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施工吊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4806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施工吊篮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吊装类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式施工吊篮。



背景技术:

在桥梁的两侧进行附件安装、装饰、装修等作业时,需要将安装人员吊运至桥梁的侧部进行施工作业,由于桥面高度较高,又没有过高的起重设置,无法从地面或水面将人员以起重方式自下往上运至桥面。只好采取吊装工具从上往下对人员进行吊运,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吊装工具体积庞大,结构笨重,移动起来十分困难,且顶升费力,无法使吊装工具里面的工作人员的安全得到保障。

因此,如何提高一种移动式施工吊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在桥梁两侧施工时由于现有吊装工具体积庞大,结构笨重,移动起来十分困难,且顶升费力,无法使吊装工具里面的工作人员的安全得到保障等种种缺陷,实以成为本领域从业者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施工吊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在桥梁两侧施工时由于现有吊装工具体积庞大,结构笨重,移动起来十分困难,且顶升费力,无法使吊装工具里面的工作人员的安全得到保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式施工吊篮,所述移动式施工吊篮应用于在桥梁施工,所述移动式施工吊篮悬挂在所述桥梁两侧的护栏上,所述移动式施工吊篮包括:吊篮主体,由若干金属条焊接而成的立体框架结构;可移动式吊挂部,与所述吊篮主体连接,安装于所述吊篮主体靠近桥梁的一侧,用于将所述吊篮主体悬挂在所述桥梁两侧的护栏以使得所述移动式施工吊篮施工时在所述护栏上自由移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可移动式吊挂部一体式固定连接在所述吊篮主体两端的端部,或所述可移动式吊挂部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吊篮主体两端的端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若所述可移动式吊挂部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吊篮主体两端的端部时,所述吊篮主体两端的端部与所述可移动式吊挂部的底端的侧部开设有内置螺纹的第一通孔。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为具有与第一通孔内置螺纹匹配的螺丝或螺栓,在固定连接所述吊篮主体时,将螺丝或螺栓拧入所述第一通孔内。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吊篮主体包括侧部和底部,所述侧部由若干金属条组成,组成前侧和后侧的金属条可与地平线平行焊接在所述吊篮主体的前后框架上,组成左侧和右侧的金属条可斜向平行地焊接在所述吊篮主体的左右框架上。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吊篮主体的前后框架上对称设置用于安装固定金属条的第二通孔,在左右框架上对称设置用于安装固定金属条的第三通孔;所述金属条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相配合的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所述吊篮主体包括侧部和底部,所述侧部由若干金属条组成,组成前侧和后侧的金属条通过将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中与地平线平行地固定在所述吊篮主体的前后框架上,组成左侧和右侧的金属条通过将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第三通孔和第五通孔中,且金属条斜向平行地固定在所述吊篮主体的左右框架上。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吊篮主体的底部为焊接在所述吊篮主体的底端,并与所述吊篮主体的底端形状相一致的实体金属板;所述吊篮主体的底部为焊接在所述吊篮主体的底端呈网格状的金属网板;或所述吊篮主体的底部为直接焊接在所述吊篮主体的底端,由若干与地平线平行的金属条组成的金属条底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可移动式吊挂部呈竖弯钩状或呈弧形状。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动式施工吊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动式施工吊篮体积较小,结构简单,可在桥梁的两侧护栏上自由地移动,并且所述移动式施工吊篮使吊篮里面的工作人员的安全得到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施工吊篮应用实景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施工吊篮于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移动式施工吊篮

11 吊篮主体

12 可移动式吊挂部

111 侧部

112 底部

2 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式施工吊篮,所述移动式施工吊篮应用于在桥梁施工,所述移动式施工吊篮悬挂在所述桥梁两侧的护栏上,所述移动式施工吊篮包括:

吊篮主体,由若干金属条焊接而成的立体框架结构;

可移动式吊挂部,与所述吊篮主体连接,安装于所述吊篮主体靠近桥梁的一侧,用于将所述吊篮主体悬挂在所述桥梁两侧的护栏以使得所述移动式施工吊篮在施工时在所述护栏上自由移动。

以下将结合图示对本实施例所述的移动式施工吊篮进行详细描述。本实施例所述的移动式施工吊篮于实际应用于,具体地参照图1,显示为移动式施工吊篮应用实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移动式施工吊篮1悬挂在所述桥梁两侧的护栏2上。

请参阅图2,显示为移动式施工吊篮于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移动式施工吊篮1包括:吊篮主体11和可移动式吊挂部12。

所述吊篮主体11由若干金属条焊接而成的立体框架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吊篮主体111可通过第一种组装方式组装:

如图2所示,所述吊篮主体包括侧部111和底部112,所述侧部111由若干金属条组成,组成侧部111的前侧和后侧的金属条可与地平线平行焊接在所述吊篮主体的前后框架上,组成侧部111的左侧和右侧的金属条可斜向平行地焊接在所述吊篮主体的左右框架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吊篮主体111可通过第二种组装方式组装:

在所述吊篮主体111的前后框架上对称设置用于安装固定金属条的第二通孔,在左右框架上对称设置用于安装固定金属条的第三通孔。所述金属条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相配合的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所述吊篮主体包括侧部和底部,所述侧部由若干金属条组成,组成前侧和后侧的金属条通过将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中与地平线平行地固定在所述吊篮主体的前后框架上,组成左侧和右侧的金属条通过将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第三通孔和第五通孔中,且金属条斜向平行地固定在所述吊篮主体的左右框架上。在本实施例中,未予图示所述吊篮主体111的第二种组装方式。

在本实例中,为了防止施工人员进入所述吊篮主体11内时下坠,所述吊篮主体11的底部112可以为焊接在所述吊篮主体的底端,并与所述吊篮主体的底端形状相一致的实体金属板;或者,所述吊篮主体11的底部112可以为焊接在所述吊篮主体的底端呈网格状的金属网板;或者,所述吊篮主体11的底部112为直接焊接在所述吊篮主体的底端,由若干与地平线平行的金属条组成的金属条底部,如图2所示,所述吊篮主体11的底部112为第三种安装方式。

与所述吊篮主体固定连接的可移动式吊挂部12安装于所述吊篮主体11靠近桥梁的一侧,所述可移动式吊挂部12用于将所述吊篮主体11悬挂在所述桥梁两侧的护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移动式吊挂部12可以一体式固定连接在所述吊篮主体两端的端部,或所述可移动式吊挂部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吊篮主体两端的端部。若所述可移动式吊挂部12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吊篮主体11两端的端部时,所述吊篮主体两端的端部与所述可移动式吊挂部的底端的侧部开设有内置螺纹的第一通孔。所述紧固件为具有与第一通孔内置螺纹匹配的螺丝或螺栓,在固定连接所述吊篮主体时,将螺丝或螺栓拧入所述第一通孔内。且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移动式施工吊篮在所述护栏上移动式阻力更小,可以将所述可移动式吊挂部设计为竖弯钩状态,因为所述可移动式吊挂部12与所述护栏的接触面积小所产生的阻力也小。为了使所述可移动式吊挂部12更加牢固地悬挂在所述护栏2上使所述移动式施工吊篮更加安全,则将所述可移动式吊挂部12设计为弧形状与所述护栏2的形状相贴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动式施工吊篮体积较小,结构简单,可在桥梁的两侧护栏上自由地移动,并且所述移动式施工吊篮使吊篮里面的工作人员的安全得到保障。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