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自行式整体膺架法进行现浇梁的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8308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自行式整体膺架法进行现浇梁的施工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自行式整体膺架法进行现浇梁的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在进行现浇梁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满堂支架、膺架法、挂蓝法、移动模架发等,膺架法施工由于采用贝雷架,是一种可周转重复利用,拼装工具式材料,施工过程中刚性好、不易变形,目前多用于现浇梁施工,贝雷梁在我国以前用于战备公路桥梁搭设,原名叫“321”公路钢桥,进入改革开放年代后,随着我国铁路、公路桥梁的迅速发张,把这种器材用于桥梁修建中,运用最广泛的就是膺架法施工中的桁架及支墩。随着城市轨道交通、高速铁路事业不断发展,桥梁作为跨越江河、湖海、山间沟壑、城市建筑物及地面附着物设施的一种大型结构物,被广泛公路、铁路及市政设施。现浇梁作为桥梁施工中的一种施工工艺,被大量的用于桥梁设计及现场施工中;根据目前社会倡导“安全、文明、节能、环保”的施工理念;温州市域铁路在灵昆特大桥现浇梁施工过程中,结合施工现场全部为软基,承载力最小为45kpa,桥梁上部结构全部为现浇梁;现浇梁粱型复杂等情况进行探讨和思考,在如何能够达到“安全、文明、节能、环保”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自行式整体膺架法进行现浇梁的施工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行走机构、升降机构和转向机构组合而成的装置,使整个膺架梁在施工现场能够自行行走,满足膺架梁整体升降的需求,采用整体化、模块化的施工方法,提高现浇梁机械化施工水平,降低机械设备、人员劳动强度,使用操作方便,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自行式整体膺架法进行现浇梁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膺架梁和用于升降所述膺架梁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有行走机构和用于对所述膺架梁进行转向的转向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用于搭载所述膺架梁的分配梁以及用于连接所述行走机构和所述转向机构的连接横梁,所述连接横梁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支撑立柱和第二支撑立柱,所述分配梁的下端设置有套设在所述第一支撑立柱上的第一外套管和套设在所述第二支撑立柱上的第二外套管,所述第一支撑立柱和第二支撑立柱上均布设有多个立柱安全插孔,所述第一外套管和第二外套管上均布设有多个与所述立柱安全插孔相配合的外套管安全插孔,所述立柱安全插孔与所述外套管安全插孔通过安全插销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立柱和第二支撑立柱通过升降单元进行升降,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轨道和多个在所述轨道上行走的驱动台车,所述驱动台车包括通过连接单元与所述连接横梁相连接的车架,所述车架上设置有主动轮、从动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减速电机,所述轨道包括第一轨道和与所述第一轨道平行的第二轨道,多个所述驱动台车分成与第一轨道配合的第一驱动台车组和与第二轨道配合的第二驱动台车组,所述第一驱动台车组中每个驱动台车的车架通过第一连接纵梁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台车组中每个驱动台车的车架通过第二连接纵梁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台车组和所述第二驱动台车组通过连接横梁连接。

上述的一种采用自行式整体膺架法进行现浇梁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包括与所述连接横梁铰接的支撑油缸、与所述支撑油缸同轴设置且用于带动所述连接横梁相对于膺架梁水平转动的转向油缸和用于驱动所述转向油缸的油泵,所述转向油缸设置在所述支撑油缸的下方。

上述的一种采用自行式整体膺架法进行现浇梁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均交错布设的转向轨道。

上述的一种采用自行式整体膺架法进行现浇梁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车架外侧的缓冲器。

上述的一种采用自行式整体膺架法进行现浇梁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轨道端部的止轮挡块。

上述的一种采用自行式整体膺架法进行现浇梁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内侧设置有与轨道相适应的夹轨器。

上述的一种采用自行式整体膺架法进行现浇梁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立柱和第二支撑立柱的顶端均设置有承载顶板。

