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轨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2830阅读:1549来源:国知局
铁轨连接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铁轨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铁路,是供火车等交通工具行驶的轨道。

目前,公告号为CN201362808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铁轨及其轨道,它包括枕木、铺设在枕木上同向排列的铁轨、通过铁轨连接件和固定螺栓将相邻的铁轨连接成一体的铁路轨道,这一种轨道在接头处没有齐头凹陷,保障车轮与轨道始终是直线接触,使得列车在行驶的过程中较为平稳,但是这种轨道在固定的时候通过铁轨螺栓将各段铁轨固定在枕木上,在火车通过的时候,铁轨、枕木会发生震动,而螺栓在震动的作用下会发生周向旋转,进而使得螺栓出现松动的情况,使得铁轨与枕木之间的连接变得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轨连接结构,其连接较为稳定,不易松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铁轨连接结构,包括轨道以及枕木,轨道由上至下依次是轨头、轨腰、轨底,所述枕木位于轨底底部,还包括固定杆、限定杆,所述固定杆贯穿于轨底且与枕木相连,所述固定杆背离枕木的端面上一体成型有凸块,且凸块靠近枕木的端面与轨底相抵触,所述固定杆的侧壁上设置有限定孔,所述限定杆横向穿入枕木且端部贯穿于限定孔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这种轨道连接结构相对于现有的用螺栓连接的连接结构更加稳定,用螺栓进行连接,在火车通过的时候,铁轨产生震动,螺栓在震动的作用下,沿着螺纹的方向旋出一定的距离,进而使得螺栓出现松动的情况,而且螺栓只要旋出一小段距离,螺栓的压紧作用就会急剧下降,使得轨道与枕木之间的连接变得不稳定,而通过固定杆来连接轨道与枕木,若限定杆在轨道的震动作用下发生一小段偏移,由于限定杆较长,不易对轨道与枕木之间的连接产生影响,只有当限定杆完全从限定孔内脱出的时候轨道与枕木之间的连接才会被破坏,这一设置使得轨道于枕木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且不易出现松动的情况;而且螺栓在旋出一小段距离的时候,检测人员很难观察到这一变化,而当检测人员发现的时候,螺栓已经旋出相当大的距离,轨道与枕木之间的连接已经近乎完全破坏,而采用固定杆以及限定杆的方式来固定轨道以及枕木,这样在限定杆出现较大偏移且未与限定孔完全脱离的时候,检测人员就能比较直观地发现,并对限定杆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轨道与枕木之间的连接能够一直保持稳定。

优选的,所述枕木内设置有滑移孔,滑移孔用于与限定孔相通,所述限定杆滑移连接在滑移孔内,所述枕木内设置有用于限制限定杆从滑移孔孔口处滑出的限定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限定杆滑移连接在枕木中滑移孔的内部,这样在使用限定杆对固定杆进行限定的时候,滑移孔的内侧壁会对限定杆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使得限定杆不易发生偏移,这样在限定杆连接于限定孔内部的时候,不易对限定孔的孔壁造成破坏;而且将限定杆放置到滑移孔的内部,这样限定杆的端部不会暴露在外,使得限定杆不易出现侵蚀破坏,枕木内设置有限定组件,这样限定杆不易从滑移孔内部脱出。

优选的,所述限定组件包括设置在滑移孔孔壁上的收纳孔、滑移连接在收纳孔内部的抵接件、设置在限定杆外侧壁上用于放置抵接件的抵接槽、施力于抵接件并使抵接件压紧于抵接槽内的驱动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推动限定杆向着固定杆进行滑移,直至限定杆上的抵接槽与滑移孔内侧壁上的收纳孔相对,此时滑移连接在收纳孔内部的抵接件受驱动组件的作用,向着抵接槽运动,直至抵接件靠近限定杆的端面与抵接槽的底部相抵,此时抵接件的侧壁与抵接槽的内槽壁贴合,限定杆不易发生移动。

