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旧沥青路面大修工程的沥青加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06966阅读:1215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旧沥青路面大修工程的沥青加铺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旧沥青路面大修工程的沥青加铺结构。



背景技术:

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国内公路交通建设事业的不断增长和发展,按照现有公路建设规模,我国公路网已基本覆盖完成。因此,未来道路的发展趋势已由新建工程向养护维修转变。沥青路面因其良好的行车舒适性和优越的使用性能,得到了广泛应用,90%以上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城市道路均采用沥青路面。在沥青路面的使用过程中,裂缝、车辙、坑槽等病害使路面的使用性能逐渐降低,直至达到路面的大中修养护周期。因此,为了适应高速公路发展的新形势,研发一种适用于旧沥青路面大修工程的沥青加铺结构十分重要。

木质素纤维是天然木材经过化学处理得到的有机纤维,外观为棉絮状,呈白色或灰白色。纤维微观结构是带状弯曲的、凹凸不平的、多孔的,交叉处是扁平的,有良好的韧性、分散性和化学稳定性,吸水能力强,在SMA中可以起到吸油和稳定的作用。玄武岩纤维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纯天然矿物纤维,具有工作温度范围大、力学性能优异、化学稳定性好、抗老化性能好、稳定性好、热绝缘性能好等优势,可使沥青在低温条件下的变形减小、模量增大、劲度提高,有效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切性能。

将玄武岩纤维和木质素纤维复合后掺入沥青混合料中,能有效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和抗水损害的能力,提高旧沥青混合料的再生利用率。因此,开发一种沥青加铺结构用于旧沥青路面大修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适用于旧沥青路面大修工程的沥青加铺结构,此结构可以起到提高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和抗水损害能力的作用,并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和社会与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旧沥青路面大修工程的沥青加铺结构,包括:综合处治后的旧沥青路面,所述综合处治方式为铣刨重铺热再生混合料、挖补和裂缝处治;综合处治后的旧沥青路面上设置封层,所述封层采用SBS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厚度为1cm;封层上铺设有沥青面层,所述沥青面层厚度为10cm,分为上面层和下面层,所述下面层采用中粒式改性沥青AC-20C,厚度为6cm;所述上面层采用掺白色絮状玄武岩纤维和灰色颗粒状木质素纤维的双纤维沥青混合料,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为13.2mm,厚度为4cm;上面层和下面层之间设置粘层,所述粘层采用改性乳化沥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涉及的沥青加铺结构,具有优良的高温性能和水稳定性,可有效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和抗水损害能力,同时可提高再生利用时旧沥青混合料的回收利用率,采用双纤维沥青混合料上面层油石比可比单一的木质素纤维沥青混合料油石比降低10%左右的比例,大大节约修筑成本,而木质素纤维的价格远低于玄武岩纤维,因此与单一的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相比,经济效益也较好,可见本发明的沥青加铺结构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又因其路用性能的提升可大大延长使用寿命,以及再次回收利用时的高利用率,该结构又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本发明适用于旧沥青路面大修工程的沥青加铺结构是按照提高旧沥青路面大修后路面性能的原则进行合理选择与科学设计的。在旧沥青路面大修工程中采用双纤维沥青加铺结构,可充分发挥两种纤维的优点,使混合料具有更高的强度和稳定性。因此,该沥青加铺结构的应用前景广阔,潜在的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适用于旧沥青路面大修工程的沥青加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元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上面层;2-粘层;3-下面层;4-封层;5-综合处治后的旧沥青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旧沥青路面大修工程的沥青加铺结构,包括综合处治后的旧沥青路面5,综合处治方式为铣刨重铺热再生混合料、挖补和裂缝处治;综合处治后的旧沥青路面5上设置封层4,封层4采用SBS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厚度为1cm;封层4上铺设有沥青面层1和3,厚度为10cm,分为上面层1和下面层3,下面层3采用中粒式改性沥青AC-20C,厚度为6cm;上面层1采用掺白色絮状玄武岩纤维和灰色颗粒状木质素纤维的双纤维沥青混合料,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为13.2mm,厚度为4cm;上面层1和下面层3之间设置粘层2,粘层2采用改性乳化沥青。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