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向透水道路及其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2293483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侧向透水道路及其施工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侧向透水道路及其施工方法,路基包括从下至上分别铺设处治土层、粘土压实层及透水层透水层由透水碎石袋构成,且交错紧密排列;透水层上铺找平层和路面面层。施工方法:对土基下部分进行填筑土方施工,在开挖完成的路嵌内将石灰处治土翻拌完成后压实形成处治土层;再铺土工膜,其上填粘土层后压实形成粘土压实层;将碎石装入透水编制袋中并封口,制成透水碎石袋;将透水编织袋分层铺平后紧密的排列在粘土压实层的上方,相邻碎石透水层中的透水碎石袋呈现错位紧密排列,在其间空隙处填碎石,形成透水层;在透水层上填土方,压实形成找平层;在找平层上方进行路面施工。
【专利说明】侧向透水道路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侧向透水道路及其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通过改善路基材料使路基可以迅速过水的路基施工技术。

【背景技术】
[0002]在许多情况下路基有过水的需求,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洪水,如何快速安全是水流迅速通过道路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路堤一侧的水不快速排出的话,路基的在长时间浸泡下则很有可能产生破坏。尤其是在山区,公路的等级较低,受到地形、地质和投资不足的限制,修建桥涵十分困难,很多情况下都是从道路路面直接过水,而且随着水流对道路下方的冲刷路面下方的路基可能会被掏空使得道路垮塌。
[0003]目前解决道路过水技术主要采用的是两种方法:一种是在路基中埋设涵管或者直接架设桥梁的方法是水直接从道路下方通过;另一种是使水在路面上方直接流过。这两种方法第一种首先是成本较高而且在山区地带很多情况下埋设涵管或是架设桥梁首先是场地有限难以施工,其次对于成本控制也会带来很大的问题;第二种方法虽然节约成本,但是此举对会对道路的安全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道路过水问题的侧向透水道路及其施工方法,即通过在路基基础下埋设一定量经过处理的透水材料,利用材料透水性质,当水需要从道路一侧向另一侧流动时,可以通过透水层而不是路面直接流动到另外一侧,既可以使得水快速排出,也可以减少积水对路面的影响。
[0005]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透水路基,包括:从下至上分别铺设处治土层;在处治土层上铺设粘土压实层;在粘土压实层上铺设透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层由透水碎石袋构成,所述透水碎石袋交错紧密排列;在透水层上铺设找平层;在找平层上铺设路面面层。
[0006]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侧向透水道路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I对土基下部分进行填筑土方施工,要求填土为6%的石灰处治土,在开挖完成的路嵌内将石灰处治土翻拌完成后压实形成600mm厚的处治土层,
步骤2在处治土层的上方铺设土工膜后,再在其上方填筑10mm厚的粘土层后压实形成不透水的粘土压实层,
步骤3将粒径为15?25_碎石装入透水编制袋中,并将其封口,制成透水碎石袋,碎石的装填量为透水编织袋容量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步骤4将透水编织袋分层铺平后紧密的排列在粘土压实层的上方,铺设层数为2?4,相邻碎石透水层中的透水碎石袋呈现错位紧密排列,在透水碎石袋间有空隙处撒填以15?25mm的碎石,形成透水层,步骤5在透水层的上方进行土方填筑,压实土方形成150mm的找平层, 步骤6在找平层上方进行路面施工。
[0007]本发明通过对路基进行改造使之一部分具有透水性,从而使得水流可以迅速从路基中流过,可以防止在山区中由于小规模的水流对道路产生的长期的侵蚀,有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冲击而来的水流起到一个疏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道路被冲毁。
[0008]本发明特点在于施工方便,简单易行,相比较其他形式的施工方法,材料来源方便,制备透水编织袋也不会过多增加施工预算和工期,不需要额外增加施工机械,本发明基本不需要多占用施工场地,也不需要增加堆放原料和器械的堆场,在山区等一些施工场地紧张的地方具有很大的优势。而且由于透水编织袋中碎石的粒径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在水流的冲刷下不会产生正常土体颗粒随水在空隙中流走的现象,且包裹在编制袋中,进一步增加了其整体性且防止水流带跑颗粒。又由于编织袋中碎石填充的半满,在铺设时其还具有相当的柔性,这样就使得透水编织袋之间的接触面积得以增加,透水编织袋之间形成紧密接触,而且在透水编织袋之间空隙处撒填以15?25mm的碎石,可进一步增加接触面积,提高由透水碎石袋堆砌形成的透水层的整体性,即使随着时间的推移,个别编织袋可能出现破坏,但是由于袋子间的空隙很小,且较大的空隙在施工时被填上,破坏袋中的碎石不会也发生较大的变形和位移,可以大大提高路基的稳定性。本发明可以在一定程度代替涵管和桥梁在山区的作用,既节约成本又可以缩短工期减小施工难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0]图1透水碎石袋布设平面图;
