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模架主梁纵向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4954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模架主梁纵向移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移动模架工法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模架主梁纵向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模架系统是一种自带模板,利用承台或墩柱作为支承,可在桥位间自行移位,逐孔完成混凝土箱梁现浇施工的大型制梁设备。完成一跨或一联箱梁的施工后,移动模架整体落模,移动到下一跨(联)循环作业。其中,移动模架的纵向移动过孔是该工艺的关键工序之一。传统的施工方法是在已浇筑混凝土梁顶部设置行走系统,悬吊移动模架缓慢向前移动过孔,整个移动模架重量施加在已浇梁体上,需要对该特殊工况进行验算和专门设计,且悬吊移动模架过孔稳定性较差,往往不能连续移动,模架移动过程不便控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现有的移动模架主梁纵向移动技术只能实现移动模架沿纵向单向移动,不能实现双向往复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移动模架主梁纵向移动装置。该移动模架主梁纵向移动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不仅能实现移动模架的前进,还能带动整机后退,且对已浇箱梁没有任何影响,有效解决了移动模架主梁连续移动的施工难题,使用效果好,适宜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移动模架主梁纵向移动装置,包括移动模架主梁、导轨、槽口、滑动小车、牛腿梁、落地牛腿立柱、承台、桥梁墩柱、液压千斤顶和自动脱挂装置;

所述移动模架主梁位于桥梁墩柱的外侧,顺桥向置于滑动小车的自锁顶升油缸上,滑动小车置于牛腿梁上,牛腿由通过联系杆连接的两牛腿梁组成,落于钢管混凝土落地牛腿立柱上,落地牛腿立柱置于承台上,移动模架主梁的下表面设有导轨,导轨每隔一段间距设置有槽口;

所述自动脱挂装置包括油缸销轴、棘块、转轴、架体板、定位增强内贴板、固定螺栓、前进定位销轴、后退定位销轴和滑槽;所述液压千斤顶与自动脱挂装置通过油缸销轴连接,置于滑动小车上,并用螺栓连接;自动脱挂装置两侧为架体板,并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架体板上部设有与导轨相结合的滑槽,自动脱挂装置与移动模架主梁通过滑槽相连接;架体板上设有前进定位销轴和后退定位销轴,架体板在前进定位销轴和后退定位销轴部位焊接有定位增强内贴板,两侧架体板内设有转轴,转轴上设有可绕其转动的棘块。

作为优选,所述架体板为Q345钢材,通过四个M27固定螺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增强内贴板为Q345钢材,每块厚约2cm,与两侧架体板焊接连接,以防止定位销轴附近架体板因局部应力过大而破坏,并起定位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滑槽为U形滑槽,与两侧架体板焊接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棘块外观呈梭形结构,为40Cr高强钢,厚5-8cm,可绕转轴转动,当棘块遇到槽口时,在重力场作用下自动归位(竖向)卡入槽口中。

作为优选,所述前进定位销轴和后退定位销轴为40Cr高强钢,当棘块在重力场作用下自动归位(竖向)卡入槽口中时,分别插入前进或后退定位销轴,在液压千斤顶的带动下实现移动模架的前进或后退,但应注意前进与后退定位销轴,不能同时插入。

作为优选,所述导轨由三块Q345钢条焊接而成,倒“П”字形结构,导轨每隔50cm设置有槽口,槽口长约10cm,宽约6cm。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易于安装,操作方便。

(2)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千斤顶的伸缩往复带动自动脱挂装置与主梁移动,从而实现移动模架的前进与后退。安全性能好,实际应用便捷、高效、平稳且易于控制。

(3)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制作方便,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推动架前行状态下的自动脱挂装置;

图4b为本实用新型主梁前行或后退状态下的自动脱挂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移动模架主梁纵向移动装置,包括移动模架主梁1、导轨2、槽口3、滑动小车4、牛腿梁5、落地牛腿立柱6、承台7、桥梁墩柱8、液压千斤顶9和自动脱挂装置;

所述移动模架主梁1位于桥梁墩柱8的外侧,顺桥向置于滑动小车3的自锁顶升油缸上,滑动小车4置于牛腿梁5上,牛腿由通过联系杆连接的两牛腿梁5组成,落于钢管混凝土落地牛腿立柱6上,落地牛腿立柱6置于承台7上,移动模架主梁1的下表面设有导轨2,导轨2每隔一段间距设置有槽口3;

所述自动脱挂装置包括油缸销轴10、棘块11、转轴12、架体板13、定位增强内贴板14、固定螺栓15、前进定位销轴16、后退定位销轴17和滑槽18;所述液压千斤顶9与自动脱挂装置通过油缸销轴连10接,置于滑动小车4上,并用螺栓连接;自动脱挂装置两侧为架体板13,并通过固定螺栓15连接,架体板13上部设有与导轨2相结合的滑槽18,自动脱挂装置与移动模架主梁1通过滑槽18相连接;架体板13上设有前进定位销轴16和后退定位销轴17,架体板13在前进定位销轴16和后退定位销轴17部位焊接有定位增强内贴板14,两侧架体板13内设有转轴12,转轴12上设有可绕其转动的棘块11。

使用时,如图4a所示,前进时液压千斤顶9油缸伸出,带动自动脱挂装置向前滑行,棘块11歪倒,当遇到槽口3时,由于棘块11在重力场作用下自动归位(竖向),顶部卡入槽口3中,如图4b所示,这时插入前进定位销轴16,油缸收缩,前进定位销轴16限制棘块11转动,这样移动模架主梁1在液压缸的带动下前进。同理,后退时如图4b所示,棘块11顶部卡入槽口3中,这时插入后退定位销轴17,油缸伸出,后退定位销轴17限制棘块11转动,移动模架主梁1在液压缸的带动下后退。通过液压千斤顶9油缸的伸缩往复实现移动模架的前进与后退,但应注意前进定位销轴16与后退定位销轴17,不能同时插入。

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