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桥墩防车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2552阅读:7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装式桥墩防车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建设中安全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装式桥墩防车撞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交通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了汽车工业的大发展。车辆日益增多,导致我国道路交通安全不容乐观,汽车撞击桥墩和护栏的交通事故频发,严重时会造成桥墩倒塌,车毁人亡,带来不可避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而常见的防撞措施诸如:警示、刚性隔离和简易防撞效果不佳。

现桥梁防车撞装置多采用弹性消能材料环绕桥墩设置,如发生碰撞可减轻车内人员的损伤,及汽车对桥墩的损坏,由于施工现场为公路或高速,其危险系数较高,但大多防车撞装置的施工安装周期长,使施工人员的安全存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式桥墩防车撞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汽车与桥墩发生刚性碰撞时难以保障人、汽车、桥墩的安全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桥墩、具有反光效果的警示外壳、防撞块和上下抱箍,上下抱箍分别卡箍在桥墩上,防撞块均匀设置在上下抱箍之间,环向设置在桥墩外侧,警示外壳设置在防撞块外侧,所述抱箍通过螺栓连接成圆环紧固在桥墩上,上下抱箍水平的一面上均匀对应开设有固定孔;所述防撞块包括横截面为梯形的壳体和弹性材料层,壳体内填充有弹性消能材料,梯形壳体底边外壁设有弹性材料层,防撞块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凸块,所述凸块设置在所述抱箍的固定孔内固定防撞块。

优选地,所述具有反光效果的警示外壳的水平截面是环形,由复合材料张贴反光膜制成。

优选地,所述弹性消能材料为聚氨基甲酸质。

优选地,所述上下抱箍为钢制抱箍或FRP抱箍。

优选地,所述抱箍通过螺栓连接成环形,所述抱箍两个垂直面之间均匀设置有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弹性材料层为EVA或橡胶制品。

优选地,所述具有反光效果的警示外壳、防撞块、弹性材料层、上下抱箍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粘接、铆接、螺栓连接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

具有反光效果的警示外壳为复合材料制成的外壳,充分利用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寿命长、结构性能好、重量轻的特点,方便安装施工,复合材料外壳粘贴反光膜有反光效果可以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本实用新型防撞块壳体是空心梯形截面,由复合材料制成,复合材料外壳的高强度提供装置整体支撑。

防撞块壳体内部填充的弹性消能材料是聚氨基甲酸酯,提供稳定的的压溃变形机制,利用复合材料压溃、挤压、摩擦达到理想的耗能效果。

上下抱箍是由钢材或FRP制成,抱箍在桥墩外围,起到固定整套防撞设施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组装防撞块,防撞块内部填充弹性消能材料可大幅削减撞击力,有效地保护人、车、桥墩安全。

2)本实用新型由多个独立的防撞块组成,采用上下抱箍使其抱箍在桥墩上,可拆装、运输安装便捷、高效,各单元损坏后维修更换方便。

3)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实际交通运输情况,设计成各种样式的环形结构和型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下抱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撞块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其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3和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装式桥墩防车撞装置包括桥墩1、抱箍2、若干防撞块和具有反光效果的警示外壳7,上下抱箍2分别抱箍在桥墩上,上下对称设置,防撞块包括横截面为梯形的壳体5和弹性材料层6,壳体5内填充有弹性消能材料3,本实施例的弹性消能材料3为聚氨基甲酸质,梯形壳体5底边外壁设有弹性材料层6,防撞块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凸块4。

抱箍2通过螺栓10连接成圆环紧固在桥墩上,上下抱箍2水平的一面上均匀对应开设有固定孔8,本实施例抱箍2采用两段长弧形抱箍2和两段短弧形抱箍2通过螺栓10抱箍在桥墩1上,抱箍2的两个垂直面之间还设置有加强筋9,用以增强抱箍2的强度。

防撞块均匀设置在上下抱箍2之间,防撞块上的凸块4插入设置在上下抱箍2的固定孔8内,环向设置在桥墩1外侧,具有反光效果的警示外壳7设置在防撞块外侧。

本实用新型安装时,将下抱箍2通过螺栓10抱箍在桥墩1上,然后将防撞块通过下端的凸块4和固定孔8安装在下抱箍2上,之后将上抱箍2通过固定孔8安装在防撞块上端的凸块4上,将上抱箍2通过螺栓10抱箍在桥墩1上,最后将具有反光效果的警示外壳7安装在防撞块外层。

本实用新型撞击过程中可有效避免车辆撞击对桥墩的直接作用,大幅降低车撞桥的损失,保护人员、车辆、桥墩的安全,降低撞击损失。外观采用交通警示标志涂装,警示来往车辆。

本实用新型在撞击瞬间吸收大部分撞击力,而且其防撞块组织模式,做到了小撞不坏、中撞可修、大撞可换,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但这些说明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说明性的,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内的发明创造,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