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矮塔斜拉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4738阅读:6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矮塔斜拉桥。



背景技术:

新型矮塔斜拉桥又称部分斜拉桥,它兼有斜拉桥和悬浇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二种桥型的结构优点,具有较大的刚度和较低的桥塔高度,桥型美观,跨越能力大,在100-300米跨径范围内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桥型结构。近十年来,其发展速度尤为迅猛,在全世界范围内已有近百座新型矮塔斜拉桥建成,其中有50余座在我国境内。施文杰在《新型矮塔斜拉桥在国内外的发展与实践》(《现代交通技术》2012年第3期P22-25)一文中,介绍了新型矮塔斜拉桥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归纳出了其结构特点,并给出了目前已建成或在建的部分国内、国外新型矮塔斜拉桥的工程实例。

新型矮塔斜拉桥的结构体系主要有二大类型:塔梁墩固结体系,以及塔梁固结、塔墩分离体系。

新型矮塔斜拉桥受力特点:其受力性能介于梁式桥和斜拉桥之间。新型矮塔斜拉桥以主梁受弯、受压、受剪和索受拉共同承受竖向荷载,斜拉索从受力特征上更像主梁的体外索,承受部分荷载,对主梁起加劲作用。斜拉索只分担部分荷载,还有大部分的荷载由梁的受弯、受剪来承受。其主梁刚度较大,不仅受轴向压力,还要承担相当部分的弯矩和剪力,其受力分工更具有选择性。

新型矮塔斜拉桥以梁受力为主,以索为辅,主梁和桥塔刚度较大,可以人为地设计成各种结构体系、支承体系和不同参数的受力体系,每一座此类型桥梁的动力特性不尽相同。

新型矮塔斜拉桥按桥梁宽度和索面的布置分为单索面新型矮塔斜拉桥、双索面新型矮塔斜拉桥、双索面宽幅新型矮塔斜拉桥、三索面新型矮塔斜拉桥、四索面新型矮塔斜拉桥。新型矮塔斜拉桥按照其主梁之箱梁所采用的结构材料分类,可分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与混凝土的混合梁结构、波形钢腹板结构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原有矮塔斜拉桥主梁受弯、受压、受剪强度过大负荷较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矮塔斜拉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矮塔斜拉桥,包括主梁、桥塔和斜拉索,其特征在于:主梁的两端设置有边墩;在主梁下方,边墩与桥塔之间设置有拱洞;在主梁下方,相邻两桥塔之间设置有拱洞;主梁与拱洞的顶点交接的位置设置有减震支座,主梁与桥塔交接的位置处设置有减震支座。

拱洞内设置有预应力钢束。

减震支座包括橡胶层和加强钢板层,胶层与加强钢板层相间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布跨灵活,结构合理;主跨可在100-200米之间选择,甚至可以选择更大跨径;可布设单塔双跨、双塔三跨或多塔多跨连续结构的桥梁,该类结构具有桥塔矮、主梁矮、跨径大、桥面宽、分期(幅)建等显著特点,结构受力合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矮塔斜拉桥的结构示意图;

1主梁;2边墩;3桥塔;4斜拉索;5拱洞。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矮塔斜拉桥,包括主梁1、桥塔3和斜拉索4,主梁1的两端设置有边墩2;在主梁1下方,边墩2与桥塔3之间设置有拱洞5;在主梁1下方,相邻两桥塔3之间设置有拱洞5;主梁1与拱洞5的顶点交接的位置设置有减震支座,主梁1与桥塔3交接的位置处设置有减震支座。

拱洞5内设置有预应力钢束。

减震支座包括橡胶层和加强钢板层,胶层与加强钢板层相间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布跨灵活,结构合理;主跨可在100-200米之间选择,甚至可以选择更大跨径;可布设单塔双跨、双塔三跨或多塔多跨连续结构的桥梁,该类结构具有桥塔矮、主梁矮、跨径大、桥面宽、分期(幅)建等显著特点,结构受力合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