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临时铺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4024阅读:1097来源:国知局
野外临时铺路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工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野外临时铺路机。



背景技术:

工程车辆和军用车辆在野外作业时,经常会遇到沙地、沼泽地和较软的土地,工程车辆和军用车辆一般较重,因此无法通行,绕路则会耽误时间,使得作业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外临时铺路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很快时间内铺出一条可供车辆通行的路,效率高,非常实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野外临时铺路机,包括车头、连接在车头上的车架以及设置在车头和车架底部的车轮,车架上通过支架设置有卷筒,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卷筒转动的驱动电机,卷筒上卷有铺路材料。

进一步地,车头包括车头本体及驾驶室,且驾驶室通过驾驶室升降装置与车头本体相连。

进一步地,驾驶室升降装置与车头本体之间设置有驾驶室回转机构。

进一步地,车架与支架之间设置有卷筒回转机构。

进一步地,支架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夹持卷筒的夹持液压缸。

进一步地,车架的末端可拆卸地设置有用于引导铺路材料的引导轮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需要铺路时,将绕在卷筒上的铺路材料拉至地面,车辆开始倒退,依靠后轮胎对铺路材料的拉力来使卷筒转动,使用完毕需要收回铺路材料时,车辆向前行驶,卷筒完成铺路材料的回收,具有很高的机动性,在野外遇到紧急情况需要临时铺路时可以快速、高效的铺好一条可供绝大部分车辆通行的通道,非常实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回转机构,即驾驶室和卷筒均可回转,工作和行驶时卷筒形态不同,有效的俭省了空间;驾驶室工作和行驶时形态不同,有利于作业时更方便的观察路面情况。

进一步地,可以通过控制夹持液压缸来卸下卷筒,更换卷筒,十分方便。

进一步地,通过引导轮组对铺路材料进行引导,铺路及回收都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卷筒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行驶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作业状态示意图。

其中,1、驾驶室;2、驾驶室升降机构;3、车架;4、卷筒;5、铺路材料;6、引导轮组;7、卷筒回转机构;8、驾驶室回转机构;9、驱动电机;10、卷筒侧板;11、夹持液压缸;12、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图4,野外临时铺路机,包括车头、连接在车头上的车架3以及设置在车头和车架3底部的车轮,车头包括车头本体及驾驶室1,且驾驶室1通过驾驶室升降装置2与车头本体相连,且驾驶室升降装置2与车头本体之间设置有驾驶室回转机构8,车架3上通过支架12设置有卷筒4,卷筒4的通过两侧的卷筒侧板10与支架3连接,且车架3与支架12之间设置有卷筒回转机构7,支架1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卷筒4转动的驱动电机9,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夹持卷筒4的夹持液压缸11,卷筒4上卷有铺路材料5,车架3的末端可拆卸地设置有用于引导铺路材料5的引导轮组6,铺路材料5为钢卷、铁卷、钢条链或其他具有一定支撑作用的材质。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操作过程做详细描述:

野外临时铺路机,包括驾驶室1、驾驶室升降机构2、驾驶室回转机构8、车架3、卷筒4、卷筒回转机构7、引导轮组6和铺路材料5。驾驶室1为正方体结构,驾驶室升降机构2为单级液压缸结构,液压缸与驾驶室回转机构8固定在一起,液压杆与驾驶室1固定在一起,驾驶室回转机构8为工程车辆通用回转机构。卷筒4为圆柱体结构,装在卷筒支架12上,卷筒支架12为三角形的支架,支架一端是带动卷筒转动的电机9,另一边是装夹卷筒的夹持液压缸11。引导轮组6由上下两组引导轮组成,引导轮组通过螺栓连接装在车架3尾部。

本实用新型分为两种形态,其行驶形态如图3所示;当要工作时先将车倒回需要铺路的位置,之后将引导轮组6通过螺栓安装在车架上,之后控制驾驶室回转机构8和卷筒回转机构7,使驾驶室1朝向车尾;之后控制驾驶室升降机构2,使得驾驶室1升高,这样司机可以清楚看到路面情况,此时变为了工作状态,如图4所示。然后控制驱动电机9,使其工作,从而卷筒4也开始转动,人工将绕在卷筒4上的铺路材料5运送至引导轮组6,铺路材料5经过引导轮组6接触地面一段距离后,车辆开始倒退,此时驱动电机9就可以停止工作,依靠后轮胎对铺路材料的拉力来使卷筒4转动。使用完毕需要收回铺路材料5时,车辆向前行驶,同时驱动电机9工作,完成铺路材料5的回收,之后将引导轮组拆下,车辆变为行驶状态,驶离现场。可以通过控制夹持液压缸11来卸下卷筒4,更换卷筒,十分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