图2透水碎石袋尺寸图示;
图3道路纵断面图;
在图中:1.透水碎石袋;2.处治土层;3.粘土压实层;4.透水层;5.找平层;6.路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实施例1
一种侧向透水道路,包括:从下至上分别铺设处治土层2 ;在处治土层2上铺设粘土压实层3 ;在粘土压实层3上铺设透水层4,所述透水层由透水碎石袋I构成,所述透水碎石袋I交错紧密排列;在透水层4上铺设找平层5 ;在找平层5上铺设路面面层6,所述的透水碎石袋I包括透水编织袋12,在透水编织袋12内填充有粒径为15?25_的碎石11,所述碎石的装填量为透水编织袋12容量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实施例2
一种侧向透水道路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I对土基下部分进行填筑土方施工,要求填土为6%的石灰处治土,在开挖完成的路嵌内将石灰处治土翻拌完成后压实形成600mm厚的处治土层2,
步骤2在处治土层2的上方铺设土工膜后,再在其上方填筑10mm厚的粘土层后压实形成不透水的粘土压实层3,
步骤3将粒径为15?25_碎石11装入透水编制袋12中,并将其封口,制成透水碎石袋1,碎石的装填量为透水编织袋容量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步骤4将透水编织袋I分层铺平后紧密的排列在粘土压实层3的上方,铺设层数为2?4,相邻碎石透水层中的透水碎石袋I呈现错位紧密排列,在透水碎石袋间有空隙处撒填以15?25mm的碎石11,形成透水层4,步骤5在透水层4的上方进行土方填筑,压实土方形成150mm的找平层5,
步骤6在找平层5上方进行路面6施工。
[0012]下面对流程进行给位详细的说明:
(I)处治土层2部分:
本发明所述路基需要填筑石灰处治土,实施例2步骤I所述,土、灰除满足规范要求外,施工中控制点为,石灰在使用前10天充分消解,并过筛(1mm筛孔),填土需要与石灰翻拌均匀,最后按照施工具体实施要求压实。
[0013](2)粘土压实层3的铺设:
铺设粘土压实层,实施例2步骤2所述,对处治土层2表面进行清理,要求其基本平整,土体坚实,不能凹凸不平,裂纹等。而后沿一定方向铺设土工膜,铺设平顺,松紧适度,以适应少量沉陷。土工膜预留1cm左右的边,焊接用专用热焊机焊接,土工布用缝包机缝合。对于铺设好的土工膜,边缘接缝处要求不能有油污,水份,尘土等,以免影响焊接质量。焊接前要调整好接缝处两幅边PE单膜,便之搭接一定的宽度,搭接宽度一般为6-8cm且平整无折皱。在铺设完成的土工膜上填筑150_厚的粘土厚压实形成粘土压实层3。
[0014](3)透水碎石袋I的制作:
采用人工或者机器进行透水碎石袋I的装填,实施例2步骤3所述,其特征在于:将粒径为20_的碎石11装入透水编制袋12中,装填量控制在是编织袋还具有一定的变形性为宜。将其封口,制成透水编织袋I。
[0015](4)透水碎石袋I的铺设:
在压实完成的粘土压实层3上铺设透水碎石袋1,分层有序铺设,每层的透水碎石袋I相互接触但不重叠,层与层之间透水碎石袋I应错开放置以提高其整体稳定性,在透水碎石袋I的间隙内填以粒径为20mm左右的碎石。按照需求铺设三至四层形成透水层4。
[0016](5)找平层5的施工:
在铺设完成的透水层4上方铺设土方,压实形成150mm厚的找平层5
(6)路面6施工:
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路面6施工。
【权利要求】
1.一种侧向透水道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分别铺设处治土层(2),在处治土层(2)上铺设粘土压实层(3),在粘土压实层(3)上铺设透水层(4),在透水层(4)上铺设找平层(5 );在找平层(5 )上铺设路面面层(6 ),所述透水层由2?4层碎石透水层层叠而成,碎石透水层由平铺的透水碎石袋(I)构成,相邻碎石透水层中的透水碎石袋(I)呈现错位紧密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向透水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水碎石袋(I)包括透水编织袋(12),在透水编织袋(12)内填充有粒径为15?25mm的碎石(11),所述碎石的装填量为透水编织袋(12)容量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3.一种侧向透水道路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I对土基下部分进行填筑土方施工,要求填土为6%的石灰处治土,在开挖完成的路嵌内将石灰处治土翻拌完成后压实形成600mm厚的处治土层(2), 步骤2在处治土层(2)的上方铺设土工膜后,再在其上方填筑10mm厚的粘土层后压实形成不透水的粘土压实层(3 ), 步骤3将粒径为15?25mm碎石(11)装入透水编制袋(12)中,并将其封口,制成透水碎石袋(I ),碎石的装填量为透水编织袋容量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步骤4将透水编织袋(I)分层铺平后紧密的排列在粘土压实层(3)的上方,铺设层数为2?4,相邻碎石透水层中的透水碎石袋(I)呈现错位紧密排列,在透水碎石袋(I)间有空隙处撒填以15?25mm的碎石(11),形成透水层(4),步骤5在透水层(4)的上方进行土方填筑,压实土方形成150mm的找平层(5), 步骤6在找平层(5)的上方进行路面(6)施工。
【文档编号】E01C3/00GK104278607SQ201410488792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3日
【发明者】徐美娟, 戴郑新, 梅国雄 申请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赛伯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