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结构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制立柱与承台的拼装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桥梁施工中预制拼装施工工艺的普及,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逐渐在预制立柱、预制盖梁等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竖向连接中得到应用。但是,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的预制立柱(即,墩柱),由于其拼装施工工艺的复杂性和高精度要求,一直得不到广泛的实际应用。
传统房屋建筑的预制拼装工艺中,可以通过轴线定位的方法来精确控制预制构件之间的拼接和定位。高架梁中的预制立柱,其高度从十余米至几十余米不等,实际重量可达百吨,通过传统轴向定位的方法无法精确控制预制立柱的拼接和定位。
对于体积及重量较大的预制立柱构件而言,其与底部承台拼装时,会产生拼装精度难以控制的问题,同时其拼装过程中的垂直度控制也会影响上部结构的拼装质量。因此,预制立柱与承台之间的精确定位,是一项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立柱与承台的拼装定位装置,主要目的在于对预制立柱的现场拼装进行精确定位,解决预制立柱与承台之间拼接精度难以控制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制立柱与承台的拼装定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底面标高调节装置,用于安置在承台上,以对所述预制立柱在承台上的底面标高进行校正;
定位框架,用于固定在所述承台上,以对所述预制立柱在所述承台上的水平位置进行定位;
垂直度调节装置,所述垂直度调节装置的上端用于连接预制立柱,下端用于固定在承台或定位框架上,以校正预制立柱的垂直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优选地,所述底面标高调节装置包括用于设置在承台上的一个或多个垫片。
优选地,所述垫片位于所述预制立柱在所述承台上的投影中心位置处。
优选地,所述定位框架包括:
框体,所述框体与所述预制立柱的下端适配,以将所述预制立柱定位在所述框体内;优选地,所述框体的拐角处设置有导向挡板,用于将所述预制立柱的下端引导至所述框体中的固定位置处;
支座,所述支座与所述框体连接,且所述支座用于固定在承台上,以实现对所述预制立柱在所述承台上的水平位置进行定位。
优选地,所述框体由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拼接而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的结构一致,且所述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通过法兰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座包括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其中,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第一框体连接;所述第二支座与所述第二框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框体的拐角处设置有导向挡板,用于将所述预制立柱的下端引导至所述框体中的固定位置处。
优选地,所述垂直度调节装置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用于固定在所述承台上;或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定位框架上;
顶座,所述顶座用于固定在所述预制立柱上;
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下端与所述底座固定,上端与所述顶座固定;其中,通过调节杆的长度实现对所述预制立柱的垂直度进行校正。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预制立柱与承台的拼装定位装置至少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制立柱与承台的拼装定位装置,通过设置对预制立柱底面标高进行校正的底面标高调节装置、对预制立柱水平位置进行校正的水平框架以及对预制立柱垂直度校正的垂直度调节装置,以实现对预制立柱的现场拼装进行精确的三维定位,有效保证预制立柱的现场安装质量。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立柱与承台的拼装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立柱与承台的拼装定位装置在将预制立柱定位在承台上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立柱与承台的拼装定位装置在将预制立柱定位在承台上的柱底平面框架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垂直度调节装置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实施例1
基于预制桥梁立柱构件的体积重量较为庞大,现场拼装过程中拼装定位较难控制。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制立柱与承台的拼装定位方法,用于在预制立柱与承台的拼装中,将预制立柱精确定位在承台上。如图1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S1:对预制立柱在承台上的底面标高进行校正。
该步骤主要是在平行于预制立柱的方向上对预制立柱进行垂直方向的标高校正。
S2:采用定位框架对预制立柱在承台上的水平位置进行校正。
该步骤主要是采用定位框架在垂直于预制立柱的方向上对预制立柱进行水平方向的位置进行校正。
S3:采用垂直度调节装置对预制立柱的垂直度进行校正。
本实施例提供的预制立柱与承台的拼装定位方法,通过在预制立柱与承台的拼装中,对预制立柱在承台上的底面标高进行校正、采用定位框架对预制立柱在承台上水平位置进行校正以及采用垂直度调节装置预制立柱的垂直度进行校正,从而可以精确地控制预制立柱在底面承台上的标高、水平位置及垂直度,有效保证预制立柱的现场安装质量。
实施例2
