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绑扎后梁下垃圾清理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0332阅读:1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筋绑扎后梁下垃圾清理工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工程垃圾清理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筋绑扎后梁下垃圾清理工具。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现场实际工作中,梁钢筋绑扎之后会出现大块垃圾落入梁底的情况,有些梁的高度大于800mm,钢筋绑扎密度较大,人手臂不能直接将垃圾清理出来,对梁下的清扫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增加了清理难度,运用老的方式将梁上部钢筋拆解之后清理,二次绑扎造成了人力与物力的浪费,同时可能也会影响施工进度,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筋绑扎后梁下垃圾清理工具,解决了现有技术钢筋绑扎密度大,梁下垃圾清理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筋绑扎后梁下垃圾清理工具,包括把手部分、抓手部分以及连接在把手部分和抓手部分之间的固定杆部分;其中,把手部分包括把手横杆、把手两侧立杆、受力滑竿,把手两侧立杆对称设置于把手横杆两个端部的下方,把手两侧立杆相对的面上具有u形卡槽,受力滑竿的两端分别位于把手两侧立杆的u形卡槽内,且能够在u形卡槽内移动;抓手部分包括均与联动轴承连接且对称设置的左侧抓手、右侧抓手,联动轴承通过固定轴杆与固定杆连接;固定杆部分包括固定杆、两侧斜杆、受力钢丝绳,固定杆的一端通过两侧斜杆与把手两侧立杆连接,另一端与固定轴杆连接,受力钢丝绳一端固定在受力滑竿上,另一端分为两个端头,一个端头连接左侧抓手,另一个端头连接右侧抓手。

固定杆中间为空心结构,受力钢丝绳穿过固定杆后与左侧抓手和右侧抓手连接。

固定轴杆穿过固定杆,其两端与联动轴承连接。

固定轴杆上具有受力钢丝绳孔洞,受力钢丝绳穿过该孔洞与左侧抓手和右侧抓手连接。

受力钢丝绳的两个端头与左侧抓手和右侧抓手的内侧连接。

固定杆端部两侧具有凹槽,左侧抓手、右侧抓手的一端分别置于凹槽内,且能够在凹槽内自由活动。

受力滑竿的两端具有滑竿固定件,用于将受力滑竿限定在u形卡槽内。

滑竿固定件为焊接于受力滑竿两端的圆球状结构,圆球状结构能够在u形卡槽内移动。

左侧抓手、右侧抓手与固定杆之间均连接受力弹簧。

受力弹簧连接在左侧抓手、右侧抓手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清理工具,可以对钢筋绑扎密度大的梁下垃圾进行快速清理,为现场实际的垃圾清理提供便利,减少在清理工程中投入的人力,加快清理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在垃圾清理过程中造成的二次破坏。

2、该装置操作简单方便、迅捷。

3、该装置制作简单,均采用常规物料就可以快速制作,有效节约了成本。

4、采用联动式的连接方式,加长了探臂,并通过作用力的方式实现抓手的闭合,使得该装置清理垃圾的过程中操作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垃圾清理工具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垃圾清理工具抓手的机构简图。

图3为本发明垃圾清理工具滑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联动轴承节点连接俯视图。

其中,图中的标识为:1-把手横杆;2-把手两侧立杆;3-受力滑竿;4-两侧斜杆;5-固定杆;6-受力钢丝绳;7-受力弹簧;10-联动轴承;11-左侧抓手;12-右侧抓手;13-滑竿固定件;14-固定轴杆;15-左侧轴承;16-右侧轴承;17-受力钢丝绳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及工作过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钢筋绑扎后梁下垃圾清理工具,包括把手部分、抓手部分以及连接在把手部分和抓手部分之间的固定杆部分;其中,把手部分包括把手横杆、把手两侧立杆、受力滑竿,把手两侧立杆对称设置于把手横杆两个端部的下方,把手两侧立杆相对的面上具有u形卡槽,受力滑竿的两端分别位于把手两侧立杆的u形卡槽内,且能够在u形卡槽内移动;抓手部分包括均与联动轴承连接且对称设置的左侧抓手、右侧抓手,联动轴承通过固定轴杆与固定杆连接;固定杆部分包括固定杆、两侧斜杆、受力钢丝绳,固定杆的一端通过两侧斜杆与把手两侧立杆连接,另一端与固定轴杆连接,受力钢丝绳一端固定在受力滑竿上,另一端分为两个端头,一个端头连接左侧抓手,另一个端头连接右侧抓手。

