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下垫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2207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下垫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轨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轨下垫板。



背景技术:

轨下垫板是钢轨扣件组件中的一个重要零件,目前已经公开了许多矩形平面状的轨下垫板,作为减震和吸收动载荷的部件应用于铁路上。这类轨下垫板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压破损,使用寿命短,同时轨下垫板容易出现松动和移位,使得轨下垫板受力不均,导致轨下垫板及与轨下垫板相配合的钢轨扣件容易磨损,使用寿命缩短。

由于轨道交通通常使用走行轨作为回流轨,因此要求轨下垫板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防止电流泄漏,造成结构钢筋和市政管线电腐蚀。

轨下垫板具有一定的静刚度,大量的测试表明,轨下垫板的静刚度对机车、钢轨、混凝土枕和道床的工作状态有很大的影响:当采用静刚度较大的轨下垫板时,机车振动加剧,钢轨的病害,诸如马鞍型磨耗、波浪形磨耗等出现较早,轨枕出现早期破损,道床粉化过程加速,降低轨下垫板的静刚度则可改善机车和轨道的工作状态,减少机车和线路的维修工作量;但是如果静刚度过小,在一定荷载条件下轨下垫板压缩变形量就越大,从而恶化扣件的受力状态,对于静刚度大的扣件容易产生松动;在小半径曲线地段,采用的轨下垫板的静刚度越小,钢轨的倾翻就越严重;线路铺设的橡胶垫板,若静刚度相差过大,势必造成轨道动力不平衡,恶化轨道工作状态。因此,为适合各种不同轨道情况而需要不同的静刚度值的轨下垫板,而调节静刚度现有的办法是选用不同材质制成的轨下垫板,这样容易增加制造和研发成本,并且静刚度大小的调节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轨下垫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下垫板,包括垫板本体,所述垫板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绝缘墙,所述绝缘墙上设置有锚固槽,所述垫板本体的厚度为h,锚固槽的槽底高度为H,H﹥h;所述垫板本体的正面均匀的分布有多个四楞凸台,相连的上下左右四个四楞凸台的中间位置为凹槽,凹槽的底面形状及大小与四楞凸台的端面形状及大小相同,所述垫板本体的反面与凹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四楞凸台。

所述的四楞凸台为等边的正四楞凸台。

所述垫板本体、绝缘墙和四楞凸台是由热塑性聚酯弹性材料制成。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垫板本体、绝缘墙和四楞凸台由热塑性聚酯弹性材料制成,具有优异的抗弯曲疲劳性能、耐冲击性能,尤其是在低温、抗撕裂性和耐磨性、耐化学性和耐候性以及电绝缘性,因此,其使用寿命长;绝缘墙能很好的防止电流泄漏,保护结构钢筋和市政管线电免受腐蚀;锚固槽与扣件配合安装,能防止轨下垫板出现松动和移位,延长轨下垫板的使用寿命;本产品生产时可以通过调节四楞凸台的边长及高度调节静刚度的大小,不需要通过不同的材质来实现不同的静刚度值,因此,其成本低,不同值的静刚度调节方便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见图1至图3所示:一种轨下垫板,包括垫板本体1,所述垫板本体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能防止电流泄漏的绝缘墙2,所述绝缘墙2上设置有能与扣件配合安装的锚固槽3;所述垫板本体1的厚度为h,锚固槽3的槽底高度为H,H﹥h,因此,安装时能有效防止电流泄漏;所述垫板本体1的正面均匀的分布有多个四楞凸台4,相连的上下左右四个四楞凸台4的中间位置为凹槽5,凹槽5的底面形状及大小与四楞凸台4的端面形状及大小相同,所述垫板本体1的反面与凹槽5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四楞凸台4,这样正反两面排列设置的四楞凸台4使得其每一横列或纵列组合成峰值均匀交叉的波浪形状,有利于降低轨道的振动和噪音。

优选的,所述的四楞凸台4为等边的正四楞凸台,这样使得受力更加均匀,也方便通过调节边长来调节静刚度。

优选的,所述垫板本体1、绝缘墙2和四楞凸台4是由热塑性聚酯弹性材料制成,热塑性聚酯弹性材料具有优异的抗弯曲疲劳性能、耐冲击性能,尤其是在低温、抗撕裂性和耐磨性、耐化学性和耐候性以及电绝缘性,因此,其使用寿命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