较佳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制立柱与承台的拼装定位方法,与上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中的S1:对预制立柱在承台上的底面标高进行校正的步骤,具体包括:采用垫片对预制立柱在承台上的底面标高进行校正。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通过在承台上设置垫片3,并通过控制垫片3的数量及厚度调整预制立柱1在承台上的底面标高。其中,垫片3优选使用高程垫片。优选地,垫片3位于预制立柱1在承台上的投影中心位置处。
本实施例提供的预制立柱与承台的拼装定位方法,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通过在承台上设置垫片对预制立柱的底面标高进行校正,该方法不仅简单易于实施,而且能有效地校正预制立柱在承台上的底面标高,从而进一步有效确保了预制立柱的现场安装质量。
实施例3
较佳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制立柱与承台的拼装定位方法,与上述实施例相比,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用于对预制立柱在承台上的水平位置进行校正的定位框架包括框体和支座22。其中,支座22与框体连接,且支座22固定在承台上,以使定位框架2固定在承台上。框体与预制立柱1的下端适配,以将预制立柱1定位在框体内。通过定位框架中框体和支座22实现校正预制立柱1在承台上水平位置的调整,同时通过定位框架2限制预制立柱1在水平方向上的转动自由度。
优选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支座22与承台中的预埋钢筋51固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预制立柱与承台的拼装定位方法通过上述设置,能够精确地对预制立柱在承台上的水平位置进行定位,从而进一步有效确保了预制立柱的现场安装质量。
实施例4
较佳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制立柱与承台的拼装定位方法,与实施例3相比,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框体由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拼接而成。优选地,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的结构一致(即,框体由两个半框体21拼接而成)。优选地,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通过法兰连接。
相应地,支座22为两个,分别为包括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其中,第一支座与第一框体连接;第二支座与第二框体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预制立柱与承台的拼装定位方法通过将定位框架设置成上述结构,方便将定位框架固定在承台上。
实施例5
较佳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制立柱与承台的拼装定位方法,与实施例3和实施例4相比,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定位框架中框体的拐角处设置有导向挡板23,用于将预制立柱的下端引导至框体中的固定位置处。
本实施例提供的预制立柱与承台的拼装定位方法通过在框体的拐角处设置导向挡板,方便将预制立柱的下端定位在定位框架中的固定位置处,提高预制立柱与承台的拼装定位效率以及进一步有效确保了预制立柱的现场安装质量。
实施例6
较佳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制立柱与承台的拼装定位方法,与上述实施例相比,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用于对预制立柱的垂直度进行校正的垂直度调节装置4包括:底座41、顶座42及调节杆43。其中,底座41固定在承台上或固定在定位框架2上的支座22上。顶座42固定在预制立柱1上。优选地,顶座42与预制立柱1上的预留螺杆11连接。调节杆43的下端与底座41固定,上端与顶座42固定;其中,通过调节杆43的长度实现对预制立柱1的垂直度进行校正。优选地,调节杆43优选为液压杆。
本实施例提供的预制立柱与承台的拼装定位方法通过采用上述垂直度调节装置能精确地对预制立柱的垂直度进行调节,进一步有效确保了预制立柱的现场安装质量。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预制立柱与承台的拼装定位方法,在预制立柱与承台的拼装中对预制立柱进行定位的具体工作过程为:如图1至图4所示,首先,在底部承台上设置有若干垫片3,通过调节标准垫片3的厚度及垫片数量来调整预制立柱1在承台上的底面标高。其次,将两个半框体21通过支座22与承台上的预留钢筋51连接,同时在预留钢筋51上安装套环将定位框架2固定于承台上;再将预制立柱1吊放至定位框架2中,通过吊机移位和定位框架2中的导向挡板23将预制立柱引导至固定位置。最后,将垂直度调节装置4的底座41固定在定位框架2的支座22上,将垂直度调节装置4的顶座42与预制立柱1上的预留螺杆11连接,通过调节液压杆43的长度来校正预制立柱1的垂直度。
实施例7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制立柱与承台的拼接定位装置,用于在预制立柱与承台的拼装中,将预制立柱定位在承台上,具体地,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底面标高调节装置、定位框架2和垂直度调节装置4。其中,底面标高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承台上的垫片3;其中,垫片3的数量及厚度校正预制立柱1在承台上的底面标高。定位框架2固定在承台上,用于对预制立柱1在承台上的水平位置进行定位。垂直度调节装置4的上端连接预制立柱1,下端固定在承台或定位框架2上,以调节预制立柱1的垂直度。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用于对预制立柱1在承台上的水平位置进行定位的定位框架2的具体结构参见实施例3、实施例4及实施例5所述的定位框架,在此不重复赘述。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用于调节预制立柱1的垂直度的垂直度调节装置4的具体结构参见实施例6所述的垂直度调节装置,在此不重复赘述。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制立柱与承台的拼接定位方法和装置,通过在预制立柱与承台的拼装中,对预制立柱在承台上的底面标高进行校正、采用定位框架对预制立柱在承台上水平位置以及采用垂直度调节装置预制立柱的垂直度进行校正,可以精确地控制预制立柱在底面承台上的标高、水平位置及垂直度,有效保证预制立柱的现场安装质量。
综上所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