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

一种钢筋绑扎后梁下垃圾清理工具,包括把手部分、抓手部分以及连接在把手部分和抓手部分之间的固定杆部分;其中,把手部分包括把手横杆1、把手两侧立杆2、受力滑竿3,把手两侧立杆2对称设置于把手横杆1两个端部的下方,把手两侧立杆2相对的面上具有u形卡槽,受力滑竿3的两端分别位于把手两侧立杆2的u形卡槽内,且能够在u形卡槽内移动;抓手部分包括均与联动轴承10连接且对称设置的左侧抓手11、右侧抓手12,联动轴承10通过固定轴杆14与固定杆部分连接;固定杆部分包括固定杆5、两侧斜杆4、受力钢丝绳6,固定杆4的一端通过两侧斜杆4与把手两侧立杆2连接,另一端与固定轴杆14连接,受力钢丝绳6一端固定在受力滑竿3上,另一端分为两个端头,一个端头连接左侧抓手11,另一个端头连接右侧抓手12。

该实施例中,固定杆中间为空心结构,受力钢丝绳穿过固定杆后与左侧抓手和右侧抓手连接。

固定轴杆14穿过固定杆5,联动轴承10固定在固定轴杆14上,左侧轴承15与左侧抓手11连接,右侧轴承16与右侧抓手12连接。

固定轴杆14上具有受力钢丝绳孔洞17,受力钢丝绳穿过该孔洞与左侧抓手和右侧抓手连接,受力钢丝绳6分别连接到左侧抓手和右侧抓手的内侧大约2/3处的位置,目的是更好的控制左侧抓手和右侧抓手的开合运动。

固定杆端部两侧具有凹槽,左侧抓手、右侧抓手的一端分别置于凹槽内,且能够在凹槽内自由活动。当左侧抓手、右侧抓手在开合的过程中,其一端在凹槽内有一定的行程,既可以自由开合,又能够限制左侧抓手、右侧抓手的位置及平衡。

受力滑竿3的两端具有滑竿固定件13,用于将受力滑竿3限定在u形卡槽内。

该实施例中,滑竿固定件13为焊接于受力滑竿3两端的圆球状结构,圆球状结构能够在u形卡槽内移动。滑竿固定件13不仅仅限于圆球状结构,只要能够起到将受力滑竿限位在u形卡槽内的任何部件均可以替代。

左侧抓手11、右侧抓手12与固定杆5之间均连接受力弹簧7。受力弹簧7连接在左侧抓手11、右侧抓手12的外侧。

以下根据各部件材料及具体尺寸对该方案的工具做具体直观的描述,但是,不仅仅限于所列材料和尺寸,只要能够实现所述功能的任何替代方案均可以应用。

图1为本发明垃圾清理工具的整体结构图。

把手横杆采用圆形30mm钢管,长度为250mm,把手两侧立杆也为30mm钢管,长度为100mm,并在把手两侧立杆上内侧开小于15mm的u形卡槽。

受力滑竿为10mm圆形钢管,长为280mm,两侧斜杆为30mm圆形钢管,斜杆长280mm。固定杆为50mm圆形钢管,长度为1000mm,固定杆下端距离尾部50mm处开贯穿直径为10mm圆形空洞作为固定抓手点,并在下端两侧开槽口限定两侧抓手,在固定杆下端上部150mm处开空洞,用于固定与抓手外部连接的受力弹簧,受力钢丝绳上端连接在滑竿上,下端连接在两侧抓手2/3处。

图2为本发明垃圾清理工具抓手的机构简图。

采用10mm圆形实心钢材,抓手下侧焊接长25mm的10mm圆形实心钢材,两侧抓手固定于联动轴承两侧,应用作用力通过钢丝连接在抓手两侧,完成抓手的工作(张开,闭合)。

图3为本发明垃圾清理工具受力滑竿结构示意图。

采用直径10mm钢管,管件长280mm,钢管两侧焊接两个直径15mm圆珠,放置于把手两侧立杆的u形卡槽内固定,便于受力滑竿的上、下滑动,同时防止受力滑竿在把手两侧立杆中滑落。

图4为本发明联动轴承节点连接俯视图。

通过中间固定轴杆将联动轴承进行固定,然后将抓手与联动轴承相连,起到固定抓手的作用,联动轴承两侧分别连接一个抓手。

本方案垃圾清理工具的具体工作原理或使用方法如下:

第一步、通过受力滑竿拉动钢丝绳,使抓手处于闭合状态,将抓手通过钢筋放置于梁下垃圾处;

第二步、通过抓手外侧连接的弹簧的拉力作用,使抓手在梁下垃圾处张开;

第三步、再次通过拉动钢丝绳使抓手闭合,并将垃圾夹在抓手上并带出梁底。

上述的结构安装方式、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处理办法仅仅是作为一个实例来说明,不能认为只保护所述的方案,凡是对运用该结构对钢筋绑扎后梁下垃圾清理的情况下都可以参照本方案的方式方法。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