优选的,所述抵接件为楔形块,楔形块的楔形面朝向滑移孔的孔口一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抵接件为楔形块,且楔形块背离轨道的端面高度小于楔形块靠近轨道的端面高度,这样在将限定杆向着固定杆一侧推进的时候,限定杆的端部与楔形面接触且在限定块的作用下,楔形块向着收纳孔内部移动,使得将限定杆推至限定孔的过程较为省力,而在限定杆出现向着背离固定杆一侧移动的时候,楔形块的侧壁与抵接槽的内槽壁相抵,使得限定杆不易向着背离固定杆的一侧移动,具有较好的限定效果,使得轨道与枕木之间的连接较为稳定。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靠近限定杆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导向孔,导向孔与限定孔呈同心设置,且所述导向孔靠近限定杆的孔口直径大于导向孔背离限定杆的孔口直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固定杆连接到轨道与枕木上的时候,会出现限定孔未完全与滑移孔对准的情况,这样限定杆在穿过限定孔的时候会出现限定杆的端面与固定杆的侧壁相抵的情况,对限定杆的连接过程造成较大的不便,而在固定杆靠近限定杆的一侧设置有导向孔,导向孔靠近限定杆的孔径大于导向孔背离限定杆的孔径,这样在限定杆移动至固定杆侧壁的时候,限定杆的端面与导向孔的侧壁相抵,且由于导向孔的内控壁为斜面,在继续将限定杆推向固定杆一侧移动的时候,由于限定杆的作用,固定杆缓缓向下运动,直至限定孔与限定杆相对,且在限定杆与限定孔对准的过程中,固定杆作用于轨底顶面的压力加大,使得压紧固定的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数目至少为两个且均匀对称分布在轨道两侧的轨底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杆数目至少为两个且均匀对称分布在轨道两侧的轨底处,这样在将轨道连接到枕木上的时候,固定杆提供的压紧力更为均匀,使得轨道与枕木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优选的,所述限定杆靠近固定杆一侧的端面经倒角处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限定杆靠近固定杆一侧的端面经倒角处理,倒角斜面能够与抵接件的侧壁贴合,倒角斜面能够与导向孔内孔壁贴合,这样在将限定杆向着固定杆一侧推进的时候,限定杆作用于抵接件侧壁以及导向孔内孔壁处的压强较小,这样在使用的时候抵接件的表面以及导向槽的侧壁不易损坏。

优选的,所述枕木靠近轨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放置轨道的凹槽,且凹槽的侧壁与轨底的侧壁贴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的时候将轨道放置到凹槽的内部,这样轨道在使用的时候,凹槽的侧壁与轨道轨底的侧壁贴合,对轨道的偏移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使得轨道不易发生偏移。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适用于展示轨道以及枕木的安装情况;

图2为实施例的正视剖视图,主要适用于展示轨道以及枕木的连接结构;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为图2的B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枕木;2、轨道;3、轨头;4、轨腰;5、轨底;6、固定杆;7、凸块;8、限定孔;9、限定杆;10、滑移孔;11、限定组件;12、收纳孔;13、抵接件;14、抵接槽;15、驱动组件;16、楔形块;17、导向孔;18、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铁轨连接结构,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枕木1以及轨道2,枕木1为长条状且设置在地面上,枕木1的中心处设置有长条状的滑移孔10,且滑移孔10的深度方向与枕木1的长度的方向相同,滑移孔10侧壁的相对位置上设置有限定组件11,限定组件11包括设置在滑移孔10内的两个收纳孔12,且收纳孔12沿滑移孔10的径向方向设置,收纳孔12的底部连接有驱动组件15,且驱动组件15为弹簧,驱动组件15背离收纳孔12底部的一端上连接有楔形的抵接件13,且抵接件13背离枕木1中部的端面高度小于抵接件13靠近枕木1中部的端面高度,且抵接件13的侧壁与收纳孔12的内孔壁贴合。

如图2、图3、图4所示,枕木1背离地面的端面上设置有凹槽18,且凹槽18的深度方向与枕木1垂直,凹槽18的内部放置有轨道2,轨道2为工字型且轨道2由下至上依次为轨底5、轨腰4、轨头3,轨道2两侧的轨底5上连接有固定杆6,固定杆6贯穿轨底5且与枕木1相连,固定杆6背离地面的端面上设置有凸块7,凸块7的底面与轨底5顶面相抵,固定杆6靠近地面的侧壁上设置有限定孔8,限定孔8与滑移孔10相连通,固定杆6背离枕木1中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导向孔17,导向孔17的轴心线与限定孔8的轴心线重合,且导向孔17靠近限定杆9的孔口直径大于导向孔17背离限定杆9的孔口直径,滑移孔10的内部连接有限定杆9,限定杆9靠近固定杆6的一端经倒角处理,限定杆9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抵接槽14,抵接槽14沿着限定杆9的径向方向设置。

所述铁轨安装结构的具体安装过程如下:在安装铁轨的时候首先将枕木1放置到地面处并进行固定,然后将轨道2放置到枕木1上的凹槽18处,然后将固定杆6贯穿轨底5且与枕木1相连,此时固定杆6上的限定孔8与枕木1的滑移孔10连通,然后将限定杆9从枕木1的侧壁穿入,且沿着滑移孔10进行移动,当限定杆9的端部与抵接件13的侧壁相抵的时候,由于限定杆9的作用,抵接件13向着收纳孔12的内部滑移,当限定杆9侧壁上的抵接槽14与收纳孔12相对时,驱动组件15将抵接件13推出,直至抵接件13与抵接槽14的底部接触,此时轨道2被压紧固定于枕木1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