上述的一种采用自行式整体膺架法进行现浇梁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铺设在施工场地的轨道铺设面板,所述轨道铺设面板与所述轨道固定连接。

上述的一种采用自行式整体膺架法进行现浇梁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为球铰结构。

上述的一种采用自行式整体膺架法进行现浇梁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单元为千斤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及使用操作方便。

2、本发明通过设置行走机构,使整个膺架梁在施工现场能够沿着轨道进行横向和纵向行走,到达施工中膺架梁所需求的安装位置,满足现场施工需要,提高现浇梁机械化施工水平,降低机械设备、人员劳动强度。

3、本发明还设置有升降机构,通过千斤顶带动第一支撑立柱和第二支撑立柱的升降,第一支撑立柱和第二支撑立柱通过安全插销分别与第一外套管和第二外套管紧固连接,避免现场进行大量的切割焊接工作,不仅可调节膺架梁的位置,而且操作方便,降低人员劳动强度。

4、本发明还设置有转向机构,通过转向油缸对横向连接横梁进行水平转动,由于横向连接横梁通过升降机构与膺架梁连接,因此转向油缸带动膺架梁转动,达到改变膺架梁位置的作用,满足现场安装施工的需要。

5、本发明可降低在施工现场进行传统自行式整体膺架法现浇梁支架的搭设时间,采用行走机构、升降机构和转向机构组合而成的装置,可在进行自行式整体膺架法现浇梁施工的过程中,采用整体化、模块化的施工方法,满足膺架梁整体升降的需求,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行走机构、升降机构和转向机构组合而成的装置,使整个膺架梁在施工现场能够自行行走,满足膺架梁整体升降的需求,采用整体化、模块化的施工方法,提高现浇梁机械化施工水平,降低机械设备、人员劳动强度,使用操作方便,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发明行走机构、升降机构和转向机构的安装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的右视图。

图4为本发明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轨道与轨道铺设面板的安装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驱动台车;1-1—主动轮;1-2—从动轮;

2—车架;3—连接横梁;4-1—第一支撑立柱;

4-2—第二支撑立柱;5—立柱安全插孔;6—分配梁;

7—轨道;7-1—第一轨道;7-2—第二轨道;

7-3—转向轨道;8—轨道铺设面板;9—膺架梁;

10-1—第一外套管;10-2—第二外套管;11—安全插销;

12—止轮挡块;13—支撑油缸;14—转向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采用自行式整体膺架法进行现浇梁的施工装置,包括膺架梁9和用于升降所述膺架梁9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有行走机构和用于对所述膺架梁9进行转向的转向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用于搭载所述膺架梁9的分配梁6以及用于连接所述行走机构和所述转向机构的连接横梁3,所述连接横梁3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支撑立柱4-1和第二支撑立柱4-2,所述分配梁6的下端设置有套设在所述第一支撑立柱4-1上的第一外套管10-1和套设在所述第二支撑立柱4-2上的第二外套管10-2,所述第一支撑立柱4-1和第二支撑立柱4-2上均布设有多个立柱安全插孔5,所述第一外套管10-1和第二外套管10-2上均布设有多个与所述立柱安全插孔5相配合的外套管安全插孔,所述立柱安全插孔5与所述外套管安全插孔通过安全插销11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立柱4-1和第二支撑立柱4-2通过升降单元进行升降,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轨道7和多个在所述轨道7上行走的驱动台车1,所述驱动台车1包括通过连接单元与所述连接横梁3相连接的车架2,所述车架2上设置有主动轮1-1、从动轮1-2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轮1-1和从动轮1-2的减速电机,所述轨道7包括第一轨道7-1和与所述第一轨道7-1平行的第二轨道7-2,多个所述驱动台车1分成与第一轨道7-1配合的第一驱动台车组和与第二轨道7-2配合的第二驱动台车组,所述第一驱动台车组中每个驱动台车1的车架2通过第一连接纵梁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台车组中每个驱动台车1的车架2通过第二连接纵梁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台车组和所述第二驱动台车组通过连接横梁3连接。

