例如在如图I和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单振阀(前轮单振阀5和/或后轮单振阀7)为二位二通换向阀,更具体地说,为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控制器6与该单振阀的控制口连接,以向单振阀发送电信号。如果单振阀得电,则其所在的油路导通,否则其所在的油路截止。当然,单振阀也可以采用其他开关阀的形式。在图I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单振阀包括前轮单振阀5和后轮单振阀7,所述前轮单振阀5与所述后振马达2并联,所述后轮单振阀7与所述前振马达I并联。在图I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工作方式为若控制阀4不得电,则振动泵3斜盘在中位,振动泵3无压力油输出,前振马达I和后振马达2都不工作,压路机处于非振动模式,即处于静碾工作状态;若控制阀4得电,且前轮单振阀5和后轮单振阀7都不得电,即单振阀关闭,压力油通过前振马达I和后振马达2,压路机处于双振模式,即处于前后轮同时振动工作状态;若控制阀4得电,后轮单振阀7得电,而前轮单振阀5不得电,则后轮单振阀7打开,油路绕过前振动马达I并通过后振动马达2,后振动马达2工作,压路机处于后轮单振模式,即处于后轮独立振动工作状态;同理,若控制阀4得电,前轮单振阀5得电,而后轮单振阀7不得电,则压路机处于前轮单振模式,即处于前轮独立振动工作状态。如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与如图I所示的实施方式相比,仅设置有后轮单振阀7,而未设置前轮单振阀5。因此在如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压路机的单振模式仅包括后轮单振模式,而不能实现前轮单振模式。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仅设置前轮单振阀5,而不设置后轮单振阀7。在如图I和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冲洗阀8和补油泵9。冲洗阀8与前振马达I和后振马达2并联,对液压回路进行冲洗,起着更换回路中的油液并有一定散热作用。补油泵9用于在需要时为系统补充油液以及提供控制油液。控制阀4、补油泵9可以集成到振动泵3上。下面以如图I所示的实施方式为例,详细说明压路机在各种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方式。I、从非振动模式切换到双振模式无需延时,以与现有技术中相同的方式进行切换,只需控制控制阀4得电即可;2、从双振模式切换到非振动模式无需延时,以与现有技术中相同的方式进行切换,只需控制控制阀4失电即可;3、从非振动模式切换到前轮单振模式控制器6先给前轮单振阀5发送信号,使前轮单振阀5处于导通状态,延时预定时间后再给控制阀4信号,使振动泵3开始提供压力油,系统开始工作,前轮实现独立振动;4、从非振动模式切换到后轮单振模式控制器6先给后轮单振阀7发送信号,使后轮单振阀7处于导通状态,延时预定时间后再给控制阀4信号,使振动泵3开始提供压力油,系统开始工作,后轮实现独立振动;5、从双振模式切换到前轮单振模式控制器6先给控制阀4发送信号,控制阀4失电回中位,振动泵3逐渐停止输出压力油,待延时预定时间之后,前振马达I和后振马达2停止工作,振动轴停止旋转,再给前轮单振阀5发送信号,使前轮单振阀5导通,延时预定时·间后,后再给控制阀4发送信号,振动泵3开始输出压力油,系统进入前轮独立振动状态;6、从双振模式切换到后轮单振模式控制器6先给控制阀4发送信号,控制阀4失电回中位,振动泵3逐渐停止输出压力油,待延时预定时间之后,前振马达I和后振马达2停止工作,振动轴停止旋转,再给后轮单振阀7发送信号,使后轮单振阀7导通,延时预定时间后,后再给控制阀4发送信号,振动泵3开始输出压力油,系统进入后轮独立振动状态;7、从前轮单振模式切换到后轮单振模式控制器6先给控制阀4发送信号,使控制阀4失电回中位,振动泵3逐渐停止输出压力油,待延时预定时间之后,前振马达I停止工作,振动轴停止旋转,再给后轮单振阀7和前轮单振阀5信号,使前轮单振阀5失电截止,后轮单振阀7得电导通,延时预定时间后,再给控制阀4发送信号,使振动泵3开始输出压力油,系统进入后轮独立振动状态;8、从前轮单振模式切换到双振模式控制器6先给控制阀4发送信号,使控制阀4失电回中位,振动泵3逐渐停止输出压力油,待延时预定时间之后,前振马达I停止工作,振动轴停止旋转,再给前轮单振阀5发送信号,使前轮单振阀5失电截止,延时预定时间后,再给控制阀4发送信号,振动泵开始输出压力油,系统进入前后轮同时振动状态;9、从后轮单振模式切换到前轮单振模式控制器6先给控制阀4发送信号,使控制阀4失电回中位,振动泵3逐渐停止输出压力油,待延时预定时间之后,后振马达2停止工作,振动轴停止旋转,再给后轮单振阀7和和前轮单振阀5信号,使后轮单振阀7失电截止,前轮单振阀5得电导通,延时预定时间后,再给控制阀4发送信号,振动泵3开始输出压力油,系统进入前轮独立振动状态;10、从后轮单振模式切换到双振模式控制器6先给控制阀4发送信号,使控制阀4失电回中位,振动泵3逐渐停止输出压力油,待延时预定时间之后,后振马达2停止工作,振动轴停止旋转,再给后轮单振阀7发送信号,使后轮单振阀7失电截止,延时预定时间后,再给控制阀4发送信号,振动泵3开始输出压力油,系统进入前后轮同时振动状态;11、从前轮单振模式切换到非振动模式控制器6先给控制阀4发送信号,使控制阀4失电回中位,延时预定时间后,再给前轮单振阀5发送信号,使前轮单振阀5失电截止,系统停止工作;12、从后轮单振模式切换到非振动模式控制器6先给控制阀4发送信号,使控制阀4失电回中位,延时预定时间后,再给后轮单振阀7发送信号,使后轮单振阀7失电截止,系统停止工作。