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0795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扫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洁工具,具体的说是一种清扫器。



背景技术:

每逢夏秋之交,随着高温天气逐渐退去,早晨去广场锻炼的人是越来越多,众所周知,一个良好的广场环境对于人们锻炼的兴致往往具有很大的影响,而季节温度的变化,会使得树木开始产生落叶,散落在广场地面上的落叶会给人锻炼带来巨大的影响。为了方便给人们保持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对广场的落叶进行清理往往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能够方便对圆形广场上的落叶进行清理并给人们提供一个干净舒适的广场地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清扫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清扫器,包括中心器柱,所述中心器柱上部通过轴承安装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上端固装有大齿轮,所述大齿轮啮合有小齿轮,所述小齿轮连接有固装在转动架上的一号电机。

所述转动架的圆弧面上分布有以铰接方式安装在转动架上的主杆,所述中心器柱下部均铰接安装有与主杆进行对应铰接相连的一号气缸,所述主杆下端均滑动安装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上部均连接有固装在对应的延伸杆上的三号气缸,所述延伸杆下端均铰接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上均安装有二号气缸,二号气缸所述二号气缸均连接有C框架,所述C框架均上安装有二号电机,所述电机均连接有圆筒清扫器,所述圆筒清扫器均在沿环形方向均布有固定轴,每个固定轴上均固装有擦布。

本发明主要用于对圆形广场的落叶进行清扫,在使用之前,需将中心器柱固定在圆形广场的中心。然后可通过一号电机带动小齿轮旋转,在此过程中,整个转动架以及四个主杆、四个收集箱均围绕中心器柱进行旋转,在此过程中,每个收集箱所对应的二号电机均带动圆筒清扫器旋转,圆筒清扫器上所附带的擦布能够有效地将地面上的落叶驱赶至对应的收集箱内。其中,二号气缸用于调节圆筒清扫器与收集箱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种类的落叶清扫。

上述操作能够完成对圆形广场的任意圆环范围内的落叶清扫,完成上述操作后,可通过将一号气缸调节每个主杆与转动架的夹角,并通过三号气缸调节延伸杆,使得收集箱以及圆筒清扫器始终靠在地面上,进而达到调整圆筒清扫器与中心器柱之间的间距,然后继续重复上述环形范围内的清扫工作,通过环形范围内的自动清扫工作与调节圆筒清扫器与中心器柱之间的间距交替式进行,可方便快速地对圆形广场上的落叶进行清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通过环形范围内的自动清扫工作与调节圆筒清扫器与中心器柱之间的间距交替式进行,可方便快速地对圆形广场上的落叶进行清理。此外,本发明清洁方便,且能够适应不同种类的落叶清扫,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关于图1的Ⅰ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部分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清扫器,包括中心器柱2,所述中心器柱2上部通过轴承安装有转动架3,所述转动架3上端固装有大齿轮4,所述大齿轮4啮合有小齿轮5,所述小齿轮5连接有固装在转动架3上的一号电机6。

所述转动架3的圆弧面上分布有以铰接方式安装在转动架3上的主杆7,所述中心器柱2下部均铰接安装有与主杆7进行对应铰接相连的一号气缸1,所述主杆7下端均滑动安装有延伸杆8,所述延伸杆8上部均连接有固装在对应的延伸杆8上的三号气缸16,所述延伸杆8下端均铰接有收集箱9,所述收集箱9上均安装有二号气缸10,二号气缸10所述二号气缸10均连接有C框架11,所述C框架11均上安装有二号电机12,所述电机12均连接有圆筒清扫器13,所述圆筒清扫器13均在沿环形方向均布有固定轴14,每个固定轴14上均固装有擦布15。

本发明主要用于对圆形广场的落叶进行清扫,在使用之前,需将中心器柱2固定在圆形广场的中心。然后可通过一号电机6带动小齿轮5旋转,在此过程中,整个转动架3以及四个主杆7、四个收集箱9均围绕中心器柱2进行旋转,在此过程中,每个收集箱9所对应的二号电机12均带动圆筒清扫器13旋转,圆筒清扫器13上所附带的擦布15能够有效地将地面上的落叶驱赶至对应的收集箱9内。其中,二号气缸10用于调节圆筒清扫器13与收集箱9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种类的落叶清扫。

上述操作能够完成对圆形广场的任意圆环范围内的落叶清扫,完成上述操作后,可通过将一号气缸1调节每个主杆7与转动架3的夹角,并通过三号气缸16调节延伸杆8,使得收集箱9以及圆筒清扫器13始终靠在地面上,进而达到调整圆筒清扫器13与中心器柱2之间的间距,然后继续重复上述环形范围内的清扫工作,通过环形范围内的自动清扫工作与调节圆筒清扫器13与中心器柱2之间的间距交替式进行,可方便快速地对圆形广场上的落叶进行清理。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