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施工用现浇模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08365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梁施工用现浇模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模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桥梁施工用现浇模架。



背景技术:

现浇模架在桥梁施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箱梁、盖梁、系梁的现浇施工通常采用满堂支架、落地钢管支架或移动模架等进行,这些施工方法的共同点是待浇梁体的侧模在浇筑时仅受水平侧压力,因此,相应模架的最终主要受力构件为设置在底模下的承重主梁和钢管立柱。但是,对于跨越既有线的框架墩横梁和混凝土箱梁,由于对净空有特别严格的限制,特别是有些工程中梁底至线路建筑界限的距离非常小,无法在底模下设置承重主梁和钢管立柱,因此,这种情形下的现浇施工非常困难。

现浇模架两个侧模的底部在底模上定位后,两个侧模的顶部依多根靠模板拉杆连接固定在两个侧模上的上翼缘板,通常情况下模板拉杆与上翼缘板都需要用多个螺栓进行锁紧固定,由于在两个侧模之间的模板拉杆数量较多,所以多个模板拉杆的固定工作繁琐,而且工作量较大;间接影响施工的进度。

故有必要对现有桥梁施工用现浇模架进行进一步地技术革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桥梁施工用现浇模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桥梁施工用现浇模架,它包括有底模、两个侧模和模板拉杆;所述两个侧模对称设置在底模的两侧;所述侧模的底部与底模的顶部相固定连接;所述侧模的顶部均固定有上翼缘板;所述上翼缘板的顶部均固定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沿侧模的长度方向设置;两根导轨之间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模板拉杆的数量至少为两根;所述模板拉杆的两端均设置有与导轨相匹配的滑块;所述模板拉杆一端的滑块插入到其中一根导轨内;所述模板拉杆另一端的滑块插入到另一根导轨内。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内腔左右两侧壁均设置有凸条;所述导轨的左右两侧壁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沿导轨的长度方向设置;同一个滑块上的两个凸条分别插入到导轨两侧的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槽的内部固定有滚针;所述滚针抵压在导轨的顶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桥梁施工用现浇模架,两个侧模对称设置在底模的两侧;侧模的底部与底模的顶部相固定连接;侧模的顶部均固定有上翼缘板;上翼缘板的顶部均固定设置有导轨;模板拉杆的数量至少为两根;模板拉杆的两端均设置有与导轨相匹配的滑块。在使用本发明时,两个侧模的顶部需要进行拉紧定位时,各个模板拉杆上的两个滑块分别插入到两侧的导轨内,然后把各个模板拉杆之间沿导轨的长度方向上拉开一段距离,尽量让各个模板拉杆在导轨上均布,防止上翼缘板上出现应力集中,通过简单操作即可对两个侧模的顶部进行快速定位;两个侧模的顶部进行解除定位时,直接把各个模板拉杆沿导轨拉出即可;该结构中模板拉杆在上翼缘板上定位简单、操作方便,极大限度地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的a部放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模;2、侧模;3、上翼缘板;4、导轨;401、凹槽;5、滑块;

501、开口槽;501a、凸条;6、模板拉杆;7、滚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桥梁施工用现浇模架,它包括有底模1、两个侧模2和模板拉杆6;所述两个侧模2对称设置在底模1的两侧;所述侧模2的底部与底模1的顶部相固定连接;所述侧模2的顶部均固定有上翼缘板3;所述上翼缘板3的顶部均固定设置有导轨4;所述导轨4沿侧模2的长度方向设置;两根导轨4之间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模板拉杆6的数量至少为两根;所述模板拉杆6的两端均设置有与导轨4相匹配的滑块5;所述模板拉杆6一端的滑块5插入到其中一根导轨4内;所述模板拉杆6另一端的滑块5插入到另一根导轨4内;两个侧模2的顶部需要进行拉紧定位时,各个模板拉杆6上的两个滑块5分别插入到两侧的导轨4内,然后把各个模板拉杆6之间沿导轨4的长度方向上拉开一段距离,尽量让各个模板拉杆6在导轨4上均布,防止上翼缘板3上出现应力集中,通过简单操作即可对两个侧模2的顶部进行快速定位;两个侧模2的顶部进行解除定位时,直接把各个模板拉杆6沿导轨4拉出即可;该结构中模板拉杆6在上翼缘板3上定位简单、操作方便,极大限度地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滑块5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槽501;所述开口槽501的内腔左右两侧壁均设置有凸条501a;所述导轨4的左右两侧壁均设置有凹槽401;所述凹槽401沿导轨4的长度方向设置;同一个滑块5上的两个凸条501a分别插入到导轨4两侧的凹槽401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开口槽501的内部固定有滚针7;所述滚针7抵压在导轨4的顶部;滚针7的作用降低导轨4与滑块5之间相对滑动的阻力,使滑块5滑动更加顺畅。

在使用本发明时,两个侧模的顶部需要进行拉紧定位时,各个模板拉杆上的两个滑块分别插入到两侧的导轨内,然后把各个模板拉杆之间沿导轨的长度方向上拉开一段距离,尽量让各个模板拉杆在导轨上均布,防止上翼缘板上出现应力集中,通过简单操作即可对两个侧模的顶部进行快速定位;两个侧模的顶部进行解除定位时,直接把各个模板拉杆沿导轨拉出即可;该结构中模板拉杆在上翼缘板上定位简单、操作方便,极大限度地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开口槽的内部固定有滚针,滚针的作用降低导轨与滑块之间相对滑动的阻力,使滑块滑动更加顺畅。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模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桥梁施工用现浇模架,两个侧模对称设置在底模的两侧;侧模的底部与底模的顶部相固定连接;侧模的顶部均固定有上翼缘板;上翼缘板的顶部均固定设置有导轨;模板拉杆的两端均设置有与导轨相匹配的滑块。在使用本发明时,两个侧模的顶部需要进行拉紧定位时,各个模板拉杆上的两个滑块分别插入到两侧的导轨内,然后把各个模板拉杆之间沿导轨的长度方向上拉开一段距离,尽量让各个模板拉杆在导轨上均布,防止上翼缘板上出现应力集中,通过简单操作即可对两个侧模的顶部进行快速定位;该结构中模板拉杆在上翼缘板上定位简单、操作方便,极大限度地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黄仕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仕平
技术研发日:2017.04.16
技术公布日:2017.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