实际使用时,行走机构通过连接横梁3与升降机构相连接,升降机构通过分配梁6承载膺架梁9,通过设置行走机构实现膺架梁9的自由行走,行走机构包括驱动台车1和轨道7。所以驱动台车1的数量共为六辆,六辆驱动台车1分为两组,由于施工中膺架梁9的重量一般都大于100吨,两组驱动台车组可平均分配膺架梁9的重量,减少侧翻等意外发生,从而提高膺架梁9行走的稳定性。利用第一连接纵梁将第一驱动台车组中的三辆驱动台车1的车架2连接起来,利用第二连接纵梁将第二驱动台车组中三辆驱动台车1的车架2连接起来,第一驱动台车组和第二驱动台车组通过连接横梁3连接,保证六辆驱动台车1的动作一致,从而提高膺架梁9行走的稳定性,避免由于驱动台车1行走节奏不一致和配合不协调,导致六辆驱动台车1不能形成一个整体的行走机构的问题。通过设置互相平行的第一轨道7-1和第二轨道7-2,保证六辆驱动台车1的方向一致,从而提高膺架梁9行走的稳定性。每个驱动台车1包括4个车轮,其中2个为主动轮1-1,另两个为从动轮1-2,主动轮1-1和从动轮1-2的车轮直径均为400mm,主动轮1-1和从动轮1-2所能承受的最大轮压为18吨,从而满足驱动台车1对膺架梁9的承载需求。减速电机为减速机和电动机的组合,减速机采用江苏泰隆减速有限公司生产的qsc直式三合一齿轮减速器,电动机采用江苏泰隆减速有限公司生产的4kw变频电机,满足驱动台车1的带载需求。

实际使用时,通过分配梁6承载膺架梁9,通过设置升降机构来实现膺架梁9的升降需求。在连接横梁3和分配梁6之间形成第一支撑立柱4-1和第一外套管10-1、以及第二支撑立柱4-2和第二外套管10-2组成的升降机构。第一外套管10-1与第一支撑立柱4-1可相对运动,第二外套管10-2与第二支撑立柱4-2可相对运动,从而改变立柱安全插孔5和外套管安全插孔的位置关系,来改变升降高度,易于调节,操作方便;利用安全插销11穿过立柱安全插孔5和外套管安全插孔,可实现第一外套管10-1与第一支撑立柱4-1的固定连接、以及第二外套管10-2与第二支撑立柱4-2的固定连接,与传统的升降机构相比,采用安全插销11实现固定连接,可以避免现场进行大量的切割焊接工作,而且操作方便,降低人员劳动强度;通过升降单元带动第一支撑立柱4-1和第二支撑立柱4-2升降,将第一支撑立柱4-1和第二支撑立柱4-2的升降传导为第一外套管10-1和第二外套管10-2的升降,第一外套管10-1和第二外套管10-2的升降再传导为分配梁6的升降,从而实现膺架梁9的升降需求,与传统的升降机构相比,在保持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同时,降低了使用过程的繁琐程度,易于调节,操作方便。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向机构包括与所述连接横梁3铰接的支撑油缸13、与所述支撑油缸13同轴设置且用于带动所述连接横梁3相对于膺架梁9水平转动的转向油缸14和用于驱动所述转向油缸14的油泵,所述转向油缸14设置在所述支撑油缸13的下方。

实际使用时,转向油缸14与支撑油缸13同轴设置,支撑油缸13通过铰座与连接横梁3连接,在转向油缸14的作用下能够完成连接横梁3的整体转向。支撑油缸13规格为φ320/φ220-300,13行程为300mm,在系统压力25mpa时能够提供200t支撑力。转向油缸14的规格为φ100/φ70-1200,行程为1200mm,在系统压力25mpa时能够提供最小10t的推拉力,满足驱动台车1的带载需求。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轨道7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轨道7-1和第二轨道7-2均交错布设的转向轨道7-3。

