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步履式架桥机架设预制箱梁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13283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步履式架桥机架设预制箱梁施工方法。

(二)

背景技术:

预制箱梁吊装作为桥梁的主体工程,是整个桥梁施工领域的重点、难点,同时也存在众多的技术难题。目前的预制箱梁吊装施工工艺,采用起重机吊装需反复支设、挪移,施工效率低,风险系数高,并且需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一旦施工环境发生变化,施工条件复杂,施工工期较长,施工成本提高。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安全、高效的步履式架桥机架设预制箱梁施工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步履式架桥机架设预制箱梁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第一跨箱梁架设:

首先由运梁平车喂梁,启动运梁平车将箱梁运至中托轮处,使箱梁前吊点置于前天车下方,并将箱梁前端吊起;同时驱动前天车和运梁平车后轮,同步前进,使箱梁的后吊点位于正在中托轮处等待的后天车下方;接着后天车起吊,两个天车带着箱梁前进,直到箱梁达到两桥墩上方;将箱梁下落离盖梁5~15厘米;架桥机横移,前支腿和中托的轮箱同步沿着各自的横移轨道移动,到达梁位时落梁,下落在支座上,完成一片箱梁的安装。

2)过孔:

a:顶升后托轮及前支腿,用起吊天车将中托轮及中托轮横移轨道前移30米移至已吊装完成箱梁端部,将后托轮前移10米;

b:用运梁平车将箱梁运至中托轮偏后位置,并将两个起吊天车后退至中托轮后方,用后天车将箱梁前端吊起,前天车与中托轮联接;

c:收起前支腿、后支腿,启动中托轮组推动主梁架前移16米,箱梁不动;放下后支腿,用前天车将后托轮前移18米,同时箱梁与后天车跟进至后托轮偏后位置;

d:顶升后托轮,收起后支腿,启动中托轮组推动主梁架前移14米,箱梁不动;将前天车与后托轮解除联接,并起吊前支腿轨道前移至前一个盖梁处,铺设调平后,将前支腿架设至轨道上;

e:将后天车与箱梁解除联接,两天车移至中托轮偏后处,启动运梁平车将箱梁运至中托轮处,开始下一跨箱梁吊装。

3)梁体横移至就位位置:前支腿横移轮组和中托下横移轮组同时、同向、同速动作,驱动架桥机连带梁片横向移动。

4)落梁:将箱梁落到桥墩的支座上。

5)架桥机返回:首先起重小车横移:拆吊具,收起钢丝绳,两起重小车横移到天车梁中间;其次架桥机横移:横移架桥机到喂梁位置;最后是天车返回到后支腿位置,做好吊装下一片箱梁的准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解决了起重机需反复支设、挪移,施工效率低,风险系数高等缺陷。

2、本发明既能保证工期,也保证了桥下道路的正常施工和车辆通行,同时降低施工成本。

3、本发明在施工现场不会出现起重机,也就不会对周围行人和车辆造成伤害,因此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城市桥梁建设中有推广价值。

4、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宜在城市预制箱梁吊装工程中应用,特别适合水上桥梁,较高桥梁预制箱梁吊装。

(四) 具体实施方式

在使用该种步履式架桥机架设预制箱梁施工方法进行施工前先做好施工准备:所有梁片由监理工程师及项目质检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运输、安装,安装前要求检查梁体的外形尺寸、砼强度、预埋钢筋(件)尺寸及位置、吊装孔洞位置、泄水孔位置、张拉及压浆质量、砼外观质量、封端质量等,符合要求后方可安装。严格检查梁体各部位尺寸、外观质量、砼强度、张拉及压浆质量,检查预埋钢筋(件)位置、数量,严格检查需后浇砼连接部位的施工缝处理情况,必须将松散砼颗粒、浮浆全部凿除,以露出新鲜砼面为宜。

质检员负责收集架桥机及人员进场资料上报监理审核,包括机械合格证、桥机生产厂家资质以及人员身份信息、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并做好桥机拼装、调试后报验工作。

完成架桥机的拼装并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以下步骤:

1)第一跨箱梁架设:

首先由运梁平车喂梁,启动运梁平车将箱梁运至中托轮处,使箱梁前吊点置于前天车下方,并将箱梁前端吊起;同时驱动前天车和运梁平车后轮,同步前进,使箱梁的后吊点位于正在中托轮处等待的后天车下方;接着后天车起吊,两个天车带着箱梁前进,直到箱梁达到两桥墩上方;将箱梁下落离盖梁5~15厘米;架桥机横移,前支腿和中托的轮箱同步沿着各自的横移轨道移动,到达梁位时落梁,下落在支座上,完成一片箱梁的安装。

2)过孔:

a:顶升后托轮及前支腿,用起吊天车将中托轮及中托轮横移轨道前移30米移至已吊装完成箱梁端部,将后托轮前移10米;

b:用运梁平车将箱梁运至中托轮偏后位置,并将两个起吊天车后退至中托轮后方,用后天车将箱梁前端吊起,前天车与中托轮联接;

c:收起前支腿、后支腿,启动中托轮组推动主梁架前移16米,箱梁不动;放下后支腿,用前天车将后托轮前移18米,同时箱梁与后天车跟进至后托轮偏后位置;

d:顶升后托轮,收起后支腿,启动中托轮组推动主梁架前移14米,箱梁不动;将前天车与后托轮解除联接,并起吊前支腿轨道前移至前一个盖梁处,铺设调平后,将前支腿架设至轨道上;

e:将后天车与箱梁解除联接,两天车移至中托轮偏后处,启动运梁平车将箱梁运至中托轮处,开始下一跨箱梁吊装。

3)梁体横移至就位位置:前支腿横移轮组和中托下横移轮组同时、同向、同速动作,驱动架桥机连带梁片横向移动。

4)落梁:将箱梁落到桥墩的支座上。混凝土拆模时的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75%。为了保证颜色一致,拆模后应阴干半天,然后覆盖毛毡洒水养生。对箱梁混凝土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及时纠正。

5)架桥机返回:首先起重小车横移:拆吊具,收起钢丝绳,两起重小车横移到天车梁中间;其次架桥机横移:横移架桥机到喂梁位置;最后是天车返回到后支腿位置,做好吊装下一片箱梁的准备。

吊装完成后,进行检查验收:根据支座中心线用直尺复核箱梁顺桥向位置是否准确,用全站仪测量顺桥纵轴线方向,偏差应控制在10mm以内。不合格的坚决返工,重新起吊安装,直至符合规范要求。保证桥梁线形美观。

质量标准:根据有关规范、图纸要求,质量标准如下:

前支腿、中托轮的横向运行轨道要求严格控制间距,二条轨道必须平行,架桥机轨距误差不超过2mm,相邻轨道接头高差不大于1mm。

顺桥纵轴线方向,偏差应控制在10mm以内。

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