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斜面桥梁支座。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山川众多、江河纵横,在公路、铁路建设中,桥梁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桥梁结构中,桥梁支座是桥梁上、下部结构的连接点,其作用是将上部结构的载荷顺适、安全地传递到桥墩台上。桥梁支座必须要保障道路桥梁的稳固,同时具有一定的防震效果。特别是上桥或者下桥处使用的斜面桥梁支座,由于其受力方向特殊,对斜面桥梁支座的要求更加苛刻,特别是沿斜面倾斜方向,斜面的高端与矮端受力情况不同,容易造成受力不均匀,影响斜面桥梁支座的使用。现有的斜面桥梁支座均不能解决上述问题,存在耗材多、运输安装的成本高,易造成桥墩受力不均,降低了桥梁的使用寿命,存在安全隐患,且减震效果不理想,震动幅度较大时还容易出现桥梁滑脱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斜面桥梁支座,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优化了斜面桥梁支座的受力情况,使斜面桥梁支座受力更加均匀,同时增强了斜面桥梁的抗震能力,延长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斜面桥梁支座,包括下固定板、上斜固定板,下固定板与上斜固定板间设置有支座本体,支座本体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斜固定板、下固定板固定连接,支座本体中部设置有缓冲球,支座本体与缓冲球间设置有橡胶垫,上斜固定板高端与下固定板间设置有拉杆,上斜固定板矮端与下固定板间设置有支撑杆,拉杆与支撑杆均为伸缩杆。
进一步的,所述上斜固定板、下固定板上均设置有螺栓固定孔。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与上斜固定板垂直设置,所述支撑杆与下固定板垂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斜面桥梁支座主要针对上桥或者下桥时倾斜桥梁的安装,下固定板与上斜固定板间设置有支座本体,支座本体中部的缓冲球的设计,增强了斜面桥梁支座的抗震能力;而斜面高端和矮端设置的拉杆和支撑杆,分担了部分支座本体上承受的桥梁重力,使斜面桥梁支座整体受力更加均匀,防止了斜面桥梁支座因受力不均造成的支座损坏,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固定板,2.上斜固定板,3.支座本体,4.缓冲球,5.橡胶垫,6.拉杆,7.支撑杆,8.螺栓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斜面桥梁支座,包括下固定板1、上斜固定板2,下固定板1与上斜固定板2间设置有支座本体3,支座本体3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斜固定板2、下固定板1固定连接,支座本体3中部设置有缓冲球4,支座本体3与缓冲球4间设置有橡胶垫5,上斜固定板2高端与下固定板1间设置有拉杆6,上斜固定板2矮端与下固定板1间设置有支撑杆7,拉杆6与支撑杆7均为伸缩杆。上斜固定板2、下固定板1上均设置有螺栓固定孔8。拉杆6与上斜固定2板垂直设置,支撑杆7与下固定板1垂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斜面桥梁支座主要针对上桥或者下桥时倾斜桥梁的安装,下固定板1与上斜固定板2间设置有支座本体3,支座本体3中部的缓冲球4的设计,增强了斜面桥梁支座的抗震能力,支座本体3与缓冲球4间橡胶垫5的设计,进一步的增强了抗震能力,能很好的吸收变形压力;而上斜固定面2高端和矮端设置的拉杆6和支撑杆7,分担了部分支座本体3上承受的桥梁重力,拉杆6与上斜固定板2垂直设置,支撑杆7与下固定板1垂直设置,使上斜固定板2既能受到受到竖直方向的力,又能受到水平方向的力,使斜面桥梁支座整体受力更加均匀,防止了斜面桥梁支座因受力不均造成的支座损坏,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
安装时,将桥墩和桥梁上预埋的螺栓分别插入斜面桥梁支座的下固定板1和上斜固定板2上的螺栓固定孔8,调整好高度和角度,通过预埋螺栓固定,然后再调整拉杆6与支撑杆7的伸缩长度,使上斜固定板2均匀受力,即可完成安装。本实用新型优化了斜面桥梁支座的受力情况,使斜面桥梁支座受力更加均匀,同时增强了斜面桥梁的抗震能力,延长了使用寿命。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