实际使用时,在布设轨道7时,第一轨道7-1和第二轨道7-2为平行布设,转向轨道7-3与第一轨道7-1和第二轨道7-2均垂直布设,驱动台车1通过第一轨道7-1和第二轨道7-2进行前进和后退的行走,通过转向轨道7-3进行90°的转向。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车架2外侧的缓冲器。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轨道7端部的止轮挡块12。

实际使用时,驱动台车1的车架2外侧装有两组缓冲器,与轨道7端部的止轮挡块12形成安全防撞装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车架2内侧设置有与轨道7相适应的夹轨器。

实际使用时,驱动台车1的车架2内侧设有夹轨器,在行走装置不工作时,可利用夹轨器将驱动台车1与轨道7刚性连接并卡固,以防行走装置在轨道7上自由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立柱4-1和第二支撑立柱4-2的顶端均设置有承载顶板。

实际使用时,通过设置承载顶板,可增加第一支撑立柱4-1和第二支撑立柱4-2与分配梁6接触的受力面积,从而提高第一支撑立柱4-1和第二支撑立柱4-2的承载能力。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铺设在施工场地的轨道铺设面板8,所述轨道铺设面板8与所述轨道7固定连接。

实际使用时,为了增加轨道7的受力面积,降低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处理难度,在地基上铺设轨道铺设面板8,轨道铺设面板8采用2m宽2cm厚的钢板,轨道7采用钢轨,然后将钢轨与钢板焊接牢固。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单元为球铰结构。

实际使用时,通过球铰结构连接车架2和连接横梁3,能够很好的适应纵横坡度变化,均衡主动轮1-1和从动轮1-2的轮压。使驱动台车1的四个车轮无论在启动、制动或正常运行状态所发挥的能力趋于一致。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单元为千斤顶。

实际使用时,一方面,由于千斤顶传递运动均匀平稳,可提高膺架梁9升降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千斤顶容易实现自动化,特别是采用液压控制和电气控制结合时,可以实现遥控。

具体实施时,首先在设备施工区域内铺设轨道铺设面板8,轨道铺设面板8铺设完成后,将轨道7与轨道铺设面板8焊接加固。轨道7与轨道铺设面板8连接完成后,利用吊车吊装驱动台车1,使主动轮1-1和从动轮1-2与轨道7相配合,所述第一驱动台车组中的每个驱动台车1的车架2与第二驱动台车组中每个驱动台车1的车架2通过连接横梁3对应连接。支撑油缸13通过铰座与连接横梁3连接,在转向油缸14的作用下能够完成连接横梁3的整体转向。第一支撑立柱4-1和第二支撑立柱4-2的底端均与连接横梁3固定连接,第一外套管10-1和第二外套管10-2的顶端均与分配梁6固定连接,第一外套管10-1套设在第一支撑立柱4-1外部,第二外套管10-2套设在第二支撑立柱4-2外部,当千斤顶带动第一支撑立柱4-1和第二支撑立柱4-2升降时,第一外套管10-1和第二外套管10-2相对第一支撑立柱4-1和第二支撑立柱4-2运动,然后利用安全插销11穿过立柱安全插孔5和外套管安全插孔,实现第一外套管10-1与第一支撑立柱4-1以及第二外套管10-2与第二支撑立柱4-2固定连接,提高装置稳定性和可靠性。利用减速电机带动主动轮1-1行走,使整个膺架梁9在施工现场能够自行行走;利用千斤顶带动第一支撑立柱4-1和第二支撑立柱4-2的升降,从而达到满足膺架梁9整体升降的需求;利用转向油缸14带动连接横梁3转向,从而实现改变膺架梁9方向的需求,提高现浇梁机械化施工水平,降低机械设备、人员劳动强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