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 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1.一种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前振马达(I)、后振马达(2)、振动泵(3)、控制阀(4)、单振阀和控制器(6),所述单振阀包括前轮单振阀(5)和/或后轮单振阀(7),所述前振马达(I)、后振马达(2)和振动泵(3)串联构成主回路,所述控制阀(4)与所述振动泵(3)的控制口连接,所述前轮单振阀(5)与所述后振马达(2)并联,所述后轮单振阀(7)与所述前振马达(I)并联, 所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具有以下工作模式非振动模式所述控制阀(4)和单振阀处于关闭状态,以使得所述前振马达(I)和后振马达(2)均不工作;双振模式所述控制阀(4)处于打开状态,所述单振阀处于关闭状态,以使得所述前振马达(I)和后振马达(2)均工作;以及单振模式该单振模式包括前轮单振模式和/或后轮单振模式,在所述前轮单振模式中,所述控制阀(4)和前轮单振阀(5)打开,以使得前振马达(I)工作;在所述后轮单振模式中,所述控制阀(4)和后轮单振阀(7)打开,以使得后振马达(2)工作; 所述控制器(6)向所述控制阀(4)和单振阀发送控制信号,以使得所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在不同工作模式之间切换,当使得所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在任一所述单振模式与其他工作模式之间切换时,所述控制器(6)向所述控制阀(4)发送控制信号的时刻和向所述单振阀发送控制信号的时刻之间具有预定时间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使所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从所述非振动模式切换到所述单振模式时,所述控制器(6)先向所述单振阀发送代表打开单振阀的控制信号,延时预定时间之后,再向所述控制阀(4)发送代表打开控制阀(4)的控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使所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从所述单振模式切换到所述非振动模式时,所述控制器(6)先向所述控制阀(4)发送代表关闭控制阀(4)的控制信号,延时预定时间之后,再向所述单振阀(5)发送代表关闭单振阀(5)的控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使所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在所述单振模式与所述双振模式之间切换时,所述控制器(6)先向所述控制阀(4)发送代表关闭控制阀(4)的控制信号,延时预定时间之后,再向所述单振阀(5)发送代表切换单振阀(5)状态的控制信号,再延时预定时间之后,再向所述控制阀(4)发送代表打开控制阀(4)的控制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振阀包括所述前轮单振阀(5)和所述后轮单振阀(7),所述单振模式包括所述前轮单振模式和所述后轮单振模式;当使所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在所述前轮单振模式与所述后轮单振模式之间切换时,所述控制器(6)先向所述控制阀(4)发送代表关闭控制阀(4)的控制信号,延时预定时间之后,再向所述前轮单振阀(5)和后轮单振阀(7)发送代表切换状态的信号,再延时预定时间之后,再向所述控制阀(4)发送代表打开控制阀(4)的信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前振马达(1)、后振马达(2)、振动泵(3)、控制阀(4)、单振阀和控制器(6),单振阀包括前轮单振阀(5)和/或后轮单振阀(7),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具有非振动模式、双振模式以及单振模式,该单振模式包括前轮单振模式和/或后轮单振模式;控制器向控制阀和单振阀发送控制信号,以使得压路机在不同工作模式之间切换,当使得压路机在任一单振模式与其他工作模式之间切换时,控制器向控制阀发送控制信号的时刻和向单振阀发送控制信号的时刻之间具有预定时间间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避免压路机在工作状态下突然改变油路对系统造成的冲击,而且无需连接溢流阀。
文档编号E01C19/28GK202688829SQ201220388598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7日
发明者吴双生, 刘虎, 帅国菊, 刘仕奇, 裴辉 申请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