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道管理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感应式检票闸机。
背景技术:
闸机可广泛应用于地铁、火车、汽车等交通站点、旅游景点等地方,是目前最为快速、简便的出入检测手段。目前,主要通过刷卡识别等方式检测通过闸机过道的行人或车辆以自动移动摆臂,或以人工操作按钮的方式移动摆臂。然而,现实中经常出现不经检测或者其它原因冲撞闸机摆臂的现象,不仅会造成闸机的损坏,而且很容易发生人身安全事故。目前对于这种冲撞现象只能通过警示提醒的方式进行防范,一旦冲撞真的发生,事故不易避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感应式检票闸机,其能够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的进行检票和通过通道,即使由于突发状况发生人体冲撞闸门的情况,也会由于闸门的结构给人体和检票闸机一定的缓冲,实用安全。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感应式检票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闸机本体,其中间预留有通道;
闸门,其设置在所述闸机本体内靠近所述通道入口处,且所述闸门相对所述两个闸机本体旋入或者旋出所述通道;闸门包括两个分闸门,任一个分闸门为一横切面为半圆形的筒体结构,所述分闸门还包括:
轴,其设置在所述闸机本体的靠近通道的侧壁内侧,所述分闸门通过半圆形固定盘固定在所述轴上,且以轴为圆心旋出或者旋入所述闸机本体,所述轴的上端高出所述分闸门处水平套设有齿轮;所述固定盘与所述分闸门的横切面大小相适应;
齿条,其水平设置在所述闸机本体内,且所述齿条的一端与齿轮啮合;
伸缩杆,其水平设置在所述闸机本体内,且所述齿条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伸缩杆的前端与伸缩杆同步伸缩。
优选的是,所述半圆形固定盘设置在所述分闸门的下端面或者上端面时,所述闸机本体的靠近通道的侧壁上相应开设有一“L”形开口或者倒置的“L”形开口。
优选的是,所述闸机本体的厚度大于所述分闸门的半径。
优选的是,还包括:
感应装置,其设置在所述闸机本体的中部。
优选的是,所述闸机本体的厚度与所述分闸门的半径只差至少为3cm。
优选的是,所述分闸门还包括:
聚丙烯内芯;以及
弹性橡胶缓冲层,其包覆在聚丙烯内芯的外周。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分闸门为半圆形的筒体结构,旋入或者旋出所述通道时,有效避免对对检票人员身体的直接挤压或者冲撞危害,同时保护检票闸机和检票人员的安全;当人员需要检票通过通道时,伸缩杆通过齿条带动齿轮和轴同步旋转,从而带动分闸门旋入所述闸机本体内,打开通道入口,以便让检票人员通过;
半圆形固定盘对分闸门进行了180度的固定,且闸机本体上的开口为半圆形固定盘旋入或者旋出闸机本体提供方便;
感应装置设置在中部,分闸门设置在通道入口处,当人员通过闸门进入通道中部后,感应装置感应到人员通过,之后再控制闸门关闭通道,保证检票人员安全通行,在实际应用中感应装置可以设置两个感应端,一个为距离地面最高30cm处,另一个距离地面至少60cm处,连个感应端同时感应到物体完全通过后再控制闸门关闭通道,避免物品被夹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感应式检票闸机,其能够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的进行检票和通过通道,即使由于突发状况发生人体冲撞闸门的情况,也会由于闸门的结构给人体和检票闸机一定的缓冲,实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感应式检票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闸机本体1,其中间预留有通道;
闸门,其设置在所述闸机本体内靠近所述通道入口处,且所述闸门相对所述两个闸机本体旋入或者旋出所述通道;闸门包括两个分闸门2,任一个分闸门为一横切面为半圆形的筒体结构,所述分闸门还包括:
轴3,其设置在所述闸机本体的靠近通道的侧壁内侧,所述分闸门通过半圆形固定盘固定在所述轴上,且以轴为圆心旋出或者旋入所述闸机本体,所述轴的上端高出所述分闸门处水平套设有齿轮;所述固定盘与所述分闸门的横切面大小相适应;
齿条5,其水平设置在所述闸机本体内,且所述齿条的一端与齿轮啮合;
伸缩杆6,其水平设置在所述闸机本体内,且所述齿条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伸缩杆的前端与伸缩杆同步伸缩。
在上述方案中,分闸门为半圆形的筒体结构,旋入或者旋出所述通道时,有效避免对对检票人员身体的直接挤压或者冲撞危害,同时保护检票闸机和检票人员的安全;当人员需要检票通过通道时,伸缩杆通过齿条带动齿轮和轴同步旋转,从而带动分闸门旋入所述闸机本体内,打开通道入口,以便让检票人员通过。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半圆形固定盘设置在所述分闸门的下端面或者上端面时,所述闸机本体的靠近通道的侧壁上相应开设有一“L”形开口或者倒置的“L”形开口。
在上述方案中,半圆形固定盘对分闸门进行了180度的固定,且闸机本体上的开口为 半圆形固定盘旋入或者旋出闸机本体提供方便。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闸机本体的厚度大于所述分闸门的半径。
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
感应装置7,其设置在所述闸机本体的中部。
在上述方案中,感应装置设置在中部,分闸门设置在通道入口处,当人员通过闸门进入通道中部后,感应装置感应到人员通过,之后再控制闸门关闭通道,保证检票人员安全通行,在实际应用中感应装置可以设置两个感应端,一个为距离地面最高30cm处,另一个距离地面至少60cm处,连个感应端同时感应到物体完全通过后再控制闸门关闭通道,避免物品被夹住。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闸机本体的厚度与所述分闸门的半径只差至少为3cm。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分闸门还包括:
聚丙烯内芯;以及
弹性橡胶缓冲层,其包覆在聚丙烯内芯的外周。
在上述方案中,弹性橡胶缓冲层可以有效提供缓冲,即使由于突发状况发生人体冲撞闸门的情况,也会由于闸门的结构给人体和检票闸机一定的缓冲,实用安全。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