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沥青洒布车、同步碎石封层车等路面养护设备的沥青喷洒装置,具体是一种导热油盘管在喷洒杆中的放置方式,该方式与喷洒杆的加热效率相关。
背景技术:
喷洒杆一般应用于路面养护设备的沥青喷洒装置,通过导热油盘管加热喷洒杆中的沥青,使其融化,从而达到沥青循环和喷洒的目的。传统的导热油盘管放置方式如下: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受到矩形空心型钢2空间限制,导热油盘管3高度只能做到矩形空心型钢2高度以内,否则导热油盘管3将无法从矩形空心型钢2的一端22插入至矩形空心型钢2内;矩形空心型钢2上壁打两个孔21,导热油盘管3的两个端口31分别从孔21中穿出,然后将导热油盘管3与矩形空心型钢2焊接。传统的导热油盘管放置方式有如下缺点:1.为了使导热油盘管尽量靠近矩形空心型钢内壁,导热油盘管伸出空心矩形型钢部分较少,造成导热油盘管的放入与焊接困难;2. 导热油盘管的两个端口需要从孔中穿出以便与矩形空心型钢焊接,因此,导热油盘管会离开矩形空心型钢的内壁而悬挂在矩形空心型钢中,加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触式加热喷洒杆,可使导热油盘管与矩形空心型钢内壁完全接触,提高加热效率,同时降低焊接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接触式加热喷洒杆,包括矩形空心型钢和导热油盘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矩形空心型钢一端的上壁开设有沿端部向内延伸的豁口,用于容纳折弯后的导热油盘管从矩形空心型钢一端沿豁口移动插入矩形空心型钢中,并且导热油盘管插入矩形空心型钢的部分与矩形空心型钢的内壁完全接触;导热油盘管的端口始终位于矩形空心型钢外部。
由封板与矩形空心型钢夹持将导热油盘管固定在豁口处,同时将矩形空心型钢的豁口封堵。沿导热油盘管与豁口的相交处将导热油盘管与矩形空心型钢和封板焊接固定。
所述封板与矩形空心型钢通过焊接的方式将豁口封堵。
所述豁口为两个贯通或独立的豁槽,两个豁槽分别对应容纳折弯后的导热油盘管的两端沿豁槽移动插入矩形空心型钢中。
还包括与豁槽形状相配合的一个或两个独立的封板,由封板与矩形空心型钢将导热油盘管夹持固定在豁槽处,同时将矩形空心型钢上的豁槽封堵。
每个豁槽的宽度与导热油盘管直径尺寸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矩形空心型钢一端上壁开口,将导热油盘管折弯后整体从开口一端放入矩形空心型钢,使导热油盘管与矩形空心型钢内壁完全接触。此方式可有效提高喷洒杆加热效率,同时便于导热油盘管的放入与焊接。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加热喷洒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俯视图;
图5是导热油盘管与矩形空心型钢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1、封板,2、矩形空心型钢,21、孔,22、一端,23、豁槽,3、导热油盘管,31、端口,4、内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接触式加热喷洒杆,包括封板1、矩形空心型钢2和导热油盘管3。
所述的矩形空心型钢2一端22上壁开设有两个豁槽23,每个豁槽23的宽度与导热油盘管3直径尺寸相适应,分别容纳折弯后的导热油盘管3从矩形空心型钢2一端22沿豁槽23移动插入矩形空心型钢2中,导热油盘管3的两个端口始终位于矩形空心型钢2外部,导热油盘管3整体高度不受矩形空心型钢2的内部空间高度限制,使导热油盘管3插入矩形空心型钢2的部分可以与矩形空心型钢2的内壁4完全接触,保持贴紧,使导热油盘管内的导热油可以通过导热油盘管对矩形空心型钢内的沥青进行加热,同时,通过导热油盘管与矩形空心型钢内壁的接触热传导作用使矩形空心型钢自身也可以对矩形空心型钢内的沥青加热,双重加热的方式有效提高喷洒杆内沥青的加热效率。
然后通过两个封板1分别对应地将豁槽23焊接封堵,将导热油盘管3固定在封板1与矩形空心型钢2夹持的豁槽23处,并且沿该处豁槽23的周围,将导热油盘管3与矩形空心型钢2、封板1焊接固定。同时需将矩形空心型钢2一端22的端口进行封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矩形空心型钢2一端上壁开豁槽23,能够使导热油盘管3折弯后插入矩形空心型钢2,并与其内壁4完全接触;封板1与矩形空心型钢2豁槽23处及导热油盘管3焊接,对导热油盘管3一端进行固定。导热油盘管3的此种放置方式将传统的单一对喷洒杆内沥青加热,改为对喷洒杆内壁及喷洒杆内沥青的双重加热,有效提高喷洒杆内沥青的加热效率,同时便于导热油盘管的放入与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