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桥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3154阅读:719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桥梁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建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装配式桥梁结构。



背景技术:

装配式结构是指构件在加工厂或施工现场预制,通过机械吊装和一定的连接手段,把零散的预制机构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而形成的结构;其优点是质量好、生产效率高、工人劳动强度低、保护环境、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

采用装配式结构,可以有效节约资源和能源,提高材料在现实建筑节能和结构性能方面的效率,减少现场施工对场地等条件的要求,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提高建筑功能和结构性能,实现低能耗、低排放的建筑过程;但是如何设计混凝土梁柱节点,提高梁柱节点的结构性能,使之具有受力性能好,施工方便等特点,一直是制约装配式结构发展的主要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桥梁结构性能的装配式桥梁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桥梁结构,包括基层,在所述基层上设置有横截面呈T形状设置的支梁,所述支梁包括梁肋以及与梁肋垂直布置的翼板,多个所述支梁拼接,且所述梁肋均与基层连接,多个所述翼板形成用于铺设路面的行车道板,在所述翼板的两侧边均设置连接孔,且相邻翼板上的连接孔形成浇筑孔,在所述梁肋上均设置有安装孔,多个所述梁肋上的安装孔处于同一直线上且形成用于安装连接梁的通孔,在所述行车道板上设置有垫层,在所述垫层上设置有路面沥青层。

如此设置,通过将桥梁采用装配式连接,使桥梁达到便于搬运施工的作用,减小的施工工地,直接通过拼接使桥面基本框架完成,便于再次在支梁层上施工,减小建筑桥面后再等待桥面干燥后再施工的作用,提高施工效率;通过将支梁设置成T形状,减小桥梁本身的自重,同时翼板作为支撑面,便于在翼板形成的行车道板上施工,通过相邻翼板上的连接孔形成浇筑孔,再在浇筑孔内浇筑水泥,使相邻翼板之间达到稳定连接的作用,同时通过梁肋上的安装孔,使相邻支梁上的梁肋通过连接梁相互连接,达到进一步提高支梁之间连接稳定性的作用,同时在支梁上设置垫层,有效提高桥梁的稳定性,路面沥青层有效提高路面的车辆行驶作用,减小桥面灰尘的扬起,通过支梁装配式形成桥梁,达到提高桥梁结构性能的作用。

进一步设置:在相邻所述支梁之间设置有隔板,多个所述隔板沿支梁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

如此设置,提高支梁中梁肋加气时,各支梁之间的支撑稳定性,同时多个隔板均匀布置有利用提高支梁之间均匀受力的作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垫层的横截面呈三角状设置。

如此设置,使桥面呈现中间高与两端的作用,便于将雨水排送至桥面的两端,达到便于疏水的作用。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垫层的两端连接有人行道横梁,所述人行道横梁插接于所述垫层内,且在所述人行道横梁上设置有人形道板。

如此设置,使桥梁两侧的人形道板形成人形道,便于非机动车以及路人处于桥面上与车梁分化的作用,提高处于桥面上形成的安全性能,同时将人行道横梁插接于垫层内,有利于提高人行道横梁与垫层之间的稳定连接作用。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路面沥青层与人形道板的连接处设置有排水沟槽。

如此设置,桥面上的给水流向桥梁两端后,再排送至排水沟槽内,达到排出的作用。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垫层与路面沥青层之间设置有混凝土保护层。

如此设置,提高桥梁的结构稳定性能,有效达到保护桥梁的作用。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保护层与垫层之间设置有防水层。

如此设置,提高梁桥的防水性能,减小雨水对桥梁内的腐蚀作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安装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安装孔沿梁肋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

如此设置,通过多个安装孔形成的通孔,通过在每个通孔内设置连接梁,提高支梁之间的安装稳定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连接孔沿翼板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

如此设置,通过相邻翼板上的连接孔形成的浇筑孔,通过在每个浇筑孔内浇筑水泥,达到提高支梁之间的安装稳定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支梁设置成T形状,减小桥梁本身的自重,同时翼板作为支撑面,便于在翼板形成的行车道板上施工,通过相邻翼板上的连接孔形成浇筑孔,再在浇筑孔内浇筑水泥,使相邻翼板之间达到稳定连接的作用,同时通过梁肋上的安装孔,使相邻支梁上的梁肋通过连接梁相互连接,达到进一步提高支梁之间连接稳定性的作用,同时在支梁上设置垫层,有效提高桥梁的稳定性,路面沥青层有效提高路面的车辆行驶作用,减小桥面灰尘的扬起,通过支梁装配式形成桥梁,达到提高桥梁结构性能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装配式桥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装配式桥梁结构中相邻支梁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层;2、支梁层;21、支梁;22、梁肋;23、翼板;24、连接孔;25、安装孔;26、隔板;27、公榫;28、母榫;3、垫层;4、防水层;5、混凝土保护层;6、路面沥青层;7、人行道横梁;8、人形道板;9、排水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装配式桥梁结构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装配式桥梁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连接的基层1、支梁层2、垫层3、防水层4、混凝土保护层5以及沥青路面层6。

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基层1由钢筋以及水泥浇筑而成的整体平面,支梁层2包括多个横截面呈T形状设置且相互拼接的支梁21组成;支梁21包括梁肋22以及与梁肋22垂直布置的翼板23,且梁肋22均与基层1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翼板23形成用于铺设路面的行车道板。

如图2和图3所示,在翼板23的两侧边均设置连接孔24,连接孔24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连接孔24沿翼板23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且相邻翼板23上的连接孔24形成浇筑孔,使相邻支梁21达到稳定连接的作用;在翼板23的另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公榫27和母榫28,相邻支梁21之间通过其中一支梁21上的额公榫27与另一支梁21上的母榫28卡接实现另一方向上相邻支梁21之间的连接。

如图1和图3所示,同时在所述梁肋22上均设置有安装孔25,多个所述梁肋22上的安装孔25处于同一直线上且形成用于安装连接梁的通孔,通过将连接梁穿插与通孔内,达到支梁21之间进一步稳定连接的作用;同时同一梁肋22上的安装孔25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安装孔25沿梁肋22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使支梁层2上的支梁21达到稳定连接的作用。

如图1和图3所示,在相邻所述支梁21之间设置有隔板26,且隔板26设置于相邻支梁21上的梁肋22之间,使隔板26处于相邻支梁21的翼板23、梁肋22之间形成的空腔内,达到支撑的所用,且多个所述隔板26与梁肋22固定连接且沿支梁21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垫层3铺设于行车道板上端,且垫层3的横截面呈三角状设置,即使沥青路面层6形成中间高两端低的形态;同时在垫层3的两端连接有人行道横梁7,人行道横梁7插接于所述垫层3内,且在人行道横梁7上设置有人形道板8,且在沥青路面层6与人形道板8的连接处设置有排水沟槽9,使积水流至排水沟槽9内达到对桥面进行排水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