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桥梁护栏施工的移动吊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2502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建筑桥梁护栏施工的移动吊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和桥梁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桥梁护栏施工的移动吊架。



背景技术:

桥梁工程的护栏在混凝土施工时,需要首先支设内、外两侧模板,工人可以安全地站在桥面上支设内侧模板,而对于外侧悬空的模板,施工人员没有站立的操作平台,过去通常是从地面搭设脚手架,施工人员站在脚手架平台上外模支设工作,或者采用吊车等大型机械设备配合施工。

一般情况下,高空作业搭设脚手架平台或者采用吊车等大型机械设备配合施工困难较多,施工效率低,材料消耗大,施工成本较高。而且,受场地限制影响大,一旦遇到桥下是河流、深沟、斜坡道、软土层,或某处桥下需要频繁通车,或桥下需要频繁通行重型机械设备,则搭设脚手架难度较大,甚至没有安全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桥梁护栏施工的移动吊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建筑桥梁护栏施工的移动吊架,包括支撑装置1、悬臂装置2和吊台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装置2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装置1,另一端固定连接吊台装置3;所述支撑装置1为矩形,支撑装置1包括立柱支撑杆4、斜撑杆5和配重台6,所述斜撑杆5固定连接于立柱支撑杆4之间,所述立柱支撑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斜撑杆5的一端,其另一端垂直固定连接于配重台6的一侧边,斜撑杆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配重台6的另一侧边,所述配重台6与立柱支撑杆4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杆7;所述吊台装置3包括操作平台8、外吊杆9和内吊杆10,所述操作平台8为矩形结构,操作平台8上铺设脚手板11,所述操作平台8的一侧边垂直固接在外吊杆9的底端,另两条垂直侧边中心固接在内吊杆10的底端,所述外吊杆9和操作平台8的侧边之间固设有支杆7,所述内吊杆10和操作平台8的侧边之间固设有支杆7,所述外吊杆9之间固接有连杆12,所述外吊杆9和内吊杆10之间固接有连杆12;所述悬臂装置2包括挑臂杆13、横梁14和轨道梁15,所述挑臂杆13的一端垂直固接于外吊杆9和外吊杆10的顶端,另一端垂直固接在立柱支撑杆4上,所述横梁14垂直固设于挑臂杆13之间,所述轨道梁15平行于挑臂杆13垂直固接在横梁14中点,所述横梁14与外吊杆9之间设有支杆7,所述横梁14和立柱支撑杆4之间固设有支杆7,所述挑臂杆13和立柱支撑杆4之间固设有斜撑杆杆5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配重台6底部设有滚轮16,滚轮转轴上设有导向手柄17,滚轮底部设有导轨18。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配重台6底部设有支腿19,支腿顶端设有手柄20。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轨道梁15设有电动葫芦21。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吊杆10设有人行通道22。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吊杆9和操作平台8外部设有防护网23。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配重台6上放置有配重物2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建筑桥梁护栏施工的移动吊架,通过在桥面上向外探出一定操作空间,通过施加配重物保证模板安装吊台的重心在桥面上,而且吊台保持稳定,即保证了高空施工的安全,又节省了大量的脚手架支撑体系,节约大量资金,具有结构简单,施工安全,移动方便、灵活,施工时占地面积小,施工效率高、效益明显等特点,可广泛运用于建筑桥梁护栏安装、模板施工、混凝土浇筑等施工领域,是高空护栏模板安装的一个工具,同时也可用于高空建筑外立面其他悬空的施工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建筑桥梁护栏施工操作的移动吊台的工作状态图。

其中:1支撑装置,2悬臂装置,3吊台装置,4立柱支撑杆,5斜撑杆,6配重台,7支杆,8操作平台,9外吊杆,10内吊杆,11脚手板,12连杆,13挑臂杆,14横梁,15轨道梁,16滚轮,17导向手柄,18导轨,19支腿,20手柄,21电动葫芦,22人行通道,23防护网,24配重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用于建筑桥梁护栏施工的移动吊架,它包括支撑装置1、悬臂装置2和吊台装置3;悬臂装置2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装置1,另一端固定连接吊台装置3,吊台装置3包括操作平台8、外吊杆9和内吊杆10,操作平台8为矩形结构,其上铺设脚手板11,操作平台8的一条边框的两端垂直固接在两条外吊杆9的底端,另两条垂直侧边中心固接在内吊杆10的底端,外吊杆9和操作平台8的侧边之间固设有支杆7,内吊杆10和操作平台8的侧边之间固设有支杆7,外吊杆9之间固接有连杆12,外吊杆9和内吊杆10之间固接有连杆12,支撑装置1为矩形,它包括立柱支撑杆4、斜撑杆5和配重台6,斜撑杆5固定连接于立柱支撑杆4之间,立柱支撑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斜撑杆5的一端,其另一端垂直固定连接于配重台6的一侧边,斜撑杆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配重台6的另一侧边,配重台6与立柱支撑杆4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杆7,悬臂装置2包括挑臂杆13、横梁14和轨道梁15,挑臂杆13的一端垂直固接于外吊杆9和外吊杆10的顶端,另一端垂直固接在立柱支撑杆4上,横梁14垂直固设于挑臂杆13之间,轨道梁15平行于挑臂杆13垂直固接在横梁14中点,横梁14与外吊杆9之间设有支杆7,横梁14和立柱支撑杆4之间固设有支杆7,挑臂杆13和立柱支撑杆4之间固设有斜撑杆杆5,配重台6底部设有滚轮16,滚轮转轴上设有导向手柄17,滚轮底部设有导轨18,配重台6两条侧边端部设有支腿19,支腿顶端设有手柄20,轨道梁15设有电动葫芦21,内吊杆10设有人行通道22,外吊杆9和操作平台8外部设有防护网23。

本实用新型用于建筑桥梁护栏施工的移动吊架,立柱支撑杆4、挑臂杆13、横梁14、轨道梁15以及配重台6的横向龙骨均采用10号标准工字钢制作,配重台6的纵向龙骨采用双拼14号标准工字钢制作,斜撑杆5、外吊杆9、内吊杆10和连杆12均采用45×5mm角钢制作。

施工时,护栏施工移动吊架的安装工序是:1)清理地面;2)组装配重台6;3)安装立柱支撑杆4;4)将立柱支撑杆4和配重台6通过螺栓连接板连接成一个整体;5)组装悬挑装置2;6)将悬挑装置2与立柱支撑杆4通过螺栓连接板连接成一个整体;7)在配重台6上放置配重物24;8)安装立柱支撑杆4之间的斜撑杆5;9)安装外吊杆9;10)安装操作平台8;11)安装内吊杆10和连杆12;12)在轨道梁15上安装电动葫芦21;13)推动用于建筑桥梁护栏施工的移动吊架就位。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建筑桥梁护栏施工的移动吊架在实用时,操作平台8探出护栏外,操作平台8为工人提供一个悬空站立和工作的平台,操作平台8的荷载主要通过外吊杆9和内吊杆10传递给挑臂杆13,再由挑臂杆13传递给立柱支撑杆4,最后由立柱支撑杆4将工作荷载传递给滚轮16,斜撑杆5、支杆7和连杆12起平衡作用,滚轮16为标准件,它可以保证吊架通过人力推动或者牵引机牵引实现前进、后退和停止等动作,配重台6上搁置的配重物24可防止用于建筑桥梁护栏施工的移动吊架在工作荷载作用下发生颠覆,